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趙氏翔龍"

2021-01-15 每日甘肅網

  中國發現"趙氏翔龍" 1.3億年前蜥蜴會滑翔 

圖為「趙氏翔龍」假想圖。

  瀋陽師範大學提供

  本報瀋陽3月22日電記者徐元鋒報導:一隻蜥蜴正在叢林中攀爬,突然,它離開樹枝,展翼在空中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滑翔――這不是動畫片或科幻片中的鏡頭。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這樣的景象,在1.3億年前的遼寧西部實屬平常。

   

  22日,一篇名為《中國白堊紀早期的滑翔蜥蜴》的研究論文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絡版正式發表。鑑於該研究成果的重要性,美國國家科學院每周院刊的新聞欄目中還予以了特別介紹。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是世界上著名的綜合類科學期刊,在科學界具有重要影響。

  這篇論文由瀋陽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科學家聯合完成,其中提到的蜥蜴化石標本是科研人員在遼寧西部野外工作時發現的。該標本體長15釐米多,保存相當完好,有著完整的骨骼和皮膚印跡;身體兩側的8根長肋骨向體側伸展開來,支撐著肋骨外的皮膚形成翅膀一樣的翼膜。這種古老的滑翔蜥蜴被命名為「趙氏翔龍」,以感謝瀋陽師範大學校長趙大宇教授對推動該校古生物研究的貢獻。

  近年來,遼西熱河生物群在世界上引起巨大關注,滑翔蜥蜴便是其中一個新的重大發現――在蜥蜴長達兩億多年的演化歷史中,該化石蜥蜴是唯一能滑翔的化石物種。研究表明,這種生活在距今約1.3億年前的叢林中的蜥蜴應該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既能在樹林中攀爬,也能在空中滑翔。這一發現,可能填補了滑翔行為在蜥蜴演化史上的空白。

  據專家介紹,滑翔是一種非常經濟的運動方式,被認為是飛行的雛形。在脊椎動物當中,有許多類群演化出了滑翔能力,比如兩棲動物當中的一種樹蛙和哺乳動物當中的鼯鼠。雖然「趙氏翔龍」屬於遼西熱河生物群,但與生活在東南亞和我國南方的飛蜥非常相似,其翼膜是由身體兩側加長的肋條支撐形成的。有趣的是,在兩億多年前北美和歐洲的一類蜥蜴遠祖的身體上,這種結構也出現過。其中有何秘密?學者們解釋說,這是一種趨同演化現象:不同起源的生物為了適應差不多的環境,進化出了相似的器官結構。專家們希望,將來藉助於分子生物學手段,可以知道這一結構是如何演化發育的。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 

