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即可完美解決地球能源問題,為什麼還要折騰核聚變?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太陽能可能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資源之一,假如人類能實現高效利用和儲存電能的話,那太陽可以完美的解決人類的暫時能源問題!為何是暫時?我們來簡單分析下。

一、太陽的輻射功率有多大?

太陽向宇宙空間輻射的總功率達到了3.8×10^26W,1.5億千米外,半徑達到了6370KM的地球獲得的獲得的總功率達1.7×10^17 W,地球上獲得輻射功率約為1.4KW/平方米(中午、赤道地區)!當然這個平方米需要注意下,是朝向太陽垂直面積,因此和時間與緯度有很大的關係!

全球輻射量示意圖,很明顯赤道地區比較強,而兩極明顯降低,而差異非常大!

輻射的吸收與反射示意圖,有很大一部分會重新反射回宇宙!

二、我們需要多少太陽能電池才能滿足要求?

2017年,中國用電量為63077億千瓦時,這需要1542979452平方米100%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每天8小時發電!但實際情況比較慘:

1、如果效率只有20%,商業運行已經很高了,那麼將變成7714897260平方米

2、如果只能發電4小時,那麼將變成:15429794520平方米

3、如果全年只有一半的好天氣,那麼是:30859589041平方米

合計需要:30859.6平方千米的太陽能電池陣列!

總計需要:175.67千米邊長的太陽能電池陣列!

我國輻射功率示意圖,能滿足1.4W以上的還是不多的,在沿海地區還因為天氣原因大打折扣!

三、太陽能電池即可滿足要求?

我們在計算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量時,只能計算8小時甚至更低,當然這原因很簡單,因為太陽的並不是無時不刻都在的,夜間也陰天就無法有效使用太陽能,只能用太陽能的二次能源,比如天然氣或者水電煤電潮汐電站等!因此必須還要有一套大功率的儲能設備,以備在夜間和陰天時提供電能!

1、抽水蓄能型

2、電池蓄能型

3、壓縮空氣或者飛輪蓄能型

4、電解水蓄能型

......

無論哪種都無法完美解決太陽能這個不均勻的問題!

四、空間太陽能電站?

這是完美解決大氣反射、晝夜交替、陰雨天氣與季節更替等弊端的方案,但又跑出來一個大問題,即如何向地面傳輸?

1、微波傳輸?

2、雷射傳輸?

但無論哪種都會在大氣層中留下一個死亡通道,人類的太空飛行器可以設置軌道避開,但鳥類卻無法避免,比如在太陽能鏡面聚焦陣列中心就是一個烤鳥場!

西班牙塞維亞附近的集中太陽能發電廠!

但中心焦點附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死亡區域!如果是空間太陽能電站,那麼這個死亡區域將會更大,從天空一直到達地面,都鳥類一旦進入絕對不可能倖免!

五、地球能源稀缺嗎?

其實地球能源一點都不稀缺,但收集與利用比較困難,比如太陽能就非常明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水電、風電、潮汐、火電與核裂變等都不能徹底解決,只有未來的核聚變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近乎無限的聚變能是人類所渴求的,但實現也最難!當然在核聚變電站實現之前,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常規與核裂變能源利用到極致,萬一核聚變需要很久以後才能實現呢?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卻是刻不容緩的!

