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野生植物調查筆記八

2020-11-17 興寧客家圍龍

(所有圖片非註明均為本人拍攝)

今天還是說回大坪的藥王山。

原來以為大坪沒有楊桐,但終於還是讓我找到了一株,就在藥王山靠近鴿池村的一個山坳裡。



看來楊桐在興寧的分布還是挺普遍的,關鍵在於有沒有用心去找。

41、過山楓,衛矛科南蛇藤藤屬大型纏繞植物(大坪藥王山標本)。

這又是個難得一見的植物,或許存在於更深密的山中吧。因其藤蔓粗長,有的地方稱其為南蛇藤,但這個名字有跟其它植物重複之嫌,故採用過山楓這個名。


冬芽圓錐狀,基部芽鱗宿存,有時堅硬成刺狀,用手握其藤時,有刺手之感。葉多橢圓形或長方形,先端漸尖或窄急尖,基部闊楔稀近圓形,邊緣上部具疏淺細鋸齒,下部多為全緣,側脈多為5對,兩面光滑無毛,或脈上被有棕色短毛。

聚傘花序短,腋生或側生,通常3花,關節在上部。

蒴果近球狀,直徑7-8毫米,宿萼明顯增大,具紅色假種皮。生長於山地灌叢或路邊疏林中。



有祛溼止痛、祛溼利膽、平肝潛陽之效。

42、九節,茜草科九節屬灌木或小喬木(大坪藥王山標本)。



葉對生,紙質或革質,長圓形、橢圓狀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頂端漸尖、急漸尖或短尖而尖頭常鈍,基部楔形,全緣,中脈和側脈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脈腋內常有束毛,側脈5-15對,彎拱向上,近葉緣處不明顯聯結。

多花,總花梗常極短,近基部三分歧,常成傘房狀或圓錐狀,花果期全年。


生於平地、丘陵、山坡、山谷溪邊的灌叢或林中。

根葉藥用,清熱解毒。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拔毒、祛風除溼;治扁挑體炎、白喉、瘡瘍腫毒、風溼疼痛、跌打損傷、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胃痛、痢疾、痔瘡等。



43、鬼燈籠,馬鞭草科大青屬灌木(大坪藥王山標本)。



這個植物很常見,也很熟悉,開出的花跟家裡的龍吐珠相似,但結出的藍綠色果實卻通常讓人望而生畏。

小枝暗棕褐色,天生骨質疏鬆,嫩枝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葉紙質,聚傘花序腋生,花萼紅紫色,膨大形似燈籠,花冠淡紅色或白色稍帶紫色,有人稱之白花燈籠。核果近球形,熟時深藍綠色,藏於宿萼內,花果期6-11月。

味微苦甘,寒,歸心、肺經。功效清熱止咳,解毒消腫。主治用於肺癆咳嗽,骨蒸潮熱,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癤腫疔瘡。



44、了哥王,瑞香科蕘花屬灌木植物(大坪藥王山標本)。


高0.5-2米或過之,小枝紅褐色,無毛。葉對生,紙質至近革質,倒卵形、橢圓狀長圓形或披針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窄楔形,幹時棕紅色,側脈細密,極傾斜。

花黃綠色,數朵組成頂生頭狀總狀花序。果橢圓形,成熟時紅色至暗紫色。花果期夏秋間。


全株有毒,過多接觸會引起細胞癌變。外用消腫散瘀,治瘡、癰、癤、跌打損傷;根葉之煮汁可作殺蟲劑;莖皮纖維為造高級紙及人造棉原料。喜生長於開曠林下或石山上。


45、長圓葉艾納香,菊科艾納香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大坪藥王山標本)。


常有香味;葉互生,有齒或分裂,近無柄,頂端短尖或鈍,邊緣狹反卷並有不規則的硬重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多少被長柔毛,中脈在兩面凸起,側脈5-7對,網脈通常在下面明顯。頭狀花序小,異性,盤狀,排成疏散的圓錐花序或穗狀花序式的圓錐花序,黃色或紫色;瘦果圓柱形,通常有稜。



