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收購Maxwell掌握乾電池技術-乾電池:差異在於電極片製作工藝,材料及鋰電池原理大體一致
2019 年 2 月 5 日,特斯拉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宣布以 2.18 億美元溢價 55% 收購Maxwell,核心技術分為兩塊:乾電池電極技術和超級電容。
Maxwell發展歷史:1965年成立,初期為政府提供理論物理研究,96年更名為Maxwell Tech。目前擁有員工超過500人,18年收入為0.9億美元,主要分布中國、美國、德國、韓國等。公司目前主要專注市場為儲能系統和乾電池電極,2013年和SK合作研發超級電容和乾電池電極,17年收購Nesscap energy加碼超級電容布局,18年和吉利/沃爾沃開始合作。超級電容器廣泛應用於風電、鐵軌、電網儲能等領域。
乾電池與傳統鋰電池工藝差異主要體現在電極片製造上:傳統的鋰電池製造使用有粘合劑材料的溶劑NMP/MNP與負極或正極粉末混合後,把漿料塗在電極集電體上並乾燥,是溼法工藝。而乾電池技術,不使用溶劑,而是將少量(約5-8%)細粉狀PTFE粘合劑與正/負極粉末混合,然後通過擠壓機形成薄的電極材料帶,再將電極材料帶層壓到金屬箔集電體上形成成品電極。
幹法電池與溼法電池對比表
圖源:雪球
乾電極製作示意圖
乾電池電極技術目前主要優點:
1)電極壓實密度更高,且有利於負極補鋰,因此能量密度更高:目前已經實現300wh/kg,目標可以超過500wh/kg,對應續航裡程超過1500公裡。乾電極密度更高,容納更多活性物質,能量密度更高;同時幹法將鋰金屬添加到負極,可提升電池容量與能量密度,常規鋰電池第一次循環會生成SEI膜消耗鋰,造成容量損失,Maxwell18年有一項待審核專利,用幹法將鋰金屬添加到負極,補償第一次循環的容量損失。此外,電池壽命提升2倍以上。
2)乾電池更易使用超高鎳正極材料:超高鎳材料鹼性高,對環境溼度和粘結劑非常敏感,目前正極漿料通過管道運輸,容易團聚,導致流動性差,堵塞管道,進而影響生產效率和良品率;而乾電池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3)無需使用NMP+MNP溶劑,省了塗布、極片烘乾環節,成本較溼法電池降低10-20%以上:傳統的正負極製造的粘合過程需要溶劑NMP+MNP,溶劑有毒必須小心回收、純化和再利用;而且需要巨大、昂貴且複雜的電極塗覆機。
4)適用於下一代電化學體系,可長期布局:乾電池電極技術最終仍可以和下一代材料體系、無鈷體系、甚至固態電池體系,均可繼續匹配。
但是乾電池生產工藝難度大,且該技術還未通過大規模應用,我們估計短期量產難度較大。
幹法電池優勢
資料來源:Maxwell
超級電容:車用更多體現在啟停系統的功率補充上
超級電容具備大功率充放電性能及長循環壽命優勢,主要應用於風電、鐵軌、電網儲能等領域。超級電容就相當於電力系統中的高速緩存。這樣動能回收時發的電可以存在電容中而不是充進電池,急加速時電容和電池同時供電可以爆發更高功率,低溫時不必加熱電池就能保證加速和回收功率,高溫時也避免了電池大功率充放電,有效延長電池壽命。可以迴避掉很多鋰電池的固有缺陷,產生質的提升。
Maxwell收購Nesscap拓寬超級電容器市場範圍
資料來源:Maxwell
Maxwell超級電容在車上主要應用於啟停系統,也曾嘗試應用於混動汽車。Maxwell在汽車業務中的布局源於超級電容器的應用,主要用於啟停電壓穩定系統的儲能單元,截至2018年底全球有超過610萬輛汽車在使用其超級電容器技術。13年與SK合作邁向電動汽車,18年進入吉利,公司預計2020年進入快速放量期。Maxwell早期主要向鉛酸電池汽車產品提供發動機啟動模塊,13年開始和SK合作研發鋰電池和超級電容的結合。18年Maxwell超級電容技術將被用于吉利五款微混及插混車型,原計劃於2019年底前投入量產。
