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L研究論文 | 高性能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rGO@FeS2複合材料

2021-01-21 nanomicroletters

內容簡介

▶ TOC 摘要圖

FeS2的理論容量高達894 mAh/g,被視為一種非常有前景的鈉離子負極材料,但由於其電導率低、體積膨脹大、導致可逆容量低、循環穩定性差,限制了材料的實際應用。

河北大學王紅強等人在 Nano-Micro Letters 期刊發表了題為「Reduced Graphene Oxide-Wrapped FeS2 Composite as Anode for High-Performance Sodium-Ion Batteries」的文章。

該工作製備了一種具有優異電化學性能的還原氧化石墨烯包裹FeS2複合材料(FeS2/rGO)。外層包裹的rGO可以提高FeS2的電導率、比表面積、和結構穩定性。得益於兩者的複合效應,FeS2/rGO負極材料同時具備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優異循環穩定性:在100 mA/g和10 A/g條件下的初始放電容量分別高達1263.2和344 mAh/g。循環100個周期後,放電容量仍保持在609.5 mAh/g。

該方法為製造高性能金屬硫化物/rGO複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可將其應用於鋰離子電池或鈉離子電池。

圖文導讀

▶ 圖1 a) 所製備的Fe3O4和Fe3O4/rGO前驅體的XRD圖,b)Fe3O4的SEM圖,Fe3O4/rGO的c) SEM圖和d)TEM圖。


▶ 圖2 a) 製備的FeS2/rGO複合材料的XRD圖,b,c) FeS2的SEM圖像,FeS2/rGO複合材料的d) SEM圖像,e),f) TEM圖像,g),h) HRTEM圖像和i) SAED圖。


▶ 圖3 a) FeS2和FeS2/rGO複合材料的TG曲線(溫度-重量曲線)和b) N2吸附—脫附曲線。


▶ 圖4  FeS2和b)FeS2/rGO的CV曲線。


▶ 圖5 a) FeS2/rGO的恆流充放電曲線,FeS2和FeS2/rGO複合物的b) 循環壽命和庫侖效率,c) 倍率性能,以及d)奈奎斯特圖。


▶ 圖6 a) 新鮮製備的FeS2/rGO電極的SEM圖,b) SEM圖以及100次充放電循環後FeS2/rGO電極的c), d) TEM圖。

文章發表於 Nano-Micro Letters 期刊 2018 年第 10 卷第 2 期,詳情請閱讀全文,可免費下載。本文在期刊微信 (nanomicroletters)、微博 (納微快報NML)、科學網博客、Facebook、Twitter等媒體推出,請多關注。以往微信推文可參看網站(http://nmsci.cn)

Cite as:Qinghong Wang, Can Guo, Yuxuan Zhu, Jiapeng He, Hongqiang Wang, Reduced Graphene Oxide-Wrapped FeS2 Composite as Anode for High-Performance Sodium-Ion Batteries. Nano-Micro Lett. (2018) 10: 30.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7-0183-z

關鍵詞:FeS2,還原氧化石墨烯,包裹結構,負極材料,鈉離子電池

長按/掃描二維碼免費閱讀全文


通訊作者簡介

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在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攻讀博士學位,師從Senior Prof. Zaiping Guo。2017年3月引進到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工作。已在Angew. Chem. Int. Ed., Nano Energy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是中國化學會會員。

Email:hqwanghbu@163.com

主要研究領域:新型儲能材料和儲能技術的研究,包括鋰硫電池、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

     歡迎關注和投稿    

Nano-Micro Letters 是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主要報導納米/微米尺度相關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與評論文章及快訊,在 Springer 開放獲取(open-access)出版。已被 SCI、Scopus、DOAJ、知網和萬方等資料庫收錄。

最新影響因子為4.849,JCR學科分區在材料學科和物理學科均居Q1區。2014年和2016年該刊連續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2015年和2016年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期刊執行嚴格的同行評議,提供英文潤色、圖片精修、封面圖片設計等服務。出版周期1-2個月左右,高水平論文可加快出版。歡迎關注和投稿。

   聯繫我們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Web

http://springer.com/40820


http://nmletters.org

APP

nano-micro letters

QQ

100737456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nomicroletter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nmletters

