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科學理性對交易的重要性

2020-10-18 投機者的江湖

羅素說:「東西洋人,是各有所長處的,西洋人的長處在於科學的方法,東洋人的長處在於合理的生活。」這句話可謂一語破的,自來談東西洋差異的人,沒有像這一句話,能得其真際的了。

國人向來不以科學理性見長的,幾千年來,科學思維並沒有進入中國的主流文化,雖然,中國有四大發明,但正史從來都是帝王將相的歷史,這裡都是充滿權力詭詐和骯髒的交易,人民往往也只對這些政治史津津樂道,所以才有「學得屠龍術,貨與帝王家」。我個人在基層工作時,也是經常看到一些基層工作人員對科學本身的忽視,把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成了所有工作的重心,而不是從科學的角度來對待工作,西洋文化的根源發生於遊牧時代,而遊牧民族本來以掠奪為生,所以西洋人好講鬥爭,中國文化的根源是農耕社會,其生活比較平和,而人與人之間互相扶助,所以中國人喜調和,不需要精確。

交易市場這東西本來就是西方人搞出來的,1642年在荷蘭最先成立了第一家交易所,後來在英國、法國都搞了,五月花號去了美國,那103個美國人也就是在紐約搞了個交易所,後來亞洲各個國家都開始搞了,中國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才開始搞這個東西,其模式都是模仿西方的,只是報價顯示的顏色是模仿臺灣的,因此,報價顯示的顏色和西方的完全相反。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現,所有的交易理論都是來源於西方,中國並沒有產生交易理論的土壤,因為沒有交易實踐,怎麼會產生有效的交易理論呢?

以上梳理了一下交易的歷史,其原因就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現代規範的證券交易機構是來源於西方人的理念,而西方人本身就以科學思維見長的,因此,交易中的科學理性思維才是對交易市場客觀的反映,理解和運用科學思維來解讀市場,才可能走上正確的交易之路。

科學思維是什麼呢?有人評價康德哲學的意義,哲學到了康德這裡才能夠成為科學,這也就是說在康德之前的哲學都不能算是科學,因為康德把邏輯引入了哲學研究過程中,由此,我們就可以定義一下科學思維,它一定是以客觀存在為前提,以邏輯推理為過程,從而能夠得出一些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結論,同時又能夠把這些結論運用於實踐並能指導實踐,從而在實踐中又發現新的問題,從而進入下一輪科學推理的過程,在這個不斷反覆的過程中,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科學的前提是客觀存在,回到市場中,我們就會發現市場的客觀存在,市場存在著哪些客觀存在呢?你的優勢一定是概率的優勢,而優勢一定是客觀存在,這樣子的話,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道格拉斯提到的客觀看待自己的優勢,其本質上是要求交易員要通過統計學觀點來檢驗你的優勢,而不是一種猜想,再者就是你的行動要站在客觀優勢的基礎上,然後才能毫無保留地去行動,這也是一種客觀存在。

當我們承認了前提的客觀存在,那麼,我們就會有一種歸零心態來對對待交易的本身,事實上,每次交易都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當下的市場是即時性的市場,那麼,我們當下的交易一定是當下市場情況的反映,如果我們離開了概率優勢,我們就會把交易本身進行了固化,會從心裡認為市場行情必須要怎麼走?因為上一次它是這樣走的,這次為什麼不會這樣走呢?所以說,承認市場的客觀實在,那樣才能時刻保持著交易靈活性。

科學一定是經過邏輯推理來完成其過程的,玄學根本就不是通過邏輯推理完成的,科學方法是對一切事物知之真切,然後其利用天然之大,然後其制服天然之力,那這一切都會是借力而已,如何借力?應該是通過某種模式達成借力之功用,經典力學時代人們通過槓桿的作用來獲得力量,後來蒸汽革命時代,就是借用了蒸汽機的力量,電力時代就是借用電的力量,目前是信息革命的時代,就是運用信息網際網路的力量來促進社會的發展。

當我們回到市場時,什麼樣的事情才是可能科學的邏輯呢?一般來說,交易員都是在交易自己對市場的理解,所以同樣的位置,有人會看多,也有人會看空,為什麼呢?對市場的理解不同而已,既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呢?因此,需要固化你的交易認知模式,你只能在你認知模式內交易,你的認識模式需要經過假設、測試、分析和應用這些邏輯過程,這樣的話,你的認知模式才可能是相對來說更加符合市場的實際。

時空觀理論就是建立在科學的前提上,時空是萬物存在的客觀基礎,當然,它也是一種客觀存在,時間是一維單向的,是萬物得以延續的基礎,空間則是存在的基礎,時間的單向性和空間的多維性構成了萬物變化和輪迴,這樣的話,就為我們考察和理解社會現象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我們卻不能把這種認識過程過於簡單化,它必須在時空觀理論的基礎上構建出結構,對於結構要賦值各種變量,通過測試和分析來解決變量的適用性,這樣才能形成科學的認識。

自由意志必須要在科學理性的限制下,人的自由意志才能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在市場裡,很多人失敗就是放棄了對科學理性的追求,科學理性追求的過程往往是很枯燥無味的,這也就是很多交易員喜歡聽一些現成的答案,或者是聽一些故事性質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對知識貪婪,但真正的科學理性去探索本來的知識恰恰是無聊乏味的,就像現在很多喜歡看微信公眾號一樣,公眾號裡的文章最多就是給大家一個引導而已,真正的知識還需要做一些系統的研究才可能會了解得深一點。

2019年7月28日星期日

謝謝您關注投機者的江湖!

