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們又能用「基因測序」產檢了,一次花費二三千塊錢

2020-12-02 澎湃新聞

孕婦們又能用「基因測序」產檢了,一次花費二三千塊錢

澎湃新聞記者 閆鵬飛 實習生 楊睿

2015-01-21 07:18 來源:澎湃新聞

近期國家衛計委已下發高通量基因測序(即「二代基因測序」)臨床應用的試點通知。 東方IC 資料

       對於一些孕婦們而言,她們的福音來了。

       雖未直接掛網公布,但有臨床檢驗機構的人士已經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近期國家衛計委已下發高通量基因測序(即「二代基因測序」)臨床應用的試點通知,在試點單位中,產前篩查與診斷已經放開。

       其中,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批准了北京州兩地7家第三方檢驗試點機構,服務涉及遺傳病診斷、產前篩查與診斷、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等;衛計委婦幼保健服務司在全國範圍內批准109家醫療機構,開展項目包括產前篩查與診斷前諮詢等。

       通過二代基因測序來進行產檢的優勢其實很明顯,與傳統的羊水穿刺相比,無創而且風險低,因為羊水穿刺會有0.5%左右的流產率。

       而此前,二代基因測序已在唐氏症候群(高齡產婦易發,患兒早期會流產,存活者有明顯的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生長發育障礙和多發畸形等)等產前檢測中廣泛應用。

       這種檢測頗受歡迎。華大基因去年曾公布,該公司已和全國200多家、全球52個國家近900家醫院合作,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共成功檢測了30萬餘例。

       在此次重啟二代測序臨床檢驗之前,中國已經叫停該項服務近一年,因為有過「二月禁令」。

       2014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和國家衛計委,宣布包括產前基因檢測在內的所有醫療技術需要應用的檢測儀器、診斷試劑和相關醫用軟體等產品,如用於疾病的預防、診斷、監護、治療監測、健康狀態評價和遺傳性疾病的預測,需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審批註冊,並經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批准,方可應用;已經應用的,必須立即停止。

       一位第三方臨床檢驗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二月禁令」出爐的部分原因,是行業不規範行為,如並非一個樣本一個樣本檢驗,而是多個樣本一同檢驗,這樣不免產生漏檢現象。而這一年,也有不少繼續用二代基因測序做產檢的情況,但基本上是地下操作的。

       去年7月開始,國家食藥監總局開始批准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上市,包括華大基因和達安基因(002030)兩家企業的產品。

       前述第三方臨床檢驗人士稱,適合布局在醫院的基因測序儀的價格大約都在200萬左右,而目前獲批的109家醫院大部分是沒有設備的,他們可能會採取與檢驗機構共建或者合作方式進行。

       據該人士透露,二代基因測序做一次普通產檢的成本大約在2000到3000元之間。

       在「二月禁令」前,普通產檢的平均價格也在3000元左右。而查閱一些廣告信息發現,利用測序儀做其他檢測時,根據檢測項目,報價由幾千到幾萬元不等。

       當然,或許市場重新啟動還沒那麼快。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致電在試點名單上的一家上海醫院諮詢時,被告知該院利用二代基因測序做產檢已停止多日,暫時還沒有相關服務提供。

       《中國證券報》曾估計,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檢測量的提升,假如將來每次檢測費用降到1500元,按照中國每年有2000萬懷孕母親測算,基因測序的產檢市場容量在300億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59)

