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閨蜜:一個堅持不婚成清華最年輕教授,一個美女辣媽替世界...

2020-12-01 騰訊網

來源:阿何有話說

01

正文之前,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你們贊同這些觀點嗎?

「生活的材米油鹽就已經夠嗆了,窮人談什麼理想?」

「女生不用念太多書,找個好人家嫁了就行了吧。」

「不結婚不生小孩,是很天真的想法,以後老了等著後悔吧。」

「帶孩子做家務本來就是妻子和母親的職責呀。」

乍一聽,或許你會感到不舒服,但想想現實,又似乎無法反駁。

這些觀念,被我們喻為「生活的真相」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打破傳統,反而會被認為是異類。

而顏寧和李一諾,就是其中兩個「異類」。

從農村女孩到不婚主義的美國科學院院士,從貧困的單親家庭到擁有三個孩子的商界女強人。

顏寧和李一諾在事業、婚姻、金錢和理想的選擇上,與世俗中的大部分人都格格不入。

為什麼她們的人生就能夠不被設限?

在她們身上,生活真的有所謂「真相」嗎?

或許,她們會給你一個不同的答案。

02

你聽過「中國最牛閨蜜」嗎?

一個是備受世界矚目的新銳科學家,14年帶領團隊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就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領域50年不解的科學難題。

一個是全球青年領袖,前麥肯錫全球合伙人,現蓋茨基金會中國區首席代表,為了三個孩子的教育問題,乾脆自己開了個學校。

說是最牛,名副其實。

她們就是顏寧和李一諾。

很多人會想,這兩個這麼優秀的女孩,一定是含著金鑰匙,在精英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吧。

但實際上,顏寧和李一諾都出身草根。

顏寧來自農村,父親以前在工廠的小車班開小轎車。

而李一諾在12歲時,遭遇父母離婚,她和母親都被淨身出戶,為生活四處輾轉。

草根逆襲,並不容易,但貧困並沒有成為束縛她們腳步的絆腳石。

顏寧上了清華後,才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厲害。

第一次微積分考試,她險些不及格,做實驗也很不著調,當時被同學調侃能炸掉整個細胞間。

去普林斯頓留學那會,她連一個書本的基本問題都回答不上來。

「當初也很挫敗,但我心理調節能力挺好的,每一次進步都像升級打怪一樣很有成就感。」

顏寧也不是沒有感到絕望無力的時候,當初她剛進入施一公實驗室時。

「我是做什麼,什麼做不出來。比我早幾個月進來的復旦同學,已經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上發了一篇論文。」

更令她崩潰的是,導師施一公經常在她面前表揚其他人。

你能想像那種壓力嗎?自己拼命努力卻進步不顯,身邊還有優秀的人天天跟自己對比。

這種強壓,光想想就讓人感到窒息,可顏寧持續了整整一年半。

一年半後,她終於把一個複雜的生化實驗從頭到尾做出來了。

「你終於會做實驗了。」在施一公最優秀的幾個學生實驗項目中,顏寧是其中一個。

這一年半裡將顏寧支撐下來的,除了不服輸,還有她那顆喜歡挑戰困難的心。

網上有個很有意思的說法,說顏寧和李一諾是互換了人生。

顏寧喜愛自由,最終卻投身了科研;李一諾生性嚴謹,沒想到博士畢業後選擇了並不熟悉的商界。

李一諾選擇跨界的原因很簡單,當初美國大名鼎鼎的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有名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麥肯錫開出的工資很可觀。

李一諾還記得當時拿到offer後,興衝衝地給媽媽打了個電話。

「媽,咱現在有錢了,以後讓你過好日子。」

但李一諾總有種佔了便宜的感覺,她覺得是麥肯錫看走眼了才錄取了她。

她是美國加州辦公室裡唯一一個外國人,還是沒有商科背景和職場經驗的小白。

和很多普通人一樣,面對陌生艱難的環境,她每天都活在自我否認當中。

「我當時每天都得找到力量才能去工作。」

沒有捷徑,李一諾只能付出200%的努力,幹的多睡得少,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好。

這還不夠,她還得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職場精英。

很多事她也不懂,但不能讓別人看出來她不懂。

邊做變裝邊學,是李一諾在麥肯錫堅持下去的方法。

一年後,她在會議上完成了一個複雜的匯報之後,向來以高標準嚴挑剔聞名的德國領導稱讚了她。

「一諾,你的工作非常出色。」

發現了嗎,厲害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很厲害,而是在她們弱的時候也不放棄突破自己。

