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動線設計分類及利弊分析

2021-01-09 上海派沃設計

隨著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的轉變,購物中心的功能已不再局限於傳統購物,而更加注重消費服務和消費體驗。因此大部分以純購物為主的「大盒子」式商業進入了同質化的瓶頸,老舊商業因動線和業態弊端也面臨著消費者流失等一系列問題。

其中,購物中心的動線流暢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在項目裡的購物娛樂體驗和店鋪的經營業績,因此動線設計也是一個項目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如何設計合理有效的內部動線,如何銜接外部動線的同時增加人流動能,從未使可見性、秩序性和經營效率都大大提高等是當下倍受關注的問題。

//動線的分類及優缺點分析//

單動線

單動線是指整個購物中心只有一條動線,無次要通道,所有大小店面都分布在動線兩邊。

常見類型:一字型、L型、C型

適用條件:適用於商業體量較小或商業區域成狹長長方形的商業體

優勢:

單動線空間節奏明確、商業包容度高、邏輯清晰,避免了商場死角的出現,且可以將主力店安排在動線兩端、餐飲娛樂類業態安排在較高樓層,增加整個商業的活力。單動線可以合理組織內外部交通,做到人車分流、人貨分流,且商鋪使用率一般都較高。

缺點:

單動線的缺點在於只適合體量較小的購物中心,大體量的購物中心內若動線過長會使顧客失去節奏感。一般來講,體量在8萬方以內的商業體,主動線長度不宜超過250米。尤其是過於平直的動線,雖然提高了使用率,但會使顧客產生乏味感。即使可通過中庭等節點增加購物的趣味,總體依然缺乏舒適感,降低了顧客的回頭率。

- 相關案例 -

一字型動線

上海興業太古匯:採用了弧形的一字型設計

深圳益田假日:在商場中庭處,典型的長條形布局

L型:

成都萬象城:橫向單一動線,簡潔且簡單,清晰又清楚,縱向充利用3個中庭過渡,主中庭作為節點連接,兩端各一個小中庭匯聚和分散人流。

深圳海岸城:海岸城的建築整體呈「L」型,中心節點的大中庭用作小型活動或促銷展場,同時也是人流集聚與疏散的主要節點。

主次動線

主次動線形式多樣,多使用主次通道劃分區域,挖空局部中庭來組織豎向交通、強調空間秩序感。

適用條件:中、大型商業項目均可使用

優勢:

主次動線結構靈活、地塊適應性和業態適應性都比較強。主次通道區分的設計增加了趣味性,使顧客在主通道穿行時能清楚地看到同一樓層的業態劃分,實現各種功能間的良性互動。

缺點:

規劃設計時易出錯,造成主次動線混亂、不清晰,導致消費者走重複路線的問題。

- 相關案例 -

北京藍色港灣:通過設置中庭,使主次動線能各自獨立且在動線節點上互相滲透。項目通過眾多的連廊、臺階以及小道的設計使內外水平和垂直交通相互貫連,動線布局上做到有效引流。

南京水遊城:以運河水係為概念進行線性景觀設計,項目最有特色的是負1層寬8米、長280米的人工景觀運河,首層動線以東、西兩個主次入口形成人流導向,試圖向商場內匯聚人流,形成內部環狀動線,但多數顧客反映容易迷路,整個水遊城客流量較少,主要客流集中於中心的運河陽光舞臺區,以及商場的活動吸引客戶的逗留。

香港圓方購物中心:項目主體為兩層,且每一層的面積達3.7萬平方米,因此項目在內部打造了大環線的主力動線,並輔以少量的次主力動線。同時根據動線布局,將中國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作為內部分區的五大區域,並且用清晰的指示系統將5條動線明確的區分開,以及將公共運輸站點與項目結合,增加客流量,提高了顧客往來便利性。

網狀或環形動線

網狀或環形動線屬於複雜動線,使巨型單動線模式首尾連接,形成了中心部分的店鋪體量。

適用條件:適合尺度較大的矩形地塊

優點:

增加項目通透感、最大化增加顧客視線內的店鋪數量。

缺點:

