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哲倫星雲NGC 1866星系團中發現了多個恆星群

2020-12-03 博科園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天文學家對年輕球狀星團NGC1866中的恆星群體進行了全面研究。新研究證實該星團擁有多個恆星群,這可能會對我們對年輕星團的理解產生影響,其研究發表在《arXiv》上。觀測表明,幾乎所有球狀星團(GC)都表現出輕元素氦(He)、氧(O)、氮(N)、碳(C)和鈣(Na)等輕元素的豐度變化。這表明球狀星團中存在自我富集,並暗示星團至少由兩個恆星群組成NGC1866似乎也是如此,它是麥哲倫星雲中數量最多的年輕球狀星團之一。

1826年發現的星系團位於大麥哲倫星雲內,假設它擁有多個恆星群,包括大量進化的恆星和20多個造父變星。對於天文學家來說,NGC1866是測試中年恆星群和恆星演化模型最有趣的星團之一。由義大利裡雅斯特國際高級研究學院(SISSA)的Guglielmo Costa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重新研究了NGC1866,目的是收集更多關於其恆星群信息。這項研究主要集中於分析五個造父變星在廣泛研究脈動特性的星團演化特性。

研究發現,不太可能所有的五個造父變星都屬於同一個恆星群。大麥哲倫星團NGC1866中的恆星群進行了全面研究,將對其最好研究的造父變星的分析與從最新哈勃太空望遠鏡測光獲得的非常精確的顏色,星等圖(CMD)的分析結合起來。使用了一種基於新的帶有過衝和旋轉Parsec恆星演化軌跡的貝葉斯方法,以獲得該星系團中五個經過充分研究的造父變星年齡和初始自轉速度。研究發現,五個被研究的造父變星中有一個明顯比其餘四個年齡更大。

據估計,如果這顆恆星具有高的初始旋轉速度,那麼它大約有2.88億年的歷史,如果它是一個慢旋轉的恆星,那麼它大約有2.02億年的歷史。其他四個造父變星屬於最初緩慢旋轉的年輕恆星,估計年齡約為1.76億年。研究結果表明NGC1866至少擁有兩個不同的恆星群。此外,這項研究表明,較年輕恆星群主要由緩慢旋轉的恆星組成,而老恆星群主要由最初快速旋轉的恆星組成。發現兩個群體的金屬豐度幾乎相同。

其研究發現如何有助於我們對年輕星團及其恆星群的理解:研究不僅強化了像NGC1866這樣的年輕星團擁有多個恆群的概念,而且也暗示了第一個恆星群,年齡較大的,可能繼承了來自母星雲的角動量,而第二個恆星群的恆星則不會。