關注方法:

點擊通訊錄——點擊右上角加號

——查找公眾號——搜索欄輸入「投機者的江湖」——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華紅平:試論科學冬眠期的特徵
    「科學的興起需要全體民眾——即整個文化——對一個具體的教義體系形成廣泛而持久的接納。」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種接納過頭以後,科學本身也會產生一種禁錮,而所有的禁錮與科學都是背道而馳的。這種禁錮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持續了大約100年,科學變成了「睡美人」。 人們總有一種疑惑,有些科學家為什麼常把科學當兒戲。
  • 陸晨:論「猜」的重要性
    10年後,他在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第14屆會議上,發表論文《論水波》也稱為羅素水波。後來,人們在其他幾個重要的科學領域都發現了神奇的 「孤立子」 波!答案是:悟性;人的心理年齡代表人所能理解的,而人的生理年齡代表人所實際所經歷的一切,悟性就是人不需要實際經歷而在認知的層面能夠理解通曉的,但那一部分不是科學,只有自己能夠很「模糊懵懂」的感覺到,無法用清晰的語言來向他人描述,做科學的說明和解釋。
  • 150天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之:先驗方法論-一、純粹理性的訓練
    ——先驗辯證論形上學作為科學是如何可能的?——先驗方法論康德認為,純粹數學(幾何和算數)是依賴著人的感性,也就是人在頭腦中構造出幾何的形狀(空間性)的直觀,或按照順序構造出數(時間性)的直觀。以前很多哲學家認為數學是一種理性的結果,但康德卻把數學歸結到感性當中,也就是從感性直觀中數學得到了其成為可能的穩定支撐。
  • 《理性的思辨》③第一章 三階段論
    以上是簡單敘述理性之要點,以後還要專門討論「理性、合理性和真理性問題」,在此從略。生物的規律在進化論中被研究得最多,雖然「進化論」的可靠性遠不如「物理學」,但是目前沒有更好的理論,故只能以它為基礎。進化論表明,生物世界最重要的規律是「生存競爭」,這一點就表明生物世界的規律和理性社會的規律是完全相反的。
  • 論當代科學哲學動態先驗論路徑的實用主義闡釋及其超越的可能性
    ,p.123)這也正是以弗裡德曼為代表的動態先驗論的基本理論建構理路,與斯特勞森和奎因等人的爭論視角不同,自然主義整體論(Naturalistic Holism)成為新先驗論反思科學合理性的邏輯起點。    較之於自然主義,動態先驗論的基本目標意在重新闡明科學革命的純粹理性本質,這樣才能徹底證明科學革命的轉變既是可能的,也是最符合理性認知的自然過程。
  • 輕倉試盤的技術要領、放大交易周期,降低交易頻率
    交易市場變化莫測,就是主力也沒有把握能在一個精確的時間內派發完對手單!這樣就導致震蕩行情的時間長度不可預測,我們無法真正控制好試盤止損的次數。散戶重倉後可能遭遇砍單止損的次數多了,本金就會遭遇重大損失!為了以最小的代價來渡過行情的震蕩階段,我們就只有採用輕倉試盤的策略。
  • 疫中雜記之二:我們亟需建構科學、理性、獨立思考的文化
    但至少有一點,令人印象極為深刻,那就是在疫情蔓延的同時,各種陰謀論、謠言的滋生和擴散,各種聞聲而動的搶購潮的此起彼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科學、理性、獨立思考的文化還亟待建構。 官員們需要科學、理性、獨立思考的做出決策。這其實就是我黨從延安時期就奉行的實事求是的作風。但顯然,我們的很多官員至今還沒有理解和力行。
  • 科學實在論與宗教的合理性——比較與反思
    就當代的科學哲學而言,關於科學革命的合理性並沒有共識,他們分裂為兩個陣營:實在論和反實在論(Kukla,1998;郭貴春,1995)這問題後面再談。下面我會探討科學實在論(scientific realism)與反實在論(antirealism)的爭論,從而進一步反思科學與宗教的合理性。
  • 論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
    論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非理性主義所提倡的「非理性」是一切生命的低級本能,是一切生命的普遍特徵之一,即是一切生命都與生俱來具有非理性這種低級本能,這是為生存而進化出來的一種低級本能。人類若想覺悟和升華,首先必須得變的理性,因為只有理性才能夠讓人變得客觀、嚴謹,才能夠把整體和個體的關係邏輯清楚明白,才能夠把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邏輯清楚明白!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哲學家「叔本華」宣揚無意識的意志,斷言理性和科學不適用於道德範圍!其實這是錯誤的論調,若是按照釋迦牟尼判定邪正的標準肯定會把叔本華這種論調稱之為歪理邪說。
  • 科學理性vs人文關懷,水火不容?
    來源:正心正舉微信公眾號如果說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奇蹟般的民族凝聚力,歐美人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自信可以追溯到現代科學現代文化的發源之地——古希臘。在幾千年前大部分人類文明迷失在祭祀巫術、神話傳說的想像王國時,古希臘的哲學思辨和科學理性如茫茫暗夜中的一道閃電,照亮了人類通向理性啟蒙和自由解放的漫漫長途。
