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覺得佛山的街坊特別潮。連七八十歲的阿伯都會突然蹦出幾句英語。因為,很多粵語都是披著馬甲的英語。
廣東人掛在嘴上的「撲街」居然是英文來的
在粵語中,有一大波英語演化來的音譯詞,你平時最常講的是哪幾個?
- 唱錢 -
粵語:" 唱錢 " - 貨幣兌換
詞源:change(交換、兌換)
>> 例句
你去美國之前,記住要唱啲美金啊。
你去美國之前,記得要兌換點美金。
- 撲街 -
粵語:「 撲街 」 - 摔倒
詞源:poor guy(粗劣的人)
撲街是廣東話中一句很常見的髒話,並不是粗口。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
雖然華工基本上都不識英文,但是都明白到「poor guy」這個詞是侮辱人的意思,所以翻譯成字面就成了「撲街」。
- 茄呢啡 -
粵語:" 茄呢啡 " - 小角色,跑龍套的
詞源:care-free (無需負責的)
電影行業裡的臨時演員被叫做「茄呢啡」,即跑龍套的。這些人被劇組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不需要負什麼責任,因此亦被引申為其他行業的臨時工,或團隊中無足輕重之人。
「茄呢啡」來自英文「Carefree」,即不需要負責的意思。時至今日,「臨時工」卻變成一個單位裡面舉足輕重的人——因為單位一旦出事,「茄呢啡」則須身先士卒,承擔背黑鍋的重任!
- 爆格 -
粵語:「 爆格 」 - 入屋盜竊
詞源:burglary
有人認為呢爆格來自於音譯,但也有人認為,「爆格」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是清末民初時巡捕房的用語。
「爆」指破壞,「格」指法例,指破壞法律的行為。而當時的盜賊以進屋偷竊較多,久而久之,「爆格」便成了「進屋盜竊」的代用詞。
- 派頭 -
粵語:「 派頭」 - 自豪、威風
詞源:Pride
50年代,流行講「派頭」這個形容詞,即是「講排場、有威勢、夠鋪張」的正面稱讚。「派頭」來自英文「Pride」。
- 蛇guare -
粵語:「 蛇guare 」 - 驚嚇、恐懼
詞源:Scare
「蛇guare」形容人「騰雞,無膽,大驚小怪」,「蛇guare」來自英文「Scare」。
- 薯嘜 -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