別名大黃草,大紅草。

相關焦點

  • 興寧野生植物調查筆記十三
    (所有圖片非註明均為本人拍攝)我突然發現興寧有一個定向思維需要改變一下,平時我們說起桐子樹,包括我在內很習慣的就會與梧桐樹聯繫在一起。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在興寧所見到的桐子樹,其實並不是梧桐樹。梧桐、油桐和木油桐,這是三種既相似卻又不盡相同的樹種。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屬樹種,油桐和木油桐則是大戟科油桐屬樹種,與青皮梧桐很好區別,而我們在興寧見到的都是屬於木油桐這種樹木。 59、木油桐,大戟科油桐屬高大喬木。
  • 興寧野生植物調查筆記十六(斷腸草的是非曲直)
    大坪伯公坳標本(所有圖片非註明均為本人拍攝)興寧自東晉建縣,歷1600多年,歷任知縣不可枚舉,唐宋以前,無據可考。明清以來,名氣最大者,莫過於正德期間的祝枝山。陸粲《祝先生墓志銘》道:「初,仕興寧令,地介嶺海,民尚譁訐,惑於禨祥,先生示之禮簡,進秀異,授以經學,親為講解,遂一變其俗。群盜竄處山谷,時出焚敓,為設方略,一旦捕得三十餘輩,邑以無警。」祝枝山興寧為官,做得更多的是移風易俗,改變地方傳統的壓力,其最為詬病的「輕生自毒」習俗就算到了明未,依然是困擾地方官的一個大問題。史懋文,萬曆年間任興寧縣知縣。
  • 興寧野生植物調查筆記十二
    (葉塘麻嶺村學堂嶺標本)野茼蒿葉子多變,邊緣鋸齒、重鋸齒或羽裂,莖部有條紋,但它那熱情的花朵總愛低垂著腦袋,似乎還在為曾經被列為入侵植物而感到羞愧現在,應該算是一種歸化植物了。所謂歸化植物是指原來不見於本地,而是從外地或外國傳入或侵入的植物,又稱馴化植物、遷居植物、外來植物。歸化植物是與本地的鄉土植物相對應的術語,在環境汙染的影響下,歸化植物可迅速發展起來,代替原來的植物區系。
  • 興寧野生植物調查筆記十
    51、龍舌蘭,石蒜科龍舌蘭屬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植物闊卵型葉片首先需要指出《中國植物圖像庫》上收集的河南貴州標本都是豨籤,
  • 萬紫千紅,只若人生初見(興寧野生植物調查筆記之鐵冬青)
    後來,回家一查網絡,才明白萬紫千紅竟是指鐵冬青,各種園藝植物被商家改名的亂象由此略見一斑。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萬紫千紅這個名字確實也是起得好,不但寓意好,而且容易讓人顧名思義聯想到其滿樹紅果的壯觀,但竊以為初始應該是取萬子千紅之預兆,後來才變成萬紫千紅的。 此後,我便開始關注各種園藝和野生植物,以不負自己專業所學。
  • 成都市野生植物調查報告出爐 高等植物佔全國十分之一
    成都市野生植物調查報告出爐 高等植物佔全國十分之一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為展示成都市豐富的森林植物資源,普及野生植物科普知識,推動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日前,《成都市野生植物調查報告》出爐。  據悉,為全面掌握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狀況,今年,成都市組織植物分類專家及林業技術人員,在近年來野生植物調查、資料搜集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補充調查及編目工作,共收集、拍攝野生植物照片10000餘張,通過精心挑選整理,編制完成了《成都市野生植物調查報告》。
  • 一頭闖入生機勃勃的野生世界!西溪溼地植物多樣性調查,都發現了啥?
    杭州植物園副院長陳川帶隊,一行八人前往杭州西溪溼地進行植物多樣性調查。杭州西溪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是「西湖西溪一體化」進程中的重要課題。為全面調查西溪溼地植被現狀,今年7月開始,杭州植物園依據方案對溼地植物園進行全面調查,對植物種類和現有景觀進行分析。
  • 一頭闖入生機勃勃的野生世界!西溪溼地植物多樣性調查,都發現了啥?
    杭州植物園副院長陳川帶隊,一行八人前往杭州西溪溼地進行植物多樣性調查。 杭州西溪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是「西湖西溪一體化」進程中的重要課題。為全面調查西溪溼地植被現狀,今年7月開始,杭州植物園依據方案對溼地植物園進行全面調查,對植物種類和現有景觀進行分析。
  • 天涯明月刀,誰言浪子心(興寧野生植物調查筆記21之毛冬青)
    其茶味先苦後甘,清香淡雅,回味悠長,原汁原味,是一種名貴的野生植物茶。毛冬青並非是一種特別強壯的樹木,他稍顯瘦弱的身軀,一襲輕薄披風似乎不經風霜,然而他的驚豔卻每每出人意料,就像是古龍小說中混跡天涯的浪子,不拘小節,餐風露宿,即使近在眼前,也有很多人不識其真面目。
  • 重慶公布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成果 來看有哪些植物界的"大熊貓"
    重慶市林業局供圖華龍網3月1日20時52分訊(記者 莢天宇)3月3日是第4屆「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你知道重慶有哪些珍稀野生植物嗎?今(1)日,重慶市林業局發布了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重慶市調查結果,包括8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18種市重點保護植物,此外,還初步確認了9個植物新種。
  • 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獲批
