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品牌退出賽車圈,賽車業務員工轉崗至電動汽車產品線

2020-12-06 未來汽車日報

電動化轉型無奈之舉。

圖片來源:Unsplash

「Stay in the race」將成為過去式。

當地時間12月2日,在大眾集團的一份聲明中,大眾汽車研發負責人弗蘭克·韋爾施(Frank Welsch)表示,大眾汽車品牌正在成為可持續的電動汽車的領先提供商。為了專注電動化,大眾汽車品牌將終止其賽車業務。根據該品牌發布聲明顯示,此舉是「公司轉型計劃的一部分」。

在未來幾周內,負責賽事運動的公司Volkswagen Motorsport GmbH會將自己的資源和員工整合到大眾集團中,旗下169名員工將轉崗至電動汽車產品線上。

此外,大眾承諾依舊會提供Polo GTI R5和Golf GTI TCR賽車零部件的供應,而Polo GTI R5的生產也會持續到2020年底。

當前,該部門正在開發一款名為ID.R的電動賽車原型車。整合之後,原Volkswagen Motorsport的員工以及ID.R項目所積累的資源、技術等都會保留在公司,幫助大眾繼續開發ID.系列產品。

「幾十年來,大眾汽車賽車部門在這項運動上為品牌取得了重大成就。」大眾汽車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威爾弗裡德·馮·拉特(Wilfried von Rath)補充說,「對於多年來在全球所創造的勝利、頭銜和紀錄,我衷心感謝所有員工。」

兩年前發布的ID.R原型車在紐伯格林創造了電動車最快圈速紀錄,除此之外,該車型也取得了派克峰國際挑戰賽的最佳成績,在中國天門山,ID.R同樣創造了快速挑戰99個彎道的紀錄。

退出賽事運動領域,實在是大眾集團面對電動化轉型的無奈之舉。

就在大眾宣布終止賽車業務的前一天,奧迪表示將於明年年底前退出FE,轉而專注於達喀爾拉力賽和耐力賽,以及最終回到勒芒。

對此,一名奧迪發言人表示,該品牌退出FE和大眾汽車停止賽車運營的決定是分開做出的,不屬於大眾集團總體戰略的一部分。官方還表示:賽車運動是奧迪戰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預計,未來奧迪品牌或將繼續承載大眾集團在賽車運動方面的投入。

