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載崢嶸歲月,鑄就肺癌診療發展光輝歷程

2021-01-16 騰訊網

「彈指瞬間、滄桑巨變」。崢嶸70載,祖國邁過了坎坷與荊棘,創造了奇蹟與輝煌,迎來了如今的盛世年華!

「歷經風雨,終見彩虹」。作為祖國醫療事業發展的「縮影和見證」,我國肺癌治療已從相對落後的醫療水平,躋身於國際先進水平。

70年來,肺癌臨床診療模式「從經驗醫學、循證醫學到精準醫學」,在不斷進步;影像學診斷技術「從X線檢查診斷、CT到PET-CT」,在不斷提升;臨床治療手段「從單純手術、化療、放療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為患者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治療選擇和機會。

1

化療時代

奠定肺癌治療基石

建國初期,我國處於缺醫少藥的困境,腫瘤內科治療也尚屬空白,這致使我國肺癌化療的發展起步較晚、肺癌化療水平落後於國際水平。因此,建國後數十年,我國肺癌化療的發展一直在追趕國際步伐,在吸取國際成果和自身不斷探索中前行。

那麼,在20世紀後半葉,肺癌化療取得了哪些國際性裡程碑式成果呢?

1949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氮芥(mechlorethamine)用於癌症治療,正式拉開了化療時代的序幕[1]。氮芥是一種通過化學修飾DNA殺死細胞的烷化劑,Gilman早在1943年就使用氮芥治療淋巴瘤。

20世紀50年代,研究人員合成了環磷醯胺和氟尿嘧啶;70年代,蒽環類和鉑類藥物進入臨床實踐[2];90年代,紫杉烷類和喜樹鹼類藥物應用於臨床。這些藥物的問世和應用,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

20世紀90年代,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與單純最佳支持治療相比,一線化療可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帶來生存獲益,這為一線化療作為標準治療廣泛用於晚期NSCLC奠定了基礎[3-4]。

之後,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的一項隨機臨床試驗顯示,含鉑雙藥方案治療的緩解率接近20%,中位生存期達8個月,1年生存率為33%,2年生存率超過10%[5],確立了含鉑雙藥方案在晚期NSCLC中的治療地位。

可見,自20世紀中葉,肺癌治療開啟了化療時代,取得了諸多國際性肺癌化療進展。

誠然,我國肺癌化療發展起步較晚,建國初期肺癌化療水平相對比較落後,但是近20年取得了飛速發展,目前我國化療水平可與國際水平比肩。

2

靶向、免疫治療

開啟肺癌精準治療時代

走進21世紀,肺癌治療踏上了新的徵程,邁入了靶向、免疫治療新時代,並吹響了精準治療的號角。

2002年,第一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酶抑制劑(TKI)、全球首個肺癌原研靶向藥吉非替尼率先在日本獲批。

2004年,進口原研吉非替尼在我國獲批用於晚期NSCLC二線或以上治療,為我國肺癌靶向治療帶來了第一縷陽光,開啟了我國晚期NSCLC靶向治療時代。2010年,基於IPASS研究[6]結果,吉非替尼在我國獲批用於晚期NSCLC一線治療。

IPASS研究:該項Ⅲ期、開放標籤研究由我國香港中文大學Tony Mok教授牽頭開展,研究結果於2008年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公布,2009年正式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同時這也是中國肺癌學者首次榮登該世界權威醫學期刊。

該研究納入先前未經治療、不吸菸或輕度吸菸、晚期肺腺癌患者,給予吉非替尼(609例)或卡鉑-紫杉醇(608例)治療。

結果顯示,在總體人群中,進口原研吉非替尼組的12個月無進展生存(PFS)率為24.9%,而卡鉑-紫杉醇組僅為6.7%,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顯示了吉非替尼的非劣效性,並表明吉非替尼相比卡鉑-紫杉醇治療具有PFS優勢(HR 0.74,P

在EGFR突變陽性患者亞組(261例),接受進口吉非替尼患者的PFS較接受卡鉑-紫杉醇患者明顯延長,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52%(HR 0.48,P

結果表明,進口原研吉非替尼的療效顯著優於化療,EGFR基因突變患者從吉非替尼一線治療獲益最大。

圖1 IPASS研究的患者無進展生存情況

2017年,三代肺癌靶向藥奧希替尼二線療法的獲批使具有T790M突變的晚期NSCLC耐藥患者靶向治療方案得到進一步延續。2019年,基於FLAURA研究結果,奧希替尼在我國獲批用於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一線治療。

