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技術能複製人嗎?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1-01-18 新京報網

   ■ 馬上評論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10月4日宣布,將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以表彰他在體外受精技術領域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當初,人工生殖技術曾遭遇激烈爭論甚至反對,不少人擔心人工生殖技術將培育出科學怪物或畸形人。也有很多人認為,人不能扮演「上帝」的角色,因為孩子是「上帝的禮物」,否則就會打開潘多拉的魔盒。然而,愛德華茲的獲獎似乎讓一切爭論塵埃落地,也是人類從科學層面對該項技術成果的最高評價。

  不過,人類關於人工生殖技術的爭論還將繼續,甚至暗流湧動。因為,這項技術在不斷發展,人類對這項技術的應用也在不斷擴大範圍,因而必然會引發新問題,其本質就是技術的應用是否會被社會接受。這個問題的背後則是更核心的問題,如何讓科學只蔭庇和護佑人,而不是相反。

  因此,儘管愛德華茲獲得了科學的最高獎勵和認同,但宗教卻不認同。獲獎消息公布後,梵蒂岡方面聲稱,試管嬰兒技術要對三種不好的行為負責。一是讓人類的孕育脫離了夫妻行為;二是人的胚胎被摧毀,而生命是從精子與卵子結合開始,因此摧毀胚胎也就是殺人;三是催生了卵子買賣市場。

  當然,人工生殖技術還包括另一個更尖銳的問題,人類是否同意複製人。毫無疑問,複製人也屬於人工生殖技術。既然試管嬰兒能幫助不育患者獲得天倫之樂,克隆技術同樣能幫助失去孩子的家庭。因為,人們最能接受的複製人的理由,是把失去的孩子找回來,還給喪子者一個一模一樣的孩子。

  然而,如果相信人類社會的管理和對科學的糾錯能力,上述問題終會解決,但可能有兩種結局:一是複製人會在未來像今天人們接受試管嬰兒一樣被接受。二是通過社會的契約和管理,永遠禁止諸如複製人這樣的人工生殖技術。

  □張田勘(學者)