18年超級電容器和吉利合作;公司預計2020年後進入快速增長期
資料來源:Maxwell
超級電容技術對特斯拉電池可起到輔助作用:一方面可以應用並聯超級電容來延長電池壽命,一方面可以應用於Semi等大車型,在啟停狀態造成的極端充放電電壓,通過超級電容來實現,在加速時可起到功率平衡作用。
超級電容與電池並聯後的性能特點
資料來源:Maxwell
Maxwell專利
Maxwell目前共200+專利,全面覆蓋幹法電極材料製備、電解質自主配方、儲能裝置系統優化等。
1)核心專利1:正負極生產不使用溶劑NMP,大幅簡化工藝降低成本:傳統的正負極製造的粘合過程需要溶劑NMP,溶劑有毒必須小心回收、純化和再利用。而且需要巨大、昂貴且複雜的電極塗覆機。Maxwell已將這種工藝用於製造超級電容,若借鑑用於電池製造將大幅降低成本。
2)核心專利2:用幹法將鋰金屬添加到負極,可提升電池容量與能量密度。常規鋰電池第一次循環會生成SEI膜消耗鋰,造成容量損失,Maxwell18年有一項待審核專利,用幹法將鋰金屬添加到負極,補償第一次循環的容量損失。
Maxwell相關專利
資料來源:Maxwell
與三元正極發明者Jeff Dahn的團隊合作,開發無鈷材料
2018年6月Musk在Twitter上發文稱「We use less than 3% cobalt in our bateries &will use none in next gen」。而目前鋰電池無鈷正極材料主要有幾種:磷酸鐵鋰、錳酸鋰、高壓鎳錳酸鋰、富鋰錳基。磷酸鐵鋰、錳酸鋰特斯拉沒有相應的技術儲備且技術天花板低,估計特斯拉不會使用;高壓鎳錳材料與電解液之間的副反應較為嚴重,阻礙了其產業化進度;富鋰錳基正極材料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循環和倍率性能較差,尤其是充放電循環過程中放電中壓不斷降低,阻礙了產業化。
特斯拉16年引入三元正極開創者Jeff Dahn團隊,致力於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與壽命:Jeff Dahn通過精確限定了鎳錳鈷材料中鎳的含量,顯著提高了三元材料的性能,使三元正極材料可以成功規模商業化,因此Jeff Dahn是業界公認的三元材料技術的真正開創者和發明者。從1996年Jeff就職於達爾豪斯大學開始,就與3M集團開展了長達20年的深入合作,一直兼任3M集團加拿大公司的首席科學家。2015年6月,特斯拉與Jeff Dahn所領導的25人研究團隊籤訂了為期5年的獨家合同,而雙方的正式合作已於2016年6月正式啟動,Jeff主要為特斯拉提供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相關研究。
2019年,Jeff Dahn團隊發表論文《Cobalt-free Nickel-rich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with a core-shell structure》指出:在NCA類型的高鎳(Ni>90%)材料中,Co起的作用很小或幾乎沒有。鎳酸鋰材料中摻雜Co認為可以防止Ni2+和Ni+的混排,抑制充放電過程中的相變,以提高材料的結構穩定性。但在高鎳材料(Ni≥0.9)中摻雜少量的Co(≤0.1)所起的作用仍有存疑。在Jeff Dahn團隊早期研究發現LiNi0.9Co0.05Al0.05O2和LiNi0.95Al0.05O2、LiNi0.95Mn0.05O2的電化學性能非常接近,正極材料中有望不再含有鈷。同時,Jeff Dahn團隊進一步系統研究了摻雜Al、Co、Mn、Mg(摻雜量為0.05和0.1)對鎳酸鋰電化學性能、結構和熱穩定性的影響,因此得出結論,在NCA類型的高鎳(Ni>90%)材料中,Co起的作用很小或幾乎沒有。
