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國內汽車質量投訴指數分析報告

2021-01-08 騰訊網

投訴總結髮現

一、從TOP20投訴車型指數來看,前兩名被大眾車型佔據,自主品牌車型佔據四名,均來自吉利汽車,其中博瑞系列產品和博越車機升級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點,被扣上銷售欺詐的帽子;另外,帝豪車型變速箱故障燈亮,發動機異響問題一直困擾著大批車主,值得引起重視。

二、從品牌投訴指數TOP10來看,大眾、吉利和本田品牌位居前三,前十大投訴品牌中,自主品牌佔據兩席,分別是吉利第二位、奇瑞第七位。

三、從車企類別投訴指數來看,合資車型受市場保有量大,投訴問題集中影響,投訴指數繼續佔據64%的高份額,位列前三的車企分別是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別克;自主品牌投訴量佔比33%,投訴前三名車企分別為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和奇瑞汽車。

四、從車系投訴指數來看,自主品牌以3,056的投訴指數高居榜首,作為率先搭載最新智能網聯應用和高科技配置的品牌,車身及電氣相關層面問題較多,加上售後服務水平差,導致二次投訴;德系品牌因市場保有量巨大,加上旗下熱銷車型邁騰、速騰和探嶽等車型投訴集中影響,以2,741投訴指數位列第二位;日系品牌位居第三位,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後的日系品牌故障率較以往自然吸氣大幅增加。

五、從級別投訴指數來看,12月SUV以41%的佔比位居細分領域首位,車型依然來自大眾品牌,前兩名分別是探嶽和途觀L;緊湊車排名第二,佔比31%,前十大緊湊車投訴指數車型中,自主品牌僅帝豪上榜,其它被合資品牌佔據,前兩位分別是速騰和標緻408車型。

六、從車款投訴指數來看,2019款車型以21%的份額繼續佔據了第一位置,代表車型主要為探嶽;2020款佔據18%的投訴指數份額位列第二,代表車型主要為奔馳GLB;此外,2021款新車投訴指數佔比為6%,前三名車型為雷凌、哈弗H6和本田CR-V。

七、從質量投訴指數來看,伴隨著車載網聯和高科技配置搭載,加上供應商配件質量參差不齊,車身及電氣相關層面質量投訴繼續以27%的份額佔比繼續位居首位,代表車型為探嶽和邁騰;其次是核心部件發動機和變速箱,分別佔比21%和18%,代表車型分別是標緻408和邁騰及途觀L;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產品質量問題多爆發於車機互聯等相關層面,故在問題解決上存在難度,最終導致售後服務層面的投訴佔比高達14%。

1、車型投訴指數T0P20分析

2020年12月份投訴指數TOP20車型中,前兩名依然是來自一汽-大眾旗下車型邁騰和速騰,邁騰「機電單元故障」問題和速騰「輪胎開裂和變速箱異響」問題持續發酵,廠商至今無應對方案;標緻408投訴指數繼續保持強勢,本月繼續位居車型第三位,發動機燒機油和異響問題依然無解。

TOP20車型投訴指數中,自主品牌車型佔據四名,均來自吉利汽車,其中博瑞系列產品和博越車機升級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點,被扣上銷售欺詐的帽子,另外帝豪車型變速箱故障燈亮,發動機異響問題一直困擾著大批車主,值得引起重視。

2、汽車品牌投訴指數分布

2020年12月份,前十大品牌投訴指數排行中,大眾以19%的佔比繼續位居品牌榜首,邁騰、速騰等熱銷車型為主,邁騰「機電單元故障」問題集中持續,速騰「輪胎開裂和變速箱異響」問題無解;吉利上升至品牌第二,博瑞和博瑞新能源投訴集中爆發,均以「車機升級服務廠家不兌現」售後服務層面投訴為主,由於問題持續得不到解決,導致車主不滿;本田品牌受飛度及本田CR-V兩款熱銷車型投訴升溫影響,排名位列前三位,主要問題以「飛度冷車啟動異響」和本田CR-V「機油增多」歷史問題為主。

