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理期吃這個,讓你睡著子宮也排毒,肌膚越來越細嫩!
女人每月一次月經,持續時間為3-5天,一年12個月,有五六十天都是月經陪著度過,僅經期時間就累計接近2個月,佔了一年時間的1/6,而這兩月你是怎樣度過的?痛經、月經量少推遲、經血發黑、有血塊、月經忽前忽後、月經量大提前、經期長、經血淋漓不盡、停經閉經.......
想真正擺脫月經不調折磨的姐妹們一定要仔細往下看!
月經問題大部分都是氣血不足引起的,並且根據氣血匱乏的程度分成幾個等級!大家可以自行查看,要是符合其中的一項,說明身體已經向你拉響警報,該補充氣血了!
1.痛經
平時會小腹疼痛,在月經期間疼痛會加重,這是由於氣血不足而導致無法滋養子宮,所以會出現臉色差、冒冷汗、怕冷、乏力、手腳冰涼等情況。
「所謂不通則痛,氣能推動血液運行全身,氣不能推動血在身體運轉自然腹痛。痛經說明血液不足,子宮內缺血少氣沒有營養,導致瘀血毒素排不淨,堵在一起,瘀血出不去變成血塊堵著,可不就引發疼痛了, 得內調氣血好好調理才行!」
2.經量少
氣血兩虛,氣不上盈則血不下達,自然月經量少。月經量少推遲是進一步說明了子宮內氣血不夠,子宮就像一個活水池,裡面籌備充足的血液,才能保證子宮內膜正常的脫落更新,要是氣血不足,不僅讓子宮內滯留的血液變質發黑,更沒有充足血液推動舊的子宮內膜脫落,子宮都沒有氣血,經血還怎麼流出?可不就量少推遲了!
3.經量大、提前、經期長
氣虛嚴重,氣不固血,月經淋漓不盡。氣能推動血液運行,也能固攝血液不外流。月經量大提前、甚至是經期長,都是氣虛的表現!經血不受控制的外流,不僅流失了子宮內的氣血,也把養分帶走了,這時候光補氣不行,還要輔助補血。
4.經血發黑、有血塊
正常的經血顏色應該是鮮紅的,若是體內氣血不足,就沒法推動血液運行,血液活不起來停留久了,新鮮的血液就會變質發黑,甚至變成血塊!
5.月經忽前忽後
「氣有固攝血的作用 ,氣血虧虛,氣虛則不控制血 ,導致周期紊亂,月經忽前忽後的不定期,不僅是氣血匱乏,更是子宮缺少滋養的表現,長期如此不僅導致很多女性要不上孩子,更加大了孕後流產的風險!」
6.停經、閉經
一般女性閉經的年齡是50到55歲,但是當氣血嚴重匱乏,子宮就沒有血液維持每月一次的月經來潮,則有的女性40不到就閉經了,這樣女性不僅會衰老加速,更會提前步入更年期、脾氣暴躁,變成黃臉婆!
女人以血主事 氣血循環五臟六腑 大部分的月經問題主要是氣血虧虛導致的,綜合調理氣血問題對因為氣血虧虛引發的月經量大、提前、經期長、淋漓不盡、痛經、量少、色黑有血塊、月經推遲、停經閉經都有極大的改善效果。
了解更多女性生理期護理知識,輕鬆做女人,快樂美自己。
月經問題一定要從根源調理才是解決之道,而以上這些月經問題其實都是典型的氣血不足導致的!所以從氣血方面去對症調理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很多女性不把月經不調、月經推遲、痛經這些當回事,總是覺得是小問題,把小病拖成大病才開始重視,耗了時間花了錢還白遭那罪!這倒不如及早調理,補充氣血,身體不遭罪,人也顯年輕!還有很多女性月經不調多年,用錯方法白白遭了好多罪!主要是因為不懂補充氣血,調理月經的原理。
▲
從楊貴妃到慈禧,美麗的女性都愛它!
