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馬路闖紅燈現盲從效應 守法呼喚「領頭人」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紅燈亮著,一個人視而不見繼續走,其他人就跟著走,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應」。

  這時,有沒有人會堅持原地不動,耐心等待,直到綠燈亮起?退休教師盧志權在前天下午舉行的黃浦區淮海街道社區論壇上,透露了他在路口觀察的情況。

  漠視紅燈者大都盲從

  紅燈停,綠燈行,簡單的規則,卻時常遭遇亂過馬路的尷尬。究竟尷尬到什麼程度?

  上周,盧志權在兩個時段選擇兩個路口,坐在小板凳上實地觀察。統計顯示,上午7時10分至7時30分,合肥路、黃陂路口,49人、54輛自行車、72輛助動車,合計175人次闖紅燈;1輛自行車、2輛助動車、0個行人,合計3人次不闖紅燈。在這裡,遵守規則和不守規則的比例為3:175。

  上午10時至10時20分,徐家匯路、肇周路口,22人、39輛自行車、46輛助動車,共計107人次闖紅燈。在這裡,不闖紅燈的與闖紅燈的人數大致持平。

  「幾乎每一次闖紅燈,都有帶頭的、觀望的、盲從的,典型的『羊群效應』。」盧志權說。

  要讓人們看得見紅燈

  盧志權坐在小板凳上記錄統計結果,有人看了好奇,問他在幹什麼,他說在統計「看不見紅燈」的人。

  「聽我這麼說,原本想闖紅燈的行人把邁出的腳縮了回來,直到綠燈亮起。」盧志權說,他發現「羊群效應」能讓人「跟」著闖紅燈,也能讓人「跟」著等綠燈。

  事實上,盧志權多次發現,紅燈亮起時,站在人群最前面的人等綠燈,身後的人也就會跟著等。他還發現,中小學生是遵守交通規則的模範,年輕人也都能聽勸。

  「所以,讓更多志願者參與維護交通法規,提醒人們眼裡有紅燈,很管用。」盧志權說。

  守法帶頭人相當重要

  上海這麼多馬路,志願者人力有限,怎麼配置,才能好鋼用在刀刃上?

  盧志權發現,淮海路上闖紅燈的人不多;徐家匯路一類的主幹道,闖紅燈的人與自覺等候綠燈的人,不相上下;附近小馬路,幾乎到處都是隨意過馬路的。

  為什麼這樣?「不同的交通環境,造就了不同的規則意識。」盧志權說,淮海路是城市窗口,交通管理花了很大成本,黃陂路路口完全做到了人車分離,保障行人有充足的時間安全過馬路;支小馬路上,只要幾步就能過馬路,車速慢,行人冒的「違規風險小」,交通規則在這裡被「忽略不計」;非繁華地段的主幹道,比如徐家匯路,守法「領頭羊」尤其重要。