綜合考慮,特斯拉的正極技術負責人為三元體系的領軍人物,且致力於高鎳材料研究,我們推測特斯拉自製電池初期或為含鈷超高鎳電池(如鎳含量90%+),而下一步的無鈷電池或使用的是無鈷多元材料,如鎳錳鋁材料。
特斯拉正電池相關專利
特斯拉自06年就有電池相關專利,16年電池生產專利增加,主要涉及鋰電池電解質添加劑、正極製備等。
特斯拉電池相關專利
資料來源:Tesla
特斯拉收購鋰電設備公司,為電池產能擴張做準備
2019年7月-10月,特斯拉秘密收購了一家加拿大的電池設備公司,海霸精密設備公司 (HIBAR SYSTEM LIMITED),以完善自己的電池領域布局。該公司的總部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列治文山,除在北美設有工廠,Hibar還在歐洲,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和中國設有主要製造工廠。
海霸精密由徳裔加拿大工程師Heinz Barall於1970年代初創立,自1974年研製出第一臺精密計量泵以來,一直是精密計量泵和注液分配系統,也就是精密罐裝的開拓與發展的領導者。在國際市場上以精密計量泵、注液系統及電池製造系統而著名。海霸的產品廣泛用於各種科研、電池行業、電子菸、電容器、緩衝器、針劑、果醬、化妝品、食品及醫藥工業。其中鋰電池設備主要用於混動汽車、筆記本電腦等產品。
在過去的近40多年的時間裡,海霸公司已經成為電池行業裡一次電池及二次電池生產線的供應商。
產品:
1)海霸計量泵:是一種高精密的定量注液泵,能將各種不同化學和物理性質的液體進行定量灌注或計量輸送。海霸泵可以用於各種高性能電池的生產——將電解液和鋅膏注入電池內。電池的種類包括:鹼錳、鎳氫鎳鎘、鋰離子、鋰錳、鉛酸、鋅空氣電池和燃料電池等;此外還可以製造電容器、食品醬料和化妝品的灌注封裝、各種的醫藥和生物製劑軟膠囊的生產、墨水的灌注等。
2)鋰電生產設備:海霸設備包括一次電池和二次電池,目前生產鹼性電池生產流水線的速度可以達到1000PPM。公司也有成套的二次電池生產線,包括精密計量泵和注液分配系統、自動化電池製造和工藝設備、自定義包裝設備、鋰離子電池裝配和自動真空灌裝系統等。
收購海霸,提升特斯拉電池產線設計、建設能力,為擴產做準備:2018年12月先導智能與特斯拉籤訂4300萬鋰電設備採購合同,包括卷繞機設備、圓柱電池組裝線設備及化成分容系統;目前特斯拉正在弗裡蒙特(Fremont)建設電池中試生產線。在招聘清單中,特斯拉的電池製造工程團隊正在尋找設備開發工程師,以加快下一代電池製造計劃,而海霸具備鋰電後端設備生產能力。
特斯拉電池技術預計會在4月BatteyDay上宣布,後續再進行產能建設、成本控制,預計穩定裝車最快要到2022年,短期還是以外購為主。目前特斯拉電池三個供應商產能為,松下在美超級共產35gwh,年底或擴至54gwh;LG南京目前7gwh,年底或增加至10gwh;寧德時代尚不確定採購規模,這三個供應商基本能夠滿足美國、上海一期和部分二期需求。特斯拉上海工廠二期、歐洲工廠電池採購尚不明朗,預計未來有望配套部分自產電池。
作者:漫步Ethan-投研筆記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