  相關報導見昨日A14版

相關焦點

  • 中國唯一雌性斑鱉人工授精後死亡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陳大慶提供的資料顯示,在本次人工授精計劃之前,專家團隊回顧了過去的醫療記錄,諮詢了相關專家,以保證將準備工作(包括急救方案)做到最好。另外,團隊專家還利用與本次工作相同的程序,對三隻雄性和二隻雌性大型亞洲鱉進行了採精和人工授精工作。在正式採精和授精之前,專家團隊對兩隻斑鱉進行了理化指標和超聲波健康檢查,發現它們健康狀況良好。
  • 王文興:沒有筆記的書等於白念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你寫的時候會有道德判斷嗎?  王文興:有,每一個字都很清楚。讀者有什麼反應,在我個人很要緊,每句話我都在考慮讀者想些什麼,我不是寫給我自己看,難寫的也是這些地方,你怎麼替他想,要他有什麼效果,希望得到什麼效果,不能光是一吐為快。音樂也是,莫扎特寫《小夜曲》也要考慮聽的人,藝術不是酒喝多了,是感情抒發的行為。  新京報:要怎麼考慮讀者的反應呢?
  • 「人造人」技術能帶來美麗新世界嗎?
    好在,雖然各種技術包括生物技術和輔助生殖技術在不斷發展,但目前各國的倫理和法規都在向促進科技向善、以人為本的方向發展,因此,赫胥黎小說裡的階級對立的場景大概率是不會發生的。不過,生殖醫學也走到了新的路口,那就是人造精子、人造卵子、人工子宮技術的發展。
  • 李小文: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而在照片的「背後」,熟悉李小文的人卻覺得莫名其妙,作為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李小文在學術界早就是人盡皆知的「技術宅」和「優質叔」。  「紅人」的煩惱  電話裡,李小文說「冷一冷」。  媒體和網友的持續關注成了他的負擔。他希望用這種方式讓輿論的山洪消退。
  • 「非典」改變的人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郭鐵流 攝  前 言  十年後回首春天  我們總會在某些時間懷念某些人,就像樹枝在每一次開春,懷念去冬的落葉。  10年前的今天,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病逝。他沒能再回來。  邱明月,一家人去東直門醫院給母親看病。10個親人感染,死了3個,母親、二哥和三哥。  她曾經是個驕傲美麗的女人。她說「2003年之前,我們兄弟姐妹每家人都有車」。  現在一家人誰也顧不上誰。嫂子靠低保生活,聽記者問夠用嗎,她神情索然,「我從來不問,不夠用難道我能給嗎?我自顧不暇」。  在方渤看來,好歹自己活下來了。
  • 十個關鍵詞透析「全腦開發」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受訪者供圖1 腦開發  新京報:腦是可以開發的嗎,又包含哪些方面?  2 全腦開發  新京報:目前市場上諸多機構提及的「全腦開發」概念有問題嗎?  7 超感知  新京報:人腦具有所謂的超感知、高等感知能力(hsp)嗎?「蒙眼辨色」「蒙眼識字」是人腦有可能做到的嗎?
  • 天津812爆炸事故七天大事記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天,涉事企業受到關注,新京報記者查詢工商登記信息發現,2012年,瑞海公司成立初期,許可經營項目並不包括危化品存儲。  8月15日  11時30分,爆炸核心區救援人員在一處貨櫃附近發現倖存者韓鳳群。  防化官兵進入現場參與搜救,同時進行物質、土壤、空氣的取樣工作。
  • 無融合生殖:如何從「1」到「多」—新聞—科學網
    如果在水稻等主要作物中實現無融合生殖,每年僅節約繁殖、制種費一項就可達上百億元。」王克劍說。 錢前說,在自然界中,已發現有400多種植物可以通過無融合生殖產生種子,但主要農作物並不在其列。如果能將無融合生殖這個特性引入到農作物,只要得到一個優良的雜種單株,就能憑藉種子迅速在生產上應用,使得作物的育種過程由繁到簡,雜交品種由少到多,大大促進雜種優勢的利用,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
  • 穿越蛇文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印度人相信,只要人無傷蛇之心,蛇就沒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鏡蛇更是財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並供它食物,命中一定會走好運。現如今在印度許多農村都有香火繚繞的蛇廟,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為求得一男半女,對廟裡供奉的蛇神更是頂禮膜拜。
  • 「瘋狂的科學家慢慢變成了瘋狂的科學」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但在那個時代,我們的生物科學似乎並沒有達到可以造人的水平,所以《美麗新世界》只是一個「科幻小說」。但在作者看來,這一技術在二十世紀末已經走向成熟,成了一個可見的未來。瓦克安認為,對這樣一幅圖景的想像,我們可以上溯到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  瑪麗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珀西·雪萊的妻子,這部小說被視為文學史上最早的科幻小說,瑪麗自然也就成了科幻小說「祖母」了!
