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特殊拋物線焦點的直線交其4點與原點相連4直線斜率之積為定值1

2021-01-21 桃李文化數學物理專區

我們知道,拋物線有很多性質,特別是過拋物線焦點的直線與其交點的相關結論(如焦點弦、焦點三角形、交點坐標、焦點圓等)不但神奇,而且表達式具有對稱、形美等特點,記住相關性質與結論在做填空或選擇題時可以直接套用。

今天,我們探討過拋物線焦點直線斜率之積的相關問題,請看。

解法思路很簡單,遵循圓錐曲線與直線相交的相關問題的一般解答流程:設點設直線,聯立方程組,消元成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韋達定理,判別式求範圍等。

可以猜想,如圖(2),過開口方向向右的拋物線的焦點的直線交其兩點與原點相連的兩條直線斜率之積是否也有同樣的結果呢?請大家嘗試。

下面我們繼續探究拋物線開口方向處於另外兩種(上下)情形的類似性質。

同樣,如圖(4),我們可以得到過開口方向向上的拋物線的焦點的直線交其兩點與原點相連的兩條直線斜率之積是相同定值的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輕鬆得到如下神秘結論:

過開口方向相差九十度的兩條拋物線的焦點的直線交其4點與原點相連的4直線斜率之積為定值1.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知直線與拋物線、橢圓的這些性質,即使三者結合也不難
    原題原題:已知O為坐標原點,橢圓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且F2又恰為拋物線D:y^2=4x的焦點,以F1F2為直徑的圓與橢圓C僅有兩個公共點。
  • 橢圓斜率和積定值過定點
    今天繼續來寫圓錐曲線中的定值定點模型往期:點擊查看    過定點斜率和為0直線交點弦斜率定值模型    橫坐標和定值中垂線過定點    看條件:當過P點的直線斜率和為定值,或者積為定值時,其必過定點!
  • 高考數學,圓錐曲線大題,判斷點到直線的距離是否是定值
    高考數學,圓錐曲線大題,判斷點到直線的距離是否是定值。題目內容:已知點P,Q的坐標分別為(-2,0),(2, 0),直線PM,QM相交於點M,且它們的斜率之積是-1/4。⑴求點M的軌跡方程;⑵過點O作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與點M的軌跡交於A、B兩點,試判斷點O到直線AB的距離是否為定值,若是請求出這個定值,若不是請說明理由。第一問比較簡單,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直線PM和QM的斜率都存在,所以x≠±2。
  • 一道題探究以原點為頂點的橢圓內三角形面積問題
    之前給出過與拋物線有關的原點三角形面積的相關知識,即若過焦點的直線與拋物線交於A,B兩點,△OAB的面積只與直線與對稱軸夾角有關,具體的可以參考連結:與拋物線焦點弦有關的常用結論>這個結論只適用於焦點弦,類似的在橢圓中有沒有相關的結論,以下面一道題目為例,探究橢圓中原點三角形的若干性質,題目如下:解題過程很簡單,求弦長求原點到直線的距離即可,由於不是小題,判別式以及弦長可以用結論直接寫出,相關連結可參考:思維訓練17.圓錐曲線相對簡化計算中常用的計算結論
  • 高考數學突破140分:圓錐曲線中的定值問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主要的命題角度有:(1)證明直線、圓過定點;(2)求代數式為定值、求點到直線的距離為定值、求線段的長度為定值、與曲線上的動點有關的定值問題.經典例題[2018全國卷Ⅰ,19,12分]設橢圓C:x2/2+y2=1的右焦點為F,過F的直線與C交於A,B兩點,點M的坐標為(2,0)..
  • 與拋物線焦點弦有關的常用結論
    今天整理一起與拋物線焦點弦有關的常用結論,拋物線中的結論證明也很簡單,有興趣可以自己證明一下,結論分為三類,即長度類,角度類,面積類,拋物線類型均以
  • 高考解析幾何中與拋物線焦點弦有關的常用結論
