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 通訊員蔡心軼 何健勤)近日,南京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系的蘇川教授從血吸蟲卵中提取出SJMHE1和SJHSP60兩種蛋白分子,具有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前景,該成果已獲國家專利。
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甲亢、I型糖尿病等,都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防衛過度」造成的。通常,免疫系統動用「適當的武力」來守護人體,消滅和排斥細菌、病毒、寄生蟲及移植物等不屬於自己的「外來者」。但有時它會誤將自身成分當成外來物攻擊,導致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危害生命。所以,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能夠抑制人體免疫系統的成分來治療這些疾病。
蘇川介紹,血吸蟲這個物種與人類已共存幾千甚至上萬年,在長期共存、共同進化的過程中,血吸蟲發展出一套抑制人體免疫系統,適應人體環境的強大本領。研究表明,血吸蟲病患者免疫系統的反應較「遲鈍」,給他們注射疫苗效果較差,但他們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的數量卻較少。
「我們要向血吸蟲學習,找出它們躲避人體免疫系統打擊的原理。」蘇川認為,血吸蟲成蟲或蟲卵內可能具有某些與人體很相似的抗原分子,用來「欺騙」免疫系統。最終,他們就在血吸蟲身上找到了SJMHE1和SJHSP60。「有『欺騙』作用的應該不止這兩種,但在我們研究的一些分子中,它們的『欺騙』效果較好,尤其是SJHSP60。」
SJHSP60能夠誘導人體免疫系統產生調節性T細胞,那是一種作用相當於「憲兵」的人體細胞,能夠「管束」免疫系統的行動。動物實驗已經證明,SJHSP60蛋白分子可以治療因免疫過度而造成的肝損傷、關節炎等,可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物源性免疫抑制劑,具有臨床治療的前景。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