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姑表親輩輩親,什麼意思?為何爸爸一系叫堂,媽媽一系稱表

2020-12-05 騰訊網

中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幾乎每個家庭的背後都有龐大的親戚體系。無論姑表親,還是舅表親、姨表親,都是與我們有血緣關係的親戚。而這三個看起來親疏遠近都差不多的親戚關係,卻存在著微妙的變化。其實,這就是民間俗語中說的「姑舅親,輩輩親;姨表親,不算親」。

我們首先談談姑表是什麼關係,姑表親是指父親的姊妹的孩子。也就父親的外甥和外甥女,姑姑家的孩子,叫父親為舅舅。父親家的孩子和姑姑家的孩子這層關係就是姑表親。

許多人都把姑舅親,輩輩親這句話掛在嘴上,一般的舅舅和姑姑的關係都非常好,必定是親兄妹,那麼他們的後代不用說也很親密,因為姑姑真的很在乎舅舅家的的日常生活,他們的父母一般都是由舅舅照顧,有著不可磨滅的血緣關係,這種血緣關係就是他們之間的紐帶。所以說姑舅親,輩輩親。那麼為何父親一係為堂,母親一係為表?

一般在農村,每逢過年或家族有事宜,所有的堂兄弟都會聚集在一起向幾代前的祖先拜祭,一是為了敬拜祖先,二是為了向祖先報告家庭的發展狀態。希望祖宗在天之靈,可以繼續保佑後世子孫幸福平安。

可以在這裡祭拜祖先的人都是同一個祖先的後代,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但這些人不包括母親那邊的人,也就整個大家族同輩的好多兄弟,所以就叫堂兄弟。

