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南京刑事
經濟案件調查中的查帳不同於日常的財務檢查,根據辦案主體和目的不同,不同經濟案件的查帳方法也不盡相同,但都需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財會工作經驗,這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細緻而複雜的工作。
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特點,司法案件查帳的主體是司法機關,主要針對涉嫌違法的個人和單位,側重於構成違法的具體事項,查帳目的是發現和證實違法問題;
審計查帳的主體是國家審計機關,主要針對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側重於單位或項目的整體資金運行過程,查帳的目的是對單位或項目的財政、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
紀檢監察案件查帳的主體是國家紀檢監察機關,主要針對涉嫌違紀的監察對象和黨員領導幹部,查帳的目的是查清涉嫌違紀的相關經濟問題。
紀檢監察案件涉獵範圍很廣,但涉及經濟問題需要進行查帳的案件佔了很大比例。
查帳是紀檢監察機關在經濟案件調查中,揭露違紀人員、證實違紀行為、收集違紀證據的重要手段,是調查經濟案件的中心環節,所以學會查帳是我們紀檢監察人員的必要基礎。這裡結合我們基層案件的特點,探討經濟違紀案件的查帳方法和技巧。
一、經濟案件查帳要注意的幾點
1、查清違紀事實。就是通過查帳,掌握足以說明違紀的事實材料。包括查清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違紀違法者運用什麼手段、通過什麼途徑、採取什麼方式進行違紀違法的,並獲取有關證據,這是查帳要點中的要點。
2、查證受害客體的經濟損失。任何經濟案件總會使某一客體遭受損失,在進行查帳時,不僅要查清受損失財產的種類、數量,而且要計算出這些經濟損失的總價值,這對案件的定性和處理起著重要作用。
3、查證違紀者的非法所得。違紀違法者的非法所得數額與受害客體的經濟損失數額往往相差很大,查證違紀違法者的非法所得,必須建立在查清違紀違法事實的基礎上,只有查清違紀違法者的非法所得數額,才能準確地認定違紀責任。
4、查證贓款、贓物的去向。有非法所得,必定有贓款贓物。查證贓款贓物的去向,也可以反過來證實非法所得,這在貪汙賄賂案件中保證證據鏈完整的必要一環。
二、查帳的基本方法
查帳的方法多種多樣,從不同角度,可以對查帳方法做不同的分類。這裡首先介紹5種常用的財務檢查式的基本方法。
1、順查法:是根據會計業務處理的先後程序進行檢查的方法。即按照所有原始憑證的發生時序逐一進行檢查。
首先以原始憑證為依據,核對並檢查記帳憑證,根據記帳憑證核對檢查日記帳、總分類帳、明細分類帳,最後以帳簿來核對會計報表。檢查程序為憑證→帳簿→報表。
一般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帳實不符的單位,可以通過此種方法,將問題一點點查出來。但是,採用順查法必須對每張憑證、每本帳簿都逐一審查,費時費力,難以抓住重點。只能適用於業務量少的小型企事業和行政單位。
2、逆查法。是指按會計業務處理程序的相反方向檢查的一種方法。它是從檢查會計報表開始,對可疑帳項和重要項目逐項核對總分類帳、明細分類帳和日記帳,並有目的地審查記帳憑證和原始憑證,找出問題的原因和結果。
這種方法簡捷省力,易於儘快發現問題,適用於已掌握一定問題線索的或業務量大的單位的查帳,對查帳人員的個人經驗要求更高。
