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用藥(皮膚)

2021-01-16 以前以後

痤瘡(青春痘)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多由蟎蟲感染引起,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導管內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主要好發於青少年,但青春期後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癒。臨床表現以好發於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

用藥原則:外用抑蟎藥+抗生素+清血(除蟎)藥

一般用藥:清熱暗瘡片,維生素 B6 ,人參皂,硫磺皂,珍珠暗瘡片等

注意事項:用含硫磺或其他去脂消炎成份的香皂或潔面乳洗臉。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甜食,不要擠壓粉刺,以免繼發感染和留下疤痕。

皮炎

是指由各種內、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性疾患的一個泛稱,並非一獨立疾病,其病因和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且反覆發作,臨床治療較為困難。例如溼疹、皮膚過敏等。皮炎有多種不同的種類,如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剝脫性皮炎等。典型症狀有:局部皮膚發紅、腫脹、瘙癢、丘疹、水皰或增厚、乾燥、脫屑、裂口。

用藥原則:對症外用藥+口服抗真菌藥+護肝藥+鈣劑

一般用藥:複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酮康唑,曲咪新,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丹皮酚軟膏等。

注意事項:乾性皮膚或容易出現皮炎者應該使用低敏化妝或護膚品。避免接觸可引起皮膚過敏的刺激物,以預防接觸性皮炎。不要用指甲抓撓發癢處,以免將皮膚抓破和繼發感染。

皮膚細菌感染

常見的皮膚細菌感染有:癤、癰、膿皰病。

(癤子)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一個毛囊及周圍組織發炎,初始為毛囊性的良性丘疹,以後逐漸增大形成紅色,癤局部紅,腫,熱,痛。以後結節逐漸的變熟變軟,中央頂端的出現白色的壞死膿衰,破潰後,排除濃液和膿衰而痊癒,發病期間附近的淋巴結會有腫大,嚴重者會伴有全身症狀比如發熱,頭痛等不適。,多見於兒童。

用藥原則:抗生素+小兒專用對症藥膏

一般用藥:百多邦、沙星類乳膏,鹽酸左氧氟沙星,牛黃消炎片,梔子金花丸等。

注意事項:不要弄破、擠壓癤子,以防感染。可使用外用抗生素抑制細菌感染。注意不要用力抓癢,抓破皮膚後容易引起感染。

皮膚真菌感染

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類皮膚以及黏膜、毛髮和甲等皮膚附屬器的一大類感染性疾病。皮膚癬菌是真菌性皮膚病的主要致病菌,真菌侵犯皮膚、毛髮和指甲/趾甲時為淺部真菌病,通稱為癬。如:足癬、花斑癬、體癬,股癬,甲癬(灰指/趾甲)。

用藥原則:對症外用藥+口服抗真菌藥+護肝藥

一般用藥:硝酸咪康唑、克黴唑,酮康他索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

注意事項:具有傳染性、易復發或再感染。特別不合理、不規範的治療會造成反覆發作、反覆治療,極大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真菌喜歡溫暖潮溼,淺部真菌最適宜的溫度是22℃~28℃。當人體皮膚上有適合真菌生長繁殖的條件時,就容易發生癬病。真菌感染的傳染性較強,注意清潔,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尤其是在公共浴室,以免傳染。

皮膚過敏

皮膚過敏又稱為「敏感性」皮膚。皮膚過敏症是一種機體的變態反應,是人對正常物質(過敏源)的一種不正常的反應,當過敏源接觸到過敏體質的人群才會發生過敏。在過敏反應的發生過程中,過敏介質起著直接的作用,個別人的免疫系統對通常的物質,如花粉、塵蟎、黴菌、藥物,空氣汙染甚至食物高度敏感,接觸後引發一系列的症狀。典型症狀有:呼吸道過敏,腸道過敏,皮膚過敏,皮膚發紅、蕁麻疹、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

用藥原則:抗敏藥+維生素C+驅風止癢藥+鈣劑

一般用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馬來酸氯苯那敏片,膚癢顆粒等。

注意事項:如果過敏是由藥物引起的,立即停用該種藥物,並及時求醫,平常勤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蔬菜水果,飲食均衡。

