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照擅自宰殺、銷售過期食品……臨沂公布近期部分食品安全案例

2020-12-05 沂蒙晚報

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守住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臨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組織全市系統加大執法力度,從嚴從快查辦了一批食品安全違法案件,現將部分案件予以曝光。

一、戚某龍銷售未經檢疫豬肉案件

2月7日,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費縣自由市場發現豬肉銷售業戶戚興龍銷售的鮮豬肉無肉品品質檢驗合格驗訖印章和檢疫驗訖合格標誌,當事人不能提供進貨票據及該批豬肉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執法人員按照程序對未經檢驗檢疫豬肉90公斤、麵包車一臺進行了扣押,當事人涉嫌存在銷售未經檢疫豬肉的違法行為,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將該案移交公安機關。

二、陳某全涉嫌經營未經檢疫、檢驗肉製品案

2月5日,羅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陳景全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店內經營的8頭生豬豬肉共計770.7公斤,進價23.5元/斤,貨值36222.9元,不能提供該批次檢疫、檢驗等證明文件,涉案產品被羅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扣。

羅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將該案移交公安機關。

三、崔某建涉嫌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疫的豬肉案

2月7日,莒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舉報,稱石蓮子鎮小官莊村金玲超市銷售未經檢疫的豬肉,現場檢查發現有未經檢疫的生豬肉31.2斤,豬排骨8.9斤,執法人員現場對其進行扣押。

目前,案件正在處理中。

四、蒙陰縣鄉崮食品店銷售過期食品案

2月1日,蒙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蒙陰縣鄉崮食品店進行檢查時發現6包「綠澤」牌杏仁已經超出保質期。

蒙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給予如下處罰:1.沒收過期預包裝食品;2.罰款 0.5萬元。

五、疫情防控期間無照擅自宰殺、售賣活禽案

2月11日,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白沙埠鎮西孝友村的活禽宰殺銷售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當事人廠內大棚有700隻活雞,廠內放有活禽脫毛機器一臺及部分剛宰殺的公雞。當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間擅自宰殺、售賣活禽,且無法提供營業執照。

目前,已立案調查。

六、山東壽星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的預包裝食品案

2月2日,平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舉報,稱原平邑縣酒廠銷售無標籤的酒精。執法人員在當事人處發現有:無標籤白酒(規格:2.5L/桶)124桶、標籤標示為75消毒酒(規格:2.5L/桶)36桶、標籤標示為75消毒酒精(規格:500ML)40瓶,「75消毒酒」紅色標籤44張,執法人員對上述涉案產品進行了就地查封,該案涉案貨值9350.00元。

平邑縣市場監管局給予其如下行政處罰:1.沒收生產、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的預包裝食品;2.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00元罰款。

七、經營過期食品、生產標籤不符合規定食品案

2月4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三督導組檢查發現蘭陵縣金嶺鎮鈞政供銷購物廣場銷售的散裝食品裸露,熟食「三防」措施不到位,熟食區食品無標籤,白條雞無檢驗檢疫證明,保健食品未設專區專櫃,有過期食品。

2月6日,蘭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發現蘭陵多哈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生產標籤不符合規定的牛蒡茶。

以上兩起案件均已立案,正處於案件調查階段。

八、河東區萬家緣喜鋪涉嫌經營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1月31日,河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接12345投訴從河東區湯頭街道萬佳緣喜鋪購買三包瓜子發現瓜子為過期。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該店銷售的「福旺牌香瓜子」無生產日期、生產廠家,且標註QS生產許可標識共7袋(每袋5公斤)。

2月6日,河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此立案調查,目前正在調查處理中。

下一步,臨沂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進一步加大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同時,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採購食品及食用農產品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時,請及時撥打電話12315、12345投訴舉報。

