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吸血蝙蝠毒液中物質可治高血壓

2021-01-13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雪梨1月17日電 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說,吸血蝙蝠毒液中的一種物質具有舒張血管的功能,有望用於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和腎病等疾病。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國際期刊《毒素》上報告說,他們發現普通吸血蝙蝠的毒液中有一種物質與人體內的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相似,研究人員稱之為vCGRP。

  人體內的CGRP具有舒張血管和降血壓等功能。這項新研究發現,蝙蝠毒液中的vCGRP具有類似功能,而且效果可能更強,且副作用也更少。因此,這種物質今後有望用於治療與血壓升高有關的疾病,也可用於調節受損或移植組織中的血流量。

  研究人員說,由於人們的恐懼或誤解,蝙蝠等動物在許多地方的生存經常受到威脅,而這項研究顯示,保護它們也可能為人類帶來好處。

(責任編輯:單曉冰)

相關焦點

  • 蝙蝠吸血有「講究」如何挑選吸血對象?
    光明網訊近日,武漢大學趙華斌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雖然吸血蝙蝠僅以血液為食,食譜極端狹窄,其味覺因而嚴重退化,但是它們仍然殘存了極少數的苦味受體基因;這些基因在不同的蝙蝠類群中都很保守,具有正常的功能。其中苦味特別重要,是一種重要的防禦機制,可以避免攝入可能有毒有害的食物,因為自然界中有毒有害的物質通常都是苦的。全世界只有3種吸血蝙蝠,全部分布在美洲大陸;它們僅以血液為食,食譜極度狹窄,而且依靠嗅覺尋找獵物,依靠紅外感受器定位獵物暴露在體表的血管。因此,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吸血蝙蝠的味覺不再重要,可能嚴重退化。
  • 吸血蝙蝠居然也獻血
    因為新冠病毒,曾經SARS病毒宿主蝙蝠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蝙蝠除了是很多病毒的宿主外,傳說中的吸血鬼,創作者的很多靈感也來源於蝙蝠中的吸血蝙蝠。這個物種有許多奇特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蝙蝠都吸血嗎?吸血蝙蝠居然也被吸血在已知的近1400種蝙蝠中,只有三種是吸血鬼。
  • 揭開吸血蝙蝠神秘面紗:一邊吸血一邊排尿
    專家們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試圖找到準確原因,其中就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兩位研究人員——人類學家查爾斯·布利格斯(Charles Briggs)和公共健康專家克拉拉·曼蒂妮·布利格斯這對夫婦。研究人員很快找到了答案:都是吸血蝙蝠惹的禍!
  • 電影中吸血蝙蝠真的存在嗎?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
    最近,全國的疫情讓大家對很不起眼的蝙蝠有了新的認識,許多人了解到蝙蝠身上有數以千計的病毒,是實實在在的「毒庫」。這也讓我想到電影中的吸血蝙蝠,在電影中的吸血蝙蝠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動物。那麼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被吸過血的動物會因為病毒感染而死嗎?這些問題是不是大家非常感興趣的呢?
  • 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原標題: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本報訊(記者 季徵)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張國捷課題組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揭示了吸血蝙蝠專門以吸血為食的演化適應機制。 吸血蝙蝠是專門以血液為食的蝙蝠,是哺乳類唯一專門以血液為食的類群。
