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眼饞中國數學能力,引進九九乘法表後,水土不服難接受!

2021-01-21 奈落瑾夢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這耳熟能詳的九九乘法口訣表是否喚起了你小學那段痛苦不堪的記憶呢?但現在回望過去,我們更多的是慶幸當時老師父母的耳提面命。因為熟背九九乘法表一直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第一塊敲門磚。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陪伴我們這麼多年的九九乘法表以及它近年遠渡英國的故事吧!

「老古董」的淵源歷史

作為我們心目中學習數學的第一道「大門坎」——九九乘法表,它可是個「老古董」了。早在春秋戰國時,充滿智慧的中國祖先們就已經總結出了它,再經各個朝代的改進,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的終極精華版本。從它問世到現在已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它不但沒有被淘汰,作用反而是愈加增大。

九九乘法表

各類古書裡面關於九九乘法表的記載更是數不勝數,如《管子·輕重》云:「濾戲作造六兩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韓詩外傳》也曾云:「齊桓公設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見者。」;另外《戰國策》、《荀子》、《管子》等書中也都有「六六三十六」、「三九二十七」的身影出現。

但與現在明顯不同的是,在古代,九九乘法表的順序是完全相反的。在13、14世紀前的古人都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背誦,這也是九九乘法表名字的緣由。但是在元朝朱世傑著的《算學啟蒙》一書所記載的四十五句口訣,就已經是從「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的順序了。倘若放現在再取名字或許我們的九九乘法表就該叫一一乘法表了呢!

九章算術法

九九乘法表的別稱有很多,如九九歌、九因歌、九九表等。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每當我們戲謔一個人小心思多或是善謀劃的時候,我們常會說「他心裏面的小九九真多啊!」再者就是我們熟知的西天取經必須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啦。

英國人「眼紅」我們的九九乘法表,將其引進

仰仗著老祖宗傳下來的九九乘法口訣,我們中國人的心算口算能力從古至今都讓他國羨慕不已。

中國學生展示算術能力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據網媒數據顯示:79%的英國人在計算方面是非常差的,計算器是他們形影不離的工具。如果離開了計算機,或許一道很簡單的口算題都能讓他們抓耳撓腮。在一次採訪中,記者曾問一位英國成年男子,八乘以九等於多少,之後他思考了一下,然後非常不自信地說出了五十二這一答案。

在這一採訪播出時確實在國際上鬧了不少笑話。更讓人驚訝的是,同樣的問題也難倒過英國的前首相卡梅倫。其實數學運算在整個歐洲來說其實都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德國、法國等眾多發達國家很多都是十分缺乏系統的初級運算能力的。

那外國人在沒有接觸我們獨有的九九乘法口訣之前,他們又是如何解決簡單的計算問題的呢?根據網上的資料,在英國比較流行的是一種劃線計算法。英國人通過在紙上畫橫線來代表各個數字,然後再把所有線條的交叉點找出來,最後再從右下角到左下角的來數交叉點,每個交叉點都代表不同的數字,單位依次是個、十、百、千、萬等以此類推。

這個方法聽起來就讓人抓狂,一道我們可以脫口而出的口算題在英國卻要用如此複雜的辦法才能解決。若遇到大數字的計算題,草稿紙不知道又要浪費多少了。

在面對這樣強烈的反差,英國政府首先坐不住了。早在2015年,我們的九九乘法口訣表就已經成功地「飄洋過海」到了英國,英國將它引進小學教育課程中,同時再利用一課一練的教程來更好地推行。《衛報》曾報導:乘法表測試將於2018年3月份在小學試行。2020年或將成為強制性考試。

這一系列的操作足以見得英國當局對於九九乘法口訣表推行工作的重視程度。泰晤士報稱:對8乘以9的恐懼,就是全國的失敗。所以英國他們其實更希望的是以九九乘法表為一個契機,來推動本國數學教育的更好發展。畢竟,教育是一國之本,擁有厲害的人才才能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九九歌的「水土不服」

但九九乘法表的引進之路並不順利,兩國語言發音不同就是最大的障礙。我們中國人在最開始背九九乘法口訣基本都是通過反覆大聲地誦讀,那麼阿拉伯數字的中文發音就在背誦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英語的發音與我們中文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覺得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算術公式,很多時候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拗口難懂。

