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腦銀行」:解剖是確診的唯一方法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有間特別的房間,裡面擺放著一摞摞帶蓋白桶。要不是四周瀰漫的化學藥劑味道,人們很容易認為桶裡裝的是塗料或黏合劑之類的東西。實際上,桶裡裝的都是人類大腦。這裡是英國12個「大腦銀行」中最大的一個,存儲了1650件大腦標本。英國《每日郵報》15日引述負責人、神經病理學教授史蒂夫·金特爾曼的話報導,成立「大腦銀行」是為了保存大腦組織、方便醫學研究。他說,大腦必須在主人死後48小時內被送到這裡,然後,一半大腦會被立即冷凍,然後被切塊、切片、照相、放入大冰箱等待研究人員「召喚」。另一半則會被用化學方法處理,讓大腦從灰粉色的啫喱狀物體變成緊實的棕黃色物體。被處理過的大腦可以保存在室溫下的塑料桶中。四周後,金特爾曼會切割這一半大腦,同時完成神經病理學報告。「我可以告訴醫生或者死者家屬,死者生前的疾病是否如他們想像中一樣。醫生非常需要這些回饋,特別是當他們無法定性疾病時。有時,解剖大腦是確診的唯一方法,」金特爾曼說,「大腦銀行的表現不能用收集的大腦數量來衡量。送出了多少件能令研究人員獲得突破的標本才是判斷標準。」(荊晶)【新華社微特稿】

 

