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廣電Q3財報!多家巨額虧損,被「絞殺」的有線電視能否翻盤?

2020-11-23 數位電視中文網

寫在前面

至10月底,12家廣電網絡及相關上市企業第三季度業績情況已經全部對外公示,DVBCN筆者通過重新整理了相關主要數據信息,做成了這篇姍姍來遲的財報解析文章。

由於三季度財報正文中多家未有就本期業績變動進行詳細的緣由說明,因此筆者根據部分企業的三季度業績預告情況說明及部分企業的經營數據情況說明,再與行業整體發展狀況結合,主要反映為筆者主觀性的判斷。多有不嚴謹的地方,也請各方於DVBCN公眾號後臺(DVBCN中廣5G)予以指出。

一如既往的說明。選取的12家企業中,中信國安參與聯營、合營的有線電視網絡項目較多,持有股份較大,因此也予以列入業績統計對比數據中。其餘11家企業中,電廣傳媒、華數傳媒、東方明珠並非是該地區省網公司,並非是有線電視網絡的運營主體公司,且有線電視並非是其佔比為絕對值或超過40%的收入源,因此三方的業績不足以完全反映該區域有線電視運營情況。

其他上市企業均為該區域的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主體,且有線電視營收為其主營業務支出項目。相關數據對比等信息,僅作為參考。

一、數據鑑真:廣電上市企業業績情況匯總

本次,DVBCN筆者將各家的營收數據分為了2020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兩份,同時收羅了至三季度所公示的用戶情況,便於更直觀、全面的了解詳情。

根據DVBCN的整理,12家上市企業在前三季度的整體表現上依然呈現出明顯的正負差距。

1)前三季度業績情況

(前三季度業績情況圖)

前三季度中,有8家企業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比較為下降,5家企業包括中信國安、電廣傳媒、廣西廣電、湖北廣電、東方明珠下降幅度均超過了10%。華數傳媒與貴廣網絡增長幅度則均超過了10%,營收額最高的是東方明珠(DVBCN註:其業務項目較多,東方有線的有線電視業務佔較小的比重)的76億,其次的江蘇有線的53億(DVBCN註:為有線電視用戶存量較高的省網公司)。

前三季度的淨利潤中(DVBCN註: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共有4家反映為淨虧損,電廣傳媒共虧損超9億元,廣西廣電與中信國安均虧損超1億,湖北廣電虧損7419萬。同比數據中,由於持續虧損等原因,廣西廣電與電廣傳媒的變化幅度相當巨大。除了華數傳媒、東方明珠兩家非純有線電視業務主導的公司外,像歌華有線、江蘇有線、天威視訊等前三季度淨利均為過億。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同比淨利數據中,僅有東方明珠一家為增長,其他11家均為負增長。

2)第三季度業績情況

(第三季度業績情況圖)

第三季度的業績中,共有8家與同期比較反映為負增長,中信國安變動最大超過了45%,其次為東方明珠的人39%,緊接著的是電廣傳媒的20%。本期營收規模最大的是江蘇有線的18億,其次是東方明珠的17億,緊接著是電廣傳媒的近15億。營收增長幅度最大的是陝西廣電網絡的近15%,貴廣網絡與華數傳媒增長均超過了12%。

淨利潤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有4家反映為淨虧損,電廣傳媒本期虧損最大達6億元,其次是廣西廣電虧損達7644萬,湖北廣電本期虧損5679萬,吉視傳媒本次也出現虧損達421萬。

本期共有6家的淨利與去年同期比較反映為負增長,另6家為正增長,廣西廣電、電廣傳媒、湖北廣電、吉視傳媒的同比降幅較大,主要系持續虧損或同比盈轉虧的原因。陝西廣電網絡、中信國安、歌華有線本期的淨利增長幅度較大。

3)電視及寬帶用戶情況

(本期用戶數據圖)

除去中信國安,11家上市企業中有7家公示了至本期的用戶數據情況。通過與2020年第二季度公示的數據比較:

有線電視用戶數據中,廣西廣電的用戶損失最大,本期出現了超42萬戶的用戶流失,江蘇有線損失了4萬戶,東方有線損失了超3萬戶,吉視傳媒損失了超1萬戶。其他三家如歌華有線、貴廣網絡、陝西廣電網絡均實現了用戶小幅度的增長。