前十大品牌投訴指數排名中,自主合資2:8分,大眾品牌位居榜首已久;吉利品牌作為自主增長最為迅猛的品牌之一,前五名品牌中常見它的蹤影。

(一)大眾品牌重點投訴車型指數分析

大眾品牌旗下產品投訴指數顯示,市場保有量較大的邁騰、速騰和探嶽等車型繼續保持較高的投訴強勢,主要問題分別是邁騰「機電單元故障」問題和速騰「輪胎開裂和變速箱異響」問題都是持續較久的問題;前八名車型投訴指數中,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各自佔據一半,總投訴指數一汽-大眾明顯高於上汽大眾。

南北大眾旗下熱銷車型較多,市場保有量較大,除了老生常談的發動機燒機油和變速箱異響頓挫問題外,伴隨著新車搭載更多高科技的配置,車身及電氣相關層面投訴指數開始升溫,說明三方配件可能存在質量缺陷,希望能夠引起廠商重視。

(二)吉利品牌重點投訴車型指數分析

吉利投訴指數猛增至品牌第二位,旗下熱銷車型博瑞和博瑞新能源投訴集中爆發,主要是博瑞和博瑞新能源 「車機升級服務廠家不兌現」車身及電氣層面問題為主,此外,博越「車機升級後360隨動轉向被關閉」問題也廣受消費者關注,由於問題持續得不到解決導致售後服務層面投訴攀升。

吉利汽車作為自主銷量增長最為迅猛的車企之一,在過去積攢了大量的用戶群體,如今新車上市雖然得到市場認可,但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導致消費者體驗不佳,加上售後服務不作為,品牌口碑或因此進一步下滑。

(三)本田品牌重點投訴車型指數分析

本田投訴指數繼續位居品牌第三位,東本和廣本旗下主流熱銷車型均有上榜,本田CR-V「機油增多」問題每年冬季都會復發,飛度「啟動異響」問題由來已久;前四名投訴車型中,東本和廣本各佔一半。

日系車一向給消費者留下皮實耐造、小毛病少的市場口碑,但近年來,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日系車開始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相關問題也開始陸續爆發,希望車企能夠認真應對車主問題,投入更多的研發費用,解決消費者的疑惑。

3、汽車品牌類別投訴指數分布

2020年12月,合資品牌市場保有量最大,加上主流熱銷車型均存在一定的問題,投訴指數達到5,903,佔比高達64%的份額也不難理解,自主品牌投訴指數3,056,佔比33%,這對於市場保有量遠小於合資來說,情況並不樂觀;進口品牌投訴指數繼續佔據3%的份額。

(一)合資品牌重點車企投訴指數分析

從12月合資企業投訴指數排行來看,南北大眾繼續位居前兩位,其中一汽-大眾邁騰、速騰和探嶽三款車型問題嚴重,投訴量一直居高不下,導致投訴總指數明顯高於上汽大眾;第二名上汽大眾旗下品牌途觀L變速箱機電單元故障和朗逸車內異味等問題投訴繼續保持;上汽通用別克位居第三位,英朗發動機故障燈亮問題由來已久,至今廠商沒有解決方案,消費者苦不堪言。

北京現代領動發動機異響、轉向系統卡頓問題投訴持續發酵,位列合資車企第四位;東風標緻408問題由來已久,排行位列合資車企第五位,這讓市場保有量本不大的標緻品牌再次蒙上一層陰影;廣汽本田位居合資車企第六位,飛度「啟動異響」和雅閣「轉向卡滯異響」問題為主。

(二)自主品牌重點車企投訴指數分析

12月自主車企投訴指數排行中,吉利汽車受博瑞和博瑞新能源及博越三款主流車型集中投訴影響,投訴指數以625的強勢上升至自主車企第一位,三款車型投訴均以系統無法升級,承諾不兌現相關問題展開;長城汽車以413的投訴指數順勢下滑第二位,旗下熱銷車型哈弗H6「轉向異響」問題最為突出,另外,旗下高端品牌WEY VV7「互聯收費升級」問題,導致消費者不滿;奇瑞汽車旗下瑞虎8和艾瑞澤5兩款熱銷車型奉獻主要投訴指數,質量問題以「發動機異響、車身生鏽」為主,位居自主車企第三位。