所以可想而知,九九乘法表很快成了眾矢之的,學校、學生、家長的苦水接連不斷,更甚的是很多家長們還在網上留言或者直接寫信要求英國政府停止推行九九乘法表這一政策。但英國當局態度仍然十分堅定,他們依舊要求英國小學生必須在小學畢業前(十一歲左右)將口訣倒背如流。

「車到山前必有路。」迫於形勢,學校等相關方面只能從口訣本身下手。經過各方的專家們認真地研討,他們最終決定把中國的九九乘法口訣表改編英國版,變成「12*12乘法表」以更好地適應現代英國教育。

「12*12乘法表」一問世,就有一些中國網友戲稱這個為九九乘法口訣的加強版本。現在新版本的九九乘法表仍在英國本土繼續推行。最終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真誠地希望在英國的不斷改進下九九乘法表「水土不服」的問題會慢慢得到改善。世界的歷史,一直都是一部學習的歷史。

只有不斷學習國家才能更快的進步。最要注意的是不管我們學習什麼,我們都應該有一種「死去活來」的學習精神,通俗來說就是先要往死裡學,然後再靈活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將其轉化為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九九乘法表」被英國引進,迅速走紅,老外:難怪中國人數學好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九九乘法表除了作為一種運算工具之外,早已演變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產物之一,自問世到現在已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可謂是「老古董」般的存在。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自然吸引了不少國家的注意。其中英國早在幾年前便將我國的九九乘法表引進到國內,一時間走紅英國,這讓不少英國人表示,中國人這樣算數實在太聰明了。
  • 「九九乘法表」被英國引進,英國老師驚嘆:原來中國孩子是這樣算數的
    2015年英國的廣播公司BBC拍了一個紀錄片,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紀錄片中,一所英國的中學請了幾位中國的老師前去授課,因為中國的教育在全世界都是非常聞名的。在片子裡,我們看見了英國的學生與中國老師鬥智鬥勇,也正是在視頻裡我們發現,原來英國的數學教育那麼差。
  • 英國引進中國「九九乘法表」,英國人:原來中國人是這樣算數的
    在教育這一塊,古人一向嚴謹,他們從無到有創造了許多澤被後世的算數定理,九九乘法表就是其中之一。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一向重文輕理,就算是科舉考試,也是以文採決勝負的。於是,這就導致數學不怎麼受待見,只能在小圈子裡流行,而精通此道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 中國人獨有的「九九乘法表」到底厲害在哪裡?
    古時的「乘法口訣」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至「一一如一」止,與現在使用的順序恰恰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訣」開始的兩個字「九九」作為此口訣的名稱,稱為「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2002年湘西出土的3.7萬枚裡耶秦簡中,就有3枚保存十分完整清晰的「九九乘法表」,據考古專家稱,它是目前全世界發現最早的「乘法口訣表」實物,足可改寫世界數學歷史。
  •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 老外竟然這樣算-中國,九九乘法表,外國,數學...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外國人是怎麼算乘法的?最近,@人人視頻分享了一段外國人計算乘法的視頻,驚呆了中國網友。這樣的算法你看懂了嗎?簡而言之,外國人採用的是畫線的方法計算乘法。例如12X11,先畫一條豎線,代表10,再畫兩條豎線,代表2,「12」就是這樣表示。
  •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外國人竟是這樣算乘法的...
    汽車、加工技術、3D列印、自動化、機器人、生產工藝、軸承、模具、工具機、鈑金等行業前沿在這裡等你點擊閱讀👉摩託車越野賽,我真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  中國網友: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線性數學」?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在下五子棋呢……  其實,這種方法被稱為「畫線乘法」,乍一看很牛X:只需要數點點就好,再也不用死記硬背乘法口訣了呢!
  • 世界網友討論誰的數學最難,五個亞洲國家入選,三個受到中國影響
    2015年的BBC紀錄片《中國老師來了》記錄了一次中國老師和英國老師長達四周的對決,這不僅是老師與老師之間的較量,更是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對決,在這四周內,英國學生完全感受到了中式教育的可怕,但是四周後的測驗上,他們的測驗成績超過了英國老師帶領的班級。