相關焦點

  • 核聚變:世界未來的清潔能源
    但我們想實現的,不僅僅是利用太陽能,而是在地球上造出一個「迷你太陽」,也就是核聚變。  如果我們能解決各種極為複雜的科學和工程問題,便能通過核聚變獲取清潔、安全、無窮無盡的能量了。只要每日從水中提取出一千克的氘(氫的一種同位素),產生的電量就足夠成千上萬個家庭使用。
  • 德國正在研製「核聚變機」, 這東西能解決世界能源危機!
    原標題:德國正在研製「核聚變機」, 這東西能解決世界能源危機! 話說當年德國要是老老實實的發展,估計現在我們早就可以上火星了吧!?德國人的腦迴路真的有點不一樣的感覺。
  • 為什麼太陽能控制核聚變,而人類卻不行
    事實上,太陽基本是勻速向四周發射能量的,除了偶爾的波動,某些時候,太陽也會爆發一下,或者歇息一下,但總的來說,太陽能控制自身的核聚變。人們更希望能實現核能的民用和商用,但是,在核能民用和商用的研究中,遇到了大問題,因為無法控制核聚變反應,而失去控制的核聚變往往只是炸彈。那為什麼太陽能控制核聚變,而人類不行呢?我們先來分析太陽,太陽內部的核聚變是因為高溫高壓,所有的恆星也都是如此,因此恆星一般都比較巨大,而「失敗的恆星」往往都是因為質量太小,它內部達不到核聚變反應所需要的高壓。
  • 核聚變是宇宙中最完美的能源?研究者:在這種能源面前不算什麼
    我們平時總說人類之所以看起來發展緩慢,至今沒有辦法飛出地球、飛出太陽系,其實都是因為人類發展的速度太慢了,且人類的壽命也十分短暫。所以,我們才會感覺自己被束縛在地球上。可其實除了這兩點原因外,真正將人類束縛住的還有一種我們平時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能源。
  • 為什麼要做人工太陽?可控核聚變為什麼是終極能源?
    為什麼要掌握可控核聚變為了解決煤炭石油資源的壓力,同時提高能量的轉化率,人類對能源的渴望愈發強烈。當科學家發現太陽擁有幾乎無窮無盡的能量的時候,他們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地球上製造出一個微型人造太陽,一勞永逸的解決能源問題。
  • MIT科學家擬建新核聚變反應堆 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利用
    與之相反的是,核聚變將輕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形成重原子核。當產生的原子的質量小於參與反應的原子的質量時,多餘的質量就會轉化為能量,釋放出大量光和熱,而且不會釋放出任何核輻射。核聚變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也不會產生其他汙染物。而反應所必需的燃料——氫氣,在地球上的儲量足以滿足人類長達數百萬年的一切能源需求。
  •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無限能源,還有建設戴森球的必要嗎?
    特別是進入工業文明之後,人類社會對能源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而僅靠傳統能源的供應模式,無論是從供應數量、儲存總量、利用效率等方面,都越來越不適應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於是在提高化石能源勘探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礎之上,逐漸發展了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核能等新型清潔能源,但是能源緊缺問題始終無法得到有效地解決。
  •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無限能源,戴森球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自古以來,能源問題一直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同時能源問題也是未來100年制約人類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目前的情況已經是「青山在」也無法滿足人類的能源需求。在核聚變的過程中可以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並且要比核裂變清潔得多,還有核聚變所需的氚在地球的海水中都可以找到,解決了原料問題。眾所周知,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是巨大的,而可控核聚變也被譽為能源領域的「聖杯」。什麼是可控核聚變?
  • 全球首座核聚變反應堆或於2025年投入運行 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利用
    與之相反的是,核聚變將輕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形成重原子核。當產生的原子的質量小於參與反應的原子的質量時,多餘的質量就會轉化為能量,釋放出大量光和熱,而且不會釋放出任何核輻射。核聚變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也不會產生其他汙染物。而反應所必需的燃料——氫氣,在地球上的儲量足以滿足人類長達數百萬年的一切能源需求。
  • 能源歸途:核聚變
    當前,人類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化學燃料、裂變核能、太陽能、風能和水能,以及地熱能等。這些能源在使用過程中都存在一些弊端,如汙染環境、資源枯竭、利用率低、受地域限制大等,難以長期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作為一種既清潔安全,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聚變核能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 人類為什麼要研究可控核聚變?