    中國園林網3月29日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孫衛邦研究員牽頭申報的「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獲國家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立項支持,獲批資助經費達2426萬元。
  • ...小結會議將在京召開 | 共調查121個植物群落、近百種野生動物
    羅布泊科考(一期)小結會議將在京召開 | 共調查121個植物群落、近百種野生動物 2020-11-15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有12種珍稀野生植物
    深圳商報記者 文燦 通訊員 張豔武 文/圖 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基本摸清了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家底,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維管植物近2100種,其中重點調查了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4種。
  • 鄭州黃河溼地首發野生植物圖譜 收錄300餘種野生植物
    人民網鄭州6月3日專電 記者從河南省鄭州市林業局獲悉,《鄭州黃河溼地野生植物圖譜》已正式出版面世,該書共收錄了300餘種野生植物,是首部詳細記載黃河溼地區域野生植物的圖譜。 這部「野生植物圖譜」由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主編,書中選取了多年來在黃河溼地資源監測中拍攝的1000餘幅圖片,並配以植物形態辨識要點、野生植物的莖、葉、花、果等外觀形狀,以及生長期、生長地的簡要文字描述。該書的出版對研究和利用當地野生植物資源提供了基礎性權威資料。  鄭州黃河溼地兼具山地丘陵河段和遊蕩性地上懸河,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物種繁多。
  • 野生植物「家譜」 溫州出版浙江首部地市級植物志書
    日前,繼《杭州植物志》出版後,溫州也推出了野生植物首部「家譜」《溫州植物志》。該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是浙江省內第一部地市級植物志書,是近百年來溫州植物資源調查和分類研究的系統總結。2009年,曾於1982年至1993年參與《浙江植物志》編研工作的丁炳揚教授,在一次會議上與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林霞、市林業局教授陳餘釗、溫州科技學院高級農藝師王法格就編著《溫州植物志》的想法引發共鳴。2010年,「溫州野生植物植物資源調查與植物志編撰」項目,得到溫州市委市政府重視支持,獲得市農業財政專項資助,組織了30餘位植物和林業方面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編著工作。
  • 野生植物又添「新」了
    巴洛特櫟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歷經7年,多次到西藏自治區開展野生植物種質資源調查,發現須彌四帶芹、巴洛特櫟等4個中國新記錄種,翼葉稜子芹、線葉球蘭等24個西藏新記錄種。這些發現,進一步豐富了我國植物區系的資料,並對西藏地區植物多樣性和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報記者 楊質高 實習生 張芳 文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供圖來源: 春城晚報
  • 瀕危珍稀植物—野生玫瑰
    玫瑰屬於薔薇科,薔薇屬,野玫瑰就是玫瑰家屬的一個主要成員,由於它多以野生為主,而被人們命名為野玫瑰,它是一種野生叢生灌木。也就是說,全部的野玫瑰都是玫瑰,而並不是全部的玫瑰都能稱之為野玫瑰。近年來其棲息地受人為因素破壞,自然分布的野生玫瑰越來越難以發現。20多年以前在榮成天鵝湖周邊曾分布著大量的野玫瑰,在筆者近期進行植物資源調查時,卻發現那裡已成為公園,野玫瑰已杳無蹤跡。現在野玫瑰已被列為瀕危植物資源,亟需保護。
  • 開展野生蜂類調查,助力生態價值研究
    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2018年開展了全國第一個全區公裡網格化蜂類多樣性調查,對野生蜂類及其寄生蜂進行常態監測與評估,目前在全保護區安裝了野生蜂類調查巢管1200多個,經初步鑑定,發現野生蜂類50多種。
  • 製作植物化石、手工扎染,探索自然活動邀小朋友記錄自然筆記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0月1日),由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的「探索自然總動員——2020愛綠一起自然筆記 十一嘉年華」在雙秀公園啟動。據悉,此次活動將在雙秀公園、南海子麋鹿苑、北海公園、玉淵潭公園、將府公園和柳蔭公園舉辦30多場自然探險遊園活動,老師將帶領孩子們走進公園,開啟探索自然、記錄自然之旅。
  • 【尋根問祖】尋廣東興寧贄公裔四世孫維新公脈族譜記載的外遷宗親
    約在明正德年間,從祖居地興寧羅浮浮西村(含李樹下、百鳳池、陳屋角)「星聚流輝」圍屋遷居四川,(前兩代為:炳榮、剛,後兩代字輩為:法、志),他們兄弟倆後裔至今未有聯繫。 4、六世瑄公裔八世「剛」傳至十五世「廷奇、廷彥」。約於清康熙年間,從興寧羅浮浮西村(含李樹下、百鳳池、陳屋角)「星聚流輝」圍屋遷居四川,(前兩代為:仕鳳、茂璋,後一代為「仁」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