3、詳查法。是指查帳人員對查帳期間的全部憑證、帳薄、報表及其他經濟活動進行全面審查。
詳查法既要對憑證、帳簿、報表審查,又要審查有關的經濟資料(營業執照、合同協議等)並加以分析,所以審查的內容全面,結論和評價準確、科學,但工作業務量大,適用於經濟業務較少,會計核算簡單或者是為了揭露重大問題而進行的專案審查。
4、抽查法。是指查帳人員在查帳期間從全部憑證、帳簿、報表等有關資料中,抽取部分項目進行審查並據以推斷全體情況的一種審查方法。
由於查帳人員在查帳之前,對被審查單位會計的薄弱環節並不了解,因此,抽查時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因此審查的結論和評價準確性較差,但隨著查帳人員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和判斷能力的提高,查帳人員可以事先進行周密地準備,有的放矢地進行抽查。抽查法的長處是比較節省時間和人力。
5、核對法。是指通過對兩種或兩種以上會計記錄間的有關數據進行核對,確定其內容是否一致,計算是否準確的一種方法。具體可分為原始憑證和記帳憑證的核對、憑證與帳簿的核對、總帳與明細分類帳的核對、總帳與會計報表間的核對。
另外,還有鑑定法、審閱法、分析法、查詢法、比較法、盤存法及計算機審查法等。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需要配合使用,並不斷創新。針對經濟案件中不斷更新的作案手段,必須不斷研究和探索新的對策,總結和推廣新的方法。
三、重點帳戶(科目)檢查法
為完成案件任務需要的查帳一般都有具體的目標,查帳之前就要進行周密的研究和計劃,根據需要選擇查帳的方向,可以鎖定幾個重點帳戶為突破點,同時要做好記錄,提取固定證據,防止產生銷毀、塗改、補充相關帳據的問題。
(一)檢查資金帳戶
資金帳戶通常包括銀行存款、現金、有價證券和其他貨幣資金等,貪汙、挪用公款的最終是侵佔了資金的所有權或部分使用權,那麼,我們在查辦此類案件時,首先要對資金帳戶展開清查,從中發現疑點,排查問題。
1、銀行存款的檢查。在實踐中發現有些單位銀行存款帳混亂,甚至在多家銀行開戶。帳務處理時,有錯記帳戶、串記帳戶、相互調帳等不正常現象,類似此類情況應重點檢查。
一是,銀行存款日記帳 (明細帳)餘額與銀行存款總帳餘額進行核對,看帳帳是否相符,銀行存款明細帳與會計記帳憑證進行核對,看記帳是否相符,會計記帳憑證與原始憑證進行核對,看證證是否相符,可從中發現錯誤記帳的疑點。
二是,通過銀行存款日記帳的發生額與銀行對帳單進行逐一核對。看是否有錯記、漏記串戶問題;看是否有未達帳項,若有應查明末達帳項的資金去向,可從中發現問題疑點。
其三,是對從銀行提取的大額現金是否入帳,用途是否合理,從中發現是否被截留或挪用;對銀行轉帳、匯款進行核對,看對方單位與本單位是否有正常的經濟業務往來,從中發現挪用公款的行為。
2、現金帳戶的檢查。檢查現金帳戶,主要就是對出納人員保管的庫存現金進行突然檢查辦法,將現金實物進行盤查。也就是我們說的點庫。
要檢查現金帳與總帳是否相符,現金餘額是否超標準,是否有白條頂庫存現象,是否有漲庫或虧庫(現金長款短款)現象等,並查明原因,特別是對壓庫存裡的沒處理的條子要逐個檢查分析,為什麼沒有處理,頂現金的白條子都是什麼條子。
突擊檢查現金是檢查"小金庫"的最好辦法,但事先不能走漏風聲,要有財務經驗的人參加,如果一個單位的資金在不同地方不同人手管理,要同時進行檢查,參加的工作人員要夠用,事先要與相關領導溝通好,防止業務人員不配合或其他不可預測的問題發生。
3、有價證券的檢查。有價證券多為單位購買的國庫券、債券、購物券等,有價證券到期後要返還本金及支付利息。由於其期限較長,容易失去監督,經手保管的人到期兌付後,容易發生挪用的行為。