    今天整理一起與拋物線焦點弦有關的常用結論,拋物線中的結論證明也很簡單,有興趣可以自己證明一下,結論分為三類,即長度類,角度類,面積類,拋物線類型均以y=2px(p>0)為例一.與長度有關的結論這個結論的重要性在於以原點為起點,A,B為終點的兩個向量乘積為定值,
  • 高考數學秒殺公式:拋物線必考秒殺結論大全!衝刺名校,高考必備...
    拋物線y2=2px(p>0),斜率為k過拋物線焦點F的直線與拋物線交於兩點A(x1,y1),B(x2,y2),過焦點垂直於AB的直線交拋物線與CD兩點.直線AB的傾斜角為θ.一、坐標類規律公式二、弦長類規律公式例1:(2017全國新課標卷Ⅰ)已知F為拋物線C:y2=4x的焦點,過F作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l1,l2,直線l1與C交於A、B兩點,直線l2與C交於D、E兩點,則|AB|+|DE|的最小值為( )A.16 B.14 C.12 D.10例2:(2014·全國新課標卷Ⅱ)設F為拋物線C
  • 斜率和與積,齊次化下「圖像變換」VS「巧設直線」
    記得曾經寫過一篇關於雙斜率問題的推文。這兩天又翻了翻去年的小本本,詳細看了小本本上的說明,雜亂中取其精華,依然愛不釋手,也愈發覺得雙斜率問題的好。雙斜率問題,在解析幾何中確實太常見了。當然,因為定點位置的不同,導致斜率式的簡結構或簡單或複雜,便有了兩種不同的優化方案。圖像變換法,主要是通過對圖像的平移,使得定點P(x0,y0)與原點重合,從而讓斜率的表達更簡潔。
  • 淺說直線的斜率與截距
    做為本章的一個複習專題,本文就從下列這兩個方面淺談直線的斜率與直線的截距。一、直線的斜率與截距是刻畫直線位置與直線方程的幾何量。(感悟)由直線斜率(負數)求直線傾角(鈍角),此處用到反正切函數(感悟)將直線方程從一般式轉化為截距式,巧妙地由橫縱截距完成直線位置的確定。
  • 微積分原理,即求面積和求斜率是互逆運算
    微積分原理微積分原理,一言以蔽之,即,微分和積分是互逆的運算。在同濟版的高數教材中,有微積分基本定理,即∫f( x) dx= F(b)—F(a) (1)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函數求定積分,等於積分函數之差。再看一個微分公式,即dF( x)/ dx= f(x) (2)它的意思是積分函數的微分等於原函數。比較這兩個公式,就可以看出,是有聯繫的。
  • 斜率的乘積為-1,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的證明方法
    k對於直線傾斜程度的影響,讓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發現|k|越大,直線越陡這一事實,最終得出平行直線的斜率相等這一結論。這兩條直線呈垂直關係,同學們很容易發現。如何證明呢?大部分同學都陷入了迷茫和不知所措(他們陷在函數問題中無法自拔),部分孩子得到了靈感,開始奮筆疾書(他們跳脫了函數問題,將其轉化為幾何問題中如何求證兩條直線垂直)。於是,我收集了孩子們的兩種解題方法: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構造全等三角形。
  • p是曲線上的點,則該點到直線x-y-1=0的最小距離?幾個符合的切線
    其實無論是什麼樣的曲線只要是讓你求曲線上的點到定直線的最小距離,都是先找到該p點到直線x-y-1=0的最小距離時的狀態,而此時的點P處的斜率恰好就是直線x-y-1=0的斜率。根據斜率相等建立等量關係設點P到直線x-y-1=0的最小距離時的p點坐標為p(x0,y0),又因為一次導數y'=(e^x+x^2)'=e^x+2x,所以在曲線y=e^x+x^2在該p點的斜率為K=y'|x=x0=e^x0+2x0。
  • 斜率不存在的直線有大用
    前2問給你送分分析:第1問求軌跡,用直接法.第2問求T點的坐標,因為T點是直線TA與TB的交點,聯立兩條直線的方程即可,思路較清晰,運算量也不大.顯然,直線MN不會與x軸重合,但是有可能與x軸垂直,也就是說直線MN的斜率有可能不存在.先討論斜率不存在的情況呢,還是先討論斜率存在的情況呢?在《巧解定點問題:特殊找位置,一般來驗證》中,我們談到,當定點坐標較難確定時,我們採用「特殊找位置,一般來驗證」的辦法,能夠使得運算量大大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