Tel

86-21-34207624


點擊閱讀原文可在 Springer 免費獲取全文

相關焦點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高性能鋰離子/鈉離子電池磷基負極材料最新研究進展及展望
    作為新一代高性能儲能裝置,鋰離子電池已經在可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等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 負載MnO納米顆粒的氮摻雜多孔碳用作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負極...
    可充電電池(如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中。目前,許多研究都致力於尋找合適的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MnO作為鋰離子電池潛在的負極材料,具有氧化還原電位低和理論容量高等優點。但與其他金屬氧化物類似,也具有耐久性低和導電性差的缺點。
  •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6-12-13  瀏覽:
  • 莫一非&陳海龍AEM綜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計算研究
    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基於理論計算研究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最新進展,並結合實驗解釋了電極材料的電化學本質,重點闡述了第一性原理計算在提升電池材料性能與研發高性能材料上的重要作用, 強調了先進的理論計算技術可以輔助實驗手段加速新型電極材料的研發。該文章的作者是柏強(第一作者),楊陸峰博士,陳海龍教授與莫一非教授。
  • 東京理科大等開發出超高容量鈉離子電池用碳負極材料
    東京理科大學理學部第一部應用化學科的駒場慎一教授(責任作者)、理學研究科化學專業的神山梓(碩士畢業,第一作者)和研究推進機構綜合研究院的久保田圭委託副教授,與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能源環境材料研究基地的館山佳尚組長、NIMS的博士後研究員Youn Yong以及岡山大學研究生院自然科學研究科的後藤和馬副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合成了容量遠遠高於以往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硬碳
  • 北航:異質結結構對鈉離子電池負極的巨大提升作用
    導讀:本文通過構建金屬硫化物/硒化物異質結結構,大幅提高了電極在鈉離子電池中的電化學性能。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對於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界面上的協同效應進行了分析證明。該研究為後續鈉離子負極材料異質結結構的研究設計提供了借鑑和指導。
  • 合肥研究院製備出高性能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部研究員趙邦傳課題組,在MoS2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性能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科研人員對材料的形貌進行優化設計,製備出一種高性能的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相關研究成果以Yarn ball-like MoS2nanospheres
  • 石墨化碳包覆SnOxSiO2的納米電纜結構應用於高性能自支撐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錫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因其具有高比容量、高安全性等優點,成為商用石墨負極潛在的替代材料,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錫基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通常伴隨著較大的體積變化,且容易發生納米顆粒的聚集,從而限制了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設計高效的碳網絡骨架結構,構築碳/錫基複合材料是最有效的解決手段之一。
  • 日本科學家新開發具超高容量的鈉離子電池用碳負極材料
    近日,東京理科大學發表與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岡山大學共同開發了一項適用於超高容量鈉離子電池之碳負極材料。
  • 助力鈉離子電池高性能正極材料
    鈉離子電池由於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等優勢,在大規模儲能、低速電動車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儘管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類似,Na+較大的半徑和質量導致電極材料反應動力學緩慢,體積變化較大,制約其廣泛應用。
  • 北京大學劉永暢&李平綜述鈉離子電池中靜電紡絲電極材料研究進展
    、環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而成為目前研究最廣泛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是商用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但Na+離子很難像Li+離子那樣可逆地插入/抽出石墨層,從而石墨導致儲鈉能力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鈉離子電池用炭質負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晶格間距大、活性中心豐富的硬質炭和無定形碳上。為了進一步增加活性中心和提高靜電紡絲碳纖維的電子/離子導電性,通常引入氮、硫、硼、磷摻雜和多孔結構等。
  • 高性能鈉離子電池的新型陰極材料將有利於大規模儲能
    澳大利亞核科學技術組織(ANSTO)為法國研究人員主導的先進鈉離子電池大型國際合作項目做出了貢獻,為高性能鈉離子電極的設計提供了方向。先進鈉離子電池可用於大規模儲能。研究人員利用一系列技術合成並表徵了一種具有高能量密度、同時具有溼度穩定性的新型電極材料。
  • 鈉離子電池:鋰電池盛世下的「後起之秀」
    的文章,將鈉離子電池推到了人們視野中。不難發現,近半年來鈉離子電池的研究發展進入密集化時期,雖然還沒有進入商業化,但是鈉離子電池無疑成為鋰電池盛世下的「後起之秀」。尋找合適的電極材料一直都是鈉離子電池發展的關鍵。近日,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得到突破。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高性能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部研究員趙邦傳課題組,在MoS2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性能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科研人員對材料的形貌進行優化設計,製備出一種高性能的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相關研究成果以Yarn ball-like MoS2 nanospheres coated by nitrogen-doped carbon for enhanced lithium and
  • 中科海鈉打造高性能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專利成為領軍優勢
    作為電池家族中的一員,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幾乎同步研發於上世紀80年代,但由於能量密度、技術工藝等原因,鋰離子電池逐漸成為了高性能儲能電池的代表。
  • 北理工吳鋒院士團隊在鈉離子電池材料結構設計和性能優化取得進展
    但是,鈉的標準電極電位較高、鈉離子半徑較大,導致現有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不足。因此,亟需探索具有高比容量和快速離子傳輸動力學的先進電極材料。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物(TMC)具備開放的框架結構和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廣泛應用於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其較大的層間距和較弱的範德華相互作用,可實現鈉離子的快速傳輸。但TMC的電導率低,導致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不佳。
  • Angew封面:氧化錫缺陷摻雜調控用於高性能鈉離子電池
    Ed.上成功發表「Robust SnO2x Nanoparticle-Impregnated Carbon Nanofibers with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Advanced SodiumIon Batteries」的論文。
  • 鈉離子電池助力電網儲能、硫硒化鉬雜化負極、陽離子COF、硝酸鋰...
    鈉離子電池(NIBs)因鈉元素豐富,具有潛在的電化學性能和對環境有益的性質,因此被視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存儲技術。此外,鈉電池材料的新進展使得能夠採用一些不含稀有元素(如Li、Co、Ni)的高電壓和高容量正極,從而為低成本的NIBs提供了有效途徑,使得其在能量密度上可與鋰電池相媲美,而又能夠同時服務於大規模電網儲能的需求。
  • . : 正極補鈉技術助力高性能鈉離子全電池
    ,發展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對於推動其產業化應用顯得日益重要。目前鈉離子電池中使用的硬碳負極普遍存在首圈庫倫效率較低的問題,在電池循環過程中碳負極會消耗正極材料中有限的鈉以形成固態電解質界面(SEI)膜。正極材料中鈉的不可逆消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環穩定性,這一問題已成為制約鈉離子電池發展的瓶頸之一。研究發現通過正極鈉補償可有效解決鈉離子電池中鈉不可逆消耗的問題,而且這一策略在工程化生產中也易於實施。
  • 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硬碳的儲鈉機理研究
    Li和Na作為同族元素具有非常相似的化學特性,同時鈉元素具有豐富的儲量和成熟的開採工藝,因此鈉離子電池被認為解決鋰資源儲量有限的有效方法。但是由於Na離子的離子半徑較大,因此在傳統的鋰離子電池用石墨材料中幾乎無法嵌入,而層間距較大的硬碳材料具有更好的嵌鋰特性,因此硬碳類材料是目前主流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