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引體向上時你體會過手臂的感受嗎?今天通過肩關節好好分析分析

2020-11-25 健身小瑀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到底有什麼區別?相信大部分的人看到這個問題都能輕而易舉的答上來,「正手引體向上對背闊肌刺激強烈,反手引體向上對肱二頭肌刺激強烈而對背部的刺激不明顯」,我想這種答案是單純的來源於對兩種訓練方式的親身體驗,但你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嗎?難道僅僅是因為做反手引體向上時手臂的運動狀態與二頭彎舉相似?還是因為正手引體向上握距更寬的緣故使得背闊肌受到的刺激更為明顯?其實這都是表面現象,如果我們對兩個動作進行細緻分析的話,除了能把這兩種動作的本質區分出來,說不定還會有些意外收穫,那麼如何分析?先從肩關節入手。

肩關節的內旋和外旋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的區別不僅僅在於手的握法,肩關節的內旋和外旋應該是這兩種動作的本質區別,而由於肩關節的不同姿勢才影響了各個肌群受到的刺激效果,如下圖展示的是內外旋的兩種動作,肩膀向前驅動是內旋,向後展開是外旋。

肩關節內外旋對二頭肌的影響

下圖為解剖狀態下的肩關節內旋和外旋,從圖中能夠看出,當肩關節內旋的時候肱骨頭和與之對應的肩胛骨的關節盂會逐漸的分離,反之當肩關節外旋的時候肱骨頭會重新歸位於,我們知道肱二頭肌的肌腱是跨越肩關節與肩胛骨相連的,那麼由此可以推斷出,當肩關節內旋的時候,肱二頭肌會被拉長,所以內旋狀態的肱二頭肌的長度要長於外旋狀態的肱二頭肌。

那麼肌肉初始的長度對於力量是有影響的,初始長度長的肌肉,其力量要大於初始長度短的肌肉,看到這裡可能你並不會完全的理解,關於肌肉長度和力量的關係要從肌纖維的內部說起。

我們的肌肉為什麼會產生力量?

因為它會收縮。

為什麼會收縮呢?

因為在肌纖維內部的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相互作用使肌肉發生了收縮,具體的作用情況是這樣的,在人體的肌纖維中,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是相互疊加靠近的,我們可以把肌球蛋白想像成一個長滿觸手的繩子,把肌動蛋白想像成一個具有彈力的皮筋兒,當我們想讓肌肉發力時,肌球蛋白上的觸手會抓住肌動蛋白,努力地把它往正中央拉,由此肌肉就會收縮(下圖中英文釋義—Actin:肌動蛋白,myosin:肌球蛋白)。

那麼當肌動蛋白被拉到一定程度時,它會疊加起來,這就使得肌球蛋白上的一部分觸手會失去工作位置,所以抓住肌動蛋白上的觸手會逐漸的減少,那麼肌肉的收縮力量也就隨之減小,而反之,肌肉拉長時,肌動蛋白是被拉長的狀態,那麼當人體想收縮肌肉時,肌球蛋白上的觸手都會把肌動蛋白抓住,收縮力量自然會大。

我們再來看兩種引體向上的動作,做反手引體向上時,肩關節是屬於內旋的狀態,此時的肱二頭肌的初始位置要比正常的情況下長,它的收縮力量會變大,所以反手引體向上對肱二頭肌的刺激效果要好。

那么正手引體向上對於肱二頭肌的刺激效果就不必細說了,肩關節都外旋了肱二頭肌的訓練效果肯定不會太好,不過正手引體向上對於肱二頭肌長頭的刺激效果要更強烈一些,相信大家都知道正展彎舉這個動作吧,正展彎舉與傳統的彎舉動作不同,這個動作是在肩關節極度外旋的狀態下做出來的,相信做過這個動作的人都能體會到它對長頭的刺激功效,那么正手引體向上和正展彎舉極度相似,肩關節都是打開的,所以正手引體向上對長頭的刺激會更明顯。

正展彎舉

那麼看到這裡你肯定又會產生了新的疑問,其實我拿兩種相似的動作作比較是非常沒有說服力,我們更想知道的是為什麼在肩打開的狀態下長頭的感覺會更強烈,先看解剖圖。

從圖中能夠看出,其實肱二頭肌的長頭在傳統的彎舉下發力時是非常彆扭的,在做彎舉時,負荷的方向是直線向下的,而肱二頭肌的長頭在肩關節的部位會拐個彎,這就會對長頭髮力時的力線產生影響,那麼在正展彎舉這個動作中,肩關節完全展開,肱二頭肌長頭的肌纖維方向和阻力的方向變成一致,使長頭的發力更加的舒服,所以刺激效果就得到了提升。