FLAURA研究:該項Ⅲ期、國際多中心研究納入556例初治、EGFR突變(外顯子19缺失或L858R)的晚期NSCLC患者,給予奧希替尼(279例)或標準EGFR-TKI治療(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277例)。

結果顯示,奧希替尼組的中位總生存(OS)長達38.6個月,接近39個月,較標準治療組(31.8個月)延長6.8個月,死亡風險降低20%(HR 0.80,P=0.046,圖2)。奧希替尼組的中位PFS較標準治療組顯著改善(18.9個月 vs 10.2個月,HR 0.46,P

同時,奧希替尼減少了52%的腦轉移進展風險,增加了腦轉移患者無腦部進展生存時間,對於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意義重大,顯示出顯著的統計學和臨床意義上的改善 [HR 0.48,95% CI 0.26-0.86,p=0.014]。相關結果已發表於《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7]。

圖2 FLAURA研究的患者總生存情況

圖3 FLAURA研究的總生存亞組分析

2018年,首個肺癌PD-1單抗藥物在我國上市,為我國肺癌患者帶來了免疫治療這種新的治療模式。過去一年中,我國共有5款PD-1單抗肺癌免疫藥獲批上市,包括2款進口藥、3款國產藥,為沒有突變基因的患者帶來了曙光。目前,肺癌免疫治療相關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大型III期肺癌臨床試驗PACIFIC研究證明,Durvalumab(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Imfinzi)可以顯著延長接受放化療之後III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的PFS和OS,降低了III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近32%的死亡風險,中位PFS為17.2個月,3年OS率更是高達57%。

2018年12月,PD-L1抑制劑Durvalumab在國內提交了上市申請。目前該藥品在國內的上市申請處於「在審批」狀態,預計近期即將獲批。由於其他免疫治療藥物缺乏可靠的III期臨床研究結果,同時並未獲批相關適應證,Durvalumab獲批以後將成為中國內地唯一獲批用於治療同步放化療後未進展的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免疫治療藥物。可以說Durvalumab抓住了III期肺癌的細分人群定位,初一亮相便已在PD-1/PD-L1市場確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除了NSCLC免疫治療的快速發展,免疫療法也在探索小細胞肺癌中的可能性。

3

全民醫保時代

創新藥可及性大幅提升

隨著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上映,「買不起、買不到」進口抗癌藥等現實問題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和高度關注。

可喜的是,醫療保障部門分別於2017年、2018年開展兩次醫保藥品談判(2018年為抗癌藥專項準入談判),最終將35種抗癌藥成功納入醫保乙類目錄[8]。

2017年,肺癌原研靶向藥吉非替尼被納入醫保目錄。2018年進口吉非替尼作為臨床急需的癌症防治用藥被納入2018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11月,進口吉非替尼進入4+7帶量採購,價格降至547元,再加上醫保報銷60%~80%,其可及性大幅提高。

2018年,奧希替尼被列入國家乙類醫保目錄,用於二線治療T790M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

2019年9月,靶向藥奧希替尼用於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的一線治療在中國獲批。中國EGFR突變晚期NSCLC患者的治療迎來實質性改變。對於晚期NSCLC患者來說,EGFR突變的發生率,中國患者遠遠多於歐美患者,因此奧希替尼在中國獲批從二線治療上升到一線治療,意義重大。

2019年11月28日,2019醫保談判藥品目錄正式公布。共97個藥品納入目錄乙類藥品範圍,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藥結核、風溼免疫、心腦血管、消化等10餘個臨床治療領域。其中包含22個抗癌藥,藥物價格平均降幅為65%!進一步減輕患者負擔。

簡言之,在全民醫保時代,醫保改革政策切實大幅提升了抗癌新藥的可及性,減輕了腫瘤患者的負擔,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改善。

結語

與祖國發展同進步,我國肺癌治療在探索、創新中砥礪前行,突破了傳統治療的局限,迎來了靶向、免疫治療的春天,更是開啟了精準診療新時代。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進步,肺癌或可成為「慢性病」,患者實現長期帶瘤生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臨床治癒。

參考文獻

[1]https://www.cancer.gov/research/progress/250-years-milestones

[2]孫燕. 分子靶向治療的不良反應和對策[J]. 癌症進展. 2009年04期.