4、其他貨幣資金的檢查。其他貨幣資金指單位從銀行存款或 現金帳戶中把款項轉入"其他貨幣資金"帳戶進行核算的資金。
例如,單位到外地採購物資,把錢匯往外地銀行專戶存入,用於支付貨款。若發現有長期末結算的貨幣資金,要引起重視,查明 原因,是否存在挪用公款的行為。
(二)檢查往來帳戶
往來帳戶是單位在發生經濟業務往來時,相互之間發生的預 付、預收、多付、末付、少付的貨幣資金,在財務會計核算中的科目主要以"應付貨款"、"其他應付款"、"應收貨款"、"其他應 收款"、"預付款"、"預收款"等表現形式。
有些單位財務管理混亂,利用往來帳戶進行貪汙、挪用公款案件 時有發生,其手段具有專業性、隱密性,在檢查此類帳戶時,應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應付貨款、其他應付款、預收款的檢查。有些單位財務人 員將單位收入款虛列"應付"、"預收"款項的帳目。日後把此 款付出進行貪汙。另一方面有的在核銷費用時不直接支付,把應付的資金掛到此類帳戶上,待日後方便時再提款,這就要核對這筆核銷的費用是否合理。
2、應收貨款、其他應收款和預付款的檢查。對此類帳戶進行 審查時,對那些大額的長期掛帳末還的款項要進行重點審查,看對方與本單位是否有經濟業務往來,是否有利用職務之便借用公款現象。
也防止有些人員為了挪用公款假借他單位 (人)之名,虛列"應收款"以達到掩蓋其使用公款的目的。也有業務人員收回貨款不交財務或者先挪用後交財 務之現象經常發生。進一調查就需要核對響應的業務是否有問題,找對方對帳。
3、壞帳準備的檢查。壞帳準備是企業按應收帳款餘額計提一定比例的壞帳準備金。
如:房地產開發企業為1%;外商投資企業不超過3‰;對外經濟合作企業為2%;其它企業為3‰,對《企業財務通則》中規定「因債務人逾期末履行償債義務超過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應收款,可以確認為壞帳損失」。
而對什麼情況下為「不能收回的應收帳款」沒有詳盡具體的規定。這項主要用於企業。
4、上下級撥款、繳款的檢查。在目前實行財政集中支付的體制下,這方面的問題今後較少了。
(三)檢查收入帳戶
單位的收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第一、從票據入手掌握收入發票、收款收據的票據管理領用情況;檢查使用情況,發現存根聯中作廢的發票、收款收據的一式各聯票據是否齊全,是否有大頭小尾票據,是否有被塗改、缺號等情況;
第二、從收入項目入手,要調查了解單位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是否還有出租收入、商品升溢收入、包裝物變價收入、資產處置收入、賠償損失收入等。
(四)檢查費用帳戶
行政事業單位包括目前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都是以花錢為主的核算單位,很多違紀資金都是通過費用報銷方式完成的,費用支出明細帳一般都是多欄式帳戶,也叫多欄帳,即按時間順序記帳,又同時要分記支出的細目,這樣我們就要首先看它的逐筆支出,同時看每一細目的累計發生額度,與其實際業務對照分析,看支出的合理性。對感覺有異議的細目,要分筆核實票據,查票據的真實性。
四、通過查帳發現問題的方法
調查能否順利進行,實現既定目標,調查人員不但要掌握並熟練運用各種查帳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否發現問題,找出疑點。根據會計檢查工作的實踐經驗,這裡列舉以下6種發現問題的方法:
1、從異常數字中發現問題。
每一項經濟業務在一定時期內都有一個正常的變動範圍,根據檢查對象經濟業務數量的變化,從中發現超過這一範圍之外的特殊業務,作為檢查的重點。
