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之IRR三兄弟的前世今生

2021-01-20 啟金智庫


在投資圈似乎有一個奇妙的現象,投拓人們不管理不理解什麼是IRR,反正都像「智能AI」一樣「熟練地」操練著Excel模型,但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


   現象1:平時操作的IRR均能輸出正常的數,但這次突然顯示#NUM!;

   現象2:項目的銷售淨利潤明明為正,可計算出來的IRR卻為負數;

   現象3:項目的現金流目測很差,在銷售周期內基本沒辦法回正,可計算出來的IRR卻為正數。

   現象4:……


因此,IRR逐漸變成了一個魔幻的概念,永遠算不準的玄學,更有人戲稱IRR和量子力學物理量一樣,測不準才是正常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很多人私信摩貝君說很多軟文都在講IRR,看完好像明白了,似乎睡一覺又忘記了。摩貝君這次選取的角度嘗試從IRR的生活視角出發,根據不同場合的變式衍生IRR的兄弟指標XIRR和MIRR,也許看完一次也是各位也會似懂非懂,那就請大家再多看一遍嘍~


so,靈魂叩問投資篇的第二講,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各個公司在拿地時的投資指標可能會根據不同的關注點有所調整,部分公司也是根據不同的運營策略將投資指標分為「現金流型」、「均衡型」與「利潤型」;但無論怎麼變換調整,最基礎的指標仍然是銷售淨利率這一指標。【例1】某項目經過各部門可研測算後,得到測算數據如下:

銷售淨利率是一個比值,從收入的角度看利潤。本質含義為可售單方利潤,與可售單方成本,可售單方費用,可售單方稅費等是一個起跑線上的指標,也就是在每銷售出一元錢的收入,需要付出的成本多少?需要付出的費用是多少?需要付出的稅費是多少?最終留下的利潤是多少?


銷售淨利率的引申含義為:企業在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必須相應的獲得更多的淨利潤,才能保持銷售淨利率穩步不變或有所提高。因此:



1本質與銷售淨利率的衡量視角不同,銷售淨利率是單一的資金視角,誠如上文所說,銷售一元錢,最終折成利潤是多少錢,但是在多長時間內實現,其實並沒有說明。因此銷售淨利率是單一的資金視角下的指標。


2、而內部收益率的含義分解來看,是內部 + 收益率;內部指的是時間範圍,是在成本投出+收益返回全過程中實現,即內部收益率具備了時間的效益。收益率,在沒有任何的定語前提下,默認為投入了多少,收益了多少?也就是從投入成本的視角看待收益,並且看待在何時獲取收益。


IRR(內部收益率)較銷售淨利率來說,具備了時間效益。


【例2】張三購買了一筆理財產品,模式為先結息後返本。第一年原始投入100萬,第二年開始至第五年收到收益返還,每年6萬,第六年收回本金利息合計106萬,則張三的投資收益是多少呢

在這個案例中,衡量方法從邏輯上有以下幾種:

方案A:一種是計算總的利潤為:每年6萬 × 獲利5年 =30萬,本金花了100萬,收益率為:30 / 100×100% =30%,這樣看來這筆理財取得的收益率極高。


方案B:計算邏輯與A類似,總利潤為:每年6萬 × 獲利5年 =30萬,本金花了100萬,但是取得這筆利潤花了六年的代價,所以收益率應為:30 / 100×100% / 6 =5%

這樣看來,這筆理財每年取得的收益率其實並不高。


方案C:從現金流的角度出發,以時間為單位,衡量不同年度的淨流入流出,得到下表:


IRR公式算出:IRR(-100~106,0.01)=6%


在以上三種不同的邏輯下計算出的收益率完全不一致,原因在於對於收益率的看待視角不同:


方案A:只在乎靜態的取得,不在乎取得這筆利潤所花費的時間代價,即這筆利潤是五年實現還是三年實現完全不同。而這種計算方法在黃金時代的地產投資是出現過的,因為時間性在市場激進的時候是被選擇性忽視的。


方案B:在A的基礎上考慮了一定的時間性影響,但是是簡單的根據平均性的原則,在一定程度體現了年化收益,但是對於明確的現金流流入流出的測算,利用時間平均線收益原則,並不能完全體現出項目的投資收益。

  

那麼,根據方案C作出的收益率6%代表了什麼含義呢?


