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寺與雙林寺東北、西南對立,兩寺雖相距不足20公裡。兩者的明代雕塑卻有著不小的差異,鎮國寺三佛殿雕塑總體比較溫暖,也許是受其南側萬佛殿五代(北漢)造像影響,給人一種佛對人的慈祥感;雙林寺雕塑整體比較冷豔,整體面貌比較拘謹內斂,倒讓人產生對佛的憐憫感。她們就像音樂中的大三、小三和弦那樣,一個溫暖而明快,一個冷豔而黯淡。
人人都說雙林寺擁有明代最唯美的觀音、韋陀像。寺內群佛像造型與隋唐五代時期那種「袒胸露乳、圓潤渾厚」的風格相比有很大差異。
明朝時期華夏先民的服飾、色彩、塑形與審美,無不精湛的體現著漢地佛教精緻的造型藝術。
雙林寺明代彩塑衣飾華麗、形神畢肖,被譽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彩塑傑作,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東方代表,來此臨摹、拜佛的人數很多。彩塑是用木材做骨架,裹以泥塑,再施色彩。古人追求顏色的中和,不喜歡大紅大紫的感覺。雕塑造型特別喜歡在服飾上做文章,曲裾、直裾、深衣、衣裳、襦裙、袍衣等等種類繁多,俊逸灑脫。可謂是章服之美、禮儀之大,皆冠絕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