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我的語文課白上了嗎?這些字的讀音變了?教育部回應:還沒確定改!

2021-01-14 CGTN

近日,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網絡熱帖刷屏各大社交媒體。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在文章中,許多念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隨後,這一事件也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看不懂,紛紛表示,這麼多年的學白上了!

 

隨後,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漢字拼音研究室的回應稱:還沒改!

 

回應中表示,網上大部分流傳的內容來自國家語委一個徵求意見稿,而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今後正式發布的「審音表」應該不完全和「徵求意見稿」一樣。目前所有讀音應該繼續遵循老的普通話審音表。 


其實,也有一些讀音是很早就已經做出調整的了,比如呆板中的「呆」(dāi)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廢除了ǎi這個讀音了。


有人認為,語言本就是約定俗成,讀音應該順應社會發展,少數服從多數,選擇大家的念法作為標準,十分正確。也有人認為,語言應該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質,特別是古詩中的字,不能隨意聽從大眾的「誤讀」,進行更改。為此,他們還發明了個新詞。

 

An article named "Chinese characters whose pronunciations have changed" has swept across China’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d triggered a lot of discussion recently. The article claims that the way som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pronounced have been changed, including the characters in some well-known sentences from ancient poems. The pronunciations which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misread in the past are now the officially deemed correct.


An official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later responded that most of the so called 'new' pronunciations of Chinese online have not yet been confirmed.  Many Chinese netizens said altering pronunciations would change the rhyme of the sentences in poems, ruining the beau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Supporters believe this is how language advances, and the pronunciations should adapt to the need of society, and follow the pronunciation read by most people, rather than remain in the past.  


漢語博大精深,單單字音一項就讓學生時代的我們受盡「折磨」,更是難倒了一大片學漢語的外國朋友。


「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的漢語四聲音調也讓外國朋友們「苦不堪言」。


漢語的難學程度,從各國群眾的吐槽裡就可以看出來。


比如不同語言要表達「一個人聽不懂另一個人在說什麼」的時候,漢語就頻頻「躺槍」 。


"To jest dla mnie chinszczyzna!"

(「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中文!」)

"μου φαινεται κινεζικο."

(「聽著就跟漢語似的。」)

"Parca e Chineza!"

(「就像漢語一樣!」)

"Это для меня китайская грамота."

(「對我來說,這就是個漢語文獻。」)

"Onpas Kiinalainen jutuu!"

(「這都什麼漢語似的玩意兒啊!」)

"Para mi es chino."

(「對我來說像中文一樣。」)


漢語雖然難學,卻沒有阻礙那些在「漢語學習路」上下求索的外國朋友們。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如今不再僅僅只是一句歌詞。


學習漢語的外國人數量在不斷增加,漢語也被納入許多國家的入學考試和教學大綱裡。


去年11月,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監督局表示,2019年漢語將被正式納入俄羅斯「高考」——國家統一考試;在素有「英國高考」之稱的A-level考試中,去年選考漢語的考生人數首次超過德語,漢語也因此成為英國第三大熱門外語;2017年12月,愛爾蘭公布了2017-2026年外語教學戰略,其中的一大重要舉措就是將漢語納入愛爾蘭高中結業考試。


Though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widely acknowledged as one of the hardest languages to lear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ers are studying it. Chinese has been added to important national exams and the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some countries. 


Russia's Federal Service for the Supervision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in November announced that the Unified State Exam,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in Russia, will include Chinese as an elective foreign language starting 2019. 


In last year's A-levels, a public exam taken by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K, 3,334 students opted for Chinese tests, compared to 3,058 taking German, making it the UK’s third most popular foreign language.


The Irish government in December 2017 released a decade-l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y, which announced that Chinese would be introduced as a subject in Ireland’s Leaving Certificate exam, the final examination in the Irish middle school system.


