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加強進口冷鏈產品監管,凡從天津口岸進入本市流通環節產品均...

2020-12-04 界面新聞

據@天津發布 微博消息,22日下午,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廖國勳在濱海新區主持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會議圍繞海關檢測、市內冷鏈環節消殺、冷鏈食品市場監管、做好相關流調工作、增強院感防控措施、加強社區網格管理等情況進行了會商研判。

會議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濱城大篩查」工作部署,相互配合,優化流程,高質高效推進各項工作。要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切斷疫情傳播鏈條。要持續強化院感防控工作,實行發熱門診固定區域封閉管理,所有發熱門診配置專用CT,堅決防止交叉感染。要加強進口冷鏈產品運輸和入庫監管,凡從天津口岸進入本市流通環節產品均實行百分之百消殺,讓群眾放心。要做好隔離點管理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提供周到細緻服務保障。要及時發布動態信息,主動向媒體通報情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有效消除群眾顧慮。

相關焦點

  • 針對進口冷鏈食品,青島從檢測、報備、防控三方面加強監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高雅潔 李自強12月2日,青島市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陳萬勝在疫情發布會上表示,青島對進口的冷鏈食品,將進一步加強對人和冷鏈食品檢測,做好進口冷鏈食品提前報備、攜證流通,同時壓實區市督導責任,從三個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加強監管
  • 紅安縣加強縣內進口冷鏈食品流通環節監管
    紅安網消息11月23日下午,縣委副書記馬梁,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張鳳珍督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相關部門、企業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嚴格執行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堅決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進口產品全鏈條管理的規定,全方位嚴控縣內進口冷鏈食品流通各環節;嚴把返鄉人員檢測和信息登記關口,加強公共場所測溫
  • 天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又和冷庫高度關聯,冷鏈食品防控面臨怎樣挑戰?
    截至11月9日,天津市報告本土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各1例,目前調查結果顯示均與中新天津生態城天津海聯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冷庫高度關聯。自2020年11月9日24時起,將濱海新區漢沽街、中心漁港冷鏈物流區A區和B區劃定為中風險地區。天津市其他區風險等級不變。
  • 上海已採樣監測冷鏈食品13萬件,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市衛生健康部門對大型農貿市場、超市、冷庫等重點場所,以進口冷凍畜禽肉、水產品為重點產品,按照「天天有採樣,周周有重點,月月全覆蓋」的工作要求,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採樣檢測工作。至今,開展冷鏈食品採樣監測13萬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全市2000餘名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上海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和個人防護專業技術培訓。
  • 進口冷鏈食品到底還能吃嗎?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24日,天津第155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表示,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為北美豬頭。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
  • 吳尊友: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冷鏈進口產品或...
    瀋陽市疾病預防控中心2020年11月10日吳尊友: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冷鏈進口產品或為我國疫情源頭11月7日,天津市濱海新區接到山東省德州市通報,經天津從境外進口的冷凍食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隨後,天津報告1名裝卸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 青島發布通告 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集中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設立集中監管專倉 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的工作方案》(魯指辦發〔2020〕114號)的要求,現就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通告如下: 一、實施集中消毒檢測。從青島市外或青島口岸進入我市且未在口岸環節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進入我市設立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以下簡稱「監管專倉」)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進口商或採購商(以下簡稱「貨主」)應當通過「山東冷鏈」向目的地監管專倉提前預約。經檢測合格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後,出具《青島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出倉證明》(以下簡稱《出倉證明》)。
  • 防範進口冷鏈食品病毒,這些港口是怎麼做的?
    此外,海關總署會同交通部、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制定《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從源頭上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
  • 天津3份雪糕樣本新冠檢測呈陽性 冷鏈食品防疫如何「不掉鏈」?
    14日當晚,該官方微博再次發布公告表示,截至目前,真正通過零售進入天津市場的大橋道涉疫雪糕有65箱共390盒(每箱6盒)。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對這65箱的銷售去向進行追蹤。此外,1812箱批發售往外省市(均已通報當地防疫指揮部)。據了解,涉疫雪糕為家庭分享裝,每盒淨含量450克。天津市防控指揮部提醒,如果您近期購買過該產品,請及時與社區聯繫報告。目前,對病毒來源的追溯等仍在進行中。
  • 關於進口冷鏈食品,天津最新通知來了!
    一、適用對象進口冷鏈食品物流、冷庫、物品等,包括但不限於生(冰)鮮禽畜肉類、水產品、食品及原料的外包裝、冷凍冷藏場所、倉庫、設備、運輸工具及銷售流通環節等。六、流通環節的預防性消毒(一)適用情況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的日常預防性消毒。
  • 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 我國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
    目前抽檢陽性主要集中於外包裝,陽性率萬分之零點四八  加強對相關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  冬季海陸空等運輸溫度視同冷鏈,要加強防護和檢測  本報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申少鐵)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西安68118份進口冷鏈食品相關樣本檢測均為陰性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已對進口冷鏈食品防控實施全流程、全環節監管。進口冷鏈食品出入庫每批次必檢環境、從業人員每周必檢在盒馬鮮生方新村店,記者看到銷售區的冷鏈商品公示欄上懸掛著消殺記錄、核酸檢測臺帳、人員檢測、環境檢測、商品檢測等關鍵信息。
  • 濟南市啟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
    摘要:12月1日,山東省濟南市正式啟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今後凡進入濟南域內的進口冷鏈食品,均須在抵達24小時前通過「山東冷鏈」進行報備。
  • 福建省「五全」措施嚴防進口冷鏈食品疫情
    會議圍繞集中倉儲、溯源監管、閉環消毒、全員核酸檢測、全民健康教育,提出「五全」管理措施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   11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二十七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 西安68118份進口冷鏈食品相關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月14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進口冷鏈食品銷售場所,發現這些場所都張貼有從業人員、環境的核酸檢測證明,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上貼著「陝冷鏈」二維碼,消費者用手機一掃就能查到這些食品的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報告等相關信息。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已對進口冷鏈食品防控實施全流程、全環節監管。
  • 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切實防範進口冷凍冷藏肉品、海產品新冠病毒風險,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多措並舉,加強對轄區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風險排查及核酸檢測工作。一是加強排查。
  • 國產雞腿外包裝核酸檢測陽性 專家提醒徹底解決冷鏈傳播風險
    記者注意到,12月15日,無錫市在對進入本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的進口冷凍食品開展入倉前的常規檢測過程中發現,一批進口「冷凍豬耳片,去根」(原產國美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該批次所有產品均未流入市場。
  • 【速遞】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