到了母親出嫁後,身邊的姐妹就成了姨表親,從字面上看表親就是表面上的親戚,實際上不是很親。在古代「親戚」一詞的含義不同於現在, 「親戚」是全是血緣關係的人,是指血親,包括父母。現在的表親是表面上的親戚,實際上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是什麼意思?
    堂親一般是指父親這邊的親戚的後代,和自己同姓的堂兄弟姊妹;表親是指母親那邊的親戚,比如舅舅、姨媽等親戚的後代,一般姓氏和自己不同。雖然都是親戚,但是在現實中卻親疏有別。一、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在農村的俗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堂親和表親的差別:「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這句話從字面意思理解,意思是堂親關係非常持久,而表親卻關係非常疏遠。
  •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很有韻味?
    一輩親,兩輩淡,三輩四輩不管飯。兩姨親不算親,沒了姨娘斷了根;姑舅親才叫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古人對於親戚遠近,有很多話糙理不糙的俗諺流傳。所謂「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意思就是說表親過了幾代之後就會非常疏遠,幾乎形同陌路一般,而堂親之間就算過了很多代,仍舊還是一家人。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說的是什麼意思?
    說到「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這句俗語,有不少朋友聽過,還有不少朋友經歷過,這裡說的一代、二代、三代並不是自己、父母、爺爺奶奶這樣的三代,而是另有其他意思,因為一部分朋友看到後,會有錯覺,認為怎麼和父母以及爺爺奶奶不親了呢?
  • 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啥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三親,三不親」是農村人心中的親情法則,除此之外,在農村還有「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這一俗語,它們是啥意思呢?又有何道理呢?所謂「三親指的是我們要親近姨媽、舅舅和姑姑,這是因為他是我們父母的親生兄弟姐妹,因為血緣關係的緣故,他們待你像親生孩子一般好。在一個家庭之中舅舅的地位是很高的,人們常常說女孩嫁人時,若是沒有兄弟的依仗,將來受欺負了也沒有人給其撐腰。
  • 俗語「兒大須避母,女大不避父」,啥意思?為人父母的不妨看看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的就是俗語,俗語是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這些俗語雖然簡短,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有著很深刻的道理,有不少放在當今仍然適用,所以涵蓋的範圍很廣,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則有關家庭關係的俗語,就是「兒大須避母,女大不避父」,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什麼意思?道盡人情世故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就道盡了人情世故。「久住令人賤」的意思是如果長時間的藉助在別人家,就會變的特別沒有地位,被人輕賤。也就是說哪怕關係再好,也不能一直住在人家家裡。畢竟每個家庭都不是一個人,它還有其他的親人,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你如果一直打擾別人,也許朋友礙於情分不好意思說,但他的家人會有不滿,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時間一長情分就淡了,也會被人看不起。
  • 「爸爸,ML什麼意思?」
    「爸爸,ML什麼意思?」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剛剛讀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捧著牛奶杯問我。正打算裝作沒聽到,卻聽到小子接著問:「爸爸,ML到底什麼意思?」我用求助的目光望向遠方的衛生間,卻看到孩子他媽正在用iPad看片。我使勁兒努嘴,卻看到孩子他媽緩緩地抬起頭,做了一個「你請」的手勢。
  • 俗語:「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是什麼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在城市中,很少有人會像電視劇中那樣,與鄰居相處得就像是親姐妹般熱絡,有的人更甚,平時鄰裡之間見面連個招呼都不打,別說是寒暄幾句了。這也怪不得他們,畢竟平時工作很累,與鄰居也沒有什麼交集,關上了門,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哪有多餘心思去經營一段陌生關係呢?
  • 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堪稱人生哲理
    其中,農村俗語眾多,它是警示世人們的一種「工具」,沒錯,在筆者看來農村的很多俗語就是工具,方便記憶,還能時刻提點人們。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救急不救窮」這句農村俗語的真正含義,它背後又蘊藏了怎樣的玄機?
  • 親膚安心就選好爸爸
    親膚安心就選好爸爸最近有很多寶媽問我:什麼面料親膚適合寶寶穿,嬰兒洗衣液哪個牌子好?這裡統一科普一下,寶寶的衣服最好選擇棉質面料,同時選擇成分天然溫和,親膚舒適的洗衣液產品,這樣才能保護寶寶嬌嫩的肌膚,儘可能避免摩擦泛紅、過敏等等問題。很多有寶貝的家庭都選擇了好爸爸洗衣液,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好爸爸洗衣液有哪些產品適合追求親膚的家庭。
  • 男生讓女生叫爸爸什麼意思 男生喜歡被叫爸爸原因是什麼被曝光
    男生讓女生叫爸爸什麼意思,男生喜歡被叫爸爸原因是什麼被曝光。 男生讓女生叫爸爸什麼意思 婁藝瀟上了另外一檔綜藝《拜託了冰箱》,
  • 俗語詞:半吊子,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漲知識了!
    所謂的俗語詞「半吊子」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來說,半吊子的一半是二百五,說明啊,半吊子還是比五百五好的。不是恭維的一個俗語詞吧?如果文縐縐一點,在說不通事理,知識不夠豐富,技術不夠熟練,做事不夠仔細。銅錢外圓內方,親之如兄,兄的名字叫孔方,沒有他,則貧弱;得到他,則富昌。王世貞在《鳴鳳記》寫道: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問道何以故,家中有孔方因而,方孔銅錢被謔稱為「孔方兄」!而銅錢太多,為便於攜帶,用細繩穿孔,將很多銅錢「貫」起來。什麼叫錢多?司馬遷在《史記》解釋道,「貫朽而不可校。」後來,「貫」進而作為計量單位,一貫錢等於一千錢。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古人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養生。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農村類似的俗語還有一句這樣的話:「千裡黃金夜不收」。這句話的意思與「出門千裡不拿針」意思既相反,又說的是同一個問題,即前句說的是在家裡,後句說的是出門在外。意思是,一些重要的東西,到晚上了,該休息就得休息。如正值莊稼收割季節,夜幕降臨了,有的人還在地裡拼命搶收,老人就會說:「你們不要命了,沒有明天了,老話說得好,千裡黃金夜不收呀。」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其中不乏充滿道理的農村老話和風水俗語,即使放在現在也可以站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還有一些就有點帶有迷信、恐嚇的色彩,之所以寫這個系列不是為了宣傳封建迷信,而是讓大家辨別清楚這些究竟是糟粕還是精華。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俗語就是「屋內添瓦,財走人敗」。
  • 農村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如今的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有能力的會順帶帶走孩子,除了春節期間,在農村最多見的是年過花甲的老人,現代人對農村的疏離,也讓很多農村特有的文化漸漸消失,特別是一些以前家裡面老人常常念叨的俗語,隨著老人的離去,這些俗語也漸漸被人淡忘。
  • 孩子為什麼跟媽媽一方親屬更親?答案說到寶媽心坎裡,很實在
    那麼,究竟為什麼孩子跟媽媽一方親屬更親呢?以下答案說到寶媽心坎裡,很實在。媽媽平時跟誰走動多,孩子跟誰親一般來說,孩子最黏媽,最跟媽媽親,也跟媽媽待在一起的時間更多。所以,媽媽對親友的態度就影響孩子對親友的態度。媽媽若平時總帶孩子回姥姥家,去姨姨和舅舅家,那麼孩子自然也就跟這些親戚接觸比較多,熟了之後關係也就更親密。
  • 農村俗語,人財都難存,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在「俗」的一面,也包含著俗語。鄉間歷來不乏俗語老話,許多俗語到今天,仍然起著很大的作用。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參考。有些俗語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所以也就有了「俗語十條九條真言」的說法。鄉村生活中,修房蓋房一直是人生在世的大事,這也很容易理解,在過去,蓋房是要花上大半輩子的心血才能完成的。因此對於自己建造的房子,除了堅固耐用外,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講究。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關於農村裡面的俗語其實也是講過不少的,但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俗語卻是真正的蘊含了農村人的智慧,這也是大家不可輕視的。雖說這些俗語初聞語句有些簡陋,甚至是有些粗糙,但是當細聞其詳後就會發現,這可真當是十分有見地的。
  • 農村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什麼意思?
    在農村,俗語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是一代代在田間辛苦耕耘的先人,通過細微的觀察和對事物認知的一種「解釋」!在漫長的歷史中,俗語的發展包含了人情世故,包含了農業種植,也包含了自然天氣!可以說,農村的俗語是一部記錄社會發展的編年史,畫盡了人事的蒼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