長安汽車今年多款新車上市,主流熱銷車型長安CS75系列產品和逸動,均出現一定量的投訴,長安CS75系列產品問題主要出現在售後承諾不兌現層面,逸動則以異響層面投訴為主,整體投訴指數位列自主車企第四位;廣汽傳祺投訴指數位居第五,傳祺GS4問題繼續爆發,除了變速箱相關問題外,發動機漏油和下擺臂故障也被屢次投訴。

4、汽車品牌國別投訴指數分布

從投訴車型國別來看,12月份自主品牌投訴指數達到3,056,繼續位居車系首位,作為率先搭載智能網聯和眾多高科技配置車型,投訴量長期佔據榜首符合預期;受大眾旗下熱銷車型邁騰、速騰等車型投訴持續影響,以2,741投訴指數位列第二位,與自主品牌差距越來越小;日系以1,492的投訴指數排名第三,較上月有所下降,本田CR-V、飛度、雷凌等熱銷車型均出現在TOP20排行榜中。

由於自主品牌近年來發展迅猛,尤其是SUV市場的爆發,助推自主品牌投訴份額出現增長,但受新車眾多、產品品質參差不齊,維修技術差等問題影響,常年佔據榜單首位。德、日、美系品牌分別位列二、三、四位,法系車排名第五不變。

5、細分車型投訴指數分布

從具體的細分車型投訴指數來看,12月SUV繼續位居細分領域首位,緊湊車排名第二,這與國內SUV和緊湊車市場銷量份額大息息相關;此外,受自主品牌上遊拓展推出中型車影響,助力中型車產品質量投訴指數位居第三;其它細分車型佔比整體不大。

從SUV、緊湊車和中型車三大細分市場投訴指數TOP10榜單來看,各細分市場主力熱銷車型投訴位居前列。SUV榜單中,南北大眾熱銷車型探嶽繼續強勢上榜,此外上榜的兩款新面孔車型為瑞虎8和途勝;緊湊車榜單中,速騰和標緻408位居前兩位,其它車型幾乎被主流熱銷車型所佔據;中型車榜單中,邁騰繼續位居第一,緊跟其後的是博瑞新能源,繼上月爆發後,本月繼續大幅增長。

6、車款投訴指數分布

從12月份汽車款型投訴指數來看,2019款車型以21%的份額繼續佔據了第一的位置,探嶽位列首位;2020款佔據17%的投訴份額位列第二,奔馳GLB強勢上榜;此外,2018款近出保車型投訴指數佔比為16%,博瑞新能源投訴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2020款一年內新車中,奔馳GLB「碳罐電磁閥阻尼器減配導致異響」問題遭到集中投訴,2019款投訴車型中,探嶽以137的投訴指數繼續位居第一,環比繼續增長;速騰車型投訴指數分別在2020款、2019款車型中出現,說明產品質量問題持續已久。

7、質量問題層面投訴指數分布

汽車門網將車輛質量投訴分為發動機、變速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轉向系統、輪胎、車身及電氣和服務八大類。通過對12月份車型投訴指數分析,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車身及電氣、發動機、變速箱和售後服務四個層面,其中車身及電氣層面佔據絕對的投訴份額,佔比為27%。

車身及電氣相關質量投訴指數繼續保持佔比第一的份額,典型車型探嶽投訴指數領先其它車型,「大燈不亮」問題最為集中;發動機質量投訴指數佔據21%份額,質量投訴集中在機油增多、燒機油、異響等問題上,其中標緻408繼續位居首位;變速箱投訴指數佔據18%的份額,主要涉及大眾旗下車型,包含邁騰、途觀L和速騰等,「異響頓挫」問題持續;值得注意的是,速騰車型投訴指數分別在車身電氣、變速箱層面均有出現,邁騰在車身及電氣、發動機和變速箱中均有出現,說明一汽-大眾兩款產品綜合質量較差。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有兩款新面孔車型投訴指數上榜服務前三,分別為博瑞系列(含新能源)產品,主要投訴問題均為「車機系統相關故障」為主,由於問題升級也無法得到解決,導致服務投訴指數較高,長久下去勢必會影響產品銷量。