犧牲一部分商業面積;人流動線流動方向較為單一,缺乏靈活性,容易疲勞。

設計的要點:

一是確保良好的秩序感;二是在無法保證一次迴環逛遍所有店面的情況下,儘量多設置中庭,增加店鋪的可見性。因其體量較大,在業態組織中,為避免顧客產生疲勞感,需布置大量的綜合娛樂設施。

- 相關案例 -

廣州正佳廣場:商業建築面積30萬方,「回」字形與「十」字形的結合。

北京薈聚:清晰的動線讓客流更平均地分布於薈聚中心的每一處。

異形地塊動線

面對不理想的異形地塊,動線設計處理則更為重要。

Luone凱德晶萃廣場

問題:建築尺寸問題限制,設置單動線會造成鋪位進深過大,雙動線設計又會導致空間侷促。

方案:項目主體動線設計為「T」字型,一條動線微弧斜穿地塊對角,最大限度拉長動線展示面。同時,為了規避西側形成大進深,在西側區塊拉出了一條輔動線。整體而言,處理得簡單大方,且基本上沒有明顯的冷熱分區和死角。

//綜述//

商場的動線設計,一定要根據地塊現狀來做決定,以及動線設計必須是各方平衡的結果,所以,做動線之前,要了解項目的招商和定位,動線設計是要跟招商定位結合在一起。從環境心理學角度講,商業綜合體動線過於複雜、標識不清也會讓人產生短暫的空間迷失感、不安全感,尤其對婦幼老人造成很大困擾,所以空間方位秩序的營造也需要在設計時重點考慮。

