目前,全球範圍內發現的貝類種類約有13萬種。對貝類的分類方法各異,被較為廣泛接受的分類方法是將貝類分為如下7個綱:無板綱、單板綱、多板綱、瓣鰓綱、掘足綱、腹足綱和頭足綱。
(一)無板綱
無板綱是貝類中的原始型,形態與其他貝類不同,全體呈蠕蟲狀,沒有貝殼,腹面中央通常具腹溝。種類很少,全世界總共300多種,全為海產。
1,毛皮貝日
身體延長,呈蠕蟲狀。頭部通過一個收縮部與體軀分開,身體呈圓筒狀。口和排洩腔位於兩端。全身被有角質帶棘的外皮,腹面無腹溝。排洩腔內有2枚發達的羽狀鰓。中腸具盲囊,有肝的作用。腎也具有生殖輸送管的作用。雌雄異體,無交接器。齒舌特殊,有的具1枚大齒,大齒上生有多變的鋸齒。本目生物有閃耀毛皮貝、矮毛皮貝、粗糙毛皮貝等
2、新月貝目
身體兩側對稱,頭和排洩腔區與體軀之間的界限不明顯。口位於腹面近前端,排洩腔位於身體後端部或接近端部。具有腹溝,腹溝中有足:或至少在腹面有一長條形的區域,該區域無角質外皮。具足腺。鰓圍繞在肛門邊緣成褶疊狀,有時缺乏。雌雄同體。齒舌的形狀正常或缺乏齒舌。中腸沒有盲囊。自由生活或營寄生生活。本目生物有龍女簪。
(二)單板綱
以往只發現有這綱的化石種,直到1952年丹麥「海神」號調查船,在太平洋哥斯大黎加西方3570m深海才發現現生種,到目前發現30種。單板綱是一類原始的貝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鰓的位置和結構等,都與多板綱相似,但只有1個帽狀貝殼,且有些器官有較明顯的假分節現象,所以單獨列為一綱,如新蝶貝。這類「活化石」的發現,對探討貝類的起源與進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單板綱又分為罩螺目、帳篷螺目和窄套目。其中最大的為罩螺目,如新碟貝,有單一大而兩側對稱的殼,殼頂向前方和腹方彎曲。頭部退化變小,具有1個廣闊扁平的足,外套溝把足緣和每側的外套膜分離。口位於足的前方。肛門位於體的後端外套溝中,外套溝有5對櫛狀鰓。
(三)多板綱
多板綱是貝類的原始型,完全海產。現生種類有1000餘種,都營底棲生活。它們普遍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中,從潮間帶至5 000餘米的大洋深處都有分布,但是生活在深海的
種類較少。它們一般生活於鹽度為29%~35%的水域中,鹽度過低的河口,很少有這類動物分布。多板綱動物按嵌入片的形狀分為鱗側石鑑目和石鱉目。
1.轉側石繁回
貝殼沒有嵌入片,即使有也不具有齒裂。例如,低粒鱗側石鱉(圖1-1-3),體小、長圓形;殼板白色,無嵌入片。尾板比頭板稍大。環帶上有多種棘和簇狀鱗,鰓10對。我國黃1海低潮區到40m深的海底有分布。
2,石肇目
貝殼具有嵌入片,而且具有齒裂。
(1)紫毛石鱉科
身體橢圓形或近圓形。頭板前方的嵌入片有8個齒裂,尾板後方中央有凹陷竇。環帶上除生有針、鱗外,還被有鬃毛狀突起。鰓列通常超過足部長度的一半。齒舌的內側齒具有大的3個齒尖。(2)隱板石鱉科
體呈橢圓形或細長條形。殼板較小,頭板的嵌入片具3或5個齒裂,中間板各側有1個裂或無齒裂,環帶發達。齒舌的內側齒有3個齒尖。
(3)鏈石鱉科
殼板通常有明顯的翼部,具各種雕刻。蓋層發達,常覆被連接層的大部分。在頭板和尾板中的嵌入片齒裂數目有變化:中間板每側的齒裂數很少,1~3個。齒舌的內側齒常有2個尖或3個尖,很少為單尖或鈍圓的。
(4)棘帶石鱉科
本科有日本花棘石鱉等。體長橢圓形,殼板褐色,環帶上黑色和白色的棘相間排列,呈帶狀。頭板上有互相交織的細放射肋和生長紋;中間板具有同心環紋:尾板小。在8枚殼板中以第3板最寬。環帶上著生粗而短的石灰質棘。鰓數目多。見於我國東南沿海
(5)雲斑石鱉科
本科有平瀨錦石鱉等。體呈長圓形,殼板花紋鮮豔,以第2板的長度最大。頭板半圓形,布有放射狀排列的殼眼,嵌入片具有9個垂直的齒裂。中間板峰部三角形,翼部特別顯著,前緣有3~4行殼眼,嵌入片每側各具1個齒裂。尾板大,後緣有殼眼2-3行。環帶表面生有微細的毛。鰓32對。生活於潮間帶,見於我國東南沿海。
(6)甲石鱉科
本科有朝鮮鱗帶石鱉等。體呈橢圓形,殼板高。頭板有16條由粒狀突起聯成的末端分叉的放射脅,嵌入片有14個齒裂。中間板的中央部具有粒狀突起的縱肋,翼部也有明顯的粗肋數條,肋上有較大的粒狀突起。尾板中央區有縱肋,後區有放射脅,嵌入片具12個齒裂。環帶窄,被以鱗片。鰓34對。生活於潮間帶,為我國海濱習見種類之一。
(四)瓣銀綱
解,綱全為水生生活,大部分生活於海中,少部分生活於淡水,極少數寄生。解鰓綱根據貝殼的形態、鉸合齒的數目、閉殼肌的發育程度和鰓的構造不同,可分為5個亞綱。
1,古列齒亞綱
兩殼相等,能夠完全閉合。貝殼表面具有黃綠色殼皮。殼內面多具有珍珠光澤。鉸合齒數量多,沿前、後背緣分布,通常具有內、外韌帶。前、後閉殼肌相等。鰓呈羽狀,足具面。成體沒有足絲。古列齒亞綱的主要種類有胡桃蛤總科(如胡桃蛤科)、吻狀蛤總科(如吻狀給科)及蟶螂總科(如蜓螂科)
2.翼形亞綱
兩殼相等或不等,殼呈卵形、長方形或圓形。殼頂兩側常具翼狀的前、後耳;鉸合齒數多或退化。前閉殼肌較小或完全消失。多數種類具足絲。無水管,鰓為絲鰓型。翼形亞綱可分為蚶目、貽貝目、珍珠貝目和牡蠣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