投訴指數:汽車門網全新構建汽車投訴指數計算模型(簡稱:QCMS),將車型質量投訴分為八大類,根據發動機、變速箱、車身及電氣、制動系統、轉向系統、懸掛系統、輪胎、服務等問題影響嚴重性分別賦權,並對集中性事件額外加權,最終形成有效投訴指數,指數越大越嚴重。

數據來源:汽車門網

時間周期:2020.12.1-2020.12.31

製作單位:汽車門網•數據部

相關焦點

  • 2020年四季度汽車投訴分析報告
    據統計,本季度受理投訴共涉及184個汽車品牌旗下的975個車系,環比增加5個品牌,減少5個車系。 總體來看,四季度投訴呈現如下特點: 1、四季度,受部分德系和日系品牌車型投訴量持續增多影響,國內汽車投訴延續了三季度的增長勢頭,累計投訴量刷新了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 電池問題居投訴榜首、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高增長
    該報告以千龍智庫企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評價體系為依託,以68家在售新能源汽車品牌為研究目標,精準分析形象傳播、價值影響、品牌熱度、曝光投訴等維度數據,綜合計算企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指數,最終形成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行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TOP20總榜及造車新勢力、自主品牌、外資及合資品牌、曝光投訴等細分榜單。
  • 2019湖南3C家電消費質量報告①| 質量問題是電視投訴熱點
    【編者按】日前,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在對2018年受理的投訴情況進行了數據公示,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共受理了4144件,其中商品質量、售後服務、價格等方面的問題依然是投訴熱點。來自紅網輿情大數據也顯示,2018年收到網友針對家用電子電器類發布的投訴帖2000多個,家電類的投訴糾紛正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月度報告(12月)
    月,國內棉花收購和加工接近完成,新棉加工量持續增長,市場資源量充裕,紡織行業下遊需求好轉,對棉花原料補庫需求和採購熱情持續升溫,國內棉花價格延續上漲,成品紗線以及粘膠和化纖等產品價格也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 銷量漲了,質量呢?拷問本田汽車「工匠精神」
    公開報導顯示,2020年5月29日,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曾宣布召回汽車774774輛,其中,廣汽本田召回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謳歌TLX-L、謳歌CDX、謳歌RDX、鋒範、奧德賽、冠道、繽智、飛度、凌派、雅閣系列汽車396149輛。
  • 汽車質量排名:奔馳跌出前十 一熱銷車型意外墊底
    據上述新車質量可靠性報告顯示,在日系豪華三強——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中,雷克薩斯在全球市場相比謳歌、英菲尼迪更為熱銷,2015年累計銷量約65.2萬臺,同比增長12%。同時在新車質量可靠性方面,已有10年取得第一,4次位居第二,每百輛車故障次數為95次,2016年度依然位居豪華汽車品牌新車質量排名第一位。  「相對來說,日系豪華車的中國步伐還是來的太慢。
  • 安徽省滁州市12315消費投訴舉報2月份分析報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2月份,安徽省滁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12315熱線作為暢民意、系民生的平臺,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維護了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2月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處置指揮中心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諮詢3139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5.27萬元,較好地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 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生活質量指數位居世界131個國家的第54位
    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9:生活質量現代化研究》。《報告》首次完成2000~2016年世界生活質量評價,2016年中國生活質量指數在世界131個國家中排第54位。
  • 天津《汽車室內空氣品質比較試驗報告》發布
    《汽車室內空氣品質比較試驗報告》並呼籲——「氣味須治理標準應細化 檢測要多樣」。日前,天津市消費者協會與南京、北京、上海、重慶、大連、廈門、青島、深圳、瀋陽、長春、哈爾濱、杭州、濟南、武漢、廣州、成都、西安、昆明、香港、澳門等21城市的消協(消委會、消保委)及中國消費者報社,共22家消費維權單位聯合目前國內最權威的汽車室內空氣品質檢測機構、也是國家相關標準起草單位之一的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首次依據2012年3月1日頒布實施的標準《乘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指南》,
  • 指數震蕩仍是主基調(12月4日早評)
    從2020年12月的市場環境來看,海外疫情形勢仍有待觀察,國內經濟保持韌性,持續復甦態勢,「十四五」規劃也將逐步明確政策方向,財政政策在四季度仍有釋放空間,但貨幣政策將逐步回歸正常偏中性格局,大小非持續加大減持力度,加上融資規模持續超千億,使得市場年底前資金面處於略偏緊格局。
  • 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年度報告發布 建築施工投訴佔比最高
