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訊 3月2日,30歲的撫州「準媽媽」蘇女士如約來到省婦幼保健院,準備採納此前醫生的建議,通過「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進行唐氏篩查,結果被告之,國家日前叫停了基因測序產品的臨床應用,唐氏高危孕婦複查只能選擇傳統羊膜穿刺術。
說法:相關試劑未獲國家審批屬違法醫用
美國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生前接受過全基因測序;影星安吉麗娜·朱莉接受基因測序後,被告知有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較高,於是選擇切除雙側乳腺……基因測序聽起來挺神秘,其實我們熟知的親子鑑定、產前檢測唐氏篩查等都是採取基因檢測的原理。
但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出通知,任何醫療機構不得開展基因測序臨床應用,已經開展的,要立即停止。
主管部門為何做出這一要求?
國家衛計委和國家藥監局的答覆是,目前國內使用的基因測序儀及相關試劑、軟體,均未獲得國家對醫療器械的審 評審批,屬於「違法醫用」。此舉是為了保證公眾使用基因測序診斷產品的安全、有效,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
影響:唐氏孕婦只能用有創手段複查
「其實基因檢測在我們身邊已經比較廣泛了。」省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金成豪說,基因測序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就是疾病篩查,以「唐氏症候群」的篩查應用最普遍。據省衛計委多年統計數據顯示,我省每年約有上百名「唐氏症候群」嬰兒因漏查來到世上。
按產檢計劃,孕期9周以上的孕婦即可接受血清學等篩查,若發現胎兒有先天性缺陷風險,醫生會建議進一步接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一旦檢測結果為無風險,就不用進入有創的羊水穿刺檢測階段,既方便又安全。
「叫停令」發布後,孕婦一旦在血清學篩查時被認定為高危,只能選擇羊水穿刺等有創手段複查,也不能開展其他各種疾病檢測了。
現狀:不少機構打著無所不能的旗號牟利
「基因診斷是一個新的很有用的技術。」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一位負責說,該技術目前主要應用於疾病風險預測和藥物毒性過敏預測。但是基因檢測不能包測百病,很多疾病的成因相當複雜,並非僅由基因突變引起。所以,基因診斷僅僅是用於診斷疾病的輔助手段,測出來的每個數據都需要評估和研究證實,但不少機構過分誇大基因診斷的功能。
記者調查發現,在南昌除了一些大醫院機構和正規企業,也有不少機構打著基因檢測的旗號牟利。一些機構的宣傳語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基因檢測幾乎被宣傳成無所不能,不僅可預測疾病,酒量大小,是否有早戀、網癮傾向等都可以預測。項目多種多樣,價格也高低不一。同時由於行業缺乏標準,準入門檻低,導致從業者良莠不齊。混亂的形勢讓行業從業者呼籲,希望規範這一行業。
行動:我省將嚴格執行國家「叫停令」
「我們將按照國家的要求,嚴格執行『叫停令』。」省衛計委有關人士稱,我省將對基因檢測行業的情況進行全面摸底,並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監管。
業內人士稱,基因測序及應用是新興生物技術產業中增長最為迅猛的行業。目前市場可能有幾十億甚至更大的規模,行業年平均增速是30%至50%。然而,我國一直未制定基因測序技術的行業規範和標準,醫療機構之前使用此項技術和產品,屬於自己的行為,無需向主管部門報備,行業內存在一些亂象和問題。對於產前基因檢測等項目,國家並不是要「一停了之」。監管部門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暫時停止的方式,對基因檢測行業進行規範。
文/江南都市報記者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