  •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外國人竟是這樣算乘法的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外國人是怎麼算乘法的?
  • 說外國人數學不好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他們的「九九乘法表」
    中國古代,在數學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在某種程度上普及了「九九乘法表」。一一得一,二二得四,張口就來。在此基礎上,腦子好用點的,百位以內加減乘除,比用計算器算得還快。而且,還傳流下來一件神器——算盤!啪啪啪一打,看得洋人目瞪口呆!這也給了當代中國人diss外國人數學不好的勇氣:「美國小學生,五年級了,8+8還得掰指頭!」
  • 中國九九乘法表又來折磨英國人了!英國將普及乘法口訣表
    中國九九乘法表又來折磨英國人了!從3月起,英國將會對290所小學的7250名4年級學生進行乘法表測試。不僅如此,這項測試將於2020年在全英國普及。此次推行的乘法表,在中國九九乘法表的基礎上改成更適合英國學生的12*12乘法表。
  • 沒有九九乘法表,外國人這樣算乘法!中國學霸:呵呵
    最近,@人人視頻 分享了一段外國人計算乘法的視頻,驚呆了中國網友:這樣的算法你看懂了嗎?
  • 九九乘法表與畢達哥拉斯三元數
    在數學中,我們通常把滿足等式a2+b2=c2的三個正整數(a,b,c)稱作畢達哥拉斯三元數
  • 美國人數學差,連九九乘法表都不會背,為何卻出了不少數學家?
    我們經常喜歡開玩笑說國外的學生拿到九九乘法表時會表示不知所措,也經常會在手機頁面上刷到某某奧數競賽,冠軍又是咱中國的孩子。於是,久而久之我們會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咱中國孩子的數學比美國學生好。可為什麼我們老喜歡說人家美國學生數學差呢?九九乘法表都搞不定?我想,這應該可以算是咱們自己的一種自欺欺人。從眾多優秀數學家來看,我們應該要好好反思反思。其實,美國教育和我國教育相比,最大一個優勢就是因材施教。雖然我國一直在倡導「因材施教」,但由於升學壓力的爆發式增長,使得很多老師和家長不得已放棄了它。
  • 二年級數學九九乘法口訣表+熟背技巧,附乘法口訣練習題10套,勤練期末考100分!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不但發明了十進位制,還發明九九表。後來東傳入高麗、日本,經過絲綢之路西傳印度、波斯,繼而流行全世界。
  • 小學數學為何這麼死板?
    我們太注重於計算的結果,但卻忽略了對四則運算的認知由於我們有九九乘法表,所以導致在運算乘除法時,其計算結果都是基於九九乘法表而背出來的,當然不止限於9x9之內的計算,而是所有乘除法,舉個例子,我們計算17×13,如果用手算,會列豎式,用13的個位3乘17,得51,再用13的十位1乘17,得17,然後再用51的1做結果的個位,用51的5加17的7,得12進1保留2,17的1
  • 英國要用中國方法教小學生數學了,英國網友炸開了鍋
    英國人數學差,是出了名的。前首相卡梅倫去年在一次講話中強調乘法表的重要性,然後記者問他8x9等於多少……他直接轉移話題,說自己只在送孩子上學的車裡和孩子練乘法表。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的調查顯示,英國成年人數學不好導致英國政府每年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200億英鎊。痛定思痛,英國政府決定向數學大國,中國,取經。
  • 「99乘法表」被英國引入,老外學習後感嘆:中國人是這麼算數的!
    「99乘法表」被英國引入,老外學習後感嘆:中國人是這麼算數的!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中國在數學方面的造詣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歷經2000多年的發展,我們更是研究出了一套專屬於自己的99乘法表,順口溜式的讀音,使它簡單易記。
  • 英國引進《真正上海數學》教材,明年初走進英國小學課堂
    近年來,英國政府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希望中國人「神奇的」數學教育方法,能夠解決英國孩子們數學成績不夠理想的「老大難」問題。繼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在英格蘭小學大力推廣「上海數學教學法」之後,英國目前又在積極引進上海小學生的數學教材,一套名為《真正上海數學》的教材即將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陸續在英國出版,並在明年年初走進英國的小學課堂。
  • 「九九乘法表」是外國傳入?湖南出土秦朝竹簡,實力打臉「磚家」
    3、珍貴的秦簡學習歷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一生都致力於統一六國,在完成大統後統一文字、度量衡、貨幣……一系列政策對當時的社會穩定起到了極大的貢獻。但是秦朝二世而亡,統治時間短,關於秦朝很多歷史都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