廣電寬帶用戶數據中,有兩家與二季度比較出現了用戶負增長,東方有線繼續損失了2萬戶,陝西廣電網絡損失了超1萬戶。保持正增長的5家中,廣西廣電增長最大,本期收穫了超18萬戶的新用戶,江蘇有線則增長了11萬戶。

二、廣電網絡業績衰減因果探析

1)離網用戶擴大致使繳費能力下降

有線電視網絡行業連續多個季度整體狀況表現不佳,受多方面的綜合影響,用戶收視習慣發生變革,加之IPTV、OTT TV以及移動網際網路視聽等的全線擠壓,我國有線電視用戶持續出現流失的現象。由於總局對行業公報數據有了新的政策要求,因此暫未獲知今年度的半年及三季度的廣電網絡行業官方數據,但根據《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有線電視行業季度發展報告》,至今年一季度時,我國有線電視用戶總量淨減了310.4萬戶,降到了2.06億戶,有線電視在用戶家庭電視收視的份額降至45.58%;而2019年四季度,有線電視用戶總數為2.09億戶。

此外,我國有線數字用戶一季度比去年末淨減了202萬戶,總數為1.90億戶,有線數位電視繳費用戶為1.42億戶,淨減196.2萬戶;而在2019年四季度時,有線數位電視用戶總數為1.92億戶,繳費用戶為1.44億戶。

由於退網用戶的持續擴大,以有線電視繳費為最主要收入源的網絡運營商們在收入面上表現為減少,甚至是虧損。

2)後疫情時代,廣電網絡仍處於回血階段

不可忽視的一點,年初持續爆發的疫情,依然在深深影響著廣電網絡各家企業的收支平衡。疫情之下,廣電網絡新裝入網用戶收到壓制,國內「戰疫」情況趨緩後,有線電視未能完全取得增量用戶的突破,現階段內還是需做好保用戶的守城之戰。

另外,廣電網絡的對外工程及相關投資項目,在疫情的影響下,現階段還是無法實現回收效益的。疫情期間,各家響應號召,及時為「停課不停學」「遠程會議」等服務,部分特殊地區啟動了電視免費看等活動,但實際效益未取得有效的大增收。

後疫情時代,儘管各方對新興數字經濟充滿了期待,但有線電視網絡受制於自身因素,暫時無法實現有效的突圍,無法從整體上提升自身的效益。

3)DVB區別於IPTV的優勢在減弱

前面提了下,當前用戶的收視習慣已然發生了很大的改變。ICT技術的持續融合應用下,儘管數字娛樂持續勃興,但用戶仍持續向移動化、互動化、差異化及分眾化等轉化。

在大屏端,廣電新媒體與運營商的IPTV業務成為有線電視(含有線數位電視)的直接競爭者。運營商此前持續依靠極為誘人的電信寬帶、家庭融合業務的多樣組合優惠,甚至於免費贈送的套路,使得用戶紛紛流向於此。據工信部的最新數據,至10月末,三家企業的IPTV用戶已達3.1億戶。

儘管IPTV經歷了政策環境的多重壓制,但隨著用戶規模的壯大,近些年在監管層面上,廣電總局決定將其納入與有線電視同等標尺的範疇內,相關標準還在陸續發布中,2019年「3.27」會議後,開啟了各地大審查的浪潮,這也為IPTV的轉正建立了前提,特別如廣電公共服務要求中也將IPTV列入與有線電視同等的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電視臺方面還在強化擁抱與運營商的合作,如浙江廣電集團與浙江電信強化升級的新品牌「中國藍電信電視」,以及陝西廣電融媒集團與陝西電信推出的「天翼高清IPTV VR版」等新鮮案例均無不透露了一個跡象——廣電臺(集團)加大了與運營商的業務合作,廣電這樣的「左右手互搏」終於進入了新的階段。

從愛上電視的一級播控到各地二級播控方,加之央視等也在持續解綁,使得CCTV3、5、6、8原本是有線電視最為自豪的精品頻道也落入了運營商IPTV通道,使得有線電視實際上已無內容的優勢可言,即使是高清制式也在受制於中衛傳的搖擺授權。至於網際網路的內容渠道,本身愛優騰等CP方踐行的就是多方搭橋的合作基礎,因此VOD點播資源上也是同質化的,亦無法成為優勢作以宣傳。