相關焦點

  • 基因測序首次獲準用於出生缺陷篩查 此前曾被叫停
    多年前,為了防止新生兒出生缺陷,準媽媽們選擇羊水穿刺的方式進行產前檢查,但是這種方式準確率較低,且存在10%的流產風險,這令不少家庭望而卻步,而如今依託於基因檢測技術的無痛產檢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從最廣為人知的產前基因檢測項目唐氏篩查,到出生缺陷、腫瘤、傳染病等的檢查,基因檢測實現了傳說中的「不吃苦頭,能查百病」。
  • 人類基因組測序為何花費30億美元
    DNA測序簡介1、DNA測序的4個評價指標①費用,就是一次測序需要花費的錢。②自動化水平,就是測序快慢。③通量,指同時可以測定的DNA分子數,個人理解為批處理能力。這個名詞很高大上。批處理能力強的測序平臺,我們就稱之為高通量的測序技術。④準確率,測序的準確程度。
  • 基因測序成本不斷降低,開始逐漸進入百姓家庭
    隨著生物和生命健康領域曝光率持續增加,基因及其相關領域技術不再「高冷」,逐漸走進市民生活。基因檢測造福普通百姓基因檢測究竟能做什麼?或許很多人還不太明白。「基因檢測能做很多,其中第一個例子便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也叫唐氏症候群篩查。」近日,華大基因股份公司副總裁彭智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孕婦生孩子的時候都會做產檢,有一種病叫唐氏症候群,它伴有五官畸形、四肢畸形和智力障礙,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預防該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產前篩查和診斷。
  • 特殊時期,哪幾次產檢可以忽略,哪幾次產檢不可省?一次說明白
    這個春節有點特殊,幾乎所有人都實現了「啥都不幹就是為國家作貢獻」的願望,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好好待在家裡才是最有效的隔離方式,可是總有人比較特殊,需要出門,其中就包括產檢期到了的孕媽媽們。
  • 無創產檢再獲突破 胎兒是否有遺傳病孕6周抽血就能查
    無創產檢再獲突破 胎兒是否有遺傳病孕6周抽血就能查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聶翠蓉)美國最新一期《臨床化學》雜誌刊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趙慧君團隊的研究成果:通過抽取孕婦血液即可檢測出胎兒遺傳自父母的多種單基因變異,有些變異甚至可提前到孕
  • 美國準媽媽的第一次產檢指南(第一次產檢時間&檢查項目)
    一般來說,第一次產前檢查應該在懷孕第8周之後進行,但是建議媽媽們一旦發現自己有懷孕早期的徵兆,就應該去找醫生做檢查,確認懷孕狀況並詢問做第一次產檢的時間和安排。如果媽媽們之前有過自然流產或懷孕困難的情況,建議在發現可能懷孕後更早的去找醫生進行檢查。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孕婦不願意產檢?三個原因很戳心,不只是因為錢
    除了健康飲食,規律生活,遠離致畸性物質,孕期產檢也是必不可少的。 正常來說,整個孕期需要經歷十多次檢查,每次都得按照醫囑進行。但是在很多老人或者孕婦看來,產檢就是白花錢,根本沒什麼用。
  • 基因測序技術大升級
    然後再通過凝膠電泳分離,經放射線自顯影,確定各片段末端鹼基,從而得出目的基因的鹼基序列。    同年,英國生物化學家Frederick Sanger發明了雙脫氧末端終止法,即至今廣泛應用的Sanger測序法。應用這一技術,科學家完成了首次的人類全基因的測序工作。Sanger測序法是用雙脫氧核苷酸作為鏈終止試劑,通過聚合酶的引物延伸產生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分子後再進行分離的方法。
  • 醫院產前基因檢測被叫停 唐氏高危孕婦只能選羊水穿刺等手段
    中國江西網訊 3月2日,30歲的撫州「準媽媽」蘇女士如約來到省婦幼保健院,準備採納此前醫生的建議,通過「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進行唐氏篩查,結果被告之,國家日前叫停了基因測序產品的臨床應用,唐氏高危孕婦複查只能選擇傳統羊膜穿刺術。
  • 產前基因檢測被叫停 孕婦產前檢測要羊水穿刺
    這是孕婦產前基因檢測的一種,但如今行不通了。深圳多家醫院透露,曾經流行的產前基因檢測將被叫停,受此政策波及,今年深圳將有上萬產婦產前檢查受影響。深圳去年差不多有2 1萬新生兒出生,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5 .6 %,按此推算,約11000名孕婦接受基因測序。
  • 孕婦智商只有28還存在基因突變,腹中胎兒留還是流?
    楊立偉等通過複雜的家系調查,了解到孕婦的媽媽也有這種情況。基因測序證實,孕婦及其母親的CTNNB1基因發生了相同的突變。醫生們發現這個位點的突變目前國內外尚無報導,是否這個突變帶來的相關異常表現一下子很難判斷。 楊立偉想到了蛋白預測。蛋白預測證明,該位點的基因突變確實為母女上述多系統嚴重病變的致病基因。