這個世界沒有一蹴而就,每個人都是厚積薄發。

顏寧和李一諾的自由,沒有雄厚的背景,金錢的支撐。

相反,正是貧困和挫折,這些被常人當作自由絆腳石的東西。

反而磨礪她們厚重的外殼,讓其散發出內裡更耀眼的光芒。

她們從不被困難受縛,同樣,在面對輿論和人生的選擇時,她們也並不被世俗受縛。

03

婚姻、生育和事業是每個女性必定要面對的重要人生議題。

在傳統觀念裡,女性生兒育女是一種職責。

「不結婚就是自私,不帶孩子不做家務就是沒盡到妻母的責任。」

顏寧和李一諾,是反其道而行之。

「不結婚,我不欠誰一個解釋。」

顏寧是典型的不婚主義者。

現在的顏寧,徜徉在求知的海洋裡,生活簡單,精神充實。

不結婚,她也活得很精彩。

而擁有三個孩子的李一諾,並沒有像傳統家庭一樣專心在家相夫教子。

她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事業上。

2015年,是李一諾成為麥肯錫合伙人的第三年,那時她已經在公司待了十年了。

當時在美國作為一個女性亞裔的合伙人,事業是前途無量的。

但李一諾卻有些迷茫了,下一個十年應該怎麼過?

她似乎還有理想,但也日漸模糊了。

那年2月份的時候,她去見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在這兩個小時的交流裡,李一諾問比爾蓋茨為什麼要做慈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沒有錢治病的人,市場機制雖然強大,但市場無法為窮人服務。」

比爾蓋茨的話打動了李一諾,她果斷從麥肯錫離職,自願降薪加入蓋茨基金會。

「我能把自己在商業領域的經驗和訓練,在解決中國和全球健康和貧困的問題上出一份力,這何嘗不是人生之大幸。 」

李一諾踏出這一步後,視野突然變得更開闊。

當然,李一諾專心於事業,不代表就慢待孩子。

孩子的各類瑣事,由她和丈夫共同承擔。

她對孩子的教育也格外重視。

在三個孩子都要上學的時候,李一諾考察了各類學校後發現——

無論是國際學校還是公立學校,背後其實都是一個邏輯,就是殘酷的競爭和淘汰。

「所以我想,我們有沒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教育思想,從淘汰到成全,能不能做尊重兒童、善待兒童的教育,培養內心充盈、熱情生活的下一代人?」

懷著美好的願景,李一諾乾脆自己創立一個學校——「一土學校」

她把這段經歷寫進了文章《你也為孩子上學發愁嗎?》,短短一天,閱讀量立刻破10w+。

她收到了近千封郵件,來自天南海北的中國家長都來「預約」。

從商界到慈善,從慈善到教育,在李一諾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無限的可能性。

婚姻和事業,真的是無解的題嗎?

她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並不是。

人物記者曾問過顏寧: 「如果回顧過去42年,人生最難忘的瞬間,你覺得是什麼?」

顏寧說:「一個是我坐在我們家床上,媽媽在外面喊,寧寧,錄取了,這是我當時拿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情景。

然後隨之而來的是另外一個瞬間,我剛到普林斯頓,坐著大巴,一下車,然後就到了一個城堡前面,裡面就是兩棵大雪松,下面有人彈著吉他,螢火蟲這種在盤旋著,就像一個童話世界。

我覺得就是這兩個瞬間可能在我腦子裡面就揮之不去,一個是特別熱的白天,一個是那種很清爽的傍晚。」

出身和性別並不會阻礙我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因為我們的人生,從來就沒被任何事物設限。