作者丨丁唯一

編輯丨週遊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如需轉載請私信未來汽車日報。

相關焦點

  • 工商變更 江淮大眾更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純電動與混合動力汽車2021至2025年間,奧迪計劃在研發和固定資產投資上支出大約350億歐元。僅僅在汽車項目和創新性汽車技術方面,奧迪就將投入近170億歐元,以重新振興其「科技領導創新(Vorsprung durch Technik)」的品牌承諾。開發成本的總額考慮了集團內部的全面協同效應。例如,電動平臺的開發和部署是一項跨品牌的任務。
  • 奧迪、寶馬先後宣布退出電動方程式賽車,FE輝煌時代落幕?
    在奧迪宣布退出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以下簡稱FE)僅兩天之後,寶馬也宣布不再參與這一賽事。12月3日,德國豪華車製造商寶馬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集團戰略重心的轉移,其將在2020-21賽季結束後(明年年底)正式退出FE賽事。
  • 連續4年為方程式賽車提供輪胎,這個品牌不簡單
    卓越性能 助力車手挑戰極限青年冠軍方程式系列賽(FMCS)是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跑車項目推出的一個單座方程式競技平臺,經過4年的發展,青年冠軍方程式系列賽已經成為大眾汽車集團,成為未來「賽車之星」挑戰未知登上國際舞臺的強勁助力。
  • 奧迪e-tron純電動方程式賽車,2019廣州車展實拍!
    賽車運動是奧迪百年進取基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奧迪始終致力於在極端的賽車環境中開發新的汽車技術,奧迪e-tron純電動方程式賽車,集輕量科技、電動科技及全時四驅系統於一身。2019年廣州國際車展,街拍創始人、汽車街拍主編 @風流才子張江雄 為您實拍:奧迪e-tron純電動方程式賽車,彰顯了奧迪對於電氣化未來出行方式的前瞻洞察。奧迪e-tron純電動方程式賽車,將奧迪「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品牌理念展現得酣暢淋漓,始終帶領著汽車科技不斷自我突破。
  • 紅色風暴——豐田TRD 豐田賽車運動發展
    但其實豐田也和其他品牌一樣,熱衷參加汽車賽事,來證明他們的造車實力,提升他們的品牌形象。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下豐田賽車運動的發展史吧!TRD成立之初,當時是以車輛維修,翻新二手車作為主要業務。1965年,豐田專門成立了技術研發部門(即為TRD前身)開始發展賽車運動。1975年時,因石油危機帶來的影響豐田技術研發部門被迫解散。
  • 力盛賽車,細分賽道的「小微壟斷者」
    在導演與作家身份之外,韓寒還是一名職業賽車手,他所在的大眾333車隊隸屬於A股上市公司力盛賽車 (002858.SZ)旗下,這是A股中,唯一一家以汽車競賽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營收手段涵蓋產品銷售、贊助費用、汽車配件、場地運營、IP授權等眾多品類。雖然過去三年,力盛賽車的淨利潤止步不前,但公司營收卻呈截然相反趨勢。2017年-2019年,力盛賽車營收分別為2.82億元、3.75億元和4.4億元,年華複合增長率高達25%。由此來看,力盛賽車其實擁有不俗的增長潛力,放眼整個A股這樣的增速依然可圈可點。
  • 普通人也可以玩轉賽車 體驗風馳電掣的賽車運動
    隨著一系列與賽車題材有關電影的問世,體驗賽車運動風馳電掣的感覺,也成為年輕人追求個性化生活方式的一種表現。    賽車運動可分為兩大類,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場地賽車是指賽車在規定的封閉場地中進行比賽。它又可分為漂移賽、方程式賽、轎車賽、運動汽車賽、GT耐力賽、短道拉力賽、場地越野賽、直線競速賽等。
  • 全新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在拉斯維加斯首次公開亮相
    這款最高速度超過150英裡/小時的零排放單座車,由前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賽車手Lucas di Grassi駕駛,為受邀嘉賓、媒體和觀眾提供首次觀看和聆聽全新電動賽車的機會,這輛賽車還將參加於今年9月開幕的全球首屆純電動汽車賽事--國際汽車聯合會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E Championship)。
  • Xsens在大學生方程式賽車中用於自動駕駛
    KA-RaceIng是由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80名學生組成的團隊,他們參加了國際學生方程式賽車。KA-RaceIng是唯一參賽所有三個領域的團隊,即燃燒組(combustion)、電動組(combustion)和無人駕駛組(driverless)。該項比賽既有加速和長距離賽車等「動態」元素,也設有工程設計、商業計劃、成本報告等「靜態」活動。除了關於輕量化設計、動力傳動系統、懸架、電子設備和空氣動力學等方面的經典挑戰,無人駕駛賽車的主要焦點還在於傳感器處理和規划算法。
  • 一輛FE電動方程式賽車究竟要花多少錢?
    儘管目前F1方程式賽車龍頭F1方程式大獎賽的新「預算帽」仍在討論之中,但電動方程式賽車龍頭FE自創立以來,已設定了相當嚴格的預算上限,到底一輛FE每時可供使用,將會有多貴?看最後一眼,答案在FE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目前使用的是Gen2第二代賽車,不像第一代,Gen2的新車架採用了英國汽車製造商 McLaren研發的新能量電池,以提高續航力,這也代表了現在所有使用統一車架和能量電池的車隊都必須為這些新設備付費,那麼一輛 FE賽車到底要花多少錢?