    原標題: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年度報告發布 建築施工投訴佔比最高   環保部日前發布《中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報告(2016)》,披露了全國城市聲環境現狀以及噪聲防治工作的總體情況。
  • 中國汽車輪轂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未來幾年中國汽車銷量有望持續穩定增長,為汽車輪轂行業提供了發展的機遇。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汽車輪轂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中國的低保有率水平和日益提高的購買力決定中國仍處於汽車快速普及期,預計未來中國汽車年產銷規模將達到5000萬輛,與之相對應的車輪行業國內OEM和AM市場規模將分別為390億元和90億元。
  • 德勤報告揭示真實汽車後市場
    2020年1月17日,中消協公布了《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 821377件,同比增長7.76%,解決614246件,投訴解決率75%;其中,汽車及零部件投訴34335件,佔比4.2%,比2018年同比激增25.1%,大幅超越其他行業投訴量,而汽車及零部件投訴中,以下幾個方面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 2019-2025年中國汽車空調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汽車空調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汽車空調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汽車空調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汽車空調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汽車空調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 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 198!
    11月11日晚,陝西省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顯示,11日晚8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超過200,為203,屬於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這也是西安今冬首次出現重度汙染天氣。今天11點西安空氣品質指數198截止今早11時,西安為中度汙染根據陝西省生態環境廳消息,今天,我省大部以靜穩天氣為主,相對溼度較大,利於汙染物生成和累積。預計關中地區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西部地區可能出現重度汙染。
  •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綜合指數」超越美國
    為全面評估中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水平,本報告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予以研究和量化分析。報告中數據的爬取均來自國際組織、政府部門和專業網站等權威渠道。 宏觀層面,通過對中美新能源汽車發展4個指標維度的比對,得出的結論是,美國的競爭優勢主要在核心技術創新上,中國的競爭優勢則在政策力度、產業規模和市場空間上面。
  • 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CBDI)研究報告(2019)
    報告說明一、《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是《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課題研究成果的綜合體現,是對我國品牌經濟發展水平的客觀評價和量化變現;二、本《報告》所涉及的數據指標均由獨立第三方機構通過大數據工具採集,課題組組織專家對填報數據進行了合理性審查和核驗,對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於單位取捨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
  • 中國汽研發布汽車指數 助力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月14日訊 昨日,以「共築零願景」為主題的中國汽研指數之夜於北京啟幕。活動中,中國汽研推出了「中國汽研汽車指數」體系。汽車指數推薦車型不僅是消費者直觀的參考,同時也在激勵整車企業優化產品配置升級,以標準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全面轉型。目前,已有70%以上的主流車企將汽車指數測評規程納入研發體系。汽車指數是基於行業發展方向和消費者需求的技術標準,源於大量汽車技術數據和案例的研究,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為車企優化產品設計提供有效依據。
  • 中國汽車健康指數研究:甲醛和乙醛常溫高溫下易超標
    「不同車企、不同車型的車內空氣品質差異明顯,常溫和高溫階段最容易超標的化合物都是甲醛和乙醛。摸底評價樣車中,暫無獲得5星級評價的『健康車』。」這是中國汽車健康指數(C-AHI)車內揮發性有機物(VOC)和車內氣味強度(VOI)測試評價規程最新的研究成果。
  • 財新BBD:2018年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8年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即可!     2018年8月28日,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3.0版(以下簡稱NEVI)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7月NEVI綜合指數為26.6,較上月驟降12.7。其中,排名前五的城市依然為廣州、深圳、上海、北京和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