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芝堂美科與天壇醫院籤署協議 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將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7日訊 7月6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籤署了臨床試驗協議。該臨床試驗是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新藥治療缺血性卒中的臨床試驗。
-
美批准13個人類胚胎幹細胞系用於研究
美批准13個人類胚胎幹細胞系用於研究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2月03日13:28 新華網華盛頓12月2日電 (記者任海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2日宣布,利用私人資金製成的13個人類胚胎幹細胞系已獲準用於該院資助的研究。
-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鄭小紅 攝中新網深圳7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世界上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25日在此間舉行的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衛星會議之一的「釋放植物智能:植慧科技系列平臺發布及籤約儀式」上成立,同時成立的還有植物幹細胞(深圳)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
-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 植慧科技守護每一個生物個體
如今,植慧科技已向深圳拋出若干個「見面禮」:成立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植慧深圳幹細胞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強生、修身堂、以嶺藥業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和商業組織籤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及備忘錄。
-
國內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九芝堂開拓千億市場又進一步
公司表示,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前述《臨床試驗協議》的籤署不需要通過公司董事會及股東大會的審議。本協議的籤訂不構成關聯交易,也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從2018年設立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九芝堂美科」),進而投資美國Stemedica公司,到2019年建設國際幹細胞科研創新平臺九芝堂-ALTACO國際醫療中心,穩步推進新藥研發的「百年老字號」九芝堂,如今在幹細胞研究上又有了突破性進展。
-
引領植物智能產業革命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深圳植慧科技有限公司(南山區重點引進企業)在會上系統地發布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植物智能「保護、解密、增強、部署」四大平臺,發起成立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以及植物幹細胞(深圳)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並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強生、修身堂、以嶺藥業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和商業組織籤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及備忘錄。
-
德陽市首個人類細胞與生物樣本庫啟動
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5月13日下午,德陽市人類細胞與生物樣本庫正式啟動。該樣本庫由四川君騰細胞基因技術開發應用有限公司承建,分為幹細胞庫、免疫細胞庫和基因生物樣本庫三大儲存庫,今天啟動並投入試運營,這也是德陽市首個的人類細胞的與生物樣本庫。
-
首張人類骨骼肌「發育路線圖」,推動幹細胞製造肌肉細胞
近日,發表在同行評議期刊《Cell Stem 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中心的一個跨學科研究團隊開發了關於人類骨骼肌如何發育(包括肌肉乾細胞形成)的首個路線圖,鑑定了骨骼肌組織中存在的各種細胞類型,從早期胚胎發育一直到成年。
-
中國首個幹細胞藥物有多遠?
細胞藥物被認為是繼化學藥物、抗體藥物之後的第三代藥物。目前,全球共批准數十種細胞治療產品,其中嚴格意義上的幹細胞藥物不到十種(某些細胞產品屬於體細胞,例如軟骨細胞、表皮細胞)。全球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截至目前,全球共批准8個幹細胞藥物,其中韓國就佔了4席。
-
世界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在浙大誕生
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八大系統、建立70多萬個單細胞的轉錄組資料庫、鑑定人體100餘種細胞大類和800餘種細胞亞類……近日,世界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在浙大繪製成功了。北京時間3月26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在線刊登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郭國驥教授團隊的這項最新研究成果。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
-
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在浙大誕生!又一篇《自然》
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八大系統、建立70多萬個單細胞的轉錄組資料庫、鑑定人體100餘種細胞大類和800餘種細胞亞類……近日,世界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在浙大繪製成功了。北京時間3月26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在線刊登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郭國驥教授團隊的這項最新研究成果。
-
科學網—美幹細胞遊說組織關門大吉
-
人類幹細胞的定製編程
誘導多能幹細胞(IPS)有可能轉化為多種細胞類型和組織,用於 drug 測試和細胞替代。然而,這種轉換的「配方」往往很複雜,很難實現。Center for Regenerative Therapies Dresden(CRTD)、波恩大學、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利用轉錄因子(包括神經元、結締組織和血管細胞)系統地從iPS中提取數百個不同細胞的方法。
-
西班牙醫學家利用人類幹細胞造出首個「人工腎」
中國網11月19日訊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1月17日報導,15年前,人類在「再生醫學」領域內邁出了偉大的一步,那就是發現了胚胎幹細胞。15年後的今天,人類再次打破了醫學研究的瓶頸,對生物醫學這一科目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繼新一代微型「人造肝臟」和「人造大腦」之後,西班牙醫學家利用胚胎幹細胞製造出了微型「人造腎」。
-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
2月26日,《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
PNAS:科學家研發出首個成體誘導性專能幹細胞
該技術能夠成功將脂肪和骨骼細胞重新誘導成專能幹細胞,並有望應用於包括脊柱損傷、骨折在內的人體損傷治療中。這一技術類似於蠑螈肢體再生,其最突出的成就在於,將成體細胞轉變成誘導性專能幹細胞(iMS cells),而且iMS細胞具備自我更新、分化成多種類型的細胞的功能。這種iMS細胞能夠治療因為疾病、衰老或者外傷引發的人體損傷,將革新再生醫學治療機體損傷的現狀。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 幹細胞作為藥物用於臨床邁進一步
此次臨床研究為「評估向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單次注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多中心、盲法、隨機、安慰劑對照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療效的Ⅰ/Ⅱa期研究」,目前在臨床試驗牽頭單位北京天壇醫院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並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備案。北京美科與北京天壇醫院認為已經具備啟動臨床試驗的條件。
-
我科研團隊成功繪製首個人類細胞圖譜
◎ 洪恆飛 吳雅蘭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26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郭國驥教授團隊通過對60種人體組織樣品和7種細胞培養樣品進行Microwell-seq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分析,系統性地繪製了全球首個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人體八大系統的人類細胞圖譜。
-
神經幹細胞近期最新進展!
這些研究人員先是觀察靜止性神經幹細胞的基因表達譜與那些對觸發新的神經元產生的外部信號作出反應的活化神經幹細胞(activated neural stem cell)的基因表達譜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他們比較了當它們衰老時,它們如何作出改變。Leeman從來自年輕小鼠和老年小鼠的大腦中分離出幾種細胞群體進行研究,包括靜止性神經幹細胞、活化神經幹細胞和由活化神經幹細胞產生的神經祖細胞。
-
安徽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發布
原標題: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發布6月28日,我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在合肥發布,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東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安徽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省立醫院相關負責人等參加發布會,這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