相關焦點

  • 英國大腦銀行解剖捐獻者大腦:切開後畫面迷人
    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人類大腦被送往一類特殊的研究中心。這些「大腦銀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它們的作用又是什麼?在本文中,瑞秋布坎南將帶領我們尋找答案。一名神經科學家曾言之鑿鑿,認為大腦是非常美麗的。而當你在布裡斯託的大腦銀行中,觀察一名技術人員仔細地解剖一顆新捐獻的大腦時,你便會由衷地想起這句話。
  • 揭秘人腦解剖全過程:蒼白血管清晰可見
    生命系統堪稱最複雜系統之一,其中尤以大腦最為神秘和錯綜複雜。為了揭開大腦的神秘面紗,科學家有時會利用實物大腦標本進行解剖實驗。在大腦庫中,一個大腦正準備接受解剖。近日,攝影師在大腦庫中全程見證了史蒂夫-簡特曼教授解剖大腦並製作成標本的每一個步驟。經過冷凍和固定後,這些大腦顯得有些蒼白,有些彈性,像是一顆煮熟的雞蛋。
  • 神經解剖學習筆記:大腦解剖知識
    2、     大體解剖名詞了解後再介紹皮層的顯微解剖(細胞、皮質分層、在分層基礎上的種類),了解大腦皮質的種系發生(新、中間、古、舊)。總體概況所有大腦解剖結構與這四類皮質的對應關係。3、     分系統{感覺、運動、語言(視、聽、感覺)、邊緣系統(內臟活動、情感、記憶)}來全面理解腦的功能與解剖結構之間的關係。
  • 美國第一全民運動「美國國球」可導致離奇腦病,死後解剖才能確診
    醫學人員認為,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後,會發生腦震蕩,大腦進入短暫的功能障礙;如果長期遭受外力打擊,就會出現「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因為,大腦長久、連續受到撞擊創傷,會使大腦內Tau蛋白異常聚集,阻礙腦神經通道。 這張圖可以直觀地看到,Tau蛋白聚集的情況。
  • 創世紀壁畫局部笨拙 解剖專家稱暗藏大腦解剖圖
    創世紀壁畫暗藏大腦解剖圖  忘了達·文西密碼吧!美國兩名腦外科專家近日發現,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頂部繪製的名畫《創世紀》,竟然隱藏著人體器官的解剖圖像。或許是米開朗基羅希望在自己的畫中展示出他的解剖學知識。
  • 人類大腦精細三維解剖圖
    佛州大學的Albert Rhoton教授搜集了史上數量最多的人類大腦解剖圖。
  • 耗時1500小時人體解剖,驚人的細節展現,揭秘人體內部運作系統
    1925年,密蘇裡州柯克斯維爾的兩名醫學生接受了一項挑戰,他們的任務是解剖人體的神經系統。世界上類似這樣的解剖作品一共僅有4例。直到六個世紀後,羅馬醫師加倫認為,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神經來自大腦。深呼吸、正念冥想和健身都是減輕壓力的好方法,必要時可向親友尋求幫助。
  • 揭秘浙江唯一的人腦庫 存儲大腦機密 破解智慧之謎
    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中國人腦庫(簡稱腦庫)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開啟合作共建,今後醫院將為腦庫帶來人員和經費支持,腦標本來源數量、神經精神疾病的病理診斷質量有望進一步提升。腦庫再次走進公眾視野,卻依舊充滿神秘色彩。  大腦,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我們如何通過大腦認識和感知世界?腦庫如何構成?它對大腦的研究有什麼意義?
  • 解剖網際網路大腦,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
    對於生物大腦,神經生理學的研究以神經解剖學為基礎。它的方法是通過刺激腦及手術切除腦,實驗性地分析研究整體的腦功能,考古學家發現,在公元前30世紀到公元前17世紀的古埃及紙莎草書上,出現了人類第一次關於大腦皮層的描述,出現腦的象形字。書中描寫了腦的外露部分由褶皺,如同融化的銅。
  • 第一個全息大腦「圖譜」的建立,或極大促進神經解剖和腦外科!
    但神經束追蹤是一種間接方法,存在諸多局限性。全息可視化平臺的發展為解剖學數據的整合提供了一種新的媒介,同時也為神經解剖學家和腦成像科學家之間的協作互動提供了一個新的工作環境。這種先進的可視化硬體、軟體開發和神經解剖學數據的混合,使數十年積累的知識轉化為人類軸突通路圖譜,可用於教育、科學或臨床研究。圖1: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使用Microsoft HoloLens混合現實平臺,創建了第一個以軸突通路為聯繫的人腦交互式全息圖繪製系統。
  • 膽小慎入:人類大腦的三維解剖圖
    膽小慎入:人類大腦的三維解剖圖(1/9)
  • 人類大腦血管的生理解剖
    這還要從腦部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談起。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其結構十分複雜,主要可分為大腦、間腦、小腦和腦幹等。大腦被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中間有強有力的橫行纖維(胼胝體)連接起來。大腦的外觀呈半球形,有點像去掉外殼的核桃仁狀,色澤灰白、質地嬌嫩。
  • 專家稱米開朗琪羅「上帝天使」實為大腦解剖圖
    發現者認為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汀教堂的著名天花壁畫《創世紀》裡,展示了解剖學的知識,暗藏了一幅人腦解剖圖。如此「米開朗基羅密碼」引起世界多方關注。《創世紀》全貌壁畫中上帝的脖子(A)畫得十分精細,紋理與大腦解剖圖(B)吻合。
  • 第三代哈弗H6的智慧大腦IQ有多高 讓知乎硬核實驗為你解答
    1月8日,第三代哈弗H6「知乎智能大腦解剖室」即將開放,將以直播形式為你逐一解答。同時,作為知乎首個智能座艙拆解直播,它將通過生動而專業的技術拆解,帶你探究神車的終極智慧奧秘,並開啟智能SUV的全新時代!知乎解剖神車大腦 一起發現不為人知的神技能作為新世代全球智慧座駕,第三代哈弗H6突破技術壁壘,集成了諸多行業領先的前瞻科技,實現了智能出行的高階進化。
  • 米開朗基羅壁畫:上帝頸部是大腦解剖圖?(圖)
    他們將人類大腦解剖圖像和畫中上帝頸部的畫面重疊對比,出乎意料地發現兩者的輪廓竟然驚人地相似!上帝喉嚨處凸出的部分就像延腦椎體,而喉嚨上部的肌肉則像腦橋。(見圖1)畫中上帝所穿長袍上的腰帶呈現出來的奇特線條,則代表了人類的脊骨。兩位醫生認為,米開朗基羅有意通過略顯拙劣的筆觸,引導人們發現他在壁畫中隱含的解剖學知識。
  • 愛因斯坦大腦240塊切片失蹤,去世時腦電波現異常活躍信號
    愛因斯坦在1955年去世,當時對愛因斯坦大腦進行解剖的醫生來自普林斯頓大學,按照解剖規範,大腦只是被保存下來,並沒有進行切片分析。
  • 【解剖】腦組織解剖圖 超逼真 !
    來源:騰訊科學,轉自:醫學之聲美國佛羅裡達大學艾伯特-荷頓(Albert Rhoton)博士收集了大量精美的人類腦組織3D解剖圖像。儘管科學家認為大腦右半球與心理狀態有關,但事實上大腦右半球並不擅長創造靈感的萌發,也不像大腦左半球善於邏輯性思維。
  • 解剖變異需警惕:罕見的大腦副中動脈
    大腦副中動脈是一種解剖變異,發生率為 0.4%。近日,德國的 Anna 博士等發表了一篇關於大腦副中動脈的病例報導,刊登在最新一期的 Neurology 雜誌。
  • 【解剖】腦組織解剖圖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艾伯特-荷頓博士收集了大量精美的人類腦組織3D解剖圖像,人們可通過
  • 解剖人工智慧以更好地理解人類大腦
    正如今天將在認知神經科學學會(CNS)第25屆年會上介紹的那樣,認知神經科學家越來越多地使用這些新興的人工網絡,以增進他們對最難以捉摸的智能系統之一——人類大腦——的理解。麻省理工學院的奧德·奧利瓦說:「認知神經科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試圖回答的基本問題是相似的。」「他們有一個由組成部分組成的複雜系統,一個叫做神經元,另一個叫做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