博科園|copyright Science X Network/Tomasz Nowakowski , Phys參考期刊《arXiv》Cite: arXiv:1909.01907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雲中的蛇」天文學家最新在麥哲倫橋上發現一個新矮星系
    ——這是連接兩個麥哲倫星雲的氣體流。在arXiv4月1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新發現的矮星系,它被命名為Hydrus 1。新星系是在水蛇星座中發現,它是一個小的星座。它的名字意思是「雄性水蛇」。因此天文學家將新發現的星系稱為「雲中的蛇」。Hydra 1是由卡內基梅隆大學的Sergey E. Koposov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的。
  • 失蹤星系之謎:數十億年前,大小麥哲倫星雲曾有過第三個「小夥伴」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ICRAR碩士研究生班傑明•阿姆斯特朗(Benjamin Armstrong)說,有一段時間,人們認為這些恆星可能來自於它的伴星小麥哲倫星雲。「我們的想法是,這些恆星可能來自於過去與另一個星系的合併。」西澳大利亞大學的阿姆斯特朗利用計算機模型模擬星系合併,揭開了神秘的第三個星系的面紗。
  • 麥哲倫星雲突然加快了和銀河系碰撞的速度!
    我們知道,麥哲倫星雲其實是銀河系的兩個衛星星系,每15億年繞銀河系軌道轉一圈。這看起來相當正常,但是如果你了解了麥哲倫星雲的命運之後,你會對這個神秘的星雲更加感興趣。因為這片星雲最終將和銀河系相撞,並徹底融為銀河系的一部分!
  • 麥哲倫星雲比天文學家計算的大得多
    麥哲倫星雲是我們銀河系附近最亮的兩個衛星星系。   大小麥哲倫星雲都在南半天球距離南天極大約20°左右的地方。雖然他們是以探險家麥哲倫的名字命名才引起歐洲人的關注,但他們在南半球的早期文化中算是家喻戶曉的。大麥哲倫星雲(LMC),約5°大小,相當於10個月球視直徑,距離我們大約16萬光年,即使這些星系中最亮的星星如果不用望遠鏡也是看不到的。
  • 大量麥哲倫星雲流入銀河系,形成新的恆星
    這裡的粉紅色區域不是人造的,而是電離氫和活躍恆星形成的信號,很可能是由其與鄰近的小麥哲倫星雲和銀河系相互作用產生的引力相互作用和潮汐力觸發的。然而,非常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新恆星既不在麥哲倫星雲本身中,也不在尾隨其的氣體碎片流中。取而代之的是,它們比任何一個墜入的衛星星系都近70,000光年。
  • 宇宙中的雲朵,麥哲倫「星雲」,它到底是什麼?
    他在著作「 恆星之書」中提到了這些神秘「雲」,這可能是最早關於麥哲倫「星雲」的記錄。「南方」的雲彩很快,在天文界中通過技術進步和豐富文獻的積累還有高倍望遠鏡的使用,人們為許多重大發現鋪平了道路。圖解:費迪南·麥哲倫。
  • 「哈勃」發現大量麥哲倫星雲氣體流入銀河系(圖)
    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天文學家Andrew Fox及其同事,在研究附近的兩個星系——環繞銀河系的大、小麥哲倫星雲——流出的氣體時獲得了這一發現。  麥哲倫星雲流失的氣體在宇宙中延伸了50多萬光年的空間,並且其中的大部分氣體將落入銀河系,從而為新恆星的誕生提供了燃料。
  •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這項研究發表在《arXiv》上,揭示了對這個研究較少的星系團本質有了更深入了解,並確定了它的數百個潛在成員。存在於巨型分子雲複合體中的豐富星團,可能對更好地理解恆星演化過程非常重要,這些星團由巨型OB星主導,容納著數千顆恆星。
  •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SU)和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天文學家,研究了船帆座分子脊中嵌入的星團IRAS 09002-473.。這項研究發表在《arXiv》上,揭示了對這個研究較少的星系團本質有了更深入了解,並確定了它的數百個潛在成員。
  • 大小麥哲倫星雲是離我們最近的兩個星系?為什麼形狀不規則?
    早前,大、小麥哲倫星雲是人類已知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兩個星系,前者的距離約為16.3萬光年,後者的距離約為20萬光年,它們在南半球很容易用肉眼看到。但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人類已經發現了比大、小麥哲倫星雲距離銀河系還近的星系。
  • 《梅西耶星表》M15︱球狀星團宇宙中最小最古老的恆星群
    這樣的恆星集合在宇宙中是無處不在,對於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來說,包含了數以萬計的密集恆星群:球狀星團。M15號:球狀星團球狀星團是宇宙中最小的獨立結構,根據詹姆斯·霍普伍德·金斯(James Hopwood Jeans)的金斯不穩定性,其他更小的結構無法自行坍縮形成引力束縛結構。
