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基因檢測被叫停 孕婦產前檢測要羊水穿刺

2020-11-23 大粵網

21-三體症候群,又叫唐氏症候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染色體疾病。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以前痛苦的檢測,現在只要抽5毫升靜脈血液就搞定,既無創傷,準確率又更高。這是孕婦產前基因檢測的一種,但如今行不通了。深圳多家醫院透露,曾經流行的產前基因檢測將被叫停,受此政策波及,今年深圳將有上萬產婦產前檢查受影響。

深圳去年差不多有2 1萬新生兒出生,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5 .6 %,按此推算,約11000名孕婦接受基因測序。

政策 基因測序臨床應用被叫停

國家食藥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最近聯合發出《關於加強臨床使用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其中要求:包括產前基因檢測在內的所有醫療技術需要應用的檢測儀器、診斷試劑和相關醫用軟體等產品,如用於疾病的預防、診斷、監護、治療監測、健康狀態評價和遺傳性疾病的預測,需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審批註冊,並經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批准技術準入方可應用。已經應用的,必須立即停止。包括基因測序儀及相關診斷試劑和軟體在內的基因測序診斷產品,應作為醫療器械管理。需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及相關產品註冊的規定申請產品註冊,對於未獲準註冊的醫療器械產品,不得生產、進口、銷售和使用。

具體操作方面,《通知》明確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衛生廳局)要加強對基因測序技術的管理。在相關的準入標準、管理規範出臺以前,任何醫療機構不得開展基因測序臨床應用,已經開展的,要立即停止。通知下發後仍繼續開展的,要依法依規予以查處,並將相關情況及時上報國家衛生計生委。

南都記者發現,除嚴苛註冊要求外還留了「後門」。《通知》第四條表述,「國家衛生計生委確定的基因測序臨床應用試點單位,可以按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的相關規定試用基因測序產品,並做好相應技術的驗證與評價。」但對於基因測序臨床應用試點單位,並未給出解釋。

為何突然叫停基因測序?《通知》中回應,目前基因測序相關產品、技術已由實驗室研究演變到臨床使用,為保證公眾使用基因測序診斷產品的安全、有效,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經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調查研究,並組織相關領域專家論證,才做出以上決定。

反應 多家醫院將停止基因測序

南都記者了解到,在註冊審批過程中,若是進口醫療器械,除需要提供相應設備技術資料,還必須滿足在原產國上市的要求。目前,國內眾多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臨床服務的技術提供方並未通過相關審批。換言之,目前國內基因測序服務均不是「正規軍」。

針對突如其來的《通知》,深圳多家醫院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雖然暫未收到《通知》,但若是兩部委發文,醫院「肯定會執行」。這也意味著,臨床基因檢測將在深圳各大醫院銷聲匿跡。

目前,深圳主要有深圳人民醫院、深圳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北大醫院以及深圳婦幼保健院提供唐氏症候群的基因測序篩查。醫院方面表示,已經進行抽血的產婦,將會把篩查做完,但醫院不再新接受新的唐氏症候群基因測序篩查。深圳醫管中心回應,目前正在核實市屬公立醫院開展項目情況,並按照國家衛計委方案執行,同時敦促各家醫院拿出完備方案,替代這種檢測,確保新生兒的健康。

深圳市藥監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已經收到並了解相關要求,但目前具體執行細則還沒有出臺,「我們也在跟省食藥監局聯繫,希望能夠儘快獲取實施細則等。」一旦有了進展,將及時發布。

據介紹,基因測序除用於唐氏症候群篩查,也用於各種基因罕見病的原因判斷。深圳兒研所研究院溫鵬強透露,目前基因測序只是在臨床上的應用被叫停,而該所主要用於科研,不收取任何費用,因此不會受影響。而港大深圳醫院體檢科負責人許醫生表示,目前基因測序雖在高端體檢中有所運用,用於判斷是否有罹患乳腺癌等癌症的風險,但這種技術在體檢上並未成熟,也並未被證明是切實可靠的,因此各大綜合醫院的體檢部門未引入這種技術,目前主要是靠驗血、B超和內窺鏡等方式來判斷是否患有癌症。

