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態分離發酵」的工藝特點,汾酒被譽為「最乾淨、最衛生的中國白酒」。
「嚴於國際標準」,表達了汾酒的品質自信,敢於以更嚴格的標準來衡量產品。
「從田間到餐桌」,則是汾酒構建的全產業鏈品質體系,從原糧種植到產品生產到最終的消費環節,每一個鏈條裡,汾酒都有可追溯的體系。
三句話,講透了汾酒的品質。
「清蒸二次清, 地缸固態分離發酵」
「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態分離發酵」,是清香類型酒特有的一種釀酒技術。
所謂「清蒸」,就是每投入一批酒醅的原料,高粱和輔料都要單獨清蒸一次,使原料中的澱粉糊化,便於大曲微生物和酶的糖化發酵,產酒成香。同時,揮發掉原料中的邪雜異味。
「二次清」,是清蒸糊化的高粱經過兩次發酵、兩次蒸餾出酒(第一次蒸餾後的酒醅不再配入新料,只加曲進行第二次發酵),即作為酒糟處理,徹底清理後,重新投入一批新料,進行清蒸釀酒。
而採用地缸發酵模式,可以有效杜絕土壤中雜質和雜菌對酒醅的影響,更清潔、衛生,還能更純粹地體現糧食的發酵風味。此外,地缸發酵還能夠在酒醅發酵過程中起到良好的導溫作用:發酵前期能保持酒醅的溫度上升,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生長和代謝;發酵後期,利於醅溫降低並保持適當的溫度,有助於後期香味成分的生成。在不同的季節,也起到了限制酒醅升溫過快、升酸過量,使其達到微妙的平衡。
不難看出,從釀造初期對地缸的清洗殺菌,到發酵過程中隔絕雜菌,再到蒸餾出酒時的「二次清」工藝,一切操作都突出了一個「清」字——「清字當頭,一清到底」。
「嚴於國際標準」
2015年,汾酒宣布執行「嚴於國際標準」的內控標準,企業標準在全行業率先公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率先公布與國際接軌,率先公開承諾執行國際標準。
其實,汾酒的「標準先行」始於上世紀70年代。
工人每超產1公斤合格汾酒,只給獎金1分錢;每生產1公斤優質汾酒,就給獎金1角錢;每生產1公斤特質汾酒,則給獎金3角錢;汾酒在質量上能獲1枚金牌,全廠每人得獎100元;如果失去1枚質量金牌,全廠每人下調一級工資且三年不變……
70年代,汾酒就已在行業裡率先執行的「質量管理規定」,要的就是培植全廠「人人關心汾酒質量、人人維護汾酒信譽」的風氣。
▲1980年,汾酒、竹葉青獲國家質量獎
80年代中期,汾酒科研事業帶頭人之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趙迎路,建立了「三溫定一溫」的汾酒發酵數學模型,成為汾酒廠應用數學方法研究汾酒工藝第一人,並牽頭引進和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汾酒因此獲得了白酒業第一個「國家質量管理獎」,成為全行業學習的經典範本。
而今,伴隨著中國白酒國際化腳步的臨近,「國際標準」再次成為白酒的一道門檻。相較於歐美國家酒類產業成熟的標準化戰略,中國白酒的標準化建設起步較晚,底子較差。由於沒有一部反映中國白酒一致性的、易識別的國際標準以區別世界其他著名蒸餾酒,因此對保護和推廣中國傳統工藝白酒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看來,世界任何酒類的國際化,首先是其標準的國際化。
從2011年開始,汾酒集團主動與國家一流的科研院校中國江南大學、中國食品發酵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開展技術協作,對生產全過程各種可能出現的引起白酒品質安全的外源性和內源性隱患進行分析排查,深入研究汾酒在釀造和蒸餾工藝中一些物質的合成機制,發酵主導微生物生理特性,並進行遷移轉化規律試驗等,都是在為白酒的「國際標準」做準備。
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試驗,汾酒在2015年率先提出與國際蒸餾酒食品安全標準接軌的汾酒食品安全內控標準,並且檢測和控制項目多於國際標準。
「汾酒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建立執行與國際接軌並高於國際標準的汾酒食品安全內控標準,並向社會公示標準,接受廣大消費者的監督,這不僅體現社會責任,也是對自己產品質量自信的最好體現。」李秋喜說。
「從田間到餐桌」
「測天下吉壤為我所種,匯天下好糧為我所用。」
一瓶產自山西杏花村的汾酒,它的原料可能來自全國各地。對汾酒來說,圍繞原糧基地,今年的目標是「種」50萬畝。
所以,有人說,汾酒的清香是「種」出來的。
從2009年在行業內率先將糧食基地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規划起,10多年來,汾酒以「從田間到餐桌」為思路,從有機原料基地、白酒生產、銷售、零售酒莊四個價值環節構建「全產業鏈企業」,未來還要繼續走下去——下一個目標,是即將建成的50萬畝原糧基地。
對於汾酒未來的發展,李秋喜曾規劃「四個一流基地」,其中之一就是建設「國內一流的原糧種植基地」,並計劃在2020年達到50萬畝規模,年產量達到25萬噸,並將原糧基地打造成山西省產業扶貧的重要項目。
當前,汾酒正加緊在全國布局優質原糧基地,在山西汾陽、孝義、沁縣,吉林松原、榆樹,內蒙古突泉、河套等地,規劃了30萬畝高粱種植基地;在甘肅山丹軍馬場和內蒙古吐列毛杜農場規劃了8萬畝大麥基地;在甘肅永登和河北張家口規劃了10萬畝豌豆基地,並已經培育出汾酒1號、2號、3號、9號等釀酒專用高粱種子。
從田間到車間,從一顆高粱穀粒到一瓶汾酒上市,要經過一個龐大的監控體系——歷經36個大環節監控、183個質量控制點檢測,滿足2000多個既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