  「城市交通管理要呼籲鼓勵更多人做守法『領頭羊』。」盧志權建議。

相關焦點

  • 治理闖紅燈行為 罰喊百遍「不再闖紅燈」不可取
    (7月22日中國新聞網)中國式過馬路,顯然是國人的一個頑疾。政府為治理這一現狀,可謂煞費苦心,絞盡腦汁,如制宣傳牌、手搖小旗子、安排協管員等等。像這則新聞中,交警讓違規者在大街上拿喇叭喊一百遍「我不闖紅燈了」,這應該還是一件新鮮事。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合適嗎?
  • 替代協管員大喇叭 紅外線紅燈提示器在全市布點
    在上海,相關部門嘗試在一些主要路口安裝「行人誤闖紅燈」的提示器,通過紅外線感應技術對闖紅燈的市民進行語音提醒。  有市民反映,路口提醒音要麼被馬路噪音掩蓋,要麼成了「馬路道具」,效果沒預期的明顯,能否改音頻提醒為視頻記錄。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專家劉汶蓉認為:雖然提醒器有改進空間,但作為一種違法行為警示,本身值得肯定。
  • 黃燈最後一秒過線,繼續開算不算闖紅燈?看看交警是怎麼說的
    ,紅燈停,綠燈行這些倒是清楚,但如果是黃燈的話,可能就要犯迷糊了。比如有些司機就老有個疑問,黃燈最後一秒過線,繼續開算不算闖紅燈?其實這個問題要分情況來回答,交警:我再解釋一次。黃燈是介於綠燈和紅燈之間的信號燈,一般來說,看見黃燈亮了就應該停下來等待,有些地方闖黃燈同樣要被扣分罰款,所以大家別小看了黃燈,黃燈本來就只有幾秒鐘的時間,開車沒必要去搶這幾秒。
  • 為什麼紅燈停、綠燈行? 其實你真的不知道
    為什麼非是紅燈停、綠燈行呢? 傳言紅綠燈起源於歐洲古時歐洲的美女喜歡穿紅衣服坐馬車的男人們總是情不自禁的停下來欣賞當時馬車也很少不會堵車停下來看也就看了因而用紅燈來提醒人們停下來注意安全用綠色表示可以通行不過也有例外據說在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就有過一段時間改成了紅燈行綠燈停因為「要在紅燈的照耀下前進」
  • 立法禁止過馬路玩手機,正當其時
    (12月31日澎湃新聞)<br><br>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過馬路不忘刷手機的「低頭族」儼然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群體,他們覺得等紅燈太無聊,就刷刷手機,看得正精彩處,綠燈亮起後,就盯著手機不知不覺地過馬路了,他們以為綠燈亮時過馬路很安全,前後都有人,跟著走就是了。<br><br>  殊不知過馬路玩手機,首先嚴重影響通行效率。
  • 歷經三年治理,「中國式過馬路」頑疾有了多大改觀?
    改變「中國式過馬路」,是如何突破的?趙瑞甫(東城區交道口中隊文明引導員):我們是文明引導員,主要工作就是「引導」,但是行人聽不聽,開始上崗的時候心裡挺沒底的。經過三年多的實踐,路口交通秩序有很大改觀。根據這種情況,我在第一時間把第一個闖紅燈的人攔下來。張向東(順義區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副書記):我們組織人員每天到路口執勤。通過路口的不少都是熟人,先從熟人下手,就像張桂雲引導員說的那樣,把第一個闖行的人攔下來。只要有人主動停下來,就給他點讚,斑馬線治理就是這樣開展起來的。
  • 2021年考研英語預測-中國式過馬路(隨大流)
    2021年考研英語預測-隨大流解析:中國式過馬路以前全國翻譯資格考試曾經出現過,屬於社會現象問題。我們之前說過,考研英語主要的二類,一個是人的品質,一個是社會現象。比如這一篇,屬於社會常見的闖紅燈問題,其實也是個人交通意識問題。可以寫成品質,也可以寫成社會問題。個人的角度就是意識、觀念等;社會問題範圍就是政府、社會等。所以說一篇考研英語作文思路很多,但是我們只要抓住重點,然後按照這個思路去寫,不能想一鳴驚人,什麼都要顧及,到時寫得毫無章法。
  • 馬路上的監控攝像頭你了解多少?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個馬路監控器。第一種:區間測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設兩個相鄰的監控點,原理是基於車輛通過前後兩個監控點的時間來計算車輛在該路段上的平均行駛速度,並依據該路段上的限速標準判定車輛是否超速違章。
  • 車主:馬路上行人至高無上,過十字路口無所畏懼,這還是弱者?
    紅燈闖的理所當然,逆行走的無所畏懼,這就是部分行人的過馬路常態!能擁有如此至高無上的路權,全因兩個詞,同情弱者和禮讓行人!當然,還要在加上交規對行人的形同虛設。上海曾經針對行人肆意闖紅燈行為推出了全新的交規,「若行人和非機動車違反信號燈規定,與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負此事故全部責任」!推出這條交規後,實際效果是什麼?
  • 終不會再誤闖紅燈!長沙公交車尾自帶紅綠燈提示屏
    在早晚高峰堵車過紅綠燈的時候,想必不少司機都有過這樣糾結的時刻。前車是一輛大公交,把前面的紅綠燈信號燈遮擋的嚴嚴實實,自己也不知道前面是不是紅燈。來到路口後,繼續往前走,害怕闖紅燈。不走吧,後車的喇叭滴滴按個不停。
  • 今晚讀 | "過馬路神器" 闖紅燈被噴水 誰闖噴誰
    (記者 梁慧晶 韓寶儀)@中國新聞網【湖北大冶現"過馬路神器" 闖紅燈被噴水:誰闖噴誰】"請不要通行,通行噴水,滋~~~"為了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湖北大冶市出新招,在紅綠燈路口安裝"高科技"設備——行人闖紅燈自動識別抓拍系統
  • 5分鐘闖了7個紅燈,只為一痙攣嬰兒
    連闖7個紅燈,民警終於將患嬰兒與家人安全護送至醫院。 (視頻截圖)「趕緊上車,跟上警車!」「開到醫院用了近5分鐘,因為當時情況緊急,事後調取監視,才發現當時闖了7個紅燈。」沈衝說。通訊員 餘建文 周培雷 黃在貴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朱鼎兆校對 蘇雲
  • 一分鐘告訴你闖紅燈拍照原理。
    一分鐘告訴你闖紅燈拍照原理。
  • 評論:請給「闖黃燈」一個科學定義
    ■俞強   被稱為「史上最嚴交規」今年元旦起正式施行,新交規中對闖黃燈一次扣6分的處罰在社會中引發不少爭議。   於是就有了法律問題:什麼叫「闖黃燈」?   接著就又有了一個常識性問題:既然黃燈和紅燈都不能闖,為什麼還要設置黃燈?
  • 低頭族無視交通信號燈 行人過斑馬線五壞習你有嗎
    行人穿行馬路時,應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過,不要在斑馬線上「閒庭信步」,以免信號燈結束時,行人還在路面上,與正常通行的機動車發生衝突。如果紅燈亮起時行人仍處於機動車道上,千萬不要後退,以免發生危險,而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前行,直至通過路面或在道路中心線等待下一綠燈亮起後再行通過。
  • 翻譯點津:「中國式過馬路」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翻譯點津:「中國式過馬路」用英語怎麼說? 2013-04-24 16:39 來源:233 作者:   北京市從4月9日開始嚴管行人及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通過各種措施全面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帶頭」闖燈的行人將面臨罰款。
  • 調查稱現實壓力與盲從效應致焦慮情緒泛濫
    調查稱現實壓力與盲從效應致焦慮情緒泛濫 2012年07月19日08:14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