影響 孕婦產前檢測要羊水穿刺

深圳一醫院產科主任說,基因測序主要是用於胎兒患唐氏症候群的風險篩查,若基因測序檢查結果評估的患病機率大於1/20,即為高風險,孕婦必須接受羊水穿刺檢查。相對於傳統唐氏症候群早期介入手段,基因測序只需要抽取孕婦的外周血(屬於無創檢測)即可判斷患病風險,方便、安全許多。

據其介紹,一般孕婦在產檢時要先接受生化篩查,一旦在生化篩查中被查出胎兒有先天性缺陷的風險,就要接受關於唐氏症候群篩查,「基因測序相當於實驗試紙,有了它,很多孕婦可以省去做羊水穿刺的皮肉之苦,因為一旦判斷為無風險,就不用進入到羊水穿刺階段」。相對於抽血而言,這種方式頗多風險,因為會對母體帶來創傷,可能造成感染甚至流產風險。尤其對中央前置胎盤的孕婦而言,因為子宮非常靠近肚皮,一旦羊水穿刺,容易導致流產。羊水穿刺適用於胎兒在24周以前的孕婦,一旦錯過時間點,也無法適用。若是基因測序被禁,對於這類孕婦,必須接受臍帶血抽檢篩查唐氏症候群,但檢測方式也有風險,因為B超的清晰度有限,抽取臍帶血的過程相當於要抓住漂在水中的繩子,再抽取臍帶血,困難大,也有感染、流產風險。

到底有多少孕婦會因此受影響?深圳一家醫院婦產科主任介紹,深圳去年差不多有21萬新生兒出生,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5.6%,按此推算,約11000名孕婦接受基因測序,實際數字可能遠大於此,「基因測序費用1000多元,社保還可以報銷幾百元,對於一般有經濟能力的家庭,會選擇做這個篩查以求心安,畢竟一旦生出有唐氏症候群的孩子,對於家庭的負擔是非常大的」。

專家觀點

基因檢測預防意義大於治療

這邊是巨大剛性需求,那廂則是嚴格的準入規則。對此,一些業內人士坦言,近年國內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迅猛,在政策制定上更多要靠梳理。

據介紹,雖然臨床基因測序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開展,但對於該技術,各國或地區非常「慎重」。因此,不少專家認為,對臨床基因測序進行監管十分必要。但如何操作,要平衡好技術發展與倫理道德、使用安全等方面的關係。

「對基因測序,學術界內也有爭議。如孕前檢測,有專家認為孕婦血液中的胎兒D N A濃度並不一致,一般會在3%-13%之間,如果孕婦其血液中胎兒的D N A濃度低於5%,準確度就有問題。」一名從事基因研究的高校教授表示,基因測序雖然在準確度上有待提升,但作為新技術,它的意義在於用來指導常規體檢,讓常規體檢更有的放矢,從而改變健康管理的觀念。疾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基因檢測預知某種疾病的高風險後,應該做的是改變會誘發疾病的環境因素,而不是一切了之,「這個環境指的是人的肉體之外的所有有形、無形的東西,包括生活方式、所處環境、情緒管理、睡眠等等。」研究表明,除外傷外,幾乎所有疾病都是由先天的基因風險因素、後天的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基因檢測就是幫助找到潛伏在體內的疾病風險。

他建議,在中國基因測序的發展上,不妨先從預防起步,在爭議較少區域進行試驗,一方面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空間,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百姓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相關焦點

