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了鼓勵和表彰在化學化工與材料領域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積極性,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升國家自有技術創新能力,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面向化學、化工和材料領域,發起並設立「京博科技獎」系列獎項。京博科技獎包括京博科技卓越獎、京博科技創新獎、京博科技進步獎和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金、銀、銅、優秀、提名)。
京博科技卓越獎、創新獎、進步獎2020年度首次設立並邀請相關領域兩院院士提名候選人;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採取導師推薦的方式進行徵集。經多輪嚴謹同行評議,上述獎項花落各家!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研究員榮獲2020年度(首屆)京博科技卓越獎,大連理工大學呂小兵教授榮獲2020年度(首屆)京博科技創新獎,南京工業大學安眾福教授榮獲2020年度(首屆)京博科技進步獎;清華大學陳遠均等49位博士榮獲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
劉中民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首屆京博科技卓越獎獲得者
授獎詞: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致力於能源化工催化新過程研發,作為技術總負責人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工業試驗和首次工業化,完成了世界首套10萬噸/年煤基乙醇(DMTE)工業示範項目,促進了現代煤化工新興戰略產業的快速發展,是現代煤化工技術創新和工業化的引領者。
呂小兵教授
大連理工大學
首屆京博科技卓越獎獲得者
授獎詞:
將有機化學的不對稱催化合成策略巧妙地應用到主鏈手性高分子的精細化構築,運用多手性中心誘導和雙金屬協同催化的創新思路,實現了手性高分子的高效精準合成。
安眾福教授
南京工業大學
首屆京博科技卓越獎獲得者
授獎詞:
提出H-聚集結構穩定三重態激子實現有機超長磷光的設計思想,獲得一系列新型的小分子和聚合物純有機超長餘輝材料,實現有機超長餘輝發光的高性能化。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金獎獲得者
獲獎博士姓名:陳遠均
博士導師姓名:李亞棟
就 讀 單 位:清華大學
博士論文題目:單原子位點催化劑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銀獎獲得者
獲獎博士姓名:劉俊利
博士導師姓名:王訓
就 讀 單 位:清華大學
博士論文題目:基於亞納米尺度團簇-晶核共組裝策略的納米材料製備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銀獎獲得者
獲獎博士姓名:王德輝
博士導師姓名:鄧旭
就 讀 單 位:電子科技大學
博士論文題目:浸潤性與機械穩定性拆分強化構築超疏水表面及其應用研究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銀獎獲得者
獲獎博士姓名:趙亞松
博士導師姓名:王丹
就 讀 單 位:哈爾濱工業大學
博士論文題目:石墨炔摻雜體系構建與電催化性能研究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銅獎獲得者
獲獎博士姓名:艾心
博士導師姓名:李峰
就 讀 單 位:吉林大學
博士論文題目:高效率、新體系發光多苯基甲基自由基的合成、性質及應用研究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銅獎獲得者
獲獎博士姓名:蔡素芝
博士導師姓名:黃維、安眾福
就 讀 單 位:南京工業大學
博士論文題目:超長有機磷光材料與應用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銅獎獲得者
獲獎博士姓名:陳若天
博士導師姓名:李燦、範峰滔
就 讀 單 位:中國科學院大學
博士論文題目:半導體光催化劑光生電荷表面成像研究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銅獎獲得者
獲獎博士姓名:李佳
博士導師姓名:段鑲鋒、段曦東
就 讀 單 位:湖南大學
博士論文題目:新型二維材料及範德華異質結的可控合成與電子學特性研究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銅獎獲得者
獲獎博士姓名:李傑
博士導師姓名:呂小兵
就 讀 單 位:大連理工大學
博士論文題目:環氧烷烴與環狀酸酐的對映選擇性共聚:創製立構規整性手性聚酯新材料
化學化工與材料京博優秀博士論文獎獲獎者
(同一獎項按照姓名拼音排列)
中國化學會
Chemsoc
原標題:《紮根化學化工和材料基礎,方能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劉中民院士等榮獲2020年度京博科技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