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中國人基因退化不耐寒?政治幹預科學的奇葩

2020-12-06 網易新聞

傳說是他發明了秋褲,還讓蘇聯人在50年的時間裡都相信無產階級思想能通過遺傳一代又一代傳遞下去...

本文系網易News沸點工作室《雜家Misc》欄目(公眾號:zajia163)出品,每周更新四期。

如果割掉一代牛的耳朵,總有一天能培養出只有一隻耳朵的牛?

孩子長得應該像與母親共同勞動的同事老王,如果孩子長得像父親,那就是用資產階級的遺傳理論生出來的?

或許你會覺得這些猜想有點兒荒誕,但是在上個世紀蘇聯,這一遺傳思想流行長達30餘年,理論的提出者正是前蘇聯科學家——李森科。

他是科學家但做的是偽科學,胡亂編纂研究數據和科學理論卻名揚海外。

甚至有傳言今天流行中國大江南北的秋褲就是他的發明。當年史達林想讓中國人失去在蘇聯遠東地區生存的能力,李森科便獻策讓中國人穿上秋褲,稱從遺傳學角度,假如一個國家穿了60年秋褲,人雙腿和關節的抗寒性會在幾代後消失,再也沒有可能脫下它,不能在高緯度活動。

傳言顯然不靠譜,但他確實是史達林和赫魯雪夫的寵兒,被奉為「史達林的科學紅衣教主」。

反對他的蘇聯遺傳學家全被開除、或被流放、或被逮捕,蘇聯遺傳學泰鬥尼·瓦維洛夫院士等更是被判死刑。

袁隆平在科研初期跟著他的理論走,種出來了四不像的植物,差點與雜交水稻失之交臂。

導致了亞洲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的滯後,過了半個多世紀他的偽科學才終於被推翻。

1898年李森科生於烏克蘭的一個農民家庭。他曾讀過兩個園藝學校,1925年從基輔農學院畢業,隨後受聘到育種站工作。

他的父親老李森科把原該在雪地裡過冬的冬小麥種子在春天播種,出乎意料地獲得了好收成。李森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他的所謂「春化作用」的概念:把夏季的農作物留下的種子經過低溫乾燥處理,便可在冬季派上用場,繼續耕種。

李森科父親意外成功的經歷加上李森科當時還很靠譜的教育背景讓人們相信了他的理論,甚至吸引了來自蘇聯機關報、全國第一大報的《真理報》注意。

李森科隨之製造了一批假的數據,聲稱實驗成功,《真理報》宣稱這是「非比尋常的大發現……來自卓越的實驗數據」,以及「偉大的觀點,前途不可限量」。

嘗到甜頭後李森科嘗試移植來自更高緯度的植物,選擇了豌豆作為自己的第二輪實驗品種。

第一年冬天不太冷,他的計劃幸運地相當成功,讓人們在冬季還能品嘗到最新鮮的豌豆。

於是,《真理報》進一步大肆宣傳李森科的成果,還把他封為「赤腳教授」,評論他「現在擁有追隨者、學生、還有塊實驗農田。農藝領域的傑出人物在冬天造訪育種站,站在綠油油的農田前,感激地握著他的手」。

機關報的宣傳給他帶來了更多的跟隨者,第二年他大張旗鼓地進行第二次試驗。

但遺憾的是,第二年冬天非常冷,實驗失敗之際他迅速提出了「春化處理」的理論(即指植物種子進行一段時間內的低溫處理從而影響其開花時間),試圖轉移人們對失敗的注意繼續創造宣傳話題。

