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是一種基礎的力量訓練方式,只要有單槓就能練習。此外,引體向上動作原理與人體骨骼和肌肉的生理作用相一致,不易導致訓練傷,是一種安全、高效、便捷的訓練方式,因此在軍營內外備受推崇。
引體向上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它要求練習者依靠手臂、上肢、背部、腰腹等部位的肌肉力量來克服自身體重,將整個身體拉起,並至少讓下巴越過杆位,且頭部不能後仰。引體向上的難點在於,背部是引體向上的主要發力點,而背部肌肉恰恰是我們平時用到比較少的肌群之一,所以有的官兵引體向上完成不好,也就不難理解了。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話,連一個都做不了的也大有人在。
當然,練習引體向上的好處頗多。它可以牽引拉松腰骨,對青少年的脊柱側彎有糾正的作用,對治療成年人的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也有效果。對於我軍官兵來說,引體向上還是單槓卷身上等槓上動作的基礎。
那麼,對於基礎比較薄弱的官兵來說,怎樣才能練好引體向上呢?
答案就是,從最簡單的方式——掛在槓上開始。
其實,不管是體能訓練,還是日常生活,徵服目標的方法都是一樣的,關鍵是找到目標的簡易版或是將龐大的目標拆分成若干小目標,並進行持續練習,就能朝著最終目標逐步前進。比如,如果想要順利跑完全程馬拉松,那麼可以從3公裡開始練起,然後慢慢加量,逐步朝著42公裡靠近。
想要做好引體向上,首先要控制好體重。所謂引體向上,是用力將自己的整個身體拉起。如果脂肪含量過高,體重過大,難度自然大增。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慢跑、遊泳、跳繩、自行車、籃球、羽毛球等有氧運動去降低體脂,同時配合飲食上的控制,慢慢讓體重回歸正常。
其次,力量不足也是無法完成引體向上的原因之一。對此,我們可以採取一些輔助練習來改善。垂直懸掛,可以有效地增強手的握力和前臂的力量。具體做法為:跳起來雙手抓住單槓,雙腳離地,把身體懸掛在單槓上,拉不起來也不要緊,堅持掛著就好。每次試著去堅持久一點,最終達到15至20秒。每組4至6次,每天做4組;每天一練,每周休息兩天,堅持兩周以上。身體划船,是一個增強上肢力量的有效方法。具體做法為:找一個高度大約在腰部左右的單槓,腳跟著地,仰面朝上,雙手抓槓,挺胸收腹,收緊肩胛骨拉起上身。每次做4組,每組10至15下。循序漸進,可以慢慢增加組數。屈手懸掛,則是另外一個有效提升力量的方式。站在凳子上,雙手握住單槓,然後雙腳離開凳子同時提高自己讓下巴處於單槓之上的位置,維持這個姿勢,直至支撐不住。每天做4組,每組4至6次,每次維持10至15秒。
再次,尋找引體向上的發力感也很重要。可以利用腳下墊高物或者是跳起來做引體向上的方式,尋找這種發力感。但一定要注意,在動作過程中,儘可能地讓背部肌群發力去拉動身體向上。雖然在這個過程中,雙腿也協助發力,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發力感仍舊應放在背部肌群上,特別是背闊肌。此外,使用彈力帶進行輔助訓練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彈力帶一端系在單槓上,一端圈住膝蓋。向上引體時,彈力帶的支撐會幫助減輕重量。在訓練過程中,採用正握或反握住單槓的方式均可。需要注意的是,下落的時候要讓手臂完全伸直,然後再藉助彈力帶的回彈力往上拉,慢慢回到標準姿勢。當然,如果能有戰友協助訓練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讓他幫忙抓住你的雙腿,在你向上拉動身體時,輔助你向上用力。
離心收縮,也是一個尋找發力感的有效訓練方式。你的起始位置在單槓的頂端,屈臂抓住單槓,然後讓身體慢慢下放,下放的過程要發力去控制,利用離心收縮來強化力量。
最後,引體向上練習過程中的幾個誤區,也值得我們注意。動作不夠標準(標準的引體向上要求手臂放直拉到下巴過杆,部分戰友為了追求速度,手臂並沒有完全放直,只做了一半的訓練),自由落體(在拉到頂端後,直接把力量撤掉,導致身體快速下落,這不僅訓練效果不佳,還有可能導致肩部傷病),左右發力不均衡(這是由於我們本身左右手力量不同而引起,需要注意強化弱側的力量訓練)。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日常訓練中避免。
不要練得疼,但要練得勤。想要練好引體向上,貴在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增強肌肉力量,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循序漸進中必能實現完美蛻變。引體向上,從0到1,從1到N,除了腳踏實地地努力訓練之外,沒有捷徑可走。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