含義1:體現資金的使用效率,即如果張三沒有100萬的本金,需要找過橋資金借的話,那麼借款利率為6%的時候,用以投資該項目,將一無所獲,正負相抵。該筆資金的使用效率為6%,找到對於6%借款利率的借款進行投資,可以賺取資金使用效率的差價。


含義2:體現通貨膨脹/貨值貶值率,即張三名義上的投資報酬率為年化6%,但是由於通貨膨脹是持續發生的,貨值貶值也是持續發生的,因此當通貨膨脹率達到6%的時候,所謂的收益其實是正負抵消了。

含義3:是一種可以衡量未來收益在此刻價值的指標率,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從現在看未來,那就是理想的收益率;二是從未來看現在,那就是必須的折現,收益與折現其實是站在不同的時態的產物。因此IRR既是收益率又是折現率,取決於如何使用。


所以銷售淨利率與IRR的關係應該是:

銷售淨利率為負,IRR無所謂正負了,失去了意義;銷售淨利率為正,IRR通常情況為正,大小取值取決於融資排布/銷售節奏/資金監管等因素



1、明確了IRR的含義,那如何計算IRR呢?


在投資測算模型中,常見的函數模型如下:


①當現金流為年度淨現金流時:=IRR(選取的淨現金流,Guess);


②當現金流為季度/月度淨現金流時:=POWER(1+IRR(選取淨現金流,Guess),N)-1,當現金流按季度排布時,N=4;按月度時,N=12;


利用Excel計算IRR,採用的方法是迭代法,迭代的核心邏輯圍繞IRR的官方定義:當淨現值(NPV)=0時的折現率(Rate),NPV是淨現值,也就是說還有原值與現值,兩者之間是在時間的作用下產生的價值變化。


誠如上述分析,從現在的視角看未來的邏輯等同於從過去的視角看現在,因此,收益率的高低應該與折現的高低是一致的,Excel計算法的內核就是圍繞這個邏輯展開,假設一個可能的Rate,代入看是否吻合,不是繼續逼近,反覆計算,直至誤差<0.00001%,如果運算超過預設迭代次數仍然無法求解,顯示#NUM!.


但是迭代法的需要一個起點,也就是所謂的Guess,其實可能性的IRR的可能落腳點,也就是可能的Rate,Guess的取值通常在1%~10%之間,也就是IRR的迭代起點從1%開始還是10%開始,當IRR的取值明顯與淨現金流的表現不相符時,調整Guess也是一種方式。


2、IRR的局限性與兄弟指標(XIRR與MIRR)


          

在日常測算過程中,選取進行IRR測算的淨現金流往往並不是理想狀態的IRR,就像上圖一樣,出現了正向的淨現金流後,還會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即淨現金流返負。正值屬於投資期收回的資金,收回資金如何運用會影響報酬率;負值屬於額外再投入的資金。


在上述例題中:

  IRR(-100~106,0.01)=6%


按道理分析:

100×(1+6%)^5 應該與100 = 6 / (1+IRR) + 6/(1+IRR)^2 + 6/(1+IRR)^3+ 6/(1+IRR)^4 + 106/(1+IRR)^5相等,可事實上,兩者之間並不相等,這是為什麼呢?


在上述案例中,從第二年起,每年收回的收益,是否再次進行復投是關鍵,每年的收益如果按照IRR的收益率重複投資,則在第六年時,本息和與後者算法一致。也就是對於出現的重複性的正向現金流是否復投?出現的負向現金流是否再次融資,成為影響IRR準確性的關鍵因素。


傳統的IRR是無法體現這一變化的,因此,IRR的孿生兄弟MIRR,俗稱改良IRR很好地彌補了IRR本身的局限。MIRR的核心邏輯為:期間所有的收回的資金(現金流入),全部以再投資率計算終值;期間所有的投入的資金(現金流出),全部以融資利率計算現值。


見下圖:


因此,MIRR在IRR的公式基礎上,多了兩項指標:



對重複返負的淨現金流考慮其融資利率,對於過程中回正的淨現金流考慮去再投資收益。是MIRR的核心思想。


如果說MIRR是在現金流準確性上對IRR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和彌補,那IRR的另一個兄弟XIRR則很好的彌補了IRR在時間效益上的局限: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日常計算IRR的範圍內,似乎並沒有額外強調這個IRR必須是時間間隔相等的淨現金流對應的,從其函數公式也可以看出,IRR的公式並沒有填寫時間的位置。


而XIRR是使用時淨現金流必須為月度現金流,且間隔相等,但現金流不一定定期發生即且需要將每月的淨現金流按照統一的標準定位時間,如:2020年9月,XIRR會默認這個淨現金流的取值是這個月的某一特定天對應的數字。因此較IRR計算的準確性較高一些。


因此,XIRR在IRR的公式基礎上,多了一項指標:




追求靜態的利潤已經是過時的需求了,追求現金流的重複使用與現金流貢獻本身賺取的時間周期效益帶來的利潤難道不香嗎?