  • 論「謀篇布局」對申論文章立意的重要性
    那麼關鍵詞是學禮和立,關係是不學就無以,雙重否定等於肯定,可以得出此篇文章重點要寫學禮以立,即學禮的重要性。主題是學禮,角度是重要性角度。情況三:題幹提供中心論點的情況。請你圍繞你對「慢下來,因為自在有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這句話的理解寫文章,主題是慢下來,觀點是自在有為,綜合來看中心論定是慢下來,過自在有為的生活。情況四:題幹提供主題和分論點的情況。
  • 進化論是科學,而科學的特徵就是可以「證偽」!
    「達爾文進化論」 「現代遺傳學進化論」 「大眾認知的普世進化論」 。以上三種完全不是一個東西!達爾文進化論是目前反進化論的主攻面,漏洞一大堆,畢竟達爾文進化論在最早提出時期是試圖解釋整個地球全部有機物種的起源,分化現象……這也是最初達爾文進化論直接和教會幹上的原因,也是後來達爾文晚年又對進化論各種奇妙顛覆的原因。
  • 從認識論到生存論——走進懷疑論研究的生存論視野
    摘要: 懷疑論作為「一種有教養的意識」,凝聚著眾多思想流派及其思想家的智慧。在認識論的視野中,人們從懷疑論在人類認識及科學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和產生根源兩方面為懷疑論存在的合理性作了充分的論證,但是人類的日常生活、科學存在及科學成功發展的事實與理性邏輯的同一性卻在實際上堅定地消解了懷疑論存在的一切合理性,從而使在認識論視野中為懷疑論存在的合理性所作的一切努力成為徒勞。
  • 愛因斯坦:《論科學》
    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相信世界在本質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認識的這一信念,是一切科學工作的基礎。這種信念是建築在宗教感情上的。我的宗教感情就是對我們的軟弱的理性所能達到的不大一部分實在中,佔優勢的那種秩序懷著尊敬的讚賞心情。 科學在發展邏輯思維和研究實在的合理態度時,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世上流行的迷信。
  • 從「美學」與「倫理學」視角,看文學與科學理性的關係
    十九世紀的赫胥黎,又提出放棄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強調文學的無用論。而如今更是有人說「文學已死」的悲觀言論,文學似乎從來都是被否定中存在著,在這本書裡,龔鵬程對文學做了系統性的闡述,我在這裡就梳理其中一部分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做一個「知識」分享。
  • 漫談博弈論
    博弈論現在有一個研究分支叫「組合博弈論」,專門研究各類棋牌遊戲,最近在《國際博弈論雜誌》(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ame Theory)上還有一期專刊介紹這方面的最新進展。但老實說,這類研究不屬於博弈論的主流研究方向,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我認為它更多地應該被歸類到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的領域。
  • 形上生存觀與科學方法論——關於懷疑的兩種類型學分析
    如「question sb’s veracity.」懷疑某人的誠實;「question the value (or importance) of compulsory games at school.」懷疑學校中實行強迫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價值(重要性)。
  • 論科學精神 - 中國青年網
    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證明了牛頓引力論中存在錯誤結論,深深震撼了當時的科學界。人們開始思考:到底有沒有科學?科學究竟是什麼?如何探索和對待科學真理?英國哲學家波普爾所倡導的證偽主義試圖對此進行回答。他認為,憑藉人的批判理性,通過不斷地提出假說和排除錯誤,使之得到檢驗並由此取得科學知識的增長,這不是科學的缺點,而恰恰是其優勢和力量所在,是科學之為科學的本質特徵,更是科學自身的精神。
  • 楊建華:理性的困境與理性精神的重塑
    如何看待理性?如何看待理性與社會發展的關係?這是發展研究中必須明確的問題,也是發展過程中必須加以解決的問題。工具理性預設以及理性選擇理論,為經濟發展與效益最大化提供了理論支撐,但它也帶來了一些困境,如理性是有邊界的;理性內在地隱含著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形式理性與實質理性的矛盾與分裂;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否棄。
  • 康德的偉大之處——把西方哲學從本體論轉向認識論
    其實真正透徹理解科學的人,通常反而比較低調,比如波普爾的科學定義,只把可證偽性視為科學與否的標誌,發人深省,如果你能從廣義上理解他的總結。康德真正偉大之處,在於他的反思精神。反思的結果是把西方哲學從本體論轉向認識論,這包含了兩重意義:一是宣告本體論哲學的終結,二是批判西方理性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