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貝類成微塑料汙染重災區

2021-01-10 瀟湘晨報

合眾國際社網站2020年12月28日發表題為《研究顯示,海產品中軟體動物體內微塑料含量最高》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你盤子裡的蛤蜊、牡蠣和扇貝可能有同一個秘密成分:微塑料。英國赫爾大學赫爾·約克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2014年至2020年的50多項研究進行了分析,以評估全球魚類和貝類中的微塑料汙染水平。調查人員發現,軟體動物中——比如蛤蜊、貽貝、牡蠣和扇貝——微塑料的含量最高。在亞洲沿海收集的軟體動物受微塑料汙染最嚴重。研究人員提出,可能這些地區受到塑料汙染的情況更嚴重。報告稱,科學家仍在試圖了解這些被微塑料汙染的魚和貝類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該研究報告發表在12月出版的美國《環境狀況觀察》月刊上。報告作者埃萬耶洛斯·達諾普洛斯說:「目前沒有人完全了解微塑料對人體的全面影響,但來自其他研究的初步證據表明,微塑料確實會造成危害。」達諾普洛斯說:「要想了解人類攝入微塑料的全面影響,關鍵的一步是首先要確定人類正在攝入多少微塑料。因此我們從研究人類對海產品和魚類的攝入量、測量這些生物體內(微塑料)的含量開始。」研究顯示,軟體動物體內微塑料含量為平均每克含有0至10.5個微塑料顆粒,甲殼類動物含量為平均每克0.1至8.6個微塑料顆粒,魚類為平均每克0至2.9個微塑料顆粒。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軟體動物的最大消費者是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和美國,其次是歐洲和英國。人類製造的塑料垃圾最終會進入海洋、湖泊和河流,從而可能進入貝類、魚類和海洋哺乳動物的體內。到2060年,全世界塑料垃圾的年產生量預計將增加兩倍,達到1.55億至2.65億噸。來源:參考消息網 【來源:參考消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官方首度披露海洋微塑料汙染:魚類、貝類等檢出微塑料,危害待研究
    (Chris Jordan/圖)在中國社交媒體中,廣為流傳的除了「吃塑料死了的信天翁」,還有「含有微塑料的海鹽、魚類、貝類」等說法。「不管是在海水以及海底、海底沉積物當中,都發現有微塑料的存在。除了貝類以外,在大型的哺乳動物體內,還有魚類、浮遊動物體內,都有檢測出微塑料的報導。」2018年11月30日的生態環境部例行發布會上,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王菊英回應海洋微塑料汙染問題時介紹。這也是官方首次公開發布微塑料的相關情況,「從目前國內、國際的報導來看,貝類當中普遍檢出微塑料顆粒。
  • 研究稱,貝類含有的微塑料比甲殼類及魚類更高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研究稱,貝類含有的微塑料比甲殼類及魚類更高。  作者/UCN  編譯/胡路怡  今日,英國赫爾約克醫學院和赫爾大學科研人員在整理2014-2020年研究報告時發現,貝類(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含有較高的微塑料成分,這個比例在亞洲沿海地區的貝類更加突出。文章於12月23日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期刊發表。
  • 微塑料成病毒海上「長途運輸大巴」!塑料汙染可通過貝類向食物鏈傳播致命疾病
    2016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除非世界採取激烈行動進一步回收,否則到2050年,世界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量將超過魚類。而2017年9月發表的研究顯示,世界上80%以上的自來水都被塑料汙染。近日,科學家警告說,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可能通過養殖的貽貝和牡蠣等海產品向食物鏈傳播致命疾病。
  • 英媒:珠峰峰頂附近發現微塑料汙染
    英媒稱,地球最高處和最深處都出現了微塑料。此前在太平洋11公裡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這種塑料微粒,如今又在珠穆朗瑪峰上探測到這種物質。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1月20日報導,這是首次在珠峰上發現這種直徑不足5毫米的塑料微粒。
  • 微塑料開始損害細胞!研究發現,這些垃圾正被我們吃進肚子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如今,地球上的環境汙染早已經成為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特別是被認為是最嚴重汙染源之一的微塑料汙染,如今成為了很多科學家的重點科研內容,英國科學家拉婭勒·利物浦就是其中之一。
  • 微塑料汙染海洋,貽貝、牡蠣和扇貝汙染最嚴重
    ,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生物其中的軟體動物,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是所有海鮮中微塑料汙染最嚴重的類別。微塑料是由較大的塑料顆粒分解產生,有些是作為清潔劑或美容產品的添加劑直接生產的,最終通過廢水進入水道和海洋。一旦到達海洋,微塑料就時常被野生動物吃下吐,常常讓動物因難以消化而死亡。
  • 淡水環境中發現微塑料,影響的不僅僅是水生生物
    2014年,首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海洋塑料垃圾汙染被列為 「十大緊迫環境問題之一」,並對微塑料進行特別關注。2015年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微塑料汙染被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二大科學問題,成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耗竭等並列的重大全球環境問題。
  • 美媒:成人每年平均從食鹽中吃進2000粒塑料
    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月刊16日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發現,商店裡出售的袋裝食品級鹽(即食鹽)中,有超過90%含有微塑料。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0月16日報導,韓國仁川國立大學和綠色和平東亞分部的研究團隊對21個地區的39份食鹽進行了取樣分析,只有3個樣品沒有可檢測到的微塑料。報導稱,微塑料實際上無處不在。海鹽和湖鹽都是通過將水分蒸發掉,獲得剩下的鹽分。