4)傳統廣電難以立足於流媒體天下

既Netflix、Hulu等先期廣泛開拓後,傳統影視傳媒集團不甘心之下也紛紛瞄向了流媒體市場,Disney+、Prime Video、Apple TV、Peacock等新晉者在逐步站穩腳步,通過背後的強大媒資支持,也要依靠「內容為王」搶奪流媒體之王Netflix的市場份額與全球用戶群。

國內流媒體環境與國外有很大的不同,OTT領域內依然穩居著愛優騰的第一梯隊(芒果TV實際上近乎處於一二梯隊之間),嗶哩嗶哩彈幕網、搜狐視頻、風行等不斷鞏固陣營,國內中長視頻走向「精品化」,但隨著移動交互化的蔓延,長視頻平臺在融合短視頻,短視頻也放開了長視頻限制,二者實際已然進入了融合化。

泛娛樂的持續滋長下,移動互聯視聽的需求遠無極限,移動直播、網紅帶貨、短視頻等視聽體驗更加注重用戶自身,平臺也在重視分眾化的需求,PGC/PUGC、UGC在雲臺新科技的引導下,未來還能藉助5G、VR、4K等帶來新的創作環境及市場導向。

「移動優先」必然要成為未來視聽大環境的首要著眼點,無論是媒體資訊、視聽娛樂、生活起居、工作學習等,寬帶網際網路下的AI等技術實際運作下,場景化已經不再是憧憬,而將成為常規化支撐手段。傳統廣電體系、思維自然不再適應,用戶繼續流失向OTT TV端等不足為奇。如筆者前些年常提的,國外扯出了個新造詞「掐線族」(DVBCN註:Card-cutters,指那些放棄有線電視的用戶族群),今年隨著流媒體的變局,傳統有線電視用戶正加快了「逃逸」的速度,而轉向了流媒體。

三、廣電網絡面臨的窘境

1)傳統廣電業務轉型困難

多年以來,廣電網絡運營商(嚴謹來說哦,指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業務結構指向較為固定,營業收入最大的構成還是來自於有線電視的各項相關費用,如落地收視費、維護費等。

從中央、省、市(地)、縣的四級辦確立,到「臺網分離」、「制播分離」,廣電網絡運營商說到底仍是個「倒騰機頂盒的販子」,只具備渠道傳輸和維護的業務基本體系,不具備內容生產與製作資質及能力。如前所言,從電視臺、傳輸中心等取得的資源與來自於CP方的資源構成了廣電網絡的直播與點播資源組合形式。

電信運營商已經取得了TV及網際網路的傳輸通道資質,但尚缺乏部分牌照,一方面搞IPTV,另一方面建立起自己的網際網路業務品牌及平臺等,加之自身能靈活調整寬帶、流量政策,使其移動+TV用戶積累的特別的迅猛。近些年,被列入的增值業務收入與利潤規模在持續擴張中。

有線電視多年來倒是確立了集客業務,由於自身還是憑藉著黨政專網的優勢並也受之屬性的影響,相關項目的收益還是極為有限的,並且還會佔用現金流,長期來並未看到哪家將之升為營收大主力,反而廣電寬帶成為了第二營收來源。廣電網絡大的機制體制不作改變,便很難突破效益的瓶頸,如同被「蛇絞」一般,在自己的懷抱中慢慢沉寂至死。

2)新技術人員、資源匱乏

運營商在與電視臺的聯營過程中,雙方給予了渾厚的資源支持。作為事業編,電視臺(DVBCN註:頭部電視臺)擁有穩定的內容資源以及強大的招商能力,資金流並不稀缺,並不過於頭疼收益率,本身在如IP化轉型中,電視臺也有自身的多方面廣電+ICT人才儲備,在與運營商業務對接中很容易實現技術的相互促進支撐。

廣電網絡(DVBCN註:如有線電視網絡)脫離臺之後,則以企業(DVBCN註:國企,文化企業)單位的身份開始運營,十餘年後,大環境的變動下,彼此分離的廣電網絡已然無法在業務上突破瓶頸,且部分地方企事業改革動態還處於進行時。