轉自:地產摩貝君 作者:摩貝君 ,本文轉載已獲授權,對原作者表示感謝。

相關焦點

  •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
    月,年輕的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發展出了量子理論中的一個主要關鍵——測不準原理,涵義極為深遠。 雖然其他的科學家也許覺得波動的方法比較容易使用,但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卻很自然地讓他發展出了測不準原理,也因此聲名大噪。在矩陣數學中,並非都會是 a×b=b×a,對於不可交換的變量組,例如位置和動量,或是能量和時間,就會產生不確定的關係。海森堡還做了一個思考性的實驗,他設想以γ射線顯微鏡來測量電子的位置。
  •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指的是用光測不準粒子,但並非指其他方法都測不準,是這樣嗎?
    (宇宙探索QQ群:1145693748)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 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是儀器本身測不準,還是其他原因?
    「測量不準,而不是真的不準」,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測不準原理其實應該叫「不確定性」更為嚴謹!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並不是方法的問題,也不是測量儀器的問題,是自然現象內稟性的問題。它表達的是一種自然規則,之所以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在爭論是不是儀器的問題導致的,是因為大量的科普者為了大家好理解,往往都只停留在文字上解讀這個原理,但人類的語言總是會給人帶來歧義,而且量子力學又如此的反常識,所以就更容易造成各種誤解。
  • 對「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最大的誤解進行深度剖析
    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們能同時測準速度和位置,這個僅僅是在宏觀世界才能做到,在微觀世界是做不到的,因為微觀世界遵循「海森堡測不準」原理。關於這個原理我之前已經詳細講解過,如果你沒看可以先往前翻下。這個測不準原理的核心就是:我們永遠無法同時精確測量出一個微觀粒子的速度和位置(速度也可以替換成動量)。
  • 科學百科53期丨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是怎麼回事?
    ▼第五十三個問題: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是怎麼回事?要解釋測不準的問題,我們先得問一問:什麼叫做測準了?再舉個例子,假定你想測量輪胎中的空氣壓力,你就要讓輪胎逸出極小量的空氣來推動測壓計的活塞。但是,有空氣逸出這個事實就說明,空氣的壓力已經由於測量它這一動作而稍稍降低了。有沒有可能發明一些非常微小、非常靈敏,而又不直接同所要測量的性質發生關係的測量器件和方法,因而也就根本不會給所要測量的性質帶來絲毫變化呢?
  • 深層解讀海森堡測不準原理,裡面蘊藏的宇宙奧秘讓人驚嘆!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是量子物理中幾大延伸至普通流行文化中的思想之一,這個思想是說你永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物體的準確位置和準確速度,並作為隱喻頻頻出現於文學批判
  • 科學異聞錄之測不準原理——上帝為人類蒙上的雙眼
    於是,上帝之說再一次出現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上帝為了怕我們窺探到他的存在而設定的原理——測不準原理。測不準原理的背景這裡不得不先提一個人,一個量子力學的開拓者——海森堡。今天的主題是測不準原理,這件歷史懸案就先放一放。
  • 量子力學那點事群雄逐鹿之五:測不準的互補原理
    海森堡提出了「測不準」原理,這個理論是說,一個微觀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動量,或方位角與動量矩,還有時間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時具有確定的數值,其中一個量越確定,另一個量的不確定程度就越大。測量一對共軛量的誤差(標準差)的乘積必然大於普朗克常數除以4π,這表明微觀世界的粒子行為與宏觀物質很不一樣。
  • 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例如,在量子力學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暗示了「測量反作用」的存在:對粒子位置的精確測量總是會破壞任何關於它的動量,因此也就破壞了預測它的任何未來位置。回溯規避技術專門設計為「繞過」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通過仔細控制測量中獲得的信息和未獲得信息,例如只測量振蕩器的振幅而忽略其相位。理論上,這種方法具有無限的靈敏度,但代價是只有一半的可用信息。
  • 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