  • 醫院產前基因檢測被叫停 唐氏高危孕婦只能選羊水穿刺等手段
    中國江西網訊 3月2日,30歲的撫州「準媽媽」蘇女士如約來到省婦幼保健院,準備採納此前醫生的建議,通過「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進行唐氏篩查,結果被告之,國家日前叫停了基因測序產品的臨床應用,唐氏高危孕婦複查只能選擇傳統羊膜穿刺術。
  • 產前基因檢測被叫停,設準入門檻
    本報記者劉少龍 長沙報導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聯合發出通知,叫停了包括產前基因檢測在內的基因測序。「國家叫停基因測序項目,並不是不準搞了,而是為了規範管理這個檢測項目,並不是所有的醫療機構想檢測就檢測的。這個需要好的設備以及技術人員。設置準入門檻有利於維護百姓權益。」
  • 產前基因檢測被叫停 遺傳疾病孕婦須冒風險產嬰
    新華網北京2月24日(「中國網事」記者翁曄 張鶯 盧羨婷 李驚亞) 日前,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國家衛計委聯合發出通知,叫停了包括產前基因檢測在內的基因測序。基因測序雖然在中國剛剛興起,部分產前基因檢測也相對成熟,但是目前國內一些機構卻不惜用「包測百病」來吸引顧客。基因測序市場現狀究竟如何?被叫停後會不會產生新的問題?
  • 無創基因產前檢測之爭丨高齡產婦做產前檢測,生出來仍是唐氏兒
    該公司「無創基因檢測」項目的負責人趙立見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稱,當時21三體的檢出率僅為98%。在這項技術發明之前,傳統的檢查唐氏症候群的手段是唐氏篩查和羊水穿刺,同時配合產前超聲波等其他手段。無創基因檢測技術發明後的兩年,華大基因在深圳和珠海的三家醫院抽取了3177例孕婦的血樣,通過對母親血漿中胎兒游離的基因排序,分析、推斷胎兒的基因組信息,檢測出了胎兒的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唐氏症候群、愛德華氏症候群、帕陶氏症候群)三種染色體數目異常,經過羊水穿刺驗證,三項檢出率平均值高於99%,誤診率0.2%。
  • 達雅高香港基因檢測之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女性的福音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最先發展於香港,然後迅速擴散,造福世界。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就是在孕婦孕滿10周,通過抽取孕婦18ml的血液,採用微陣列技術對孕婦血液中游離的胎兒DNA片段進行測序、生物信息分析,可以從中得到胎兒的遺傳信息,從而檢測胎兒是否患有染色體疾病。
  • 有了無創DNA產前檢測,那些穿刺檢查就不用做了?
    、染色體微缺失/重複、單基因遺傳病的無創產前檢查。 操作簡單,只需要抽取孕婦5~10mL的靜脈血即可; 安全無風險,只需要抽取孕婦靜脈血,對寶寶無任何影響,不存在羊水穿刺、絨毛膜穿刺等有創檢查所致流產、致畸風險; 相比羊水穿刺檢查(2~3周出結果),時間短,10天就可以出檢測結果; 檢出率高,相比其他排畸檢查項目如
  • 無創基因產前檢測之爭:該技術陷未檢測到唐氏兒糾紛
    華大基因獲邀參與了技術的早期研發。該公司「無創基因檢測」項目的負責人趙立見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稱,當時21三體的檢出率僅為98%。在這項技術發明之前,傳統的檢查唐氏症候群的手段是唐氏篩查和羊水穿刺,同時配合產前超聲波等其他手段。
  • 兩部委叫停基因檢測 濟南6家醫院只有一家被叫停
    原標題:兩部委叫停基因檢測 濟南6家醫院只有一家被叫停  兩部委發文叫停基因檢測  無法做唐篩羊水穿刺風險大  吳女士懷孕4個月,近日抽血接受了唐氏症候群初篩
  • 美國三代試管的雙保險——懷孕後的羊水穿刺
    > 羊水穿刺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可怕,風險也很低。但是做為一種侵入性檢查還是會讓很多寶媽們從心裡感到畏懼,特別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試管媽媽們,所以很多時候大家都選擇了無創產前檢測。 然而三代試管的準媽媽們,醫生們一般都會建議做羊水穿刺而不是無創DNA。
  • 無創DNA產前檢測
    NIPT(無創產前篩查) ,近年來產前檢測領域出現的新型胎兒染色體疾病檢測技術,相對傳統的絨毛取樣或羊膜腔穿刺等具有
  • 無創基因檢測陷未檢測到唐氏兒糾紛 衛健委回應
    在這項技術發明之前,傳統的檢查唐氏症候群的手段是唐氏篩查和羊水穿刺,同時配合產前超聲波等其他手段。無創基因檢測技術發明後的兩年,華大基因在深圳和珠海的三家醫院抽取了3177例孕婦的血樣,通過對母親血漿中胎兒游離的基因排序,分析、推斷胎兒的基因組信息,檢測出了胎兒的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唐氏症候群、愛德華氏症候群、帕陶氏症候群)三種染色體數目異常,經過羊水穿刺驗證,三項檢出率平均值高於99%,誤診率0.2%。「這就驗證了無創基因技術的臨床適用性。