在全面擁抱IP、IT、AI、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時代的背景下,廣電網絡需要革新思維,補血新人才,包括頂層設計以及業務執行層的多方面人才。

業務上,為響應如「新基建」的戰略,多地網絡公司在努力投入數據中心ICT項目,同樣在5G的建設背景下,廣電網絡也要招攬通信&廣電結合的新型人才。

另需注意的是,實際上當前各地域的發展差距還是較為明顯的,各地廣電網絡公司在實力上、資源儲備上有著不平衡現象。在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的背景下,如何實現資源的協調,保證穩定統一的發展也是項考驗。

四、新機遇:緊抓「一網整合」與廣電5G

1)「一網整合」可開創新局

在持續的變局之下,廣電網絡人數年來都有在思忖,地方網絡彼此分隔而治的弊端,特別是十餘年間在各方複雜的狀況下,各行政區域的網絡公司生成的成分複雜的股東體系,為重新劃一的整合帶來了極大的困難。2014年,在相關部委的關懷下,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奠定了日後負責全國範圍有線電視網絡的相關業務並開展三網融合業務的基石,但實際上到了2020年,近7年間的所謂廣電國網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直到了2020年10月12日,「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再往前的9月24日,其實已經舉行了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當時主要審議通過了《發起人關於股份公司籌辦情況的報告》《關於股份公司設立費用的報告》《公司章程》等文件,並選舉產生第一屆董事會及第一屆監事會。根據公示的信息,其註冊資本仍為10120107.2萬元(超千億市值)。

按照《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及相關協議文件,參與組建「全國性股份公司」(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構成應為:

中國廣電+戰略投資者+持有或合計持有非上市省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51%股權股東+已上市網絡公司+北京北廣傳媒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公司。

由於中信國安因故退出,因此目前共有46位發起人(股東)。各發起人的成分其實還是較為複雜的,包括有機關單位、事業單位、企業單位等。

根據中國廣電副總經理呂建傑的說法,中國廣電當前階段只是通過換股成為22家非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而在10月掛牌後至年底前,中國廣電將完成非上市公司的實繳,屆時才意味著「第一階段」正式告一段落。在此階段完成後,各個股東股權排序會有一定程度的調整。

預期,自2021年起,中國廣電才會啟動對上市公司的合併,最終會選擇借殼上市(DVBCN註:傳聞為歌華有線)還是直接將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上市平臺,目前還尚未定論。

這一「全國性股份公司」成立後,按照預期,將建設具有廣電特色的5G網絡並賦能有線電視網絡,完成以全國互聯互通平臺為基礎的有線電視網絡IP化、智能化改造,促進有線電視網絡轉型升級,實現全國一網與5G的融合發展,建成統一運營的管理體系,在提升規模效益降低成本的同時,增強有線電視網絡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有線電視網絡的競爭力。

2)廣電5G先期準備進行時

自2019年6月,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與三家運營商企業共同接獲了5G網絡商用牌照。至今,三家已經密切建設了超69萬的5G基站,且開設了5G商用套餐,目前應用場景正在與各方探索中。隨著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框架協議的敲定,暫且確定了700MHz等頻譜及基站的合作模式,但雙方尚未就細節達成一致,因此預期的廣電5G規模部署恐要等至明年(2021年)才可啟動。

據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建傑的說法,中國廣電已經完成了19個試點城市的5G基站、傳輸資源的勘察和網絡規劃工作,並啟動了試驗網絡建設。

此外,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聯合開展的700MHz 5G網絡外場測試中,共有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杭州、蘇州、武漢6座城市在列,未來將進一步為大規模5G建網及共建共享、異網漫遊等積累經驗。

目前,全新的中國廣電股份註冊資本達到千億規模,且擁有全新範圍近230萬公裡的有線電視光纖網絡,2.07億的電視機用戶,2385萬戶的有線電視終端用戶,以及廣電寬帶電視集成平臺等16項特色業務牌照。此外,中國廣電還擁有5G移動通信、國內通信基礎設施服務、網際網路國內數據傳送等技術電信業務經營許可3項,內容分發網絡等增值電信業務7項,以及700M、4.9GHZ、3.3G等頻段的5G頻率資源的儲備。還有192號段、10099等電信碼號資源使用許可四大項。