除了持續升溫的「漢語熱」,漢語的影響也滲透到了其他語言中,比如英語中就出現了許多中式英語表達。


以前常被嘲笑的Chinglish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如今已經成為了英語中的日常用語。



去年10月,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一詞還被收錄進權威詞典《牛津英語詞典》。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據《牛津英語詞典》編輯部統計,該詞典目前收錄了約250個漢語外來詞,比如「taikonaut」(太空人,指中國太空人)、「guanxi」(關係)、「fengshui」(風水)、「hongbao」(紅包)等。


Chinese has already had an impact on other languages. For example,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added the Chinglish phrase "add oil" into the dictionary in its October update. "Add oil" is a direc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phrase "jiayou'. Due to the versati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jiayou" can mean both "going ahead" and "refueling" in Chinese. Translating "jiayou" into "add oil" to encourage others or cheer them up was regarded as a jokey and unidiomatic Chinglish expression in the past. But now, "add oil"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OED as the official English translation of "jiayou" to express "encouragement, incitement or support for someone else". 


According to OED statistics, there are about 250 Chinese loanwords in the dictionary, such as "taikonaut" (a word referring to Chinese astronauts, consisted of the Chinese word "taikong" and the English term "astronaut"), "guanxi"(relationships and one's social or business network), "fengshui"(a system of spiritual energies, both good and evil, present in the natural features of landscapes) and "hongbao"(a monetary gift usually give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還沒最終確定;改讀音,不如換詞形
    文/作業幫家長版App近日,網上熱議「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改讀「xié」,「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改讀「qí」,網友質疑改讀音破壞傳統文化。19日,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稱,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還未通過審議 應以原讀音為準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還未通過審議 應以原讀音為準原標題:教育部回應「古詩改讀音」:還未通過審議 應以原讀音為準近日,網上熱議「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改讀「xié」,「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改讀「qí」,網友質疑改讀音破壞傳統文化。
  • 一批字的拼音改了?錯誤讀音「轉正」了?網友大喊:我不同意!教育部...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難道我這麼多年讀的是假書?話題一出來網友都炸鍋了,紛紛表示拒絕:我!不!同!意!這是真的嗎?   全文共236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你讀對了嗎?
    網友自嘲「上了個假學」18日,一篇題為《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社交媒體上熱傳,文中提到,「由於讀錯的人較多,『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等古詩文中的讀音已經更改」。有網友表示,古詩文讀音都是押韻的,如此更改之後,古詩文失去了原先的韻腳。
  • 這些字的拼音改了? 今年內就有正確答案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改讀「xié」……這幾天,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帖子在網上引起熱議。對許多人來說,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又成為了對的?看到網帖,網友炸了鍋,紛紛驚呼「自己上了個假學」。這些字詞拼音真的已經被修改了嗎?
  • 小學古詩改讀音,網友沸騰:改的太沒文化,官方回應:未通過
    小學古詩改讀音,網友沸騰:改的太沒文化,官方回應:未通過 我國的歷史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發展至今演變出來各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古詩詞作為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更是給我們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糧。
  • 這些字的拼音改了? 《咬文嚼字》主編:還沒定
    這些讀音真的都要改過來嗎?這些字的讀音改了嗎?《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一文中,到底羅列了哪些字讀音的修改?「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最新字詞讀音修改匯總哪些字詞讀音被改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提到,「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如: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拼音被改」引質疑,一個字的讀音到底是由誰決定的