  • 大眾集團的另一個品牌保時捷擁有該頭銜
    這是喜歡猛擊胸部的汽車製造商的首選之地。每當汽車製造商創造新記錄時,世界就會注意到,今天就是其中的日子之一。根據AutoCar的數據,Volkswagen ID R在NürburgringNordschleife創下了新的電動圈紀錄,並在6:05.336結束了12.9英裡的賽道。ID R打破了Nio EP9在2017年設定的先前記錄時間40秒。
  •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與賽車相伴的歲月,2020賽季圓滿收官
    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蔚來杯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和愛馳杯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三大賽事的總冠軍在11月14日最終揭曉。先驅者北京理工大學第三次捧得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桂冠14日進行的無人駕駛方程式高速循跡比賽只有300米,賽車一次比賽跑三圈,第一圈先進行車輛自主識別賽道,完成建圖,後兩圈依據建圖進行循跡比賽,在比賽時間內可以多次嘗試,以最好的成績為準。雖然有十三輛賽車參加無人駕駛比賽,但參加這項比賽的賽車僅剩四輛,而且有些賽車剛剛通過起跑線就罷工了。
  • 直線加速、賽車繞圈圈?了解簡單粗暴的美國賽車文化
    說到賽車文化,歐洲有科技為王、技術比拼的F1;日本有帥氣十分的飄移橫走;而美國,作為一個車輪上的國家,自然也是十分熱衷賽車運動,但是享譽盛名的全球汽車賽事——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到了美國之後卻不這麼受歡迎,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美國人更喜歡他們本土更加簡單粗暴的汽車運動——NASCAR(納斯卡賽車)、直線加速賽。
  • 路特斯成名史:柯林·查普曼的瘋狂賽車時代(上)
    作為一個車迷,我想你或多或少聽說過路特斯(Lotus)這個品牌,早在蘭博基尼還在打造拖拉機的年代,這家源自英國的跑車/賽車製造商就已經能和法拉利、保時捷齊名,在賽場上更是出盡了風頭。
  • 奧迪E-Tron FE07電動賽車駛向E 2021方程式
    隨著2020年進入尾聲,Formula E電動方程式錦標賽即將迎來第七個賽季的角逐。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FE賽事在國內的關注度並不高,但實際上奧迪、奔馳、寶馬、保時捷、捷豹、日產等車企都已參與到這項純電動賽車運動當中,比賽也有了越來越多的亮點。近日,奧迪公布了其新款FE賽車e-tron FE07的技術細節。
  • 澳大利亞賽車隊使用HP的3D列印技術為其賽車生產定製零件
    中國3D列印網2月4日訊,澳大利亞賽車隊Triple Triple Race Engineering正在使用HP的3D列印技術為其賽車生產定製零件。通過與澳大利亞3D列印解決方案提供商EVOK3D合作,Triple Three已經能夠使用HP Multi Jet Fusion(MJF)技術對賽車方向盤的多個零件進行3D列印。設計人員能還夠根據駕駛員定製車輪,並優化其重量,加快生產時間並降低成本。
  • 你知道賽車的具體含義嗎?它的意義又在哪裡?
    中國賽車如此贏弱的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賽車文化,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車只是他們代步的工具。而在歐美、日本這些地區汽車可以成為他們的一種象徵,當你提到一些國家時第一個想到的也許就是他們的汽車品牌,比如德國、義大利。正是在濃鬱的汽車文化中歐洲人對車的要求日益增長,也更想探索車的極限,出類拔萃的車也就應運而生。
  • 看它的賽車!
    一直以來,提到科技感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奧迪,的確在很多的汽車科技方面,奧迪奉獻出了不少的黑科技,比如quattro、比如智能空氣懸架還有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奧迪的燈,矩陣式LED大燈已經成為主流但是奧迪才是將矩陣式LED大燈發揮到極致的汽車廠商。
  • 電動e周匯:雙積分管理辦法將修正,比亞迪宋Pro DM/EV上市
    電動e周匯,匯聚上周五至本周四電動大事件,短時間了解新能源市場最新動向。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本周期(7/5~7/12)電動圈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發生吧!7月5日 · 周五 · 武漢一吉利帝豪EV自燃7月5日下午三時許,武漢洪山區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裡,一輛吉利電動汽車突然冒出滾滾黑煙,煙霧主要來自尾部車底,不過好在現場沒有出現明火。
  • 庫伯賽車:速度的象徵,看賽車是一種享受
    庫伯賽車F1賽車的「心臟」是由5000個配件組成的強有力的超級發動機,F1賽車雖然是開放式駕駛室但是緊湊的設計完美的保護了賽車手,車身的碳纖維需要工程師一層層粘貼並放入特質烤箱而得出的完美品,在F1的比賽中,每位車手只能使用16條(4套)輪胎,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簡稱FIA,於1904年成立,並掌管F1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