正、反手引體向上對手臂其他肌群的訓練

以上是從肩關節的角度對肱二頭肌的刺激效果進行的分析,其實正、反手引體向上對於手臂上其他肌群的刺激效果也有不同。

肱橈肌

正手引體向上對肱橈肌的刺激效果還是不錯的,我們想,做正手引體向上時,手臂的運動狀態就是一個錘式彎舉的動作,錘式彎舉是訓練肱橈肌的動作,因為肱橈肌的作用就是幫助人體把小臂歸位到虎口衝前的狀態,所以錘式彎舉這個動作複合肱橈肌功能,因為正手引體向上也是錘式彎舉的另一種姿勢。

肱三頭肌的長頭

做反手引體向上的時候,肱三頭肌的長頭也會參與進來,因為在肱三頭肌的3個肌纖維當中,只有長頭是跨越了雙關節的肌肉,它的起點是在肩胛骨,止點在尺骨鷹嘴,所以肱三頭肌長頭收縮時能夠以肩胛骨為參考點拽著整個手臂向後拉,做出手臂後伸的動作,這個功能和背闊肌是相似的,我們在練背的時候會感覺到肱三頭肌有酸脹感,這是正常的,那麼在做反手引體向上的時候,雖然手臂並沒有伸到身體的後側,但是在身體的前側它有明顯的後伸軌跡,所以反手引體向上具有鍛鍊肱三頭肌的效果。

正、反手引體向上的適應計劃

以上是針對正、反手引體向上對於手臂肌群刺激效果的分析,從分析中我們也能看出,反手引體向上相對於正手引體向上對手臂的鍛鍊會多一些,其實除了手臂肌群從其他肌群的鍛鍊效果上也能看出反手引體像是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鍛鍊動作,它不僅能練到手臂也會兼顧到背部的上面和下面區域,而正手引體向上是一個針對性強的訓練動作,它只會強化背闊肌,而且還是背闊肌的上面區域,我們不能簡單的就判定正手引體向上一定要比反手引體向上好,反手引體向上是一個中庸的訓練動作,但中庸也是一種智慧,這個動作沒有優點自然也就沒有硬傷,它和硬拉一樣,看似好像沒有側重點,但是能上大重量,當訓練的負荷一上來,身體上幾乎所有的肌群都能練到。

那麼做反手引體向上時我們就可以掛上槓鈴片或者啞鈴做負重式的訓練,對於一個真正的健身者來說,他的訓練計劃裡不可能永遠都是8—12次的中等強度訓練,一年中也得有幾個月的時間專門進行力量訓練,所以在力量訓練期反手引體向上是非常好的訓練動作。