  • 吸血蝙蝠的逆襲
    吸血蝙蝠是哺乳動物中特有的吸血種類,分布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它們是一種貪得無厭的生物,雖然平均體重大約只有100克,但每次進食都要吸食至少50克的血液,而最多的時候,它可以一次性吸食200克鮮血,足足有它體重的2倍!不僅如此,吸血蝙蝠的唾液中還含有一種抗凝血劑,能夠防止血液凝固,以便確保進食不被打斷,這樣即使吸血蝙蝠飽餐之後離開一段時間,被咬者的血液也不會停止外流,很容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導致死亡。
  • 世界上最恐怖的「老鼠」:吸血蝙蝠,以吸血為生,一旦開始吸血,血液不會凝固
    在我們的想像中,吸血鬼通常會變成蝙蝠,悄無聲息地潛進人類的家,然後吸食人類的血液之後,再變成蝙蝠飛走。為什麼蝙蝠成為了吸血鬼的化身呢?但是那時候,吸血這一行為似乎很流行,因為龍也被認為會吸血,雖然它們吸的是大象的血,這些犧牲品與龍更相稱。羅馬的龍嗜血,翅膀如蝙蝠,自然讓人聯想到德古拉以及蝙蝠,但是它們之間的關聯完全不符合時間順序。
  • 研究發現吸血蝙蝠生病時也會主動「社交隔離」
    研究顯示,當吸血蝙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它們仍然會做出親社會的行為,比如與非近親的同類分享食物。但他們會減少與近親以外的同類的梳毛行為。吸血蝙蝠通常會給自己的後代和其他蝙蝠梳理毛髮,他們也分享食物。但在有蝙蝠生病的時候,行為會有些許不同。吸血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一般在夜間活動。吸血蝙蝠都是群居動物,成群地居住在山谷洞穴的頂壁。與其令人厭惡的外形不同,實際上吸血蝙蝠是比較講究乾淨、整潔的動物,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認真地梳理打扮,經常用利爪把身體上纖細柔軟的毛梳理整齊,這也可以清除寄生在它們發毛上的寄生蟲。
  • 研究稱「生病」的吸血蝙蝠會與同伴「保持社交距離」
    而一項新研究顯示,當蝙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它們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自己的保持社交距離行為形式,類似於我們不得不採取的減緩COVID-19傳播的措施。這項研究讓科學家們在貝里斯拉馬奈的一個聚落中標記了一群野生蝙蝠,並在幾天內每隔幾秒鐘追蹤它們的社交遭遇。當他們給蝙蝠注射了一種觸發其免疫系統的物質時,這些「生病」的蝙蝠明顯改變了它們的行為,變得不那麼社交。
  • 全球暖化將使吸血蝙蝠北遷美國 恐散播狂犬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2日報導,隨著全球暖化的加劇,原本活動在中南美洲的吸血蝙蝠(Vampire bat)或將往北擴散進入美國,而吸血蝙蝠是狂犬病的帶原者。新研究表明,得州和佛羅裡達州的部分地區已有吸血蝙蝠的出沒紀錄。
  • 蚊子吸血時,為什麼會注射「毒液」呢?
    在蚊子的整個生長過程中,除了幼蟲(孑孓)會以水裡的藻類和微生物為食外,它的卵和蛹都是自養型的,在這三個階段中,它是接觸不到一些可以傳人的病菌的。直到成蟲後,雄性蚊子還是以植物的汁液為食,對人沒有任何的威脅,而雌蚊直到交配完成後,為了發育卵巢才會對人和其他動物「下嘴」。
  • 揭秘吸血蝙蝠不為人知的秘密,體內的特殊基因令科學家倍感憂慮
    在大多數人眼中,吸血蝙蝠是一個醜陋而又噁心的存在。在我們的印象中,吸血蝙蝠大多棲息在陰暗潮溼的角落中,而它們最主要的食物便是血液。我們知道,動物的血液內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之外,還含有大量細菌與病毒。此外,動物血液內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物質含量較少,而鹽的含量卻又很多,這些因素的存在對於吸血蝙蝠來說,其實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小組曾對吸血蝙蝠做過較為細緻的研究與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吸血蝙蝠種族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下來,逐漸演變出了一套極為獨特的專性嗜血機制。