  • 在孕幾周做香港無創DNA產前檢測最好?
    為了儘快了解胎兒健康情況,很多孕媽都選擇了去做香港無創DNA產前檢測。那麼,在孕幾周做香港無創DNA產前檢測最好?下面請聽聽裕力健康的解說吧。 專家研究發現,從孕4周開始,在孕婦外周血中即可檢測到胎兒的游離DNA。
  • 基因測序首次獲準用於出生缺陷篩查 此前曾被叫停
    多年前,為了防止新生兒出生缺陷,準媽媽們選擇羊水穿刺的方式進行產前檢查,但是這種方式準確率較低,且存在10%的流產風險,這令不少家庭望而卻步,而如今依託於基因檢測技術的無痛產檢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從最廣為人知的產前基因檢測項目唐氏篩查,到出生缺陷、腫瘤、傳染病等的檢查,基因檢測實現了傳說中的「不吃苦頭,能查百病」。
  • 多次獲獎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到底有什麼優勢?
    這也是繼2016年獲得100萬美元的未來科學大獎之後,盧煜明因其發明的無創產前檢測技術再獲大獎。盧煜明教授在1997年就發現了孕婦外周血中存在游離的胎兒DNA,並持續致力於將這一研究應用到胎兒唐氏症候群等遺傳缺陷的檢測上,被譽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奠基人。那麼,什麼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呢?能夠篩查出哪些胎兒異常呢?相比其他產前篩查技術有哪些優勢呢?
  • 「無創DNA」VS「羊水穿刺」,如何區別和選擇?
    而對於唐篩檢查結果異常的孕媽們來說,做無創DNA還是羊水穿刺,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在做出選擇之前,準爸媽要先了解這兩項檢查,以及它們的利弊,才知道怎樣去做衡量。那到底無創DNA和羊水穿刺有哪些區別呢?
  • 產前基因檢測叫停半年後獲批 百億市場有望被激活
    產前基因檢測叫停半年後獲批 百億市場有望被激活 2014-07-03 00:55:07產前基因檢測經過近半年的暫停後,終獲得「合法身份」。  廣東省食藥監局相關人士7月2日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食藥總局批准的基因測序產品為華大基因生產。廣東省內還有達安基因、華因康基因兩家公司在開發此類產品。
  • 今年起我市免費開展孕婦無創DNA產前檢測
    據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介紹,濟南市在原有孕婦免費產前篩查的基礎上,對產前篩查臨界風險孕婦進行免費無創DNA產前檢測。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夫婦雙方或一方是濟南市戶籍、在濟南市具有產前診斷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篩查的孕婦即可享受政策。在濟南市衛健委的監管下,本項目由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具體承擔項目管理和具體實施工作。
  • 無創基因檢測:孕媽媽的唐篩首選
    這位孕媽媽就是山東科技大學的美女教授孔寅,懷上女兒能能時她已經38歲了,聽說35歲以後的高齡孕婦需要做羊水穿刺來排除染色體異常的出生缺陷,她和家人都非常擔心羊水穿刺所帶來的風險。在我國,平均每30秒就要有一個缺陷兒出生,許多孕媽媽都在體會著和孔老師一樣的憂心。使事情發生轉機的是孔老師與基因檢測技術的邂逅。
  • 【醫療科普】產前診斷方式那麼多,高風險孕媽如何科學選擇?
    1、孕婦年齡達35歲或以上(唐氏症候群及其他染色體異常發生率增加,尤其是38歲以上);2、產前篩查高風險人群(尤其是無創DNA檢測高風險、唐篩風險度在1/50以上,早孕期NT>3.5mm等);3、夫婦一方為染色體病患者,或曾妊娠、生育過染色體病患兒的孕婦;4、夫婦一方為先天性神經管缺陷患者,或曾妊娠、生育過該病患兒的孕婦
  • 今年起濟南市免費開展孕婦無創DNA產前檢測
    據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介紹,濟南市在原有孕婦免費產前篩查的基礎上,對產前篩查臨界風險孕婦進行免費無創DNA產前檢測,對有產前診斷指徵的孕婦享受無創DNA產前檢測同等價位的產前診斷減免服務。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夫婦雙方或一方是濟南市戶籍、在濟南市具有產前診斷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篩查的孕婦即可享受政策。在濟南市衛健委的監管下,本項目由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具體承擔項目管理和具體實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