隨著700M頻段的5G國際標準已經頒布實施,可支持中國廣電5G的生態也加速成熟,就近期發布的手機也有多款均支持700M頻段,有線加無線加內容三融合的優勢不斷顯現,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也曾表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未來將以打造中央大型文化企業為根基,加速穩健前行。

由於阿里巴巴與國家電網已經入股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預期或許能藉助二者的資金鍊及相關基礎資源與廣電自有基建為廣電5G規模部署開闢新疆。

3)新業務期待

根據DVBCN以往的報導總結來看,廣電網絡在複雜的流媒體等視聽環境下,在電視領域正在試圖建立寬帶電視業務體系。據DVBCN的了解,寬帶電視將採用統一的「中國廣電寬帶電視」呼號和廣電寬帶電視業務品牌,構建自主認證管理和自有會員體系,實行全業務、全流量、全範圍的規模運營管理。

其更是融合了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服務的優勢特點,在原有廣播電視頻道轉播業務基礎上,還將提供新聞、影視劇、綜藝、娛樂、體育、科技、財經、教育等多種類專業類點播及各種應用服務。而其網絡接入方式也更加多樣,除原有有線電視同軸接入外,還能夠提供光纖接入、WIFI接入、VPN接入以及5G移動接入等網絡接入服務

另外是關於廣電5G的場景業務——5G NR廣播。

根據解釋,5G廣播即採用引入中國技術提案的國際通用3GPP技術標準,利用廣電現有發射站點資源,獨立建設一張無線廣播電視覆蓋網絡。手機終端晶片支持接收5G廣播信號,用戶可隨時隨地免流量享受看電視、看直播、聽廣播等移動多媒體服務,並可綜合利用移動通信通用技術通過5G廣播信道與通信信道的協同配合,實現智慧網絡信息交互和視頻點播。對於消費者而言,5G廣播可以免流量使用視聽等多媒體服務。

5G廣播服務未來有望盤活全國7000餘個廣播電視無線發射大塔資源,實現廣播電視信號對5G手機的全覆蓋成為現實。讓手機使用者、內容提供商、雲和CDN服務運營商都享受5G廣播網絡的紅利。此外,5G廣播的服務可包括公共政務服務,也包括TO B的行業融媒體新聞傳播、應急廣播業務、5G直播業務、生活服務、高精度定位基準服務、航空互聯移動多媒體服務、廣播融媒體平臺服務等以及及TO C的服務,將成為5G業務發展的有力網絡支撐。