  • PNAS:研究預測吸血蝙蝠狂犬病毒傳播
    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新研究顯示,科學家使用遺傳方法預測了吸血蝙蝠狂犬病毒(VBRV)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暴發。在拉丁美洲,VBRV會影響牲畜生產並且導致人類狂犬病暴發。儘管了解蝙蝠散布能預防病毒擴散,並有助於人們採取適當的控制措施,但一直以來被感染蝙蝠的群體運動模式難以測量。
  • 美國研究發現,吸血蝙蝠生病時會保持社交距離
    據英國LADbible網10月31日報導,美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其中一隻吸血蝙蝠生病時,吸血蝙蝠之間會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可能是為了防止傳染病的傳播。這篇發表在《行為生態學》雜誌上的論文說:「當動物生病時,它們接觸的個體往往更少,我們在一群野生吸血蝙蝠中
  • 吸血蝙蝠靠「相互借血」形成紐帶,幾十萬年進化出的食物共享行為
    吸血蝙蝠不吃昆蟲或果實,而專愛吃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血。通常的食物是家畜的新鮮血液,有時也吸人血。這種蝙蝠只有在天黑後才出去覓食,其視力和嗅覺都非常發達,又有獨特的「回聲探測器」,可發出特殊的超聲波,用耳朵捕捉周圍動靜,分辨動物睡眠聲音。吸血蝙蝠在吸血時一般每秒鐘吸5次,對於不同的對象會選擇不同的吸血部位。吸血蝙蝠從不深咬,或與受害者爭鬥。
  • 中國版「吸血蝙蝠」《蝙蝠別墅》即將驚悚上映
    喜歡看恐怖片的網友們又有眼福了,魯網記者了解到,由黃明升執導,武藝、鄧紫衣主演的驚悚影片《蝙蝠別墅》將於9月30日登陸濟南各院線。這部由國內頂尖特效團隊打造的首部「動物災難」題材影片,被譽為中國版「吸血蝙蝠」,它能否讓人感受到嗜血蝙蝠在黑暗中對人造成的窒息攻擊,屆時可到影院親身感受一下。
  • 巴西吸血蝙蝠瘋狂咬人致1死40傷 受害者血流滿床
    但是相比巴西薩爾瓦多市的一些居民,吸血的蚊子就算不上什麼事了,因為他們所面對的是會在半夜發動襲擊的吸血蝙蝠!據英國《鏡報》報導,吸血蝙蝠在巴西東北部正在對人類造成嚴重威脅,截至目前已經導致1人死亡,超過40人接受狂犬病治療。當地健康官員介紹稱,確認死亡的是一位名叫索薩的46歲農民,他在3月份被攜帶狂犬病毒的吸血蝙蝠咬傷腳部後死亡。
  • 巴西薩爾瓦多市頻發吸血蝙蝠襲人事件
    巴西東北部薩爾瓦多市政府16日發布消息說,從今年3月初以來,該市已經發生31起蝙蝠襲人事件,其中17起是吸血蝙蝠所為。 薩爾瓦多市衛生廳動物傳染病控制中心負責人卡內羅說,此前吸血蝙蝠襲擊市民事件非常少見,且多發生在老城區,原因是那裡有很多陰暗、年久失修、被遺棄的老房子,容易成為蝙蝠的棲息地。 卡內羅說,近年來由於郊區樹木被砍伐,一些洞穴被摧毀,很多蝙蝠轉移到城裡,特別是在老城區蝙蝠數量急劇增加。
  • Nature子刊:生信分析揭示吸血蝙蝠為什麼能以血液作為唯一營養來源
    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常見吸血蝙蝠(Desmodus rotundus)及其腸道微生物的基因組,以研究蝙蝠複雜飲食適應性的演變還有了解吸血蝙蝠如何在以血液為基礎的飲食中成長,該飲食來源富含蛋白質但缺乏維生素和維生素、碳水化合物,適應特殊飲食通常需要在基因組和微生物組水平上進行改進,相關研究以「Hologenomic adaptations underlying
  • 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原標題: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科技訊】11月5日消息,說起吸血生物,第一個反應是西方的吸血鬼,或者說吸血蝙蝠,其實,生物界吸血的動物不在少數,論恐怖程度,吸血蝙蝠只能屈居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