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研究團隊有新發現,新納米粒子可減少內源性氧消耗,或可抑制腫瘤復發轉移
近十年來,我國農村惡性腫瘤死亡率逐年增多,據我國統計局數據披露,2018年我國農村惡性腫瘤粗死亡率高達158.61%。城市惡性腫瘤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比重高達25.98%。
且不說別的,就說小編身邊的因癌症去世的親戚朋友吧。2008年,從小把小編帶大的爺爺因肝癌去世。去年,小編年僅25歲的表弟,因癌症去世。現在的社會環境,患癌的機率也大幅度提高了,除去家族遺傳的基因外,不健康的飲食、不規律的生活等等。都有致癌的可能。
目前大多數晚期胃癌癌患者的治癒率很低。在以往的研究得知,腫瘤乏氧微環境在抑制藥效、阻斷免疫細胞浸潤、促進腫瘤復發轉移等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因此,通過改變腫瘤內部乏氧微環境,提高抗腫瘤藥物療效,抑制腫瘤復發轉移,是臨床上的一個研究熱點。
據新聞報導,南京大學管文賢教授團隊近期在國際期刊《生物材料》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說的是南京大學管文賢教授團隊研究成功地製備了P-P-I-M納米粒子,並證實其能夠有效抑制腫瘤乏氧微環境,進一步發揮抗腫瘤作用。
管文賢教授介紹,該項研究成功地製備了P-P-I-M納米粒子,並證實其能夠有效改善腫瘤乏氧微環境,進一步發揮抗腫瘤作用。重要的是,隨著二甲雙胍的引入,線粒體呼吸被抑制,導致內源性耗氧量減少。通過ROS/乏氧顯像、HIF-1α檢測等,證實抑制細胞呼吸有助於克服腫瘤乏氧。此外,P-P-I-M具有良好的體內外生物安全性,在癌症的診斷治療一體化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這種減少內源性氧消耗的策略或可為抑制腫瘤乏氧微環境提供新的治療思路與途徑。
研究人員將一種新型光敏劑(IR780)和二甲雙胍(MET)包裝在PEG-PCL脂質體中,製備出PEG-PCL-IR780-MET(P-P-I-M)納米粒子。PEG-PCL作為納米載體,具有極高的穩定性與高通透性,利用滯留效應(EPR)靶向腫瘤組織。一旦納米顆粒在腫瘤組織中積聚,808nm雷射照射可進一步釋放二甲雙胍和IR780。二甲雙胍可直接抑制線粒體電子傳遞鏈中NADH脫氫酶的活性,從而實現對細胞呼吸的有效抑制,改變腫瘤乏氧微環境。光敏劑IR780迅速產生活性氧並產熱,發揮光動力治療(PDT)和光熱治療(PTT)的協同治療效果。另外,基於IR780的光聲(PA)和近紅外(NIR)雙模態成像特性,研究人員可以通過近紅外/光聲雙模成像監測PDT-PTT的協同作用,發現微小腫瘤灶。
那麼我們應該怎么正確對待癌症呢?
像乳腺癌中常見的基因:BRCA1、BRCA2,如果家族有這方面遺傳史的女性,可以提前去做一個相關的檢查,做好預防的準備。
美國著名女星安吉麗娜·朱莉,2013年5月14日,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基因檢測確定帶遺傳缺陷基因BRCA1,醫生估測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機率頗高,分別為87%和50%,朱莉選擇雙側乳腺切除術保留乳房,降低患癌風險。2015年3月24日,安吉麗娜·朱莉宣布,由於擔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經切除了卵巢和輸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