  • 面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我們在行動!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國際上對海洋環境與海岸微塑料汙染及其生態效應、漁業影響和健康風險的關注日益加強。中國被認為是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排放大國。開展我國海洋及海岸環境微塑料汙染監管與治理工作重要而迫切。本文在分析塑料垃圾汙染的基礎上,介紹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的監管與治理狀態,並提出應對策略。微塑料已成為環境中的一類新型汙染物。
  • 最新研究證實,牡蠣、扇貝等海鮮中微塑料汙染水平最高
    近日,由英國赫爾大學和赫爾約克醫學院共同牽頭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海產品中,貽貝、牡蠣和扇貝受微塑料汙染水平最高。的文章,首次提出了 「微塑料」 的概念,將其定義為直徑小於 5 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微塑料的來源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初級品,這類微塑料是在牙膏等家庭清潔用品、建築材料和工業應用中,專門生產的粒徑小於 5mm 的塑料顆粒;另一種是次級品,這類微塑料是大型塑料製品經過風吹日曬等作用,分解成碎片或機械降解為微小的顆粒狀。
  • (微)塑料汙染對土壤生態系統的影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導 讀:塑料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產品而被廣泛應用,塑料汙染也成了一個全球性的環境汙染問題。近年來,土壤塑料汙染的問題也開始受到關注。德國科學家Rillig是世界上最早關注土壤微塑料汙染的學者之一,他指出微塑料進入土壤後,積累到一定程度則會影響土壤性質、土壤功能及生物多樣性。隨後,一些學者進行了相對深入的研究,發現土壤中的微塑料對水分、養分的運輸和作物生長均有不良影響。關於土壤塑料汙染今年已有綜述論文,他們比較全面地論述了相關的研究進展,總體比較宏觀。
  • 英媒:海洋汙染導致海鮮愛好者可能誤食塑料微粒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警告說,如果你天天吃海鮮,那麼這意味著你一年可能吞下了多達1.1萬個塑料微粒,而且情況還會變得更加糟糕。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一份貽貝平均含有90個塑料微粒,而6個牡蠣含有大約50個塑料微粒。
  • 關於土壤微塑料汙染 你知道多少?
    關於土壤微塑料汙染 你知道多少?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年來,海洋和淡水體系中微塑料汙染和生態效應研究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眾多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水體環境中大量而廣泛存在,且在一定條件下可對水生生物的生存與健康造成較大威脅,這些研究為世界範圍內開展水汙染防治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 關於微塑料的一些事實:腸道菌群受微塑料影響嚴重
    因為微塑料不僅造成全球環境汙染,同時也對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帶來隱患。研究顯示 ,我們每個人平均每周要攝入2000顆微塑料,重量約5克,相當於一張信用卡。一想到這麼多的塑料小顆粒就這樣被吃進我們嘴裡,決策者和科學家們頭頂都不免騰起一片烏雲。微塑料的種類和來源微塑料根據來源主要分兩類。
  • 洗臉化妝少用「微塑料」 給海洋魚類一個清潔家園
    而實現深度潔淨的「清潔工」——一種名叫微塑料的小小顆粒珠,正成為危害海洋魚類的溫柔殺手。日前舉行的第283期東方科技論壇聚焦「微塑料海洋汙染與控制」,與會專家呼籲應該禁止在個人護理品中添加用於深度清潔的微塑料顆粒,至於「臉要更乾淨,妝容更美麗」,可以尋找可生物降解的替代材料與新技術。「海洋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塑料世界」。
  • 中國海洋發展報告:「三大灣」成海水汙染重災區
    【"三大灣"成海水汙染重災區】國家海洋局今天發布2014《中國海洋發展報告》指出,遼東灣、渤海灣和萊州灣成為海水汙染重災區。我國海水水質分四類,第四類只適用於海洋港口水域、海洋開發作業區。而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的劣四類水質首次成為汙染水域中面積最大的水質類型。
  • 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的人口體內都有微塑料。什麼是微塑料微塑料指的是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它無處不在,汙水、垃圾和個人護理用品中,甚至我們吃的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粒。上則泰國公益廣告裡已經用事實告訴我們,塑料對於海洋生物的毀滅性災害。當人類將垃圾隨意拋到江海湖泊裡,塑料垃圾就會分解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進入水生物的體內。海洋裡,多達114種水生生物的體內都發現了微塑料。
  • 科學家首次在珠峰發現微塑料足跡,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探險隊從珠穆朗瑪峰上採集回來的雪和溪流樣本,發現了珠穆朗瑪峰上存在被微塑料汙染的證據。研究人員表示,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周圍分布的微塑料濃度最高,而且在海拔高達 8440 米的峰頂之下也存在微塑料。
  • 澳科研機構:深海微塑料汙染更嚴重
    新華社坎培拉10月6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6日發布公報說,該機構已完成世界第一個評估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總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全球深海中約有1400萬噸該類汙染物,預計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總量的兩倍以上。相關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海洋科學前沿》雜誌上。該研究負責人賈斯廷·巴雷特介紹,進入海洋的塑料汙染物會分解,最終形成微塑料。
  • 你的身體裡有微塑料!這次,不是開玩笑的…
    (圖源:wordlessTech)塑料進入人體?在開玩笑嗎?又一個朋友圈謠言?(圖源:wlos.com)自1907年貝克蘭發明酚醛樹脂以來,塑料就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隨著大規模應用,隨之而來的塑料汙染也成了全球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