相關焦點

  • 糖尿病8個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糖尿病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吧。 糖尿病常見併發症分類 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昏迷。 4、牙齦疾病 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風險是健康人的三倍,建議糖尿病患者觀察牙齦疾病的徵兆,如出血,或牙齦腫痛,鬆動的牙齒等。 為了預防牙齦疾病,經常刷牙,用牙線清潔牙齒可以預防疾病。
  • 救人,也能害人——心內科常見「危險用藥」盤點
    喜歡心內科的快節奏,用藥治療常可立見成效。數分鐘,心律失常可轉復;數小時,急性心衰患者喘憋明顯改善。心內科醫生可以獲得的成就感是其他內科醫生得不到的,但心內科常用藥物的高危性同樣是其他專科不能相比的。用好這些藥物,救人無數;錯用這些藥物,「殺人」無形。
  • 神經科常見疾病科普及居家治療康復
    原創 唐曄 曄問仁醫編·者·按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罹患神經科常見疾病的患者如何在家進行治療和康復呢?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專家為您解答神經科常見疾病,如腦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癲癇、睡眠障礙、多發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腦炎等疾病的居家治療和康復小知識及注意事項。
  •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用藥指導
    中樞神經系統(CNS)感染指各種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實質、腦膜、血管引起的急慢性疾病本文通過總結美國霍普金斯抗感染藥物指南,整理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治療要點。在獲知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後,根據經驗治療療效和藥敏試驗結果調整用藥。  2.抗菌藥物選擇 選用易透過血腦屏障的抗菌藥物,因其在腦脊液中藥物濃度高,對相應病原體可達到有效殺滅作用。
  • 溼疹的治療用藥有哪些?勞煩謹記這3點,謹遵醫囑
    眾所周知,溼疹是常見的皮膚炎症。患上溼疹之後局部位置往往會瘙癢難忍,需要及時服用藥物或者外用藥膏來治療。但是,很多人患上溼疹之後不知道如何治療,經常用手去抓撓導致患處炎症加重,甚至出現了感染。因此,了解溼疹的治療用藥十分重要。溼疹的治療用藥有哪些?
  • 藥師用藥交代舉例——硝苯地平
    特殊人群用藥及注意事項 妊娠期婦女:慎用。哺乳期婦女:對嬰兒影響小,可以哺乳。兒童:無相關資料。老年人:應從最低劑量開始服用,注意調整劑量。 3. 重要相互作用 (1)洋地黃:合用可能增加地高辛血藥濃度。 (2)氯吡格雷:兩藥合用會降低抗血小板效果和增加血栓的風險。
  • 安全用藥 戰疫同行
    2,有一些人們由於飲食、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會受到過敏反應的騷擾,出現皮膚出疹,瘙癢難耐,適量用一些抗過敏藥品可及時控制症狀。3,可儲備一定量的黃連素,對控制腹瀉有很好的療效。4,還有一些外傷類藥物,例如:紅花油、創可貼、碘酒,這些都可以對跌打損傷做一些簡單的處理。5,注意不要隨意囤積「抗生素」類藥物,也不要存放過多處方藥。對於一些複雜嚴重的症狀不能自行用藥,應該到醫院聽從醫生的醫囑後方能用藥。
  • 6種夏季常見疾病及預防辦法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出汗多、胃口差,不適應高溫天氣,導致出現很多疾病,細菌性痢疾、熱中風、熱感冒等等都是夏季比較常見的疾病那麼,夏季該如何預防各類常見疾病呢?六類夏季常見疾病以及預防辦法,供網友參考。  ■ 細菌性痢疾  腸道疾病是夏季的高發病,而細菌性痢疾是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據專家介紹,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
  • 河南啟動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這些用藥用械小常識,你真的知道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靜 實習生 胡可11月20日,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20年河南省暨省會鄭州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正式啟動。在疫情防控依然不容忽視的新形勢下,公眾如何安全用藥用械?一些小常識你值得擁有。別人推薦的「好用藥」,不一定適合你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收到周邊人的建議,如哪種藥治療什麼疾病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在發現跟自己患同一種疾病的人使用某種藥物效果很好時,就會自行購買服用,這樣真的靠譜嗎?