1928年前後,烏克蘭因霜凍而造成過冬作物的大幅度減產,也因史達林緊縮了新經濟政策、大力度打擊藏有餘糧的富農而造成人民群眾嚴重缺糧。

前蘇聯共產黨和政府為此煩惱萬分,李森科提出的「春化處理」正符合了要在蘇聯嚴苛的氣候條件下實現了作物高產的要求。

烏克蘭農業部和蘇聯農業部竟也沒去核實,就立即決定在敖德薩植物育種遺傳研究所創立專門研究春化作用的機構,並且由李森科負責。

1935年,蘇聯召開第二次全蘇集體農民突擊隊員代表大會,史達林也出席了這次大會。李森科在會上的講話中,極力迎合政治領袖的思想,把「春化」問題與當時的階級鬥爭形勢聯繫起來,把那些反對春化處理的敵人們等同於富農等資產階級,渲染出反對春化處理就是反對人民的恐怖氣氛。

從此李森科的「科學」理論引入了政治屆,逐漸得到了蘇聯高層領導人的垂青,開始被神化為正統理論。發出關於春化處理指示的同時,向下發出的還有幾種報表,這些報表上要求必須填寫播種春化處理種子的面積和增產的幅度。

既不需要統計分析所必要的重複試驗,也不需要加上對試驗田和對照田施用肥料差異的說明,李森科對實驗本身根本不關心,他只是需要能讓廣大群眾們信服自己永遠正確的報表。

在把「反春化處理者」當作階級敵人的政治壓力下,農莊主席和農藝師們寧願虛報增產數字,也不願反映實際情況。這樣,匯總的結果往往是「根據來自幾千個集體農莊田野的報告」,「用春化處理使國家獲得了幾百萬公斤的穀物」。

就這樣,李森科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大,一步步走上神壇。1935年,當敖德薩植物育種遺傳研究所併入列寧全蘇農業科學院時,李森科當上了這個研究所的所長,並被遴選為該院的院士。

當上院士的他內心是惶恐的,因為他的實驗數據來源只有他自己知道怎麼來的,隨時都有可能會被他人推翻。

為了進一步維護自己的地位,他開始對那些反對和質疑他的科學家進行瘋狂的清洗。

很多頂尖的科學家被撤銷職位,有不少人還受到捏造的指控而遭逮捕與審判,甚至被處死。

把李森科引入遺傳學大門的瓦維洛夫也難逃一劫。1938年因為批評了蘇聯的農業科學政策和李森科偽科學,他遭到逮捕,並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控為英國的間諜而被判處死刑,1943年死於獄中。

李森科對蘇聯生物學界的清洗在1940年希特勒入侵蘇聯時才暫時中斷,但二戰結束後不久,李森科就又開始著手延長自己的統治。

1947年,李森科給史達林寫信繼續尋求支持,打著「米丘林學派"的旗號,給與他的主張相反的「摩爾根學派」戴上「資產階級」等政治帽子,又再一次將科學與政治結合起來。

靈活運用遺傳學理論,他聲稱無產階級的思想和行為可以通過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於是在史達林的授意下,蘇共中央政治局於1948年宣布孟德爾-魏斯曼-摩爾根遺傳學為非法的「反動資產階級偽科學」,而李森科的理論是唯一正統的「無產階級科學」。

有了這樣的尚方寶劍,李森科及其追隨者因而得以繼續完成對他們的反對者的殘酷清洗。

受蘇聯的影響,當時的中國也在全國範圍開展了遺傳學李森科化的運動,科學真理成為政治幹預的犧牲品,科學家的人格和良知為強權所踐踏。

新中國成立後,李森科的《論生物學現狀》一文在中國大量印行,成為大學生物系和農業院校的必讀文件。

1956年,畢業於重慶西南農業大學遺傳育種專業的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農校開始做研究。他按照李森科的理論將番茄嫁接給馬鈴薯,將月光花嫁接給紅薯,結果西瓜結在南瓜藤上面,種出了不倫不類的東西且沒辦法遺傳。

搞了三年,終於是一事無成,他只好從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開始研究,用其指導育種。1960年他開始研究水稻,1961至1962年在水稻的研究過程中他以實驗獲得的數據證實了自己的選擇孟德爾遺傳學是正確的。