相關焦點

  • 泰信電子為您解讀20年前廣電VS電信的戰爭 呼籲有線電視技術標準升級
    有線電視要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必須成立「全國一網」公司。   失去的10年!   82號文將廣電的業務範圍限定在區域廣播網的建設運營上,到2010年三網融合政策出臺時,全國形成了幾千個區域性有線電視公司。
  • 日產汽車因巨額虧損道歉
    由於2019財年出現了67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5億元)的巨額虧損,日產汽車於近日正式對投資者道歉,並表示將調整經營路線。根據日產汽車今年5月28日公布的2019財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財報顯示,公司綜合淨營收為9.8789億日元,同比下滑14.6%;經營利潤虧損405億日元,淨虧損6712億日元,而去年同期為3191億日元。
  • 拼多多Q3財報
    11月12日,拼多多發布2020年Q3財報,本季度營收142.1億元,市場預期122.05億元,同比增長47%。月活躍用戶為6.434億,去年同期為4.296億,同比增長50%。相比之下,阿里三季度月活用戶為8.81億,拼多多進一步逼近。
  • 日照廣電:雷暴致有線電視信號中斷 網絡快速搶修(圖)
    工作人員清理受損杆路  受9月1日深夜雷暴天氣影響,日照全市範圍內多個區域線路、設備受損,致使有線電視信號中斷。日照廣電網絡公司迅速啟動應急搶修預案,9月2日早7點全員到崗,分赴各個區域搶修。  工程技術部火速沿線排查斷點,逐個進行熔接。在利華社區光交箱附近杆路被旁邊倒伏的樹壓倒,線路中斷,影響周邊日照街道四村、九村、十二村等一帶信號傳輸。工程隊迅速清理現場,重新鋪設光纜,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線路暢通。
  • 騰訊Q3財報發布;戴威開全員會:ofo不會倒閉
    人人網資產出售多牛,人人公司獲四千萬美元股份11月14日,人人公司獲得多牛傳媒設立的開曼公司發行的4000萬美元的股份,而多牛傳媒以2000萬美元反向收購人人公司旗下人人網社交平臺。人人網CEO陳一舟發布人人博客回應多牛傳媒併購公告:陳一舟早在三個月前就已經宣布尋找合適的創業者接手人人網,他希望人人網可以越來越好,並且看好多牛傳媒兩位創始人及多牛傳媒的媒體矩陣模式。
  • 解讀Sea Limited新財報:核心業務增速加快,離盈利還有多遠?
    雖說這次財報表現還不錯,但虧損也是Sea Limited面臨的最大問題。美股研究社通過解讀這份新財報,從業務發展角度來說明其未來發展潛力跟挑戰。在淨虧損方面,Sea公布的季度虧損為2.061億美元,略好於去年2.18億美元的虧損,分析師預計虧損2.216億美元。受財報發布之後的影響,Sea Limited的股價一度漲幅為18.58%,股價漲為36.76美元。在營收方面,Sea Limited業務營收來源主要來自三個板塊:電商業務、數字娛樂業務、線上支付業務。
  • 2020年廣電「一網整合」:深度整合下不少謎題待解
    (由於廣電總局正著手推動官方性的行業報告機制,因此2020年其他季度及全年的有線電視統計情況尚待相關部門予以公示。)與有線電視行業形成鮮明比較,作為大屏端同類別競品方,由廣電新媒體及三家運營商企業合作推廣的IPTV卻處於穩定增長期。根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公示的數據,截至到2020年11月底,三家企業經營的IPTV總用戶數達3.14億戶,同比增長6.6%,比上年末淨增1976萬戶。
  • 數字解讀十大中國車企財報
    行至9月初,主流車企基本都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而15家上市乘用車公司的財務數據顯示(北汽集團尚未披露),66%的企業盈利水平不及去年同期水平,7家車企陷入虧損泥潭,眾泰、力帆、海馬三家企業還因大幅下跌的業績等「披星戴帽」。那麼在受疫情波及且車市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又有誰賺到錢了呢?本期文章讓我們先行走近排名Top 5的企業一探真相。
  • 金山雲財報:繼續虧損、持續擴張
    但是面對金山雲暴露出來的虧損問題,很多投資者陷入了猶疑,不確定金山雲的未來是否值得長期看好。8月18日納斯達克盤前,金山雲公布其二季度財務業績。面對這份收入大漲,虧損同步擴大的財報,股市作出消極反應,截至當日收盤,金山雲(NASDAQ:KC)股價大跌7.66%。這似乎表明新鮮勁一過,市場容忍金山雲長期虧損的耐心就被消耗一空,對金山雲盈利難題的擔憂開始逐漸佔領上風。
  • 獵豹移動發布Q3財報,聚焦打造獵豹生態
    11月24日,獵豹移動(代碼:CMCM)發布2020年Q3財報。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總收入為3.65億元,超過上季度指引。本季度,Non-GAAP歸屬獵豹移動股東淨利潤為2.66億元;在支付分紅2億美元之後,公司現金儲備及長期投資38.49億元。  本季度,公司管理層繼續精簡運營,嚴控成本,Non-GAAP成本和費用同比下降57.9%。
  • 有線電視生死一線間?!CCTV3/5/6/8高清信號遭斷轉標清墊播!
    近日,DVBCN筆者得知,某省廣電網絡曾支持傳輸的CCTV3、5、6、8四套高清頻道實際上已改用「標清」源墊播。根據筆者從多位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的說法,該省基本上全省有線數位電視端的幾套高清頻道都轉為了標清信號,但有用戶表示聯繫客服後多表示已報修,並未給出較為合理的回應。
  • 一周頭條:多家跨境電商平臺公布Q3財報,美國新一輪對華加徵關稅...