  • 複製人不是妖魔
    這是生殖細胞克隆技術。在克隆羊多利誕生之前,生物學界普遍認為哺乳動物體細胞克隆難以成功,這是由於體細胞經過多次定向分裂,在發育中特化,可能已經失去返回生殖細胞的可能性。克隆羊多利的重要意義就在於打破了這一成見,打開了哺乳動物體細胞克隆的大門。複製人也因此成為可能。二、反複製人鬧劇的緣起東西方文化在生育觀方面有著根本的分歧。
  • 廖智:「穿」上義肢,我一樣可愛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救援人員不敢用吊車,怕脆弱的預製板發生斷裂,對廖智造成二次傷害;又怕人工打洞耗時太長,耽誤救援。就在救援工作一籌莫展時,一名個子小小的男生鑽到了廢墟裡,來到廖智跟前。廖智確定,這個人不是救援隊的,就是一個講方言的本地人。被埋了十幾個小時後,終於見到了「外面的人」,這讓廖智非常激動。她抓住男生的手,捨不得讓他走,「他說沒事的,我就是來救你出去的。」
  • 能量金字塔:神秘功效支撐的「傳銷」迷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放在身上病痛位置,十幾分鐘就能緩解,更能喚醒人的自愈力,給食物和水賦能。新京報記者 陳亦凱 攝     能「屏蔽一切負向磁場」3月15日下午,北京鴻正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場宣講推介會在豐臺總部基地一間不大的辦公室內進行,二三十人擠坐在昏暗的房間內,大屏幕上播放著關於古埃及金字塔的視頻節目,講述著金字塔結構
  • 本田發布最新技術SENSING和CONNECT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涉及安全駕駛和智能互聯;未來三年內投放15款新品  新京報訊 (記者張潔)近來,同為日系品牌的豐田和日產在華動作頻頻
  • 韓春雨所在高校聲稱有機構重複實驗成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記者信娜)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實驗結果,引發13名學者質疑(新京報10月12日報導)一事,昨日又有新進展。河北科技大學向媒體做出書面回應,稱已有獨立於該校之外的機構運用韓春雨團隊的NgAgo技術實現了基因編輯,該機構與韓春雨團隊的合作正在洽談中,具體信息該校會適時向社會公布。  重複實驗成功機構仍「未知」  連日來,由於論文實驗結果無法重複且未做出正面回應,韓春雨及河北科技大學飽受質疑。
  •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全國飲用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委員高乃雲表示,高氯酸鹽汙染在各地的地下水、井水等中有檢出,不過濃度很低,「飲用水汙染比日、韓、美情況略好,瓶裝水汙染水平與美國相當。」  風波  茶葉在歐洲檢出高氯酸鹽 限量標準正交涉中  讓中國茶葉陷入汙染風波的「罪魁禍首」,正是常被用於火箭燃料、軍工業生產、煙花爆竹等製造的高氯酸鹽。
  • 「人造人」技術,怎麼造?造出來的還是人嗎?
    好在,雖然各種技術包括生物技術和輔助生殖技術在不斷發展,但目前各國的倫理和法規都在向促進科技向善、以人為本的方向發展,因此,赫胥黎小說裡的階級對立的場景大概率是不會發生的。不過,生殖醫學也走到了新的路口,那就是人造精子、人造卵子、人工子宮技術的發展。
  • 無邊界的寵物克隆
    消沉了一段時間後,他選擇用克隆方式讓它「回來」。  2017年起,為李敏提供克隆服務的公司,已有40多位客戶用克隆這種方式「迎回」了他們的寵物。寵物主人對此形容道,這是「買得到的親情」。  克隆儘管不是什麼新詞,但是近年來有關克隆的各種爭議不斷。克隆寵物的相關新聞更是引來公眾關注。
  • 環保部長:騰格里沙漠又發現汙染水體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要科學治霾,加大源解析的力度,要讓「大氣十條」這個好的路線圖在各地落實為一個好的施工圖。要加大信息公開。讓所有的汙染源排放暴露在陽光下,要讓我們每一個人成為汙染排放監督者,動員全社會力量一起來形成共治霧霾的局面。  問:有媒體稱,中國霧霾已「出口」到了美國,您如何回應?  陳吉寧:跨界汙染和汙染轉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有很大不確定性。
  • 石家莊一公園辦「螢火蟲節」 來源遭疑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寇佳祥 攝  當地相關部門稱螢火蟲非保護動物,不存在監管和報批;專家稱螢火蟲「背井離鄉」參加展覽,難存活  「七夕情人節如何過?欒城首屆螢火蟲節浪漫進行中!」石家莊柴武大街東狄家莊村螢火蟲主題公園七夕起舉辦「螢火蟲節」,活動持續至19日晚,螢火蟲共四五百隻,活動結束後會全部放飛。有網友發文質疑螢火蟲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