(1)從數字值的大小變化發現問題。首先要把握經濟業務本身量的界限,比如某企業當月的管理費超過上月的一倍或數倍,就是奇異數字,需要進一步調查,以便弄清疑點。
(2)從數字的正負方向發現問題。首先應把握經濟業務本身應該是正數還是負數,或者既可能是正數,也可能是負數。如資產帳戶中的現金,一般來說應該是正數,如果出現負數(實際記帳中用紅字表示),便是奇異數字,需進一步詳細查明。
(3)從數字的精確度發現問題。會計核算的數字一般比財務計劃的數字要精確。在會計核算中,該精確的不精確,不該精確的而精確到脫離實際的程度,均是奇異數字。
比如,單位買一批煤,一張發票10000元,散貨買賣一般很難出現這樣精確的數字,是不是虛假發票?要多提一個問號。
(4)從數字與單位實際業務不相符發現問題。會計數字都是反映單位業務情況的,會計數字中有明顯與單位實際情況不符的就應該提個問號。比如,一個小單位有一臺公用轎車,但發現在費用報銷中全年交通費發生20萬元,其中汽油就買了15噸。
2、從異常購銷單位與往來單位發現問題。
單位之間的經濟聯繫廣泛、複雜,有購銷業務關係,也有其他往來關係。但就某一類經濟業務而言,其業務是相對穩定的。如支付水費,其收款單位不是自來水公司而是其他單位,就值得懷疑。
(1)從業務範圍發現奇異購銷單位。任何一個經濟實體,都有一定的業務範圍。如發現有的憑證反映的經濟內容與出具憑證單位的業務範圍明顯不符,則應作為疑點進一步查證。比如,一個個體農藥化肥商店 ,開具了一份出售赤眼蜂卡的正規發票,我們就要想,對嗎?
(2)從購銷單位與貨款結算單位的矛盾發現奇異購銷單位。在正常的經濟往來中,購貨單位是付款單位,供貨單位是收款單位。如果發現購貨單位是A,而付款單位是B;或者供貨單位是C,而收款單位是D,都是一種不正常現象。
(3)從往來結算的期限長短髮現奇異往來單位。一般正常的往來單位,其經濟業務發生都有一定的頻率,其業務往來金額也有一定的幅度。如果發現有的往來單位名稱陌生,長期不發生業務往來,掛帳數額又較大,就應引起注意,需進一步查明是否虛列帳戶,是否呆帳。
(4)從關聯單位和關聯人員的往來中發現問題。調查一個單位要了解這個單位的內部情況,包括業務情況、人員情況、效益情況、資金情況等,也要了解這個單位的社會聯繫情況,對關聯單位和關聯人之間的經濟往來要特別注意。
比如,某學校經濟狀況比較好,這兩年又有國家扶持的基建項目,在檢查時發現這個單位的其他應收款中有教育局長的30000元借款,已經掛帳一年多了......。
3、從帳戶之間異常對應關係發現問題。
任何一筆經濟業務都會涉及到兩個或兩個以上帳戶,具體內容的變化需要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帳戶中進行全面的反映,形成帳戶對應關係,而異常的帳戶對應關係則不能正確反映經濟業務內容,查帳人員可從憑證(主要是記帳憑證)審核入手,發現異常帳戶的對應情況,找出疑點,如某企業虛列應收款戶頭,套取現金私分等,對沒有原始憑證的應收款、應付款的轉帳業務應特別注意。
4、從異常時間中發現問題。
(1)從經濟業務發生的特定時間上發現奇異時間。如果會計憑證上沒有反映經濟業務發生的特定時間,或所反映的特定時間與經濟業務的內容有明顯矛盾,都應視為奇異時間。
(2)從時間長短中發現奇異時間。在商品物質採購中,會出現在途商品、在途物資,根據供貨單位的遠近和運輸工具,可以測算出正常的在途時間。如果發現在途時間大大超過了正常時間,就需要進一步查明原因。
5、從異常地點發現問題的。
(1)從距離的遠近發現奇異地點。在工商企業的採購業務中,同一商品、物資可以從多渠道、多地點採購。在價格、質量等相同的情況下,一般應就近採購。如捨近求遠,又無質量等特殊原因,應作為奇異地點。