臨報融媒記者 孫飛霞 通訊員 張鳳川

相關焦點

  • 鹹寧市公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十大案例
    據介紹,該市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包括案件查辦、保健食品、校園食品、農產品等四大方面,並公布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十大典型案例。檢查時,當事人鄒某與兩名工人正在進行麵條加工,加工場所內有拆封的過期麵條15袋262.5公斤,未拆封的過期麵條1393包1043.52公斤,鄒某現場無法提供食品小作坊生產許可證。經查,當事人將自己代理經銷積存及從各鄉鎮零售商店回收超過保質期的麵條,與麵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生產麵條,以散裝或包裝形式銷售。
  • 臨沂曝光5起校園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摘要:近日,山東省臨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5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典型案件,該典型案件均為8月份所辦結。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守護廣大學生身體健康,近日,臨沂市市場監管局官方網站對外公布了《2020年8月份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典型案件 》,對8月份辦結的5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違法案件予以曝光,希望廣大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引以為戒,守法經營。
  • 嚴懲食品安全違法 株洲公布12個典型案例
    當天,市市場監管局還公布了整治食品安全問題的12個典型案例,均系社會影響較大,且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用農產品及食品安全案件,涉及超範圍添加、塗改生產日期、使用過期原料、侵犯商標權、生豬未經檢疫等多種違法類型。
  • 永州市公布10起2020年食品違法典型案例
    摘要:近日,湖南省永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10起2020年食品違法典型案例,涉及商標侵權、銷售過期食品、獸藥殘留超標、包裝標籤不合規定等方面。
  • 山東公布三起食品安全違法案例
    本報訊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堅決打擊各類食品違法行為,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對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近日向社會公布新一批典型案例。 威海市馬長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銷售侵犯牛欄山註冊商標白酒案。
  •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第九批)
    堅決落實「四個最嚴」 全力守護食藥安全——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第九批)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出臺《關於在食品藥品執法辦案中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堅定不移落實
  • 山東省高院公布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齊魯網3月16日訊(記者 李俊峰 王晴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今天通報2016年度山東法院依法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有關情況,並公布四起典型案例
  • 浙江溫州公布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網絡圖保健食品添加處方藥、甜蜜素饅頭、境外疫區凍品……8月10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相關工作情況及十大典型案例自2019年1月至今年6月,溫州兩級法院共受理危害食品安全一審刑事案件171件,審結177件,生效判決被告人306人。溫州地區食品安全犯罪呈現出以下特點———涉案食品種類繁多,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各個環節,有的是在蔬菜種植、動物養殖中使用禁用農藥、獸藥;有的是在饅頭、豆腐、熟食等食品中超範圍、超量添加甜蜜素、防腐劑、著色劑等。
  • 銷售過期食品和紅酒「退一賠十」最低賠一千元,修軍律師以案說法
    根據 我國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損失3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那麼,關於食品安全,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
  • 食品安全,你必須知道的這些!
    》(以下簡稱「通報」)和《上海鐵路運輸法院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以下簡稱「典型案例」)。據分析,該類案件行為人的作案模式主要表現為通過保健品店、雜貨店、美容中心或通過網店銷售中藥飲片等。涉食品類案件行為人的作案模式主要表現為個體餐飲在湯料中摻入罌粟殼、農貿市場攤位在肉類中添加萊克多巴胺、銷售減肥膠囊中添加西布曲明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性原料、將過期食品重新包裝並更改保質期後進行銷售等。此外,還有在牲畜宰殺過程中注水等摻雜摻假等。
  • 張家界市食安委辦公室公布10起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一年來,全市食品安全各職能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動」等專項整治為抓手,聚焦食品安全問題,大力開展監管執法,共立案查辦食品案件511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483份,查獲不合格食品201品規,貨值84.6萬元。並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刑案件3件、案件線索1起。
  • 民生無小事,上鐵法院發布《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
    2020年10月30日,上海鐵路運輸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涉食品藥品安全案件審判情況通報》以及《上海鐵路運輸法院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以下簡稱「典型案例」),其中典型案例包括十件各類型的涉食品藥品安全案件。
  • 食品安全:在監管上做足文章
    在食品銷售方面,芬蘭的《健康保護法》為食品銷售中的運輸、儲存和零售等環節制定了具體衛生標準,規定不同食品的儲存溫度,以及食品零售場所的清潔和具體消毒程序。此外,芬蘭的食品零售商每天還必須檢查所銷售食品的保質期情況,按照法律條例規定,及時處理即將過期和已過期的食品。
  • 2015年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烤肉店使用罌粟殼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2015年,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廣泛收集案件線索,深入開展調查取證,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調配合,依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了一批涉案金額高,違法性質惡劣,社會影響大的重大案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篩選了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藥品違法典型案例
    日前,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將2019年6月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查辦的部分食品、藥品違法典型案例向社會進行了公布。法律依據及處罰: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三十四條第(三)項、第(六)項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沒收當事人違法所得1.6萬元;沒收當事人違法經營的過期食品原料「老乾媽」豆豉油、黴變生蟲的「黃金苗」小米;罰款31.39萬元。
  • 山東公布第10批例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山東公布第10批例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2020-11-27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陝西省2020年第4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布-中國食品安全網手機版
    摘要:12月1日,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第4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在24大類593批次抽檢樣品中,有5批次不合格。
  • 無食品生產許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山東曝光食品安全十個典型...
    ,打擊製售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工作成效,落實五個一批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的要求,11月22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山東省公安廳、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畜牧獸醫局聯合召開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典型案例發布會。
  • 這些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都被判刑了!永嘉法院發布危害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關係著老百姓的身體健康,但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卻時常發生在我們身邊……   01 銷售氧氟沙星、恩諾沙星含量超標的黑魚,判刑!   基本案情   2017年以來,被告人王某正在永嘉縣碧蓮鎮農貿市場水產攤位經營水產品。
  • 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食品安全監管案例
    1.楊舍鎮某副食店銷售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用農產品【基本案情】:2019年11月7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集貿市場一家副食店銷售的幹辣椒進行監督抽檢,檢測出了二氧化硫。根據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的使用範圍不包括幹辣椒,當事人銷售的幹辣椒屬於銷售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用農產品。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給予當事人相應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