現階段,網際網路、新零售倒逼實體商業的「創新潮」、「體驗潮」愈演愈烈,苦練內功、優化設計,尤其是研究動線設計,將成為實體商業提升效益的制勝法寶。

相關焦點

  • 從50張商場平面圖,看購物中心的動線規劃
    購物中心的動線流暢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在裡面逛得是否舒服。特別是隨著購物中心面積越來越大,很容易出現令顧客迷路的設計、逛不到的角落、找不到的店鋪……動線設計對商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平面動線、垂直動線、自動扶梯的設置、中庭挑空、與柱網的配合、消防規範、塔樓核心筒等都會影響到商場的人流動線是否舒適、好用。
  • 重慶大竹林金科樂方購物中心設計出圈了!夢幻燈光設計效果震撼
    從「金科美鄰匯」蝶變升級為「金科樂方」, 重慶大竹林金科樂方購物中心設計精彩絕倫,一場亮燈儀式更是讓其成功出圈了!花燈初現,重慶大竹林金科樂方購物中心就成為浪漫的化身,璀璨光芒不可抵抗!話不多說,購物中心設計公司天霸設計這就為你呈現重慶大竹林金科樂方購物中心設計亮點。
  • 以柔和弧線為主要設計元素的MOMOPARK購物中心設計賞析
    今年9月即將西安開業的MOMOPARK購物中心,運用了世界前沿的設計理念與豐富的國際設計建築經驗,將順利成為西安的城市「雕塑」!天霸設計小編綜合整理了MOMOPARK購物中心的設計分析,與大家一同品鑑。
  • 反購物中心-自我與小眾圈層崛起的時代
    近年來,購物中心的倒閉,諸如Macy’s(梅西百貨)一類傳統連鎖百貨的大規模撤店,無不顯示出曾經作為都市人日託中心的傳統購物中心,正在急速失去對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吸引力。我國購物中心近幾年如火如荼的興起,可以視作是一種滯後於西方商業成熟市場的情景。首先人口紅利帶動下帶來的需求還未飽和,其次購物中心模式帶來的新奇體驗在迎來其疲勞期之前還有一段發展時間。
  • 反購物中心:未來商業空間趨勢前瞻(案例)
    近年來,購物中心的倒閉,諸如Macy’s(梅西百貨)一類傳統連鎖百貨的大規模撤店,無不顯示出曾經作為都市人日託中心的傳統購物中心,正在急速失去對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吸引力。我國購物中心近幾年如火如荼的興起,可以視作是一種滯後於西方商業成熟市場的情景。首先人口紅利帶動下帶來的需求還未飽和,其次購物中心模式帶來的新奇體驗在迎來其疲勞期之前還有一段發展時間。
  • 貴陽壹號THE ONE購物中心「與特別的你·招商答謝會」圓滿落幕
    (活動現場圖)此次盛會有馳峰集團董事長遲峰;馳峰集團副總經理、THE ONE購物中心總經理夏鴻軍;THE ONE購物中心副總經理高俊;傑恩創意設計公司總裁助理交通方面,地鐵 1、2號線均可直達,3縱3橫的交通網絡使 THE ONE購物中心30分通達全城。在項目的規劃設計上,THE ONE購物中心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和間距退讓,釋放出更多的公共空間交給城市和公眾。
  • 消費者購物的科學分析:消費者主權時代下怎麼理解其行動?
    所以針對來商場顧客的情況及所有的行動(同行人員、到訪賣場的目的及購物動線、時間,看什麼?,做什麼?等顧客在商場內外發生的一般行動及購物的行動)進行觀察調研後,把調研的結果應用於賣場的實用型知識領域.了解顧客,做成客觀化的數據後反映賣場, 簡單說「如何理解客戶並客觀化的資料反映在賣場中,在同一空間裡如何創造更多的銷售額。
  • 購物中心如何玩轉「抖音號」?
    抖音能幫購物中心達成實際的流量、銷售目標嗎?4. 購物中心當下怎樣對抖音「物盡其用」?01、購物中心抖音運營:心態搖擺、不確定性強我們選取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等10個消費力較高的一、二線城市,並在每個城市中選取了10個擁有抖音帳號的熱門購物中心,並對這100個抖音帳號的內容進行了分析。由此,我們發現了購物中心做抖音有五大趨勢。
  • 購物中心如何做好連廊,這些案例值得研究
    ,聯商網&搜鋪網特約國內知名設計機構派沃設計就購物中心連廊課題聯合推出獨家專題報導,以供行業人士借鑑參考。 作為城市濃縮的生活中心,現代購物中心無論是在結構、業態,還是功能上,都上演著海納百川的驚人氣勢與魄力。顏值越高,責任就越大。「萬千風情」集於一身的現代購物中心魅力愈發迷人,承擔的社會功能也越來越多。但無論如何,購物中心的商業本質是不會變的。豐富和完善的空間規劃與設計,是購物中心做好商業的前提和基礎。 近幾年,空中連廊逐漸在各大購物中心風靡開來。
  • 「WEI生活」系列之三:中梁社區歸家動線全解密,通往「羅馬」的條條...
    ,較公有房時期,企業和人們開始注重小區的空間設計、小區綠化、路網、戶外休憩、安防系統等內容,路線變得更加豐富。 商品房開始普及,並在規劃、建築、景觀、地庫等形態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性競爭現象,從而形成了地上、地下雙重動線,考慮人車分流,動線組織更為複雜,愈發注重儀式感、安全性、禮序性、互動性的營造。
