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病理協會公布第二輪質評成績,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檢測分析結果與協會官方標準答案完全一致,再次無瑕疵通過了協會認證。「這意味著我們的檢測品質達到了世界頂尖水準。」公司執行長邵陽自豪地說。
人們總是談癌色變。2013年,中國的新一代癌症基因測序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遠在加拿大的邵陽和團隊決定將自主研發的、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癌症基因測序技術帶回國內創業,當時,他們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如今,6年過去了,他們在南京創辦的世和基因已經成長為國內腫瘤基因測序精準醫學領域的佼佼者,公司融資超過5億元,並於2018年入選南京首批「培育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邵陽本人日前也放棄了加拿大國籍,恢復中國國籍並將戶口落在南京。近日,本報記者對話邵陽,聽他講述在南京創業的心路歷程。
為什麼選擇南京?
一小時「截留」,被滿滿的誠意打動
2012年底,邵陽和團隊決定回國創業。他親自帶隊,花了25天專門考察國內各城市,哪裡的創業環境最好,就把公司落戶在哪裡。來南京考察之前,邵陽和團隊已經馬不停蹄地考察了北京、上海、瀋陽、武漢、天津、蘇州等地。
為什麼最終落戶南京?邵陽回憶了一個細節。當時,考察團隊準備從武漢回上海,準備訂高鐵票時,接到南京生物醫藥谷發展中心副主任徐守苗的電話,「他說,你們能不能中途從南京南站下來,跟我們談談,只需要一個小時。」於是,考察團隊就買了武漢—南京南,南京南—上海的兩段高鐵票。正是這一小時,最終讓邵陽和團隊決定將世和基因落戶南京。「當時創業需要一臺核心二代基因測序儀器,價值150萬元,公司也買得起,但勢必會影響創業初期的現金流。徐主任就提出來,他們以公共技術平臺的名義購買設備,我們來用,按次收費。這個細節,讓我們看到南京求賢若渴的誠意。所以,即使初創團隊中沒有一個南京人,但大家還是一致同意將創業地選擇在南京。」
來南京創業後,邵陽和團隊發現了南京更多的創業優勢:比如,教育和人才資源充沛,高校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專業人才;交通便利,高鐵去北京、上海都很方便,公司80%的國內業務,從南京出發3個小時即可抵達目的地;生活成本適中,核心團隊會相對穩定,員工離職率低等。
更可貴的是南京的政府部門對公司發展實在、高效、優質的服務和幫助。在申報各級重點人才工程計劃時,江北新區工作人員耐心細緻幫邵陽修改完善申報材料,還邀請專家專門進行輔導……目前,世和基因共有5人入選市級以上人才計劃,享受政府扶持資金約560萬元,公司80餘人享受人才安居政策,申請購房和租賃補貼110餘萬元。
2015年,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取得第三方臨床醫學檢驗機構資質才可以開展,而那時南京市醫學檢驗資質額度已滿,不再新批醫學檢驗所。園區得知後,請當時的市衛計委領導來園區調研,很快敲定了新批醫學檢驗所方案,由世和基因與國有背景的園區開發公司合資設立醫學檢驗所公司,特批一個醫學檢驗所名額給這個國資背景的合資公司,為世和基因後來快速佔領市場乃至成為腫瘤基因檢測分析行業頭部企業贏得了寶貴的先機。
創業南京進展如何?
主攻精準醫療,為癌症患者繪製基因圖譜
癌症是醫學界最複雜、最難根治的病種之一。隨著基因檢測、雲數據分析等新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的精準醫療被寄予厚望。
邵陽說,生物醫藥的未來方向是精準醫療,這將是人類對抗癌症的有力武器,基因檢測則是精準醫療的重要前提。世和基因在南京發展6年,主攻的方向就是基因測序技術,簡單說就是為癌症患者繪製一份基因圖譜,主治醫生對照圖譜,對患者對症下藥。
一開始,基因測序不僅耗時長,而且價格非常昂貴,一份腫瘤細胞樣本測序,大約需要6000美元—1.5萬美元。而經過近10年發展,基因測序價格大幅下降到600美元左右。在世和基因的實驗室裡,每天都會接收到數百份樣本,經過腫瘤細胞樣本收集、DNA提取、樣本建庫、靶向富集、上樣測序、數據分析和報告生成等流程後,一般3天內檢測結果就會到達臨床醫師的手裡。
去年6月,作為南京市培育獨角獸企業,世和基因在江北新區南京生物醫藥谷開工建設中國總部基地。計劃投資約6億元人民幣,建成後主要用於世和基因研發、總部辦公以及自主研發的高通量測序試劑盒等產品的生產基地。這一用於癌症檢測的創新產品,能夠全面繪製癌症患者的基因圖譜,讓醫生清晰地了解癌症患者的致病原因。
為什麼恢復中國國籍?
做中國人原創的基因測序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自2012年底落戶南京以來,經過6年多的發展,世和基因已經成功檢測了28萬個癌症細胞樣本,目前在全國有15個辦事處,與全國500多家三甲綜合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以及國內外藥企、生物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在北京、上海都建有分中心、實驗室,並通過包括美國CAP、歐洲EMQN、中國衛計委臨檢中心室間質評在內的多項國內外權威認證,成為南京江北新區打造「基因之城」的生力軍。
邵陽說,此前,世和基因主要做的是癌症晚期病人基因檢測,以選擇適合的藥物幫其延長壽命。現在,公司正瞄向早中期癌症患者,在CT「看見」癌細胞之前,提早獲取血液中的基因突變信息,這需要現有的檢測試劑盒靈敏度必須要再翻10倍,對科研人員提出了巨大挑戰。
1998年,初中畢業的邵陽隨父母赴加拿大,18歲時加入加拿大籍。去年底,在南京創業6年的邵陽正式申請恢復中國國籍,並於今年3月拿到了復籍證書,在放棄加拿大國籍後,近日又成功拿到了南京戶口本。
為什麼要恢復中國國籍?邵陽說,來南京發展6年多,看好國內的發展,看好中國的發展道路。他時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未來10年,我會在哪裡發展?答案是在中國!」「我創業在中國,我的公司在中國,既然是這樣,我為什麼不恢復中國國籍,讓自己在這裡發展得更順呢?」邵陽說,公司生產的產品是國際一流的,已進入美國和加拿大的醫院。「我有一個願望,就是讓純正的中國人在中國本土研發出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這也是我要恢復中國國籍的原因。」邵陽表示,希望能和團隊一起,在基因測序領域,拿出由中國人原創的產品。
(素材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周曉舟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