「很多人肯定會說,那我平時多吃些大棗、人參什麼的進進補,肯定能看到效果吧。」
別以為吃大棗就補了血,吃人參就補了氣,其實配方劑量都不講究的亂補,效果還不如一隻老母雞!像這樣漫無目的亂吃亂補,不光不對症,吃進去的食物也沒法吸收掉。效果沒法把握不說,反而浪費時間,拖重病情,讓氣血更加匱乏,加速早衰不說,還讓更年期提前!」
膏滋,千年中藥的氣血滋補珍品,從楊貴妃到慈禧都愛之不舍,日日滋補,劉老復興八繁古工蜜煉工藝,精心熬製珍品膏滋,被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下調經、中潤巢、上養顏,調理女人一生難題,調順月經,延遲衰老,推遲閉經,讓女人從內到外,煥發青春魅力。
經過三十年的苦心鑽研,劉勇老師重新復原了「八繁」古法的熬膏技藝。數十味地道藥食同源的藥材經過「選、制、洗、泡、煎、秘、濾、收」等八道工藝,反覆濃縮、提取出精華。熬製好的膏滋,色如烏金、晶瑩透亮,氣香味甜、回味悠長,可大補氣血,是女人補氣養血的滋補珍品。對氣血虧虛造成的「月事紊亂、經量少、閉經、提前絕經」有很好的調補之功,還能延年駐顏,讓女性看起來年輕十歲。
特別提示:
如果你有——
1.例假不調:經期紊亂、閉經、提前絕經、經量少、經期脹痛;
2.更年期問題:失眠多夢、潮熱盜汗、煩躁易怒、心神不安;
3.過早衰老:面部色斑、脫髮、皮膚鬆弛、皺紋、臉色發黃、晦暗;
4.貧血、畏寒肢冷、手腳冰涼、疲乏無力、頭暈目眩;
5.懷孕難、易流產、產後身體虛弱、月子問題;
6.婦科問題:乳房脹痛、卵巢囊腫、子宮肌瘤、陰道乾澀、炎症反覆等。
別擔心,後留言說明年齡、情況和想法,膏滋團隊有空一一教你養生辦法。
1. 將烏參內經病和腎功能可是大有關係
中醫認為經水出諸腎,意思是月經病和腎功能有直接關係,也和脾、肝、氣血、衝脈、任脈、要是腎氣虧虛、氣血不足,加上各方面的壓力,令肝氣鬱結,以致氣血運行不順,造成痛經。「因此,調大法以補腎、健脾、疏肝、調理氣血為主。
1、益母草雞肉湯:
主料:益母草100克,雞肉250克,香附100克
調料:大蔥15克,鹽5克
做法:
1.把鮮益母草淨;蔥白洗淨,用刀拍爛;香附用水洗淨。
2.將雞肉用水洗淨,刀切成小塊。
3.把益母草、蔥白、香附和雞肉一同放入煮鍋內,加入少許清水煮1-2小時。
4.食時,放入精鹽調味,即可食用。
2、益母糖茶:
主料:益母草12克
調料:味精2克 紅糖
做法:
1.先將益母草擇去雜物,清水洗淨。
2.把益母草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置於火上,用武火煮沸,放入紅糖,再煮幾遍,即可飲之。
示:此茶具有活
3、涼拌雞肉生參:
主料:野雞1000克
輔料:香葉5克,知母15克,黃瓜50克,豆漿150克,
調料:姜5克,鹽10克,香油15克,胡椒粉2克,大蒜(白皮)5克
做法:
1. 鍋中加水燒開,雞連同生薑、蒜頭、香葉一起放入鍋中,中火燉煮1小時;
2. 撈出雞,去皮和骨,肉撕成細絲,加入鹽、麻油、胡椒粉拌勻,醃漬入味;
3. 雞湯去除雜質和浮油,過濾澄清,放涼備用;
4. 水參洗淨,切去頭部,再斜切成薄片;
5. 小黃瓜洗淨後切成細絲;
6. 雞湯和豆漿混合後,加鹽調味;
7. 將雞絲、參片、黃瓜絲全擺入盤中,慢慢淋入冷卻的豆冰雞湯即可。
涼拌雞肉生參的製作要訣:
撕雞絲時用筷子順著雞肉纖維的生長方向撕,比用手撕更方便也更衛生。
4、雀兒藥粥:
主料:粳米60克,麻雀300克
輔料:菟絲子45克,覆盆子(幹)20克,枸杞子15克,
調料:鹽2克,大蔥5克,姜5克
做法:
1.把菟絲子、覆盆了、枸杞子一同放入沙鍋內煎取藥汁,去掉藥渣;
2.將麻雀去毛及腸雜,洗淨,用酒炒;
3.蔥切段、姜切片;
4.麻雀與粳米、藥汁加水適量一併煮粥;
5.將熟時,放入細鹽、蔥段、薑片,煮成稀粥。
克
粳米:
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過多茶性溫熱的補品如桂圓、紅參、大棗等共同食用。
5、蜂乳水:
主料:蜂乳20克
蜂乳水的做法:
將蜂乳倒入杯內,加入溫開水,攪拌均勻。
用法:飲用,每日2次。
健康提示:滋補心腎,益氣養血。用治心腎虧虛、精少不育、身體虛弱、心悸乏力、腰膝酸軟、久病不愈。五臟兼補藥膳。
6、紅杞烏參鴿蛋:
主料:鴿蛋300克,海參200克
輔料:枸杞子15克,澱粉(玉米)30克
調料:大蔥15克,姜10克,豬油(煉製)10克,醬油15克,料酒15克,胡椒粉2克,味精2克,花生油120克
做法:壁膜去除乾淨,用沸水氽兩遍,洗淨;
2. 烏參再用尖刀在腹壁刺成菱形花刀;
3. 鴿蛋涼水時下鍋,用文火煮熟,撈出投入涼水內,剝殼,放在碗內;
4. 枸杞子洗淨;
5. 蔥切段,姜拍破;
6. 在鍋中注入花生油,燒沸;
7. 鴿蛋裹滿豆粉,放入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時撈出;
8. 將鍋燒熱,注入豬油,燒沸,將下蔥、姜煸炒;
9. 隨後倒入雞湯,略煮,撈去姜、蔥;
10. 投入烏參和適量醬油、料酒、胡椒粉,燒沸;
11. 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煨40分鐘左右;
12. 投入鴿蛋和枸杞子,再煨10分鐘,取出烏參和鴿蛋;
13. 汁內加入味精調味,用水豆粉勾芡,再淋沸豬油,澆在烏參和鴿蛋上。
製作要訣:
本品有油炸過程,需備花生油約500克。
健康提示
1. 補腎滋陰,養肝明目;
2. 用治精血虧損、虛勞、陽痿、遺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