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秒漫談斯理】如何推動「科技自立自強」?

2021-01-09 新民網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在規劃《建議》部署的12方面重大任務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列在首位。規劃《建議》對創新發展進行四方面系統部署,包括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方面,我國將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優化學科布局和研發布局,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方面,我國將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方面,我國將健全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同時,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加大研發投入,健全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對基礎前沿研究支持。促進科技開放合作,研究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以科技自立自強開創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
    深化「科技自立自強」的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科技創新工作的信心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進入了科技創新發展的新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更需要增強創新的信心,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國際競爭格局要求牢牢把握科技主動權。
  •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掌握贏得主動的關鍵變量
    放眼「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們如何深入理解創新新定位的歷史意義,如何釐清其中的觀念謬誤,如何有效破解實現目標的束縛障礙?如何腳踏實地地精準推進?這些都需要我們科學把握戰略與戰術的辯證關係。對此,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
  • 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科技自立自強是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自立自強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國家繁榮強盛的重要前提。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面臨的機遇挑戰有了新的發展變化,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對於新形勢下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著力點。
  • 勇擔科技自立自強重任
    編輯同志:我是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既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科技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鼓舞了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銳意進取,勇於攀登,努力開創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科技自立自強需要踐行科學家精神。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這是黨中央站在歷史新高度、從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安排,充分體現出科技自立自強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堅定了我國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的決心和自信。堅持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必須從科技實力躍升、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新型舉國體制健全三個方面加以把握。
  • 立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
    立足科技自立自強是大國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縱觀大國發展史,大多經歷了科技的自立自強,實現技術獨立自主。英美作為科技革命的發起之地,科技的自立自強是其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科技追趕大國亦是如此。一戰前德國超過英國,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
  • 王志剛《旗幟》撰文: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面臨的機遇挑戰有了新的發展變化,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對於新形勢下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著力點。
  • 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要這樣幹!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將其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連日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社會各界引起持續熱議。
  • 紮根化學化工和材料基礎,方能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劉中民院士等...
    紮根化學化工和材料基礎,方能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劉中民院士等榮獲2020年度京博科技獎 2021-01-06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志剛《黨建》撰文: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
    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沒有科技自立自強,在國際競爭中「腰杆子就不硬」,就會被鎖定在創新鏈和產業鏈低端。只有把中國的科技創新建立在自立自強的堅實基礎上,形成應對風險挑戰的抗壓能力、對衝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
  • 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專訪科技部黨組...
    接下來,科技部如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科技界又該怎樣強化使命擔當,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針對這些熱點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 張為付、胡雅蓓:謀篇布局「十四五」 擘畫科技自立自強新藍圖
    一、深刻理解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內涵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是黨中央創新戰略的承接與遞進。從黨的十八大確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以創新發展為首的「五大發展理念」;從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到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王志剛《黨委中心組學習》撰文: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增強國家...
    只有把科技發展建立在自立自強的牢固根基上,才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成長空間、關鍵著力點和主要支撐體系,才能真正以創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實踐,實現更高水平的內涵型增長。(四)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科技自立自強
    編者按:中國之聲權威訪談系列報導《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1月3日播出《科技自立自強》,訪談對象:科技部部長王志剛。2021-01-03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只有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形成應對風險挑戰的抗壓能力、對衝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科技自立自強不是「關起門搞創新」 應與...
    今日(11月20日)下午,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主辦的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發表了主旨演講,針對如何認識當前中國科技發展的現狀和水平、如何看待科技自立自強對國際合作的影響等問題發表了見解。
  • 讀懂中國|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科技自立自強意味著更加積極主動融入...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以科技創新的視角,從三個方面交流了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科技創新的戰略部署。 首先,如何認識當前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和水平。白春禮認為,這是理解科技創新部署的前提。當前,我國一些科創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中國創新人才規模穩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貢獻者。一系列數據說明,中國科技事業的未來發展已經有了堅實基礎。
  • 載人航天精神:勇於攀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還在更多科技領域烙下中國的印記:2016年6月,擁有「中國芯」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登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榜首;2020年7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全球有了「中國北鬥」的導引和陪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今天更需要傳承和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 載人航天精神:勇於攀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還在更多科技領域烙下中國的印記:2016年6月,擁有「中國芯」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登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榜首;2020年7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全球有了「中國北鬥」的導引和陪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今天更需要傳承和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 新華日報社論: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展現江蘇擔當
    科技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外部形勢錯綜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特別是中美戰略博弈具有長期性,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深度影響仍在發展。
  •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校長張希參加「科技自立自強 助力汽車強國...
    【文/張宏偉 長春日報】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12月29日,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王凱主持召開「科技自立自強 助力汽車強國」主題座談會。校黨委書記姜治瑩、校長張希參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