(2)從物資運動流向發現奇異地點。物資運動流向決定了購銷業務所涉及的地點有一定的規律。如果地點與經濟業務的內容無關或者與經濟業務的內容矛盾,就應視為奇異地點。
6、從異常結算方式發現問題的方法。
單位之間的結算方式都有統一的規定,現金結算也有嚴格的結算紀律。如使用違反常規和紀律的結算方式,則是異常結算方式,應予以查明。
五、經濟案件查帳的常見技巧
查帳技巧就是如何採取簡潔、有效的辦法,儘快發現問題並取得相關證據的技巧,也就是通過查帳找出違紀問題所在和問題形成的來龍去脈。
涉及經濟案件的查帳,一般事先都有一定線索或者有某方面的懷疑,查帳就是通過對會計資料的檢查與核實來解除懷疑,查出事實真相,這要求我們掌握會計業務的處理規範,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克服盲目性。
1、對收入不入帳、多收少記或少付多記的查帳技巧。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於財會制度不健全的單位,作案人大都是那些直接經手管理財物的人員。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調查:
一是應將所有已使用過的發票和收據的存根聯都收集起來,檢查號碼是否連續,有無缺號、缺頁現象,檢查作廢的發票和收據的正聯和入帳聯是否粘在存根聯上,然後對發票和收據存根聯的合計數同入帳數進行核對,看是否符合;
二是對收款人員和交款人保存的單據相互核對,擠出差額,追去向;
三是收集人證了解情況,查清單位收入項目和規模,再與其他資料相核對,然後進行綜合分析,實事求是地加以判斷。
2、虛報冒領費用開支的查帳技巧。
這類案件大都發生在管理後勤和直接經手管理財物的人員中,作案手段多種多樣。對這種違紀,主要舞弊手段是偽造、盜用、塗改、重報、虛開或購買假發票和費用單據。偽造單據常見於利用白條發票或收據。
主要有:虛報冒領職工旅差費、臨時工工資以及長期支取已死亡、已離職、已調走職工的退休金等。對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調查:
一是要詳細鑑別報銷的原始憑證,看所報銷的票據是單位還是個人出具的,有沒有收款人的手印或印章,審查可疑憑證的來源;
二是要注意審查支出的流向和支出形式是不是人為的從中作弊;
三是帶著從帳目中審查的疑點,找領款人或領款單位進行核對,去獲取有無虛報冒領的依據;四是對已獲取的證據進行技術鑑定,如筆跡、手印、印章等。
3、對開假單據報銷的查帳技巧。
這個問題與上一個問題有交叉之處,但這種情況在實踐中發生最多,情況也比較複雜,但分析起來,不外兩種,即合法與非法。一種是經稅務機關登記的有稅契的合法形式的發票,另一種是未經有關部門允許而印製的非法發票和白條。
對使用這種作案手段進行貪汙的案件的查法:一是組織查帳人員認真細緻地審查發票的來源,重點應審查票據的出處、樣式、規格、號碼和發票本身記載的品名、數量、單價、金額等。
要注意查對發票的出處與購貨渠道和內容是否一致;發票本身反映的內容與購貨的渠道是否一致;發票上反映出的內容與購貨單位所需要的產品、原材料是否相符;發票的首尾內容是否相一致,是何人書寫等等。通過審查,從中發現疑點,進行追查。
二是發票與入庫的實物相對照,從中發現有無實物入庫。三是對發票進行科學的筆跡鑑定,以證實是否偽造。
4、「小金庫」的查帳技巧。
設立「小金庫」的問題在各單位是較為普遍的。這種情況往往是公私交融,公中有私,名公實私。「小金庫」的存在,給貪汙受賄違紀活動大開了方便之門。
對這類案件,往往是難查,不好認定。查「小金庫」主要是查「小金庫」資金的來源,找出了資金的來源就能查出「小金庫」。「小金庫」的來源很多,常見的從以下幾方面獲得「小金庫」資金:
(1)收入不入帳。單位的各種收入都應該入帳管理,違紀單位可能把應該入帳的收入直接存入「小金庫」,檢查時主要調查單位應該有的收入是否都在帳內反映出來;