  • 基因測序是顛覆醫療的技術
    摘要:5月25日晚8點,由火石創造主辦的第‍十期火石百家邀請到了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許明炎許總,與群友們分享基因測序市場的機會。基因測序市場火熱,但是上遊測序儀及試劑基本已寡頭壟斷,國內創業公司在上遊技術及產品上到底還有沒有機會?
  • 「一滴血」能檢出胎兒DNA異常?基因測序已放開我省三家醫院試點此...
    基因測序有這麼神奇嗎?  昨日,記者探訪了安醫大一附院生殖中心的分子診斷實驗室,看看基因測序在產前篩查技術中的應用。據分子診斷實驗室醫生陳大蔚介紹:「準媽媽進行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後,就可以知道寶寶是否存在三種先天性缺陷疾病的風險。」
  • 孕7周產檢,家族沒有雙胞胎基因,醫生卻說是雙胞胎,為什麼?
    利為是一個年輕的媽媽,老公和自己家族都沒有雙胞胎基因,所以從來也沒想到自己會有雙胎胞。但是在孕7周去做B超檢查時,醫生說B超看到有一個孕囊兩個胚芽,應該是雙胞胎,而且這個雙胞胎因為只有一個孕囊那麼也判斷是同卵雙生,也叫單卵雙胎,在雙胞胎中佔30%。
  • 孕婦挺著大肚子排隊產檢,丈夫卻坐著,組圖讓你看清嫁的是人是鬼
    一位男網友在網上用圖片分享了自己陪妻子產檢的經歷,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原本他還納悶,醫生能一下子接診這麼多孕婦嗎?2、然而往前一走,他就發現了真相——這群孕婦都一個個的挺著大肚子,手拿各種資料排隊等待產檢,而在這個隊伍中,沒有見到任何一位男性。除了排隊外,這位準爸爸還發現過道上也站著不少孕婦,掃了一眼看到雖然休息區有空座,但是坐著的都是男士,偶有間隔著個別空位,想必孕婦也不好意思坐吧。
  • 無創基因檢測:孕媽媽的唐篩首選
    "奶牛公社"是媽媽們一同分享育兒路上點點滴滴的微信公共帳號,它用最簡單的方式將大道理融入小故事,給每個孩子帶來了質樸又神奇的世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但很少有人知道,帳號創建的背後,包含著一位孕媽媽在產下女兒前走過的驚心之路。
  • 華大基因回應無創產檢質疑:染色體質量異常不在檢測範疇
    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巖梅、華大集團助理總裁韋煒、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育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彭智宇、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徐茜等出席會議。問題一:無創產檢是否存在濫用的現象?據彭智宇介紹,2017年深圳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TP)人群覆蓋度約為70%,在該年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在首位。
  • 解碼生命,精準基石—基因測序行業報告-下
    這種檢測只需抽取孕婦少量外周血,通過高通量二代測序技術平臺測序,並對測序結果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即可判斷胎兒是否患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該技術是國際人類基因組學研究成果被成功孵化的應用技術之一,歐美臨床應用方面相對成熟。NIPT的技術優勢NIPT依賴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對孕婦外周血中微量的胎兒DNA進行檢測。
  • 英研發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 用納米孔單分子讀取
    基於納米孔的單分子讀取技術,英國牛津納米孔公司成功研發出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該測序技術讀取數據更快、有望大大降低測序成本,改變個人醫療的前景。  當前,基因測序工作費時且昂貴,測序時,分子必須進行多次複製(這一步被稱為擴增),同時進行螢光示蹤標記,這一過程會帶來錯誤,因此,一個基因要被測序多次才能得到值得信賴的結果。此外,購買和操作測序儀器的費用也不菲,目前,測定一個完整的基因組需要上萬美元。  在納米孔測序技術中,DNA分子依靠被稱為核酸外切酶的蛋白質以一次一個鹼基的速度通過小孔。
  • 為什麼孕婦產檢時醫生不讓家屬陪同?不是刻意隱瞞,這3點很關鍵
    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為了確保胎寶的發育情況,以及孕媽自身健康問題,大家應該定期到醫院去做產檢。但很多孕婦會發現,在進行有些產檢項目時,醫生會拒絕家屬一起陪同。難道是要刻意隱瞞什麼嗎?這讓很多人都感到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