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開發、自有研發成果的轉讓,並提供相關的技術諮詢和技術...

2021-01-08 雲財經網

投資者問:貴公司介入氫能源後,股價連連下跌,公司在氫能源項目收購漢河新能源又終止收購的失誤,讓投資市場對只有傳統電纜行業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漢纜是否能逆襲氫能源科技行業產生質疑;對二級市場股東負責,漢纜應公布收購失誤的調查報告及氫能源布局的具體安排(尤其漢纜自身不足技術團隊情況)?期望漢纜展現負責的企業形象,認真回復股民質詢,不打官腔。上市公司決策失誤,股民有權得到詳細調研報告!

漢纜股份(002498):青島漢河新能源科技裝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燃料電池技術及其相關的新能源產品的研究、設計、開發、自有研發成果的轉讓,並提供相關的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的公司。該公司是公司控股股東青島漢河集團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自公司成立以來未開展經營活動,該公司主要研究雙極板,為避免同業競爭,加大新能源電池領域的布局,2020年9月14日,公司控股子公司青島漢河氫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河氫能裝備」)與青島漢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河集團」)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漢河氫能裝備擬以人民幣506萬元收購漢河集團持有的青島漢河新能源科技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河新能源」)51%的股權。自《股權轉讓協議》籤署以來,雙方積極推進本次收購事項,根據公司業務調整以及實際經營發展的需要,公司考慮漢河氫能裝備尚未開展運營,實現燃料電池及其相關新能源產品的量產尚需較長時間。為實現公司快速切入新能源電池領域,從而形成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業務布局,公司決定與惠州市杜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及青島巖海碳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協同推進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因此公司決定終止收購漢河集團持有的漢河新能源51%的股權。2014年成立惠州市杜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高端電子膠粘劑及氫能源燃料電池用膠、雙極板複合材料基料的研發與應用,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料電池用膠解決方案及複合雙極板基料,已獲得多項發明專利,擁有業內知名的技術專家。合作後能快速進行新能源電池領域的業務布局。合作公司計劃廠房及設備產線明年建設完成,預計下半年試生產,一期按30萬片/年產能設計。雙極板作為氫能電源系統的上遊關鍵零部件產品,青島杜科的技術指標計劃達到或超越2020年科技部公布的技術指標,成本大幅降低,易於實現產業化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優勢。