那麼當我們進入到肌肥大的訓練期時,就可以多練練正手引體向上,對背闊肌進行針對性的刺激。

相關焦點

  • 如何實現引體向上零突破,了解循序漸進法,讓你成為引體向上高手
    所以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應該如何去實現引體向上零突破。想要突破引體向上方法有很多種,那麼今天在這裡小編比較推薦循序漸進法,也就是說先練習其他的訓練動作,通過這些動作增強我們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強手臂肌肉的力量,增強整個引體向上的流暢性,就能幫助我們完成標準的引體向上。
  • 挑戰:一口氣進行50個引體向上,我能做到嗎?
    導語:說起引體向上,很多練背的小夥伴不可能不知道這項運動。引體向上是所有男士必練的功課,本期我們就來看一看如何攻克引體向上。我們在本期會了解引體向上的具體進行方式,看一看我是如何挑戰一口氣進行50次引體向上的,我能做到嗎?
  • 想要提升手臂力量,練出麒麟臂,你應該這樣做,全面訓練手臂肌肉
    肱三頭肌的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伸,長頭還可使肩關節伸。遠固定時,使上臂在肘關節處伸。肱二頭肌的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肘關節屈和外旋。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攏。肱二頭肌屬於拉力肌肉,在引體向上和槓鈴划船等動作中有很強的輔助作用。手臂肌肉可以說是除了腿部、胸部和背部肌肉外最重要的肌肉了,強有力的手臂力量能夠增強我們做其他運動的表現能力,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訓練方法對手臂各個部位進行鍛鍊。
  • 引體向上,如何從零開始?
    它要求練習者依靠手臂、上肢、背部、腰腹等部位的肌肉力量來克服自身體重,將整個身體拉起,並至少讓下巴越過杆位,且頭部不能後仰。引體向上的難點在於,背部是引體向上的主要發力點,而背部肌肉恰恰是我們平時用到比較少的肌群之一,所以有的官兵引體向上完成不好,也就不難理解了。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話,連一個都做不了的也大有人在。當然,練習引體向上的好處頗多。
  • 正手引體向上能做10個是什麼水平?
    可以這麼說,在常見的健身動作中,只有引體向上是一個最無法作弊的動作。比如玩動感單車時跟不上教練節奏,你可以悄悄放慢節奏;做伏地挺身時力量不夠,你可以通過依靠快速上下和身體不保持直線來省力;做平板支撐時,你可以塌腰或抬臀來延長支撐的時間。
  • 引體向上如何正確練習?帶你解決引體向上相關困惑,你值得了解
    導語:引體向上動作每一個人都不陌生,作為健身領域的黃金動作,作為高難度高強度的訓練動作,該動作被稱之為上肢的訓練之王,要知道,一個真正標準的引體向上是能夠鍛鍊到背部肌肉,手臂肌肉,三角肌,腹肌,小臂肌肉以及胸部肌肉的可以說幾乎佔據了上半身所有的肌肉群。
  • 引體向上你了解嗎?你的動作規範嗎?我來教你如何正確練習
    導語:要是說有什麼方法能最有效地提升上半身力量,引體向上算是其中之一了。它屬於十分具有挑戰性的自重訓練。大家堅持練習,都是可以將引體向上的個數提升上去的,即便你是從零開始的也一樣,所以趕快開始你的手臂和背部肌肉的鍛鍊吧。一、增加個數要超過你所期望的數量。
  • 想要快速提高引體向上的數量?應該如何做呢?四個步驟
    想要快速提高引體向上的數量?應該如何做呢?四個步驟可以知道的是,目前大部分人,不要說完成很多次引體向上了,大家甚至無法單獨完成一個完整的引體向上。那麼今天主要教大家如何在短時間內,從剛學會引體向上,到逐漸能做更多訓練次數,希望能帶大家提供更多的幫助。接下來像大家分享幾個簡單的步驟,只要按照這些來,那麼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可能引體向上從0~10次了。
  • 63公斤小哥挑戰背著老婆做引體向上,經過57天的努力後……
    今天這篇文章要給健身的小夥伴們分享一個有趣的挑戰。一起來看一下:挑戰是這樣的,一位體重63公斤、自稱「極客攀巖者」的小哥,想要背起自己的老婆完成1個引體向上,他能挑戰成功嗎?這位小哥名叫"Geek climber" ,是某社交平臺的一位攀巖網紅。他除了是一名攀巖者,更是一名富於極客精神的訓練狂。
  • 引體向上訓練遇到平臺期,這幾個訓練小建議,能夠幫助你突破
    導語:說到引起向上訓練動作,大多數的健身人士都是不陌生的,即使我們沒有接觸過健身領域,或多或少都了解過。引體向上訓練動作是我們中學時代體能測試的一個經典動作,然而該訓練動作的難度的確是不容小覷的,可以說,很多男生做引體向上都非常吃力,而且絕大多數的女生一個引體向上都完成不了。
  • 有人說:引體向上沒法在家練
    有人說:引體向上沒法在家練!誰說的?在家也可以練引體向上!那家長問:「家裡那麼窄,都施展不開怎麼練?沒有單槓怎麼練?」可以這樣練!第一種方法:彈力帶+門+小板凳準備一條彈力帶,掛在門頂上,坐在小板凳上做好,雙手握住彈力帶,開始進行下拉動作,挺胸收背,下拉頻率可適當慢些,力道向下,體會發力,重複5組,每組10次。第二種方法:毛巾/浴巾/抹布俯臥在地,雙手使勁拉直毛巾,然後將毛巾往後拽,向胸部拉動,重複5組,每組10次。