  • 全球與中國兒童腸道疾病用藥行業市場現狀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全球與中國兒童腸道疾病用藥行業市場現狀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首先介紹了兒童腸道疾病用藥的背景知識,包括兒童腸道疾病用藥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兒童腸道疾病用藥行業的影響,兒童腸道疾病用藥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兒童腸道疾病用藥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接著統計了全球及中國主要企業兒童腸道疾病用藥產能
  • 【合理用藥 「藥」你知道】兒童特應性皮炎,用什麼藥治療?
    【合理用藥 「藥」你知道】愛美的你一定非常嚮往嬰兒般的肌膚,滑溜、嫩白。「但為什麼我家的寶寶小小年紀,皮膚卻『飽經滄桑』?」這是很多媽媽一直備受困擾的難題!(圖片來自網絡)兒童皮膚問題是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大煩惱。其中,特應性皮炎是過敏性體質兒童常常發生的皮膚疾病。
  • 安全用藥100問
    對於確屬細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據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種選擇相應的藥物。一些人認為只要是抗菌藥物就能消炎,甚至為使疾病早日痊癒同時使用幾種抗菌藥物,殊不知每種抗菌藥物的抗菌譜不同,用藥不當,輕則達不到理想療效或使藥效降低,重則增加藥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52、服用抗菌藥物時如何注意給藥間隔?
  • 家養草龜容易得哪些疾病?家養草龜常見疾病介紹
    草龜由於環境適應能力強,雜食性,而且有較強的疾病抵抗能力,因此它也成了飼養範圍最廣,數量最多的另類小寵之一。草龜是水路兩棲的動物,在很多複雜或者是較為惡劣的環境中,它都可以生存。但是草龜也經常受到疾病的幹擾和威脅,而草龜常患的疾病又有哪些呢?
  • 安全用藥月進行時 嘉定區成立首支安全用藥科普志願者隊伍
    自嘉定區開展藥學結對幫扶工作以來,韋勁藥師走進社區為居民開展合理用藥宣講22場,受眾1190人次,主要覆蓋南翔、真新、江橋等周邊地區,宣講內容主要涉及常見的慢病用藥、抗菌藥物等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部院區臨床藥學組長何樂的團隊中,包括從事內分泌、呼吸病、心血管疾病
  • 孝感看白癜風好的專科醫院_白癜風疾病會帶來什麼危害
    孝感看白癜風好的專科醫院_白癜風疾病會帶來什麼危害 時間:2020-12-03 09:14 武漢北大白癜風醫院 孝感看白癜風好的專科醫院.眾所周知,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是由於皮膚色素缺乏導致皮膚出現白斑等皮膚病,這也是比較頑固的疾病.普通白癜風的發病對患者來說
  • 神經系統疾病「過度用藥」調查:藥品銷售額超50億,副作用致癱
    《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中的20種藥品,有11種藥品可以被歸為神經系統疾病藥物,超過半數以上。 因為用同一種藥,陳歐、李雲雷、劉志輝這三個本來互不相關的家庭,因相似的遭遇,通過網絡聚在了一起。
  • 備孕別讓這些疾病糾纏 孕前常見疾病大全及應對攻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備孕別讓這些疾病糾纏 孕前常見疾病大全及應對攻略 患心臟病的女性懷孕時,有可能加重心臟的負擔而造成嚴重的後果;在分娩時,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極易造成心力衰竭,造成嚴重後果。
  • 葵花葯業:消化系統用藥發展前景無限
    我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發區,根據衛生部《2012中國衛生統計年鑑》,2010年我國病毒性肝炎的新發病人數為132萬人,發病率為0.99‰,高居各類傳染性疾病的首位。據中華醫學研究會肝病委員會2013年在《大眾版B肝抗病毒防治指南》發布會上公布的統計數據,我國目前約有9300萬B肝病毒感染者,B肝患者人數達2000萬以上,中國每年用於B肝診療的費用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B肝患者一年平均診療費用達1.8萬元,肝病用藥的市場潛力巨大。
  • 不痛不癢治好病——皮膚也可以吸收藥物?
    皮膚給藥是一種無需吃藥、打針、輸液,既沒有創傷,也沒有痛苦,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良好治療效果的方法。膏藥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皮膚給藥劑型。早在幾千年前,我國就開始將中草藥施於皮膚來治療疾病,形成了膏、散、酊、燻等多種固定劑型。可以說,皮膚給藥具有悠久的應用歷史。那麼,什麼是皮膚給藥呢?
  • 「惡魔」無處不在——盤點那些鸚鵡的寄生蟲疾病
    寄生蟲作為鸚鵡最常見的危害源,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體外寄生蟲和體內寄生蟲。體外寄生蟲就如我們常見的,肉眼可辨的如蝨、臭蟲、蚤等;肉眼不可分辨的如蟎類等。這些寄生蟲雖然在短期內不足以致命,但是如果各位家長不細心呵護,也會給鸚鵡帶來很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