[3]Chem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using updated data on individual patients from 52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 BMJ. 1995;311(7010):899-909.

[4] Pirker R. Milestones in the systemic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J]. Memo. 2017;10(1):22-26.

[5]Schiller JH, Harrington D, Belani CP, et al. Com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 2002;346(2):92-8.

[6]Mok TS, Wu YL, Thongprasert S, et al. Gefitinib or carboplatin-paclitaxel in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J]. N Engl J Med. 2009;361(10):947-57.

[7]Ramalingam SS, Vansteenkiste J, Planchard D, et al. Overall Survival with Osimertinib in Untreated, 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J]. N Engl J Med. 2019 Nov 21.

[8]http://www.nhsa.gov.cn/art/2019/9/24/art_26_1790.html

本文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

相關焦點

  • 見證濱城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
    從人民呼聲到旅大人民日報,再到大連日報,見證了大連這座光榮城市的光輝歷史。尤其是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42年,大連日報不斷地展示著改革開放的驚喜成就,也在不斷地鑄就自己的光輝歷程。    眼界決定境界,境界決定成就。42年的改革開放,大連與全國一樣,先後經歷過目標探索、初步框架、體制初步完善、改革深化四個階段。
  • 全國首家小細胞肺癌門診成立,開啟小細胞肺癌診療生態新路徑
    如今為了更好地加強小細胞肺癌的診療服務,華西醫院開設小細胞肺癌門診,打通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就醫路徑,包括實行單元化管理、個體化治療及隨訪的整個診療過程,為患者提供全程管理的服務,最終提升其生存率及生存質量。 肺癌的治療絕對不是單打獨鬥,而是需要外科、腫瘤內科、放療科、介入治療科、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以及分子診斷中心等共同參與管理的過程。
  • 華西醫院成立全國首家小細胞肺癌門 開啟小細胞肺癌診療生態新路徑
    作為全國首家專門針對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專科門診,「小肺門診」整合醫院自身及周邊醫院的優質診療資源,同時覆蓋華西醫院溫江院區的患者,幫助小細胞肺癌患者得到更加規範化、個體化的治療,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獲益。
  • 電影《上甘嶺》——鐵血英雄鑄就光輝歲月
    電影《上甘嶺》——鐵血英雄鑄就光輝歲月■羅 健 閔宇祥戰場上的硝煙早已散去,但英雄的血脈在延續,英雄的精神在傳承,他們鑄就的光輝歲月時刻牢記在人民心中。
  • 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療協會III期肺癌規範化診療MDT團隊成立
    11月19日下午,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療協會III期肺癌規範化診療MDT團隊(四川)在四川省腫瘤醫院正式成立,將致力於提升Ⅲ期肺癌規範化診療水平,促進學科和專業發展,提高患者長期生存及生存質量。啟動會由四川省腫瘤醫院醫務部部長郭鵬教授主持。
  •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建設成就述評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題: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建設成就述評新華社記者周瑋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文化經過歷史長河的洗鍊、崢嶸歲月的磨礪、偉大實踐的鍛造,凝聚億萬人民為新中國發展不懈奮鬥。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自信地行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積蘊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潔:有力推動肺癌精準診療
    她長期從事胸部腫瘤臨床和轉化研究,在肺癌內科治療和多學科綜合治療領域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 在肺癌分子分型個體化診療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取得系統性和創新性成果;在液體活檢分子分型指導肺癌個體化治療方面做出開創性工作,建立了基於外周血肺癌分子分型新技術及肺癌靶向治療-化療-免疫治療診療體系,使得靶向治療受益患者擴增30%;系統闡釋了靶向治療耐藥機制,提出克服耐藥新策略,
  • 新指南、新航向:《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即將正式公布!
    為了更好地幫助臨床醫生了解最新的研究進展,同時促進臨床規範診治進程,自2016年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發布了一系列的惡性腫瘤指南並逐漸成為最具影響力的腫瘤系列診療指南。首部《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也將於6月7日揭開面紗。
  • 華大基因向長沙捐贈5000名肺癌患者個體化診療基因檢測和後續康復...