「幸虧我猛醒得早,如果老把自己栓死在一棵樹上,也許至今還一事無成。」事後袁隆平感嘆道。

同時期,還有一批因為李森科的偽科學而受傷害的中國科學家,其中就有李景均——「中國遺傳學之父」。

李森科將學術與政治相掛鈎,但李景均卻是恰恰相反,他堅決不能容忍把一個純學術問題扣上政治帽子,變成人身攻擊,誣衊為敵人。

「所學無用,逼上梁山」。斟酌再三,李景均決定離國出走。1950年3月12日,李景均抵達香港,1年後前往美國。

李森科主義盛行期間對蘇聯農業和遺傳學界的種種打擊難以詳述。據不完全統計,僅在1937年—1938年間,蘇聯就有100多位著名科學家被捕,一批科學家因不願意屈服被餓死在勞改營中、甚至被槍斃,因此事流亡者則無法統計。

好在獲得性遺傳的理論根基畢竟是錯誤的,即使傍上了政治也不足以長年支持下去。

自從1953年史達林去世,李森科也隨之開始失勢;1956年赫魯雪夫展開對史達林的全面批判,李森科的地位也一落千丈,1958年原本捧起他的《真理報》也發表了題為《論農業生物學兼評<植物學雜誌>的錯誤立場》的社論,引起了一場批判李森科的科學運動。

直到最後1965年他從遺傳所離職,宣告他的時代徹底結束。

參考資料:

《李森科案,「很黃很暴力」的科學故事》, 齊魯晚報

《八一八李森科》,果殼科學技術史組

《史達林時代的偽科學家李森科是如何崛起的》,澎湃私家歷史

《自牛頓以來的科學家——近現代科學家群體透視》第30章李森科與前蘇聯生物學家,張九慶

雜家Misc,我們挖掘論文和資料庫的內容,講有意思的人物故事,有趣的生活日常。歡迎關注雜家公眾號(zajia163)。

本文來源:雜家Misc 作者:可木 責任編輯:陳詠欣_NN3051

相關焦點

  • 遺傳病幹預不等於基因編輯
    近日,基因編輯事件引起廣泛關注。很多人不明白,基因編輯跟遺傳病治療有什麼區別?目前的胚胎診斷是不是基因編輯?對此,本報特別邀請生殖醫學專家解惑答疑。人類基因是長期進化、不斷演變的產物,目前人類還不完全具備辨別好基因、壞基因的能力。
  • 科學是如何走向退化的?
    另一個哲學家是美國哲學家託馬斯·庫恩(1922-96),以他的科學革命理論而被熟知。在常規科學中,科學家們的主要精力都在公認的理論基礎上從事解謎活動,這就是庫恩所說的範式。從邏輯上講,如果科學家們每遇到一個反常就推翻重來,那麼他們將無法進行研究。與之相對的是革命科學,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基礎都被推翻,範式發生了轉變,庫恩將其比作宗教轉變或政治革命。
  • 不可思議,人類的基因正在退化,原因竟然是優勝劣汰的缺失
    然而,這並不影響我想探討的這個問題:由於缺乏「優勝劣汰」,人類正在進行生物學上的退化。奴隸主可以憑自己的心情讓任何一個奴隸去死,無論這個奴隸的基因有多麼的優良;貴族的後代無論多麼的愚蠢,他都可以享有大量財產、美女,進而把愚蠢基因繼續遺傳下去;貧窮者的後代無論多優良,他都可能由於貧窮而無法結婚生子。
  • 科學是如何走向退化的?是弦論導致的嗎?
    另一個哲學家是美國哲學家託馬斯·庫恩(1922-96),以他的科學革命理論而被熟知。在常規科學中,科學家們的主要精力都在公認的理論基礎上從事解謎活動,這就是庫恩所說的範式。從邏輯上講,如果科學家們每遇到一個反常就推翻重來,那麼他們將無法進行研究。與之相對的是革命科學,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基礎都被推翻,範式發生了轉變,庫恩將其比作宗教轉變或政治革命。
  • 幹預遺傳基因缺陷 誕生健康雙胎嬰兒
    原標題:幹預遺傳基因缺陷 誕生健康雙胎嬰兒   [導讀] 我國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日前在解放軍總醫院出生。   幹預遺傳基因缺陷 誕生健康雙胎嬰兒   楓糖尿病單基因遺傳出生缺陷產前診斷及幹預取得新突破   ■最新發現與創新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羅國金 周紅輝)我國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日前在解放軍總醫院出生。根據新生兒出生時靜脈血檢測3月1日回報結果,新生兒不攜帶致病突變基因。
  • 中科院發現長壽基因,恰當幹預70歲仍能活蹦亂跳
    在該項研究中,神經遞質被認為擁有很大潛力,中科院研究員以神經遞質為衰老指標在全基因組水平上進行篩選,找出了59個候選基因,而後又通過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網絡找出BAZ-2和SET-6兩個基因(線蟲體內),對照人類同源基因分別是BAZ2B、EHMT1。
  • 警惕科學淪為政治
    李森科對其理論的論證,不是以實驗數據為基礎,而是為了符合他對馬列主義的理解,比如社會革命(環境)能夠有目的地塑造和改變人性(遺傳)。運用新拉馬克主義理論,李森科賦予細胞所有組成部分遺傳的特性,不接受任何實實在在的遺傳因子,比如生殖細胞或基因。根據他的推論,基因是不存在的。他輕蔑地將經典的遺傳學稱之為「孟德爾—摩爾根—魏斯曼主義」,批評其不符合馬列主義唯物辯證法。他拒絕遺傳的隨機性。
  • 淺談譜系兒童的退化
    在他發現自閉症的時候,Kanner教授確信,自閉症是原發疾病,並且這是區分自閉症和兒童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徵之一。但在那個時代,美帝的精神疾病研究和治療還處於精神分析法的集體癔症發作之下。假若Kanner教授堅持自閉症是原發的,即先天的,那就是和弗洛伊德他老人家——的信徒們對著幹,就是想要自絕於主流的同行們。
  • Nat Comm丨導致洞穴盲魚視覺退化的首個基因
    儘管遺傳學分析顯示洞穴魚視覺退化是由多基因調控的,然而可以直接導致洞穴魚視覺退化的基因卻一直未能確定。2020年6月2日,美國馬裡蘭大學William R.因此,Jeffery教授和馬莉博士通過選擇最小且最有希望的區域,來篩選導致盲魚視覺系統退化的候選基因,並通過比較這些基因在眼睛發育關鍵時期的表達,最終將關注點確定到了cbsa基因,並發現cbsa基因在研究的所有盲魚種群中均發生了突變。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洞穴盲魚的表型和人類高半胱氨酸尿症患者之間存在相似之處。
  • Nat Comm丨馬莉等揭示導致洞穴盲魚視覺退化的首個基因
