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靈魂補手 愛記憶
高鹽飲食會導致相關疾病產生嗎
鹽對我們的身體至關重要,鹽帶來的美味是在提醒著我們鹽是身體不可或缺的,但是鹽多了,食物的味道就會變得很糟糕,身體同樣會給予我們反饋,提醒我們少吃點鹽。
人類是進化相對比較高級的生物,我們的身體能夠很好的調節鉀,鈉,鈣,鎂等金屬元素的吸收,然而高級並不代表沒有缺憾,有時身體和嘴巴不協調,就會因為嘴巴過度的追求美味而進食過多地食鹽,如果長期暴露在高鹽的環境中,一些意想不到的疾病就會向我們悄然襲來。
我們課題組主要做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臨床與研究,所以比較關注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最近有報導說高鹽飲食可能會導致認知下降甚至阿爾茨海默病,那麼高鹽飲食真的會導致相關疾病的產生嗎?
我們先簡單的了解一下權威雜誌《自然》發表的兩項研究
1
2018年康奈爾大學威爾醫學院Iadecola團隊在《自然 神經科學》發表了一項研究,當老鼠被餵食高鹽食物時,一種叫做TH17的免疫細胞會在腸道內積聚,TH17細胞分泌一種IL-17分子經血液進入大腦,IL-17分子抑制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降低一氧化氮的產生,而一氧化氮是血管擴張的有力物質。當一氧化氮減少,血管擴張受阻導致大腦血流量減少。
實驗顯示用高劑量鹽(氯化鈉)餵食老鼠後,老鼠大腦的血流量減少了30%,老鼠在識別物體、迷宮等認知任務上出現問題。也就是說高鹽飲食可能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以及認知功能下降。
2
我們都知道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過程中有一種叫做Tau蛋白的物質參與,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會造成神經纖維纏結,而導致大腦退行性變或腦萎縮。2019年Iadecola團隊再次在《自然》上發表了它們的研究成果。
該研究認為餵食高鹽的老鼠大腦中存在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其機制是前一個研究中高鹽飲食導致一氧化氮減少,而一氧化氮減少會激活一種叫做CDK5的酶,這種CDK5酶會促使Tau蛋白磷酸化。
這兩項研究提示我們
這兩項研究提示我們高鹽飲食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和其它認知功能減退有關。其實高鹽飲食還有很多危害,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熟知的高血壓,較高的鹽攝入量會導致血壓的升高,高血壓又與心臟病、中風,腎功能衰竭等疾病有關。除高血壓外高鹽飲食還與胃炎、胃癌、骨質疏鬆、糖尿病、支氣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相關。
中國推薦食鹽攝入量為每日6克2017年高鹽飲食導致全球300萬人死亡,在我國高鹽飲食是導致死亡的首位飲食相關風險因素,每年死亡人數高達165萬。
有研究發現在美國平均每天每人減少3克鹽的攝入,每年就可以減少多達12萬心臟病新發病例,減少66000例中風發作,每年還可以防止多達92000人死亡。
食物是我們添加食鹽的主要途徑,我們在廚房燒飯做菜的時候添加的食鹽是能夠看見的,可以通過添加食鹽的多少來進行控制。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小於5克,我國推薦的食鹽每日攝入量為6克。
知道了高鹽飲食的危害,在燒菜做飯時我們不能拿著儀器去稱重。
營養學家已經給我們測量好了,6克鹽相當於一啤酒瓶蓋,相當於半礦泉水瓶蓋(見下圖)。
我們也可以購買量勺添加食鹽(見下圖)。
除了烹飪時添加的鹽以外,還有很多「隱形鹽」存在,比如說海鮮乾貨,果脯蜜餞,醃製食品、乾果、零食、麵包、麵條、醬油、餅乾等。以下量的食物當中就存在1克鹽:1小把掛麵(33克) ,2片吐司麵包片(108克),2顆話梅肉(12克),2個泡椒鳳爪,1個茶葉蛋等等,這些都是食鹽含量比較高的食品,我國和世衛組織推薦的食鹽攝入量是包含這些「隱形鹽」的。
我們該如何控制食鹽的攝入呢?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
委託中國營養學會組織開發了
《中國居民減鹽核心信息十條》
內容如下
1、
健康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1克鹽約等於400毫克鈉),但目前我國居民食鹽平均攝入量為10.5克。
2、
高鹽(鈉)飲食可引發高血壓、腦卒中、胃癌、骨質疏鬆等多種疾病,大約50%的高血壓和33%的腦卒中是高鹽飲食導致的。
3、
全球每年300萬人因高鹽飲食死亡,減少食鹽攝入是最簡單有效的預防方法。
4、
口味可以培養,每人要逐漸養成每天不超過6克鹽的習慣。
5、
多用新鮮食材,天然食物也含鹽,少放鹽和其他調味品,少吃醃製食品。
6、
膳食要多樣,巧妙搭配多種滋味,可以減少鹽用量。
7、
外餐點菜時主動要求少鹽,優選原味蒸煮等低鹽菜品,飲食不過量。
8、
購買加工食品,先看營養標籤,少選高鈉食品。
9、
兒童用鹽量比成人更少,要精心設計食譜,多種味道搭配減少用鹽,選擇低鹽零食。
10、
合理膳食,吃動平衡,多飲水,興健康飲食新食尚。
按照衛生部門的建議
開篇我們提到鹽是人體必需的物質,所以也不能一味的追求低鹽或無鹽,食鹽攝入過少,引起低鈉血症可能導致頭痛、頭暈、血壓下降,循環衰竭、腦水腫、呼吸衰竭、抽搐甚至昏迷。
所以我們應該按照衛生部門的建議,在5-6克左右比較合適,對健康有利,這樣不會導致高鹽也可以避免低鹽。
作者介紹
錢時興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醫師 長期從事老年精神科臨床工作。
參考文獻
1、 Faraco, G. et al. Dietary salt promotes neurovascular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through a gut-initiated TH17 response. Nat. Neurosci. 21, 240–249 (2018).
2、 Faraco, G. et al. Dietary salt promo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through tau phosphorylatio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88-z(2019).
支持基金與組織
1.上海銀杏老年公益基金會
2.上海市女醫師科普專業委員會
3.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