  • 太陽系外漫遊③:星系與星系團
    十八世紀著名天文學家夏爾·梅西耶還編制了梅西耶天體表,裡面包含了大量被稱為「星雲」的瀰漫天體,其中就包括這個天體表中的第31號--M31,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都被認為是銀河系內天體的仙女星系。後來的觀測陸續發現M31具有恆星本質,而長時間的曝光使人們看見了它的螺旋結構。通過觀測M31內的新星,天文學家更是發現之前大大低估了M31的距離,因此部分天文學家對M31是否為銀河系內天體產生了懷疑。
  • 16萬光年外的麥哲倫星云為什麼沒有被列在科德韋爾深空天體表之中
    它們不屬於史蒂芬·詹姆斯·歐米拉所著《梅西耶天體》中列出的20個壯觀的非梅西耶天體,也不在其《考得威爾天體》一書中20個引人入勝的非考得威爾天體之列。是它們太過明亮嗎?南半球的觀察員可以看到大麥哲倫星雲(左)和小麥哲倫星雲(右)。大的星雲有一條顯著的光帶,用雙筒望遠鏡可以很容易就發現它。
  • 天文知識——星團和星雲
    昴星團今天和大家來說一說星團和星雲我們先說星團,上面的圖片便是著名的昴星團,位於金牛座天區,明亮的恆星,周圍包裹著雲氣。怎麼樣,是不是很漂亮?那麼,什麼是星團呢?星團是多個恆星由於它們的公共質量中心的引力作用而鬆散地聚集在一起的恆星群。星團有三種類型:星協、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
  • 用望遠鏡在麥哲倫星雲中繪製宇宙射線圖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澳大利亞西部內陸的一架射電望遠鏡被用來觀察兩個相鄰星系中宇宙射線輻射Murchison Widefield陣列(MWA)望遠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繪製出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星系在銀河系周圍的軌道。通過以非常低的頻率觀測天空,天文學家在這兩個星系中發現了宇宙射線和熱氣體,並在新恆星誕生的地方發現了恆星爆炸的殘餘。這項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皇家天文學會是世界領先的天文學期刊之一。
  • 哈勃發現羽狀螺旋星系
    這個星系是天文學家威廉·赫謝爾(WilliamHerschel)在他多產的幾十年中發現的數千個天體之一--在哈勃發射之前的將近200年裡,他的職業生涯一直在搜尋、描繪和分類夜空中可見的眾多星系和星雲。    在這張圖片中可以看到的複雜細節對赫歇爾來說可能是非同尋常的。
  • 梵谷大作、解密麥哲倫星雲圖像?為何如此?
    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空間局的普朗克衛星近日對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進行了觀測,繪製出這兩個衛星星雲的圖像。圖像右下方在普朗克望遠鏡的觀測頻率中處於較暗的區域,圖中藍色色調的區域暗示這裡有著非常低密度的宇宙塵埃。
  • 歐空局發布麥哲倫星雲圖像:酷似梵谷大作
    令人耳暈目眩的漩渦狀結構其實是望遠鏡上的儀器噪聲引發的騰訊太空訊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航天局的普朗克衛星對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進行了觀測,繪製出這兩個衛星星雲的圖像。圖像右下方在普朗克望遠鏡的觀測頻率中處於較暗的區域,圖中藍色色調的區域暗示這裡有著非常低密度的宇宙塵埃。
  • 我們的宇宙其實就是一個大超星系團!
    大、小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的鄰居天文學發展到如今,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了,人類在宇宙中只不過渺小如星塵,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的家園是太陽系,太陽系的家園是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家園呢?大麥哲倫星雲我們現在知道,宇宙中有無數個星系。但是大多數星系都有聚集成團的現象。
  • 太陽系外漫遊③:星系與星系團 | 觀天者說
    另一種「星雲」在幾世紀以前,人類把夜空中瀰漫的天體,都叫做星雲,例如前面介紹過的蟹狀星雲、獵戶星雲等。十八世紀著名天文學家夏爾·梅西耶還編制了梅西耶天體表,裡面包含了大量被稱為「星雲」的瀰漫天體,其中就包括這個天體表中的第31號--M31,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都被認為是銀河系內天體的仙女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