    例如,在量子力學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暗示了「測量反作用」的存在:對粒子位置的精確測量總是會破壞任何關於它的動量,因此也就破壞了預測它的任何未來位置。回溯規避技術專門設計為「繞過」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通過仔細控制測量中獲得的信息和未獲得信息,例如只測量振蕩器的振幅而忽略其相位。理論上,這種方法具有無限的靈敏度,但代價是只有一半的可用信息。
  •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揭開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神秘面紗
    量子力學的靈魂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是量子世界的救世主。如果不是在量子力學中,量子力學在它開始之前就已經崩潰了。根據海森堡說法,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除以4π(ΔxΔp≥h/4π)。
  • 上帝不會擲色子,測不準原理僅僅是測不準
    海森堡整出了個測不準原理,意思是無法同時確定電子的動量和位置,是這樣的嗎?當然是,這和實驗結果符合的很好,但這只能說明是測不準,而不表示電子的位置和動量無法確定。測不準原理只是測不準,不表示量子的動態無法確定,電子核內運動方程我已經給出了,我們可以根據電子半徑算出它的頻率或動量,以及經過時間t以後電子的位置。電子和其它所有物質和粒子一樣走的是螺旋線,橢圓方程。電子是有運動軌跡的,當然測量也會干擾電子運動,但不表示電子是以概率存在,如果是這樣,概率就不會有規律。
  • 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例如,在量子力學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暗示了「測量反作用」的存在:對粒子位置的精確測量總是會破壞任何關於它的動量,因此也就破壞了預測它的任何未來位置。回溯規避技術專門設計為「繞過」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通過仔細控制測量中獲得的信息和未獲得信息,例如只測量振蕩器的振幅而忽略其相位。理論上,這種方法具有無限的靈敏度,但代價是只有一半的可用信息。
  • 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例如,在量子力學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暗示了「測量反作用」的存在:對粒子位置的精確測量總是會破壞任何關於它的動量,因此也就破壞了預測它的任何未來位置。回溯規避技術專門設計為「繞過」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通過仔細控制測量中獲得的信息和未獲得信息,例如只測量振蕩器的振幅而忽略其相位。理論上,這種方法具有無限的靈敏度,但代價是只有一半的可用信息。
  • 量子力學筆記12---波動力學-測不準原理
    本節的重點就是要對這種不確定性進行公式化描述,建立一個描述力學量不確定行為的關係式,這就是所謂海森堡「測不準關係」。它在理論層面上被稱為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一個揭示微觀世界不確定性本質的物理學原理。
  • 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是個啥?通俗的給你解釋一遍!
    接觸過量子力學的人都知道,量子力學中有一個怪異的現象,那就是測不準原理。好吧,這其實是當初翻譯時的誤解,確切的來說應該是不確定性原理,是由海森堡首先提出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準確的來說,就是微觀粒子的動量和位置不能同時測量到。
  • 謎一樣的量子力學:從測不準原理到薛丁格的貓
    量子物理學從1927年的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到1935年薛丁格的貓,科學特別是量子物理學給我們營造了一種謎一般的假象。雖然它們會涉及深刻的哲學問題,然而科學畢竟不是形上學的哲學。測不準原理又叫不確定性原理是由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測不準原理並不是說因為工具和手段的限制而造成了結果的觀測有誤。
  • 平行宇宙與測不準原理之間的聯繫
    hello,大家好,我是夜世界的夜先生今天我們繼續來聊一聊測不準原理和平行宇宙的關係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提出的測不準原理是構成量子力學的基礎原理之一,在該理論中表述了一個概念,你沒有辦法同事確定一個微觀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 【量子物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經典解釋被實驗推翻!
    和學生們所學的相反,旁觀者並不總能感覺到量子不確定性。一項新實驗證實,對一個量子系統的測量不一定會導致不確定性。研究推翻了大量關於量子世界為何如此不可知的解釋,但可探測的最小尺度的基本極限仍然不變。簡單地說,這個原理導致我們對量子世界的探索有一個基本的極限。例如,你越是確定某個粒子的位置,就越不能確定它的動量,反之亦然。這個極限被表述為一個方程,在數學上很容易證明。海森堡有時把測不準原理稱為進行測量的一個難題。他最著名的思想實驗是對一個電子拍照。為了拍攝照片,科學家可能要向電子的表面發射一顆光子。這會暴露電子的位置,但光子也會把能量傳遞給電子,使它發生位移。
  •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最精密的數學推導出的唯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