相關焦點

  • 海正藥業:與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歷史問題及整改結果
    及長期發展目標,以及(2)天廣實當時的財務狀況且尚無可轉讓的成熟研發成果,雙方同意由海正藥業與李鋒等技術人員籤訂勞動合同並支付薪酬,相關人員在天廣實建設研發平臺進行抗體生物藥的前期研發工作,海正藥業在前述薪酬支付期間內對相關技術人員在天廣實平臺的研發成果享有優先受讓的權利。
  • 盤點:六種照明技術相關的研發與應用最新成果
    藉著端午節假期期間,智庫君就帶大家一起了解近期相關的最新發明,當中就涵蓋象牙塔內外的專業人士研究成果。臺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表示,在臺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劃支持下,臺工研院研發全球首見的隨手型農藥檢測器,採用具專利的「微型食材農藥檢測系統技術」。研發人員將一般生醫研究常見的光學檢測方式應用在食品檢測上,掌握化學品裡猶如身分證般的獨特光譜紋,就能讓溶於水中的農藥在光譜分析下「無所遁形」。
  • 貴州醫科大學向上海慈瑞轉讓CR270與CR271兩項專利成果
    11月24日,記者從貴州醫科大學獲悉,學校已向上海慈瑞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轉讓抗糖尿病及併發症創新藥的成果,兩項專利成果分別是CR270與CR271。成果轉讓籤約儀式。據悉,CR270是抗2型糖尿病一類新藥候選化合物,由貴州醫科大學湯磊教授實驗室設計合成。
  • 鴻達興業:關於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籤訂技術轉讓...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頭市新達茂稀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達茂稀土」)是我國最早從事稀土加工分離的企業之一,擁有碳酸稀土及氧化稀土分離生產線,並且是全國少數幾家擁有從選礦、焙燒冶煉、稀土氧化物分離到深加工於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擁有豐富的稀土鑭、鈰、鐠、釹、鉕、釤、銪、釓、鋱、鏑、鐿、鑥等原材料提取和應用開發優勢,大力發展稀土儲氫材料、稀土助劑、稀土催化劑,以及稀土在其他新材料中的應用開發和推廣
  • 六國化工陷智慧財產權糾紛 技術轉讓方稱被架空
    2008年,中化涪陵與安徽六國化工籤訂了《技術轉讓合同》,溼法磷酸淨化技術成功有償轉讓。四川大學本以為此合同可以垂範日後的技術轉讓,但是沒想到遇到了技術受讓方私自拷貝項目的麻煩。  《技術轉讓合同》明確,「甲方(六國化工)不得將乙方(四川大學)所有的智慧財產權用於本合同項目以外的其他項目和任何第三方項目。」
  • 助口罩防護服換代 河北工大轉讓抗菌抗病毒材料新技術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桑珊、馬利)從河北工業大學獲悉,8月28日,該校與河北凱爾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舉行「一種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水溶性共軛聚合物及其製備與應用專利申請權轉讓」籤約儀式,轉讓專利技術為該校生物物理研究所邢成芬教授團隊研發的一類高分子複合材料。
  • 綠色農藥分子設計與5個成果轉讓的創製新品種
    據統計,開發成功一個新農藥,需要合成14萬個化合物,歷時超過10年,投資近3億美元。農藥的研發需要經歷很多環節,但如果我們能夠快速地發現候選化合物,研發周期就可能會縮短。而分子設計是發現候選化合物的核心技術,所以說分子設計是農藥創製的核心。
  • 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報告摘要
    、電子元器件、計算機軟硬體的技術研發及技術諮詢服務;從事貨物、技術進出口業務(不含分銷、國家專營專控商品);氣球、飛艇及其他無動力航空器的研發、設計、自有技術成果轉讓。智慧城市類工程項目的諮詢、設計、運維、運營、轉讓;智能化系統的設計、諮詢、集成、服務、運維、技術轉讓;信息系統設計、諮詢、集成、服務、運維、技術轉讓;嵌入式集成軟體產品的設計、開發、銷售、諮詢、維護、技術轉讓。^氣球、飛艇及其他無動力航空器的生產經營、加工、維護。  股權結構:深圳光啟夢想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光啟空間100%股份。  2。
  • 中科院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原標題:中科院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本報記者 黃辛 通訊員 朱泰來   8月18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1億元人民幣轉讓費,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 欣旺達全資子公司4000萬參股設立深圳電動汽車控制技術公司
    中證網訊 欣旺達(300207)7月31日晚間公告,今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前海弘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弘盛」)與深圳市英威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或「英威騰」)籤訂了《出資協議書》。
  • 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新聞—科學網
    據悉,上海矽酸鹽所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1億元。   1991年,瑞士科學家格蘭澤爾教授將納米技術引入太陽能電池的製備工藝,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由此發明。
  • 華為云為工業APP開發提供核心技術能力
    日前,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蘇州召開,論壇以「數字賦能,標準引領」為主題,華為雲產業發展專家受邀參加,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一起,就工業APP行業發展與實踐進行深入交流。華為雲產業發展專家還分享了華為雲DevCloud在軟體工程領域長期的探索和優秀成績,並展示了對華為雲在推動工業APP發展方面所做諸多支撐工作。
  • 國企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方法模型詳解
    製圖|知本諮詢1、轉化主體轉化主體是指什麼樣類型的國企在開發和實施技術的產業化。很多朋友容易忽略一個情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及其配套文件中規定的轉化主體,多數是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這些主體所使用的科技資金投入,是國家的財政性資金。而對於廣大國企來說,進行科技研發投入,運用的是國有經營性資本,大部分不是財政性資金。
  • 中科院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新聞—科學網
    第一代晶矽太陽能電池和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因受困於對太陽光的「高要求」——陰雨天、霧霾天,甚至光照角度傾斜太大,發電效率都會大打折扣,難以充分滿足全球每年約1000億美元的光伏太陽能產業市場。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工作的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1991年由瑞士科學家發明。
  • 創遠儀器: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上海創遠儀器技術股份有限...
    計算機軟硬體的開發、製作、銷售。系統集成及相關領域、通訊專業領域內的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諮關聯方姓名/名稱 註冊資本 住所 企業類型 法定代表人 主營業務 號4層401室 詢,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電子設備、通信設備、儀器儀表的銷售。
  • 煤電鋁裝備製造穩步發展 兗礦攀技術制高點
    因為,我們擁有值得自豪的自主技術研發和創新體制。」6月13日,兗礦集團總工程師黃福昌對《中國工業報》編輯如是說。  有這樣一組數據,僅「十一五」期間,兗礦集團就完成重點科技成果456項,通過鑑定的技術成果153項,達到國際水平111項。獲上級科技進步獎404項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6項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
  • 暨南大學醫藥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簡介
    點上方藍字關注我分享美麗、分享健康,傳遞好心情公眾號 暨南大學醫藥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暨南大學醫藥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隸屬於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細胞生物學系,是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的核心成員之一。
  • 【視點】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
    昨天,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籤約儀式在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舉行。據悉,上海矽酸鹽所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1億元。
  • 廣東通信三級資質轉讓出售-核心一手資源-價格超值
    廣東通信三級資質轉讓出售-核心一手資源-價格超值 歡迎來電諮詢!通信工程也作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電子信息類子專業,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
  • 丹序生物完成1億元A輪融資,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驅動新藥開發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進一步升級其世界領先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全速推進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臨床開發、以及擴展其產品管線組合。丹序生物成立於2020年,致力於利用其全球領先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平臺進行抗體藥物的研究和開發,不斷推動針對包括傳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內的適應症創新型藥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