相關焦點

  • 中國發現滑翔蜥蜴化石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  記者從瀋陽師範大學獲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絡版於3月22日零時(北京時間)發表了由瀋陽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科學家聯合撰寫的論文——「中國白堊紀早期的滑翔蜥蜴」。
  • 金翔龍:「對,就是她,海洋!」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金翔龍,中國海底科學奠基人之一,已是耄耋之年依然活躍在學術研究和工程生產第一線。  就這樣,金翔龍帶領我國第一個海洋地震隊成功地完成了中國海上第一條地震剖面(龍口—秦皇島),實現了中國海上勘測「零的突破」。  早在1960年,金翔龍依據海上地震勘測及鑽井資料,識別出渤海是一個斷裂控制形成的、具有巨厚沉積的構造盆地,並劃分其海底構造單元,評價了其海底油氣遠景,指出渤海西南部為油氣富集區。
  • 院士金翔龍:六十餘載海底勘探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底科學奠基人之一 金翔龍 海洋石油勘探 大陸架研究 地球物理探測
  • 陳士爭英文版《趙氏孤兒》極簡詮釋「中國概念」
    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期間,導演陳士爭為中國觀眾帶來「無問中西」姊妹篇——新國劇《霸王別姬》和音樂劇場《趙氏孤兒》兩部作品,用國際化的視角拓展「中國概念」主題的邊界。14日,音樂劇場《趙氏孤兒》在北京保利劇院完成亞洲首演。
  • 自然資源科技創新人物金翔龍——六十餘載海底勘探路
    金翔龍,中國工程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海底科學奠基人之一。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依然活躍在學術研究和工程生產一線。  「我的大半生都是泡在海洋裡的,只要國家需要,我必傾力而為!」金翔龍說。
  • 為何中國翔龍無人機世界第一?性能追平全球鷹,還具備這獨特優勢
    但是在適用於這種任務的飛機之中,翔龍無人機被譽為世界第一,這是為什麼呢?翔龍無人機不僅性能能夠追平全球鷹,更重要的是翔龍無人機還能夠進行對地打擊!往常我們的觀念都是在無人機界,偵察機與攻擊機互相有專攻,互不幹涉。就像美軍中全球鷹用於偵察,而捕食者用於攻擊,貌似呈現了一個高低搭配的態勢。
  • 翔龍無人機以實用條件與用戶需求為主 專門為了全程監視美軍設計
    > 中國在80年代就開始使用無人機了,最初主要作為防空系統的靶機與幹擾誘餌等。在80年代末,中國從以色列購買了一批「先鋒」無人機,用於炮兵定位與校射偵察,數量不多,帶有很強的一個試驗性質。另外,中國也利用了原來的高空高速靶機嘗試改進成了偵察無人機。在看到美國在第二次海灣戰爭、阿富汗等戰爭當中無人機的實戰應用與表現,中國感到需要去開發一種大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系統。
  • 太原的崛起離不開晉國趙氏家族,是趙鞅築了晉陽城
    簡子趙鞅太原的崛起是晉國趙氏促成。自晉景公時趙氏先內亂後遭清洗,到晉悼公擢升趙武為卿,晉平公時趙武主政,趙氏卿族在晉國的勢力越來越大。爺爺趙武帶領趙氏卿族重回權力頂峰,但是父親趙成基本乏善可陳。趙鞅繼任為趙氏的宗主後,晉國趙氏再次內鬥,晉陽趙氏和邯鄲趙氏火拼。由於趙氏的內亂,又導致了晉國卿族的大混戰。大混戰的結果是晉國範氏與中行氏勢力徹底被清除。在趙盾帶領下趙氏強大起來,在趙武的帶領下趙氏在遭受磨難後起復,在趙鞅的帶領下趙氏再歷艱險立於不敗之地。趙鞅為最後三家分晉而趙氏取得一席之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爬行動物增一新蛇種:取名「趙氏後稜蛇」紀念趙爾宓院士貢獻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獲悉,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員課題組在湖南省古丈縣發現一新蛇種,以中國著名兩棲爬行動物學家趙爾宓院士的名字命名:中文正式用命為趙氏後稜蛇(拉丁名Opisthotropis zhaoermii),以紀念趙爾宓先生對中國及世界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包括對後稜蛇屬分類做出的卓越貢獻。
  • 翔龍無人機披上空軍塗裝,實力領先全球,可為東風飛彈提供數據
    近日網絡照片顯示,久違的「翔龍」大型噴氣式無人機已經驕傲地披上了中國空軍的深灰色塗裝,後機身表面的低視八一機徽分外醒目。「翔龍」是我國成飛研製的一種先進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其用途類似於著名的RQ-4「全球鷹」無人機,只是尺寸要小一些。
  • 中國趙姓起源,趙氏家譜證明我為宋皇族後代,是中華漢族的一份子!
    我是中國趙姓開始後的第121世, 闖關東進入遼寧趙姓一分支的第十一世, 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為美藉華人。   根據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著《史記》指出, 趙氏之先, 與秦共祖, 本出自贏姓, 秦之先帝顓頊苗裔孫, 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皇帝, 因此趙氏鼻祖是皇帝, 少典之子名"造父"。
  • 瘦駝:《趙氏孤兒》生物考
    電影《趙氏孤兒》開了今年賀歲檔大片爭奪戰的序幕。作為一個研究生物的電影愛好者,在影院裡進行生物鑑定是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這雖然只是一部自然景觀戲份不多的歷史戲,其中仍然出現了幾處生物學亮點,讓我感覺自己的電影票錢沒有白花。
  • 翔龍無人機令美軍艦無處可藏!戰時公路起飛,堪稱海上跟蹤奇才
    如何發現對手作戰艦艇的確切位置已經成為海軍最為重要的作戰任務之一。按照我軍反艦戰術來看,如東風-21D等岸基反艦武器只有在得到對手戰艦確切位置與長時間雷達照射指引情況下才能發射作戰,而航空兵部隊也需要對手的大致位置才可以升空趕往目標所在海域。
  • 影評|士不可以不弘毅——談談電影《趙氏孤兒》裡的「士」
    這一品質作為士人立身處世的守則,以其在精神層面對操守的堅持、對信念的完善和重然諾輕生死的慷慨豪情而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集體性的價值追求。在這一價值體認下,出現了一個對於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而言,堪稱尊榮的稱謂——「士」。這是「國士無雙」裡的那個士,它讓出身草根的普通人通過自身的作為以及源自精神價值高度上的修行而獲得了足以與權貴相媲美的歷史地位。
  • 趙氏字輩大全(2017年8月更新)
    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國古代一種特別的「禮」制,它一直延續到現代。由於各種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後,世人對字輩譜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更是明顯,趙氏子孫要謹記我族字輩,字輩不僅是祖輩對後輩殷切希望和期許,更是我輩尋根問祖的依據,通過字輩和始祖可以找到同支宗親,趙氏宗親微信公眾號:zhaoshizongqin要立志弘揚我趙氏文化和興旺趙氏家族!
  • [公告]梅雁吉祥:廣東翔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亞微米非...
    由於超細顆粒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被逐漸發現,並廣泛用於如高技術陶瓷、特殊耐火材料、微電子材料、高級潤滑材料、精細磨料、造紙塗料和填料、高聚物基複合材料的填料、特種塗料和油墨的填料和顏料、化妝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東翔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報告品、航空航天材料等高新材料中,非金屬礦及其製品工業產值在工業發達國家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