  • 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怎樣去練習,才能夠讓效果最大化?
    導語:當你想在健身的領域當中長久的發展,想要對健身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那麼很多標準的黃金動作是必不可少的,引體向上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個例子。說到引體向上,他是健身訓練當中名副其實的一項金牌黃金動作,尤其是在背部鍛鍊這方面如果說練背只能選擇一個動作,相信很多有一定健身常識的健身人士都會選擇引體向上。那麼在引體向上訓練過程當中,想要讓訓練效果最大化,完成高質量的引體向上,接下來這幾點實用的建議是可以讓你的健身效果大大提升的。
  • 「極客攀巖者」挑戰背著老婆完成1個引體向上,究竟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對一個體重63公斤的男人來說, 想要背起自己的老婆完成1個引體向上,究竟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一位自稱「極客攀巖者」的哥們就做了這麼一次挑戰。與此同時, 他也開始虛心的學習最基礎的引體教程,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動作技術。 比如向上拉時要抬頭看向單槓挺胸、收緊臀部和腿部等等。
  • 健身問答:引體向上天天練還是隔天練?如何從4-5個提升至10個?
    從問題描述可以得知你的水平在4-5個引體向上左右,可以說很不錯了。其實在這個基礎上提高引體向上成績還是很簡單的,這比實現引體向上「零突破」要容易得多。接下來我會從你問題描述所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答。首先,引體向上天天練好還是隔天練好?個人認為,成績的提升不在於天天或者隔天,這裡統稱為訓練頻率,即一天一練和兩天一練。
  • 引體向上千萬不能這麼做,不僅沒有訓練效果,而且還傷身
    引體向上千萬不能這麼做,不僅沒有訓練效果,而且還傷身 引體向上是個非常不錯的動作,有許多的朋友都會去嘗試用引體向上來幫助自己鍛鍊
  • 被人忽視的引體向上,是打造寬背的優質動作,你對它了解多少?
    一組引體向上,你可以做幾個?10個,20個,還是50個?要是一次練背只做引體向上,你又可以做多少個?100個?300個還是500個?在這裡,其實不是在比次數,但是引體向上做的次數多,也是一種實力的展現,籠統來說,把引體向上做好,更是背部變厚變寬的「捷徑」,衡量是否型男的標準之一。你對引體向上,了解有多少呢?正握和反握引體向上的區別引體向上有正握和反握之分,但不少小夥伴會認為它們是完全分開的動作。正握和反握引體向上非常相似,但兩者之間有一個根本的區別,那就是手的握法。
  • 大學舉辦引體向上賽:1/3男生1個都做不了,網友:放過學生吧
    在學校眾多的體測項目中,引體向上絕對是最讓人頭大的一個測試。過高的及格線+需要很強的上肢力量,讓這個項目的通過率一向十分愁人。近日,南京航天航空大學舉辦了一場引體向上校園爭霸賽,2000多名學生參加,然而超四成學生只能做10個以下,達不到及格線,引發熱議。
  • 三個動作規範要領,掌握這個,你才可以做好引體向上!
    其中引體向上絕對是光大男性最經常提起的運動,他不僅僅是中考體育考試的必考科目,也對男性的健身效果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引體向上並不需要很複雜的健身器材,往往只要在單槓上面就可以完成。雖然他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是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很多人卻難以完成。本文將詳細解讀關於引體向上那些事!一、引體向上三個動作規範要領,掌握這個,你才可以做到標準引體向上!
  • 空翻單手引體向上……渝版"楊過"變身健身達人
    他只有一條手臂,卻有六塊腹肌,他能空翻,能單手引體向上……   近日,重慶某健身房一獨臂小夥健身的視頻,在朋友圈等網絡社交平臺走紅,網友們稱他為現實版斷臂「楊過」,並紛紛讚揚他的勵志。   獨臂小夥真名叫塗藝,今年24歲,從事跟健身有關的工作。
  • 只有做引體向上才能鍛鍊出背肌?全面激活背部肌肉,這組動作也行
    很多體測都有引體向上這個科目,所以大家都知道我們校園裡有專門拉引體向上的槓桿。這是一個經典的動作。為了訓練背部肌肉,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但是引體向上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對胳膊肌肉、腹部肌肉的要求很高。玩引體向上相當困難,很多人堅持不了。更別說有質量規律了。因此,鍛鍊背部肌肉需要相對容易完成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