    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原在本詩中讀「cui」,現改為「shua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由「xia」改為「xie」。「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由「ji」改為「qi」。因為較多人讀錯而做出的諸如此類漢語拼音修改,近日通過中國播音主持網的一篇《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古詩文改讀音如此折騰沒必要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斜」讀「xié」還是「xiá」,在很多上了年齡的人看來是讀「xiá」,然而有網友注意到,新版教材和詞典上的注音是「xié」。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中「騎」的注音由「jì」改為「qí」等。對於這一改變,網友紛紛質疑讀音改變會破壞韻律,且不尊重傳統文化。
  • 這些字的讀音被改後,我們如何讀那些年學過的古詩?
    聽說一些早已熟悉的讀音被更改,不少網友炸開了鍋,有人驚呼「上了個假學」。不過,「部分字詞讀音更改」已是舊聞,早在2016年《<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發布時就曾引發熱議。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教授王暉2月19日告訴澎湃新聞,有些引起議論的讀音早已體現在詞典和教材中,比如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如果這些讀音確定更改,我們該怎麼讀哪些年學過的古詩?
  • 還記得這兩天熱傳部分字詞讀音要改的消息嗎?根本還沒定!
    難道這些字詞的拼音都改了?近日,《注意了:這些字新華字典裡讀音都改了!別讓孩子再讀錯了!》一文引起了網友熱議,有網民借古代詩人的口吻質疑:「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最新消息:別緊張,還沒定!
  • 這些字詞的拼音要從原來的正確讀音改成錯誤讀音,學渣表示改晚了
    【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大概是上了個假學。近期很多網友查字典發現,那些曾經勤學苦背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然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那些學生時期扣掉的拼音分數,現在還能追回嗎?」「想當年,我拼音答錯一題與清華失之交臂,可惜可嘆啊!」現在的你知道這些字應該怎麼讀嗎?
  • 這些字詞的讀音被改!權威回應:還沒定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不少網友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如今竟變成了「錯誤讀音」。對此,《咬文嚼字》主編表示,文章中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徵求意見稿》,而該意見稿尚未正式發布。 如果真改了,那姐當年可能「上了個假學」。
  • 古詩裡的「衰、斜、騎」讀音真改了嗎?標準答案來了!
    作者內心OS:「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學生時代的我們曾無比恐懼的錯誤讀音,如今都成了正確的?《新華字典》中有些讀音改了,有些沒改。" 衰 " 是多音字,有一種讀音是 shu ā i,還有一種讀音是 cu ī。"
  • 遠上寒山石徑xie還是xia?為迎合大眾,古詩改讀音?
    近日來,許多網友疑惑「我讀了個假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古詩改讀音原因是不久前微博一則熱搜引發了熱議。不少網友翻閱字典時發現,以前學過的古詩詞讀音竟然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斜」的讀音由「xia」變成了「xie」;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騎」由「ji」變「qi」;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衰」由「cui」變成「shuai」;……這可真是驚住了一眾網友。為了迎合大眾?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據稱是因為關於古詩的讀音讀錯的人太多了,於是「將錯就錯」改掉讀音。
  • 這些字音讀法改了?
    這些字音被改了。」中央氣象臺評論稱「我已經懵圈了」。 網友@always子也表示「討厭劣幣驅逐良幣的做法。我永遠堅持我的讀音。」這個評論獲得1849個點讚。南寧某電臺播音員小黃也在朋友圈轉發並評論「改來改去,我都不會念了。所以會經常看到接班的同事電腦開著百度漢字,真的不是我文化低,而是我不確定讀音啊!」
  • 漢字讀音改來改去,是為了遷就文盲嗎?
    近日,部分字詞讀音即將修改的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發了不小的騷動。儘管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的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最終版本的審音表尚在定奪,但審音標準製造的困惑卻是不爭的事實。網友們紛紛表示,寒窗苦讀十幾載,好不容易把規範發音記住了,又得再學一遍,「怕不是上了個假學」。分歧由來:異讀字難讀其實,字怎麼讀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
  • 哭了,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為了某些文盲全世界遷就?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看了這些拼音標註,所有90後是否都一頭霧水,怎麼,和當年學的好像不一樣?沒錯,就是不一樣,因為這些字詞的拼音,都改了。按照我們當年學的,衰在詩中原本應該讀cuī,斜在詩中原本應該讀xiá,騎在詩中原本應該讀jì。由於讀錯的人很多,現在已經修訂了拼音。
  • 從俗修改讀音 如何能讀其音感受其韻
    《咬文嚼字》雜誌主編黃安靖在接受採訪時則表示,這是「假消息」,網上流傳的標準讀音很多來自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而這個修訂稿尚未正式發布,所以目前仍舊以1985年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為準。教育部有關部門也回應稱,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