(2)虛報冒領。為獲得「小金庫」的來源,有的單位虛報費用支出,套出資金進入「小金庫」,在帳外花銷;
(3)把國家項目資金暗箱操作違規撥出,再從對方收回或部分收回入小金庫;
(4)給關係單位以政策扶持,關係單位按約定給予一定的錢物入小金庫管理。
(5)直接截留國家惠農等項目資金,做假手續上報並套出資金入小金庫;
事先沒有可靠的線索「小金庫」是很難查出的,但如果有人舉報「小金庫」,又不知道其資金的來源,可採取突擊檢查財務人員的現金,直接掏出「庫底」,有可能就一舉告破,但各單位情況不一樣,管理這個庫的人不一定是出納員,成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如果疑點,也可以採取到銀行查詢有關人員的個人存款的辦法發現線索。
5、「對大頭小尾」查帳的技巧。
這種手段的作案成員多是各類開票人員和業務員,他們相互勾結進行作案。所謂的大頭小尾,就是開「鴛鴦票」,也就是存根聯、記帳聯上邊的數字小,而收款聯上的數字大。
在做法上將正聯撕下另寫或隔開套寫。對這種作案手段,在查法上:一是審查票據數額與業務實際是否相符;二是票據與實物相核對;三是發動知情人揭發;四是派人持開票方的底聯與業務單位的報銷聯相核對。
6、重複報銷查帳的技巧。
重複報銷,是指一張單據報銷兩次或者正副聯各入帳報銷一次,把已經掛失和作廢的單據又私自報銷,把前個年度已入帳的單據抽出在下個年度報銷。這類作案成員一般是直接從事財務工作的財會人員或管財物的人員。他們鑽管理混亂或制度不健全的漏洞,尋機作案。
對採取這種手段進行貪汙的,在組織查帳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審查入帳的票據憑證是正聯還是副聯,一般副聯是不能作為記帳憑據的;
二是要審查票據的發生時間,看是否是當年當月發生,發現跨年度票據,尤其是原因不明的要當做重點進行追查;
三是帳據核對,查驗是否重複報銷,四是在全面檢查時注意在不同科目之間不同帳戶之間或與「小金庫」中是否有相同的報銷業務。
7、利用帳目混亂渾水摸魚的查帳技巧。
利用帳目混亂渾水摸魚的情況,通常發生在會計制度不健全和機構不健全,財務工作無人負責的單位。其查帳技巧首先要清理帳目,通過帳證、帳帳和帳表的相互核對,清理所有帳目,然後採取內查外調來搞清是屬於會計業務處理上的問題,還是屬於違紀違法舞弊的問題。
8、利用漏帳、錯帳,截留中飽私囊的查帳技巧。
在往來結算中發生漏帳、錯帳或者原始憑證的計算上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因長期無人過問,一直掛在帳上,財會人員便可能乘機截留中飽私囊。
一般採用的手法是:將收到的其他現金款項不如實入帳,而直接衝銷該帳戶;或者將該帳戶轉入其他應收款帳目上所虛擬的暫付款帳目後,再開具現金支票,落入私囊,並用以衝平該項虛擬的暫付款帳戶。
其查帳技巧是,前者可通過現金收入憑證與該帳戶進行核對驗證;後者可通過仔細審查其他應收款帳目上的暫付帳戶,即能查清。
會計是用來反映經濟業務的,不同單位的經濟業務不同、單位性質不同,其會計核算方式也不相同。我們在查帳時一定要針對不同的單位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絕不能一以貫之。
這就要求我們全面掌握各行業的會計理論,熟悉會計實務的每一個環節,積累豐富的查帳經驗,應對不同時期、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體制、不同管理狀況的檢查對象,才能成為一名成熟的案件檢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