    歡迎大家閱讀本期的鵬楊科普,在前兩天的文章中給大家說了一下人造太陽的事情,其中我們說到了可控核聚變的問題,但我們並沒有談到可控核聚變的用途,沒有說到我們人類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精力去實現可控核聚變,若是實現了到底能有什麼作用?本期的內容我們就主要來說說可控核聚變的用途。
  • 核聚變新用途:竟能獲取清潔能源
    所謂「微縮太陽」,指的是能夠提供充足、低廉的清潔能源的核聚變反應堆。由於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當今世界的全球變暖愈發嚴重,急需找到其它能源加以替代。否則,成百數千萬人的未來將岌岌可危:水源和食品短缺可能會導致饑荒和戰爭。人們一直將核聚變視為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但說辭永遠是「再過30年即可實現」,已經成了一個行業內的笑話。
  • 人類的下一個能源時代將利用什麼?核裂變還是核聚變
    能源這個話題一直是我們人類社會的核心話題,我們社會的發展每天的生活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能源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能源大部分都是化石能源。要知道化石能源是非常有限的,比如煤,看起來很多,但是根據人們目前的估算量,大概還能再使用200年。
  • 可控核聚變卡在了哪,還要讓我們等多久?
    在那些看得見卻還摸不著的未來技術中,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可控核聚變技術了,因為人人都知道這項技術的實現將會徹底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一個文明,特別是現代文明的發展與所能夠利用的能源是息息相關的,而可控核聚變技術只需要100噸的氦-3就可以滿足全人類一年的能源需求,也就是說對於現階段的人類而言,能源將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裂變,為啥還要艱難開發可控核聚變,有意義嗎?
    簡單的說,就是可控核聚變比可控核裂變厲害多了,好處多多了。而且可控核裂變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發展進程的能源危機,只有可控核聚變才能夠真正解決這個發展瓶頸。人類對能量的認識和利用是逐步推進的。在猿人時代,人類的祖先們茹毛飲血,連最基本的能源都不知道。
  • 用核聚變拯救人類能源危機,中國是希望之光嗎
    但氫彈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所以它才能產生比原子彈大得多的威力。太陽為什麼不會爆炸?因為它的核聚變反應是可控的。由於太陽的質量足夠大,產生的強大引力指向內部,抵消了核聚變產生的向外的力,達到了一個平衡,因此太陽才不會炸裂,才會源源不斷地給地球提供了數十億年的能量,並且還將持續數十億年。
  • 用核聚變拯救人類能源危機,中國是希望之光嗎?
    但氫彈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所以它才能產生比原子彈大得多的威力。太陽為什麼不會爆炸?因為它的核聚變反應是可控的。由於太陽的質量足夠大,產生的強大引力指向內部,抵消了核聚變產生的向外的力,達到了一個平衡,因此太陽才不會炸裂,才會源源不斷地給地球提供了數十億年的能量,並且還將持續數十億年。
  • 如果核聚變研究成功,能否解決全世界的用電問題?未來會免費供應
    身處當今時代,電力資源成為了人們生活生產已然離不開的一種能源物質,我們各種家電的運營需要電力供應,工程各種機械設備的運作需要電力供應,這也給地區的供電系統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水力發電以及核電站等均已到位,核聚變則成為了發電的又一技術渠道。
  • 當人類攻克核聚變的關卡之後,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呢?
    你是否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當人類攻克核聚變的關卡之後,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呢?很多人都說,這是無稽之談,但是,有時候,多一分猜想,未來就多一份可能的美好。能源還是以諧振法取得為佳,它的平值為零,猶如南北極和赤道的溫差關係,與太陽,宇宙背景,士地,動植物,總體平衡。核聚變與現行原子彈一樣並非完美。所謂戴森球只是假設,目前來看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可行性遠遠大於戴森球。至少可控核聚變已經是一個在實施的項目,而戴森球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像劉慈欣的科幻一樣遙不可及。乍一看有道理,仔細一想,從化石能源直接到神級能源,中間需要有過度。
  • 月球能源利用前景:建太陽能發電廠(圖)
    嚴峻的能源危機迫使人類將目光轉向浩瀚的宇宙,而月球作為地球的近鄰是人類尋找地球以外能源的首選目標。目前,科學家正在努力尋找解決能源危機的辦法,他們將希望寄托在太陽能和核反應堆上(包括核裂變發電和核聚變發電)。然而,濃密的地球大氣層致使在地球上利用太陽能有許多不穩定因素;利用核裂變反應獲得電力的方法往往產生大量放射性廢料,容易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