    華大基因向長沙捐贈5000名肺癌患者個體化診療基因檢測和後續康復管理服務。   紅網時刻5月18日訊(記者 易徵洋 通訊員 趙娜)5月18日,全國知名民營企業攜手湖南助推中部崛起大會——大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會上,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啟動「湘人報湘」公益項目,向長沙市政府捐贈價值1800萬肺癌靶向用藥檢測試劑。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劉斯奇表示,基因科技造福人類一直是華大基因不變的追求。
  •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 版)》外科治療解讀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 版)》外科治療解讀.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11): 1267-1270. doi: 10.7507/1007-4848.202009027摘要隨著胸部螺旋 CT 體檢篩查的日益普及,我國肺癌的檢出率不斷增長。《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結合我國肺癌的特點以及國內外肺癌研究的進展,每年做一次更新。
  • 砥礪奮進七十載 服務教育謀新篇——新中國70年教育裝備行業發展...
    70年披荊斬棘,70載波瀾壯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壯麗發展進程中,教育裝備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以其不斷豐富的內涵與價值伴隨和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  且行且歌  相隨教育發展70載  應用導向,從統購統配逐步走向多元裝備。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教育事業也不例外,全國學齡兒童入學率不到20%,初中入學率僅6%。國家力量全面投入辦學,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普遍基礎差、底子薄,儀器設備嚴重短缺。
  • 廈門呼吸病醫院以高精尖診療技術精準抗擊肺癌
    因此,11月不僅是肺癌關注月,期間還有一個特殊的日子: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患者一旦合併肺癌,即便是早期肺癌,由於病人肺功能太差,也沒有手術切除的機會。對於此類因高齡或者心肺功能太差,無法承受肺癌根治術病人,臨床並不少見。隨著介入治療技術的發展,取得可以與肺癌根治術相媲美的良好療效。這將成為不能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的最佳選擇。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闡述中國夢來源:新華社作者:齊聲責任編輯:張詩夢2019-11-23 14: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刻闡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對話高端輝瑞:為患者帶來創新診療手段與藥物
    在輝瑞供職22年的李進暉正是這一歷程的見證者。「目前,在腫瘤領域,輝瑞擁有22種腫瘤藥物和生物類似藥,涉及30餘種適應證,包括乳腺癌、肺癌、腎癌、前列腺癌以及白血病和黑色素瘤。引入中國的10餘款抗腫瘤產品覆蓋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腫瘤等,既有經典化療藥物,也有創新靶向藥物。」李進暉說。
  • 多學科診療模式在非小細胞肺癌手術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價值
    多學科診療模式在非小細胞肺癌手術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19, 26(8): 780-783. doi: 10.7507/1007-4848.201811005摘要目的 探討多學科診療模式在非小細胞肺癌手術治療過程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 致敬70年|張潤紅、劉洋、王淑芳...她們在浩瀚蒼穹書寫女性傳奇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女性之聲特別策劃並推出「致敬70年·她們撐起半邊天」系列融媒體報導,通過聚焦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女性群體,回首新中國成立70年來走過的崢嶸歲月和光輝歷程,展現70年來「她力量」撐起的「半邊天」。
  •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
    ● 【摘要】制定符合中國國情、多學科共同參與的肺癌臨床診療指南,對規範防治措施、提高中國肺癌診治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肺癌的診療水平、改善患者的預後、給各級臨床醫師提供專業的循證醫學意見,中華醫學會組織呼吸內科、腫瘤內科、胸外科、放療科、影像科和病理科專家,整合近年來肺癌病理、基因檢測、免疫分子標誌物檢測和治療手段等方面的新進展,並同時考慮中國的實際國情和診治的可及性,結合國際指南和中國國情,制定了中國肺癌臨床診療指南,旨在為專業的各級臨床醫師提供循證、指導性意見。
  • 頭條| 致敬70年!她們在浩瀚蒼穹書寫女性傳奇
    頭條 | 致敬70年!↓點選「設為星標」加上星標 ★我們馬上向你發送愛的光波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別策劃並推出「致敬70年·她們撐起半邊天」系列融媒體報導,通過聚焦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女性群體,回首70年來走過的崢嶸歲月和光輝歷程,展現70年來「她力量」撐起的「半邊天」。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光輝歷程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光輝歷程 戚鐵磊 發表於 2020-11-24 10:27:21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由國家航天局牽頭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