  • 地下商業暗藏玄機 6種法則開啟地下購物中心神秘空間
    地下購物中心的建成帶著重要的屬性,主要的重點客流來源:接駁地鐵車站等交通因素;可匯集多元化業態:餐飲、休閒、超市等;特色的體現:可打造主題式商業。縱觀全球成功的地下購物中心案例,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一些門道。   日本大阪地下購物中心   空間利用率極高的日本,一直都是地下商業的開發中的先行者。
  • 漢博商業機電總監邢巍|引誘消費者,購物中心照明要遵循五大原則
    明一直以來都是燈光藝術的一部分,對於購物中心而言,照明設計主要是以方便及實用性為主,一套好的照明系統能增加顧客的舒適度,提高顧客在商場的停留時間,刺激「引誘」消費進行購物。照明系統設計服務正是漢博商業的機電顧問服務的內容之一,漢博商業機電總監邢巍先生基於多年服務經驗,在優化照明系統方面擁有眾多獨到的觀點,他提出,就購物中心照明系統設計應該遵循如下五大原則,更多精彩觀點,詳見下文:   一、購物中心照明系統設計理念   1,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功能互補
  • 典型購物中心最新客群分析報告完整版來襲
    購物中心,已成為城市的各區域地標及超級線下聚客點。截止到2016年6月,國內總開業純粹意義上的購物中心超過4500家,總營業面積超過4000萬平米,且以每年新增400餘家加速增長。其中又以面積大於10萬平的超級購物中心為新增主體。
  • 三大城市群,購物中心「藍海」在哪丨WIN DATA 研究
    相對住宅領域,一直以來,以購物中心為代表的商業不動產領域對供給側研究較多,而對消費側研究相對薄弱,例如對城市購物中心供給不足或過剩的主要依據基本是來自供給數據,對購物中心發展結論的說服力相對不足。 為了更科學分析購物中心市場發展態勢,贏商大數據創立了「城市購物中心人氣活躍指數」體系(後文均用人氣活躍指數指代),利用購物中心體量規模(供給)購物中心客流規模(需求)城市消費人口(需求)等數據,通過加權、濾波等算法處理得出不同城市的「人氣活躍指數」,代表城市消費者到購物中心的潛在活躍程度,從供給與需求兩方面指標綜合反映城市購物中心發展現狀及進入機會。
  • 看新加坡「小而美」購物中心 如何玩轉大城市小商業?
    微型購物中心在運營管理以及規劃設計上有其獨特的優勢,新加坡Iluma購物中心是微型購物中心的典型代表。其商業面積僅為2.6萬平方米,卻很好滿足了當地居民以及旅遊消費者,60%的娛樂場所充分體現了其「城市娛樂中心」的主題定位。
  • 購物中心如何抓住新客流?玩轉體育+商業
    大健康業態方面,Sport Society 有一個診所和一個醫療中心,主要提供運動康復,以及因運動造成的身體損傷等疾病治療。   此次與 Sport Society 合作的是建築設計公司 DLR Group,其重要的設計創意除了競技場之外還有兩處,分別是可摺疊屋頂和室內外的兩大塊LED屏幕的設置。
  • 購物中心消費者行為的性別差異研究
    在此背景下,本文從研究購物中心這一新興業態空間中消費者行為出發,分析不同性別消費者行為特徵及業態空間選擇差異,並進一步探討性別角色認同與消費行為之間的關係,以期解讀不同性別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及對消費空間需求,為購物中心的規劃建設提供一種基於不同性別消費者的視角,優化購物中心設施配置,推動城市零售商貿業發展。
  • 農村常見雜草「拉拉藤」的利弊分析
    一,拉拉藤的植物學信息1,名稱和分類地位拉拉藤是一個俗稱,它的正式中名叫葎草,這個名稱來源於《唐本草》,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在二,拉拉藤的利弊分析第一,拉拉藤生長在農田、果園、菜地裡屬於有害雜草,通常生長繁茂,遮擋光照,對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很大影響,是人們根除的對象。
  • 沉浸式主題街區,購物中心的新出路
    之後,購物中心會針對特殊業態,給整個樓層或者區域做主題裝修,在兒童品牌聚集區域打造卡通氛圍是最常見的。 購物中心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全場景思維似乎是個雙贏的破局方法。通過創造沉浸式空間,讓消費體驗有質的飛躍。 體現在商業主題區上,一方面是公共區域的設計、主題裝置、音樂等硬體氛圍的打造。另一方面,則是對於品牌租戶的選擇,以及租戶店鋪形象、產品特色與主題區域的匹配度。
  • 銀河國際購物中心(圖)
    金秋九月,銀河國際購物中心這個坐落於天津文化新地標上的嶄新購物殿堂華彩綻放,開業納客。銀河國際購物中心秉持著「亞洲一流,天津首席」的建造標準和服務理念,以超乎想像的360,000平方米超級體量,匯集頂級國際奢侈品牌、知名時尚潮流品牌、精品韓國百貨店、環球風尚美食、主題休閒娛樂、品質生活服務等豐富的業態,向顧客提供了廣泛的選擇空間和豐富的品牌體驗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