    Snapchat第三季度營收達4.46億美元,同比增長50% 雨果網消息:據悉,日前Snapchat的母公司Snap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Snapchat第三季度的收益超出了預期,日活躍用戶增加了700萬,達到2.1億人次,同比增長13%。Snap的營收也表現出色,達到4.4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
  • 跟誰學高管解讀Q3財報:我們已成為在線直播大班課領域第一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1月20日晚間消息,跟誰學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淨營收為19.65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5.570億元人民幣相比增長252.9%。淨虧損為9.325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同期淨利潤為190萬元人民幣。
  • 解讀跟誰學Q3財報:營收增長超400%,高增長背後隱藏怎樣的危機?
    我們看到跟誰學的營收和利潤表現不錯,受財報發布影響,截止到發稿為止,其股價上漲0.25%,大約持平。雖然財報表現不錯,但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首先是競爭激烈帶來的成本上漲,獲客成本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除此之外,來自教師的成本也在高速上漲。其次是監管,有關部門持續關注教育行業的發展,這對於跟誰學的遞延收入和現金收入都將造成影響。
  •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榕樹絞殺」,植物之間的弱肉強食
    植物的絞殺現象隨處可見。殺手們往往是一些榕樹,榕樹最高可達30米,其枝幹可向四面無限伸展。支柱根和枝幹交織在一起,形似稠密的叢林,因此被稱之為「獨木成林」。在熱帶雨林裡,具有絞殺功能的榕樹就有二三十種。它們往往選擇一些高大挺拔的寄主做為絞殺對象,從而獲得更廣闊的生態位。而寄主在被絞殺死亡之後,還能為之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絞殺現象是植物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種很殘酷的現實,近乎於動物界的弱肉強食。
  • 嗶哩嗶哩高管解讀Q3財報:約50%用戶來自三線以下城市
    來源:新浪科技北京時間11月19日早間消息,嗶哩嗶哩今日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嗶哩嗶哩第三季度總淨營收達人民幣32.257億元(約合4.75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4%;淨虧損為人民幣11.009億元(約合1.621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為人民幣4.057億元,同比擴大;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調整後淨虧損為人民幣9.900億元(約合1.45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調整後淨虧損人民幣3.431億元相比有所擴大。
  • 「紅岸預警」創新醫療危局:內鬥不止子公司失控 2019年將現巨額虧損
    子公司失控 或對財報產生重大影響對於建華醫院的失控,創新醫療列出了其三大「罪狀」。一是拒絕執行公司對其董事會改組及變更法人的股東決定。10月24日,創新醫療股東齊齊哈爾建恆投資法定代表人黃毅在網上發布舉報信,稱創新醫療董事會中多名成員與董事長陳海軍為一致行動人,陳海軍利用此優勢涉嫌操縱創新醫療董事會,低價轉讓公司珍珠業務資產,並由陳海軍方面接盤,拖欠逾1.3億元股權轉讓款。創新醫療原為千足珍珠集團,公司成立於2003年,於2007年上市。
  • 解碼眾安2019財報:虧損幅度收窄保險業務實現盈利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2019年眾安在線依然處於虧損狀態,但保險業務終於實現了盈利。3月23日,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在線(6060.HK)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報告期內,眾安在線實現總保費收入146.296億元,同比增長30%。
  • 磷酸鐵鋰電池逆襲洶洶,能否成功翻盤逆轉?
    磷酸鐵鋰電池逆襲洶洶,能否成功翻盤逆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對於磷酸鐵鋰電池而言,除了客車領域佔據絕對優勢,在一些細分領域中,也正在煥發出新的應用機會。一時間磷酸鐵鋰電池似乎又稱為了行業裡的新寵兒,都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那麼磷酸鐵鋰電池能夠迎來自己的春天嗎成功逆襲翻盤嗎?
  • 「鉀肥之王」變身A股「虧損王」,ST鹽湖或被暫停上市
    對於巨額虧損,*ST鹽湖表示,主要來自破產重整中的資產處置,預計對利潤的影響金額約417.35億元。具體而言,虧損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子公司青海鹽湖鎂業有限公司、青海鹽湖海納化工有限公司(下稱「鹽湖鎂業」、「海納化工」)出現經營虧損,2019年前10個月,這兩家子公司分別虧損約31億元、8億元;二是,鹽湖股份化工分公司(下稱「化工分公司」)全年虧損約8.62億元。以上三家公司累計共虧損超4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