    儘管遺傳學分析顯示洞穴魚視覺退化是由多基因調控的,然而可以直接導致洞穴魚視覺退化的基因卻一直未能確定。2020年6月2日,美國馬裡蘭大學William R.根據Jeffery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墨西哥脂鯉基因組中多個區域可能含有導致眼睛退化的基因,而每個區域可能包含上百個基因,一次性調查所有區域是不切實際的。
  • 基因突變可能延長男性壽命:生長激素幹預延緩衰老
    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傑伊·奧爾安斯基(Jay Olshansky)教授在媒體採訪時說,「在人體衰老科學研究領域,如果你想預測自己是否長壽,應當先分析自己父母的壽命狀況。」因此與長壽相關的基因標記令科學家頗感興趣,但是如果你的基因存在差異,尤其是基因突變性,可能直接影響壽命長短。圖中是享年116歲的日本老壽星Jiroemon Kimura,他是迄今世界上壽命最長的男性目前,一支大學專家小組希望發現人類長壽的基因作用,尤其是與生長激素相關的基因。
  • 中國人基因信息安全嗎?專家:「基因武器」說太過誇張
    「中國以前沒有太強的意識,其實一些國外公司和大學很早就瞄準中國,通過合作收集大量中國人的樣本。」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陳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科技部公布的處罰案例只是違規採集、收集、買賣和出口中國遺傳資源的冰山一角。多名專家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基因領域研究的增加,一些竊取中國人基因樣本的事件開始上演。
  • 美科學界反擊「政治抗疫」
    而在這個敏感節點,美國媒體又曝出了白宮幹預專業抗疫機構正常工作的最新證據。與此同時,美國科學界針對白宮政客反科學政治操弄的質疑和批評之聲,也一浪高過一浪。「騙」孩子們走進校園 白宮政治幹預科學再添實錘《紐約時報》日前披露的白宮內部文件顯示,今年秋季學期開始之前,白宮高級官員曾花了數周時間向美國疾控中心(CDC)專家施壓,要求他們的觀點與總統川普保持一致,即重開校園和恢復線下教學是「安全」的。
  • 奇葩療法、陰謀論調、無視科學……美國政府就是這麼抗疫的
    這段聲明是在闢謠,而謠言出自白宮——白宮方面日前在全國直播的記者會一段「注射消毒劑可以殺死新冠病毒」的奇葩言論,引發不小輿論風波。 為了挽回顏面,白宮隨後改口說是在「諷刺」。可無論如何找補,這段「軼聞」都無法從美國聯邦政府的抗疫時間線上抹去,成為其反智、反科學的例證。
  • 科學家:中國人的基因與非洲人口基因有極大差異
    作者: 伊利亞• 貢恰羅夫 中國交通大學的基因工程師們公布了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研究結果指出,中國人的基因與非洲人口基因有極大差異,漢族人群的基因可以分為7個亞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臺採訪了中國人類學家,企圖搞清楚所得數據有何益處。
  • 奇葩的吉尼斯世界之最,最後一個床上吃早餐人最多是中國人創造!
    奇葩的吉尼斯世界之最,最後一個床上吃早餐人最多是中國人創造! 奇葩的吉尼斯世界之最,最後一個床上吃早餐人最多是中國人創造!
  • DNA甲基化在運動幹預骨質疏鬆中的作用機制
    文題釋義:DNA甲基化:是指在不改變基因序列情況下,使基因發生可遺傳的表達,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表觀遺傳機制,可以調控相關基因表達調節成骨細胞/破骨細胞活性,進而影響骨代謝。背景:成骨細胞介導的骨形成與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之間的動態平衡是維持機體骨組織穩定的基礎,當兩者代謝平衡紊亂時造成骨質流失和骨微細結構退化,導致骨質疏鬆發生。
  • 美國學者福山:基因工程將顛覆二十一世紀的政治
    近日,國內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創造出「免疫愛滋病嬰兒」的新聞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人們認為這項技術侵犯了人類倫理。美國學者福山也在著作中給出了自己對基因工程的看法,在他眼中,這項技術不僅有損倫理,在技術上也疑難重重。它極有可能顛覆現代政治,將人類帶入「後人類時代」。
  • 政治科學與政治哲學的融合
    二儘管存在著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分離的現狀,但是在更普遍的意義上,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應然與實然研究正從對立走向統一。在當代世界中,無論是普遍性還是特殊性,都不應該被簡單地否定或者替換,因為二者既存在各自作用的合理空間,又存在彼此連接的過渡地帶。
  • 政治科學視角下的大數據方法與因果推論
    儘管對政治科學研究的使命有著不同理解,金(King,G.)等學者在經典著作《社會科學中的研究設計》中嘗試著對「科學研究」提出四項基本要求:其一,以(描述性和因果性)推論為研究目的;其二,採用公開的研究程序;其三,結論是不確定性的;其四,科學研究的要核是關於方法的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