來源:全球資源整合大平臺(ID:qqzyzhhdpt)、阿何有話說(ID:aheshiwo)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牛閨蜜:一個是清華最年輕教授,一個幫世界首富「花錢」
    5年前,顏寧在清華大學帶領的實驗室解開了人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結構——世界範圍內幾十年未解的難題,被一個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用幾個月就攻克了。這是顏寧第一次因主流媒體的關注走近大眾視野。似乎已是意料之中,大家對這位年輕漂亮女教授的討論除了讚賞,還有一種聲音:「顏寧為什麼不結婚?」
  • 顏寧和一諾,中國最強女閨蜜是怎樣煉成的?
    」的大學小姑娘聯繫在一起,因為她們都太耀眼,太「高大上」了,仿佛和凡人隔著天與地的距離,我們只好仰望—— 顏寧,清華畢業後赴普林斯頓讀博,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學成歸來受聘於母校,30歲即成清華最年輕的教授,而後又成為普林斯頓大學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今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消息,一度在國內引發轟動;
  • 他35歲成普林斯頓大學最年輕的教授,拉200億造比清華更牛的大學
    施一公,這位在35歲時就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值得尊敬的人。 施一公的優秀履歷 施一公讀高中時就獲得了全國高等數學一等獎,可以說在年輕時就已經一鳴驚人,成為優秀青年。
  • 她被稱為「世界最年輕辣媽」,因寫真照大火,榮登外媒報紙主頁!
    又有一位中國人登上了外媒的主頁,這一會不是高雲翔,而是一位50歲的中國辣媽!!!最近我國有一位50歲的「阿姨」火了,她的火不是因為什麼不好的事情,而是因為一組性感寫真,這組寫真還被刊登上了英國的主流報紙《每日郵報》的主頁上,不單單是英國,她的這組寫真還被世界各大媒體廣泛報導了!因為這組圖,她被稱為世界上最年輕的辣媽,國產凍齡女神。
  • 中國美女天才顏寧:畢業於美國名校,30歲成清華教授,至今未婚
    步入現代社會之後,一個國家發展所最需要的便是科技人才了。一個國家如果有著足夠多的科技人才,那麼他的發展一定不會太差。如果一個國家有著數量眾多的頂尖科技人才的話,那麼他的綜合國力一定處於世界頂尖的水平。清華和北大一直都是我國最為頂尖的學校,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人們也都知道,只有各個地區的佼佼者才有機會進入北大清華學習。而能夠在清華北大擔任教授職務的更是世界上在這個領域的最頂尖的學者,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成為不了清華北大的教授。但是清華卻有著一位三十歲的美女教授,並且至今仍獨身一人。這位美女教授究竟是誰?
  • 顏寧、李一諾這對清華姐妹花為何如此強大?
    」的大學小姑娘聯繫在一起,因為她們都太耀眼,太「高大上」了,仿佛和凡人隔著天與地的距離,我們只好仰望——顏寧,清華畢業後赴普林斯頓讀博,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學成歸來受聘於母校,30歲即成清華最年輕的教授,而後又成為普林斯頓大學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去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消息,一度在國內引發轟動;
  • 中國最厲害的3個90後教授:1個來自清華,1個985院長,最強的是她
    中國最厲害的3個90後教授:1個來自清華,1個985院長,最強的是她在中國,說到教授,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一個白髮飄飄的老爺子,又或者是一本正經,西裝革履的中年大叔!但是在如今這個時代,各種事情都能突破我們的想像,在各種大學的講臺上,不僅僅是中老年老師,教授的天下了,越來越多年輕的力量站上了講臺,甚至還出現了90後的年輕教授。要說國內目前最出名的幾個90後教授,那就要屬以下這三位了,他們以強悍的履歷讓大家讚嘆有加,不僅如此,他們還有著養眼的外貌,渾身只透露兩個字:優秀!
  • 清華美女教授負氣出走美國?面對網友非議,顏寧淡然活出自我
    那她出走「清華」,遠赴美國,真的又是為了什麼呢?讓我們再次走進顏寧,看看這位出走「清華」的美女教授,到底有怎樣的人生經歷。 天才出於世 現代小說家之父巴爾扎克曾說:「天才與美女,都註定要放出燦爛的光芒引人注目,惹人妒羨,招人毀謗的。」
  • 當今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顏寧教授  女神,中科院院士候選人。這兩個極具分量的詞彙讓顏寧,這位研究成果在世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生物學家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這位清華女神有多牛?看看她所獲得的榮譽就知道了。  2014年6月5日,英國《自然》雜誌揭開了這個源自生命內部的奧秘:由37歲的中國科學家、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率領的80後、90後年輕團隊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和工作機理。這一次,中國科學家打敗了數十年來全世界為之苦苦鏖戰的頂尖科學家。而在這場歷經百年的科研比拼中,創造奇蹟的,正是顏寧帶領的一支主幹力量完全「本土化」的年輕團隊。
  • 作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顏寧赴美任職,真的是院士落選負氣出走?
    有一句話說得好,科學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廣大學術和科研人員的努力。不同於娛樂明星的是,很多科研、學術人員都比較低調,可謂是「不顯山不漏水」,但是他們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或許他們沒有娛樂明星那樣的關注度,但是正是無數科研人員的努力,促使整個社會在不斷的進步。
  • 中國最年輕的女教授,成為美國外籍院士,單身至今喜歡追星
    大家對科學家的印象,永遠都是戴一副眼鏡,滿頭白髮,一身佝僂,仿佛要是年紀不大都對不起科學家這個頭銜。可隨著時代的變化,科學家早已不是老年學者的專有標誌,現在的科學家也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有個性,並不再是曾經那刻板的模樣,比如今天的主角,當代最傑出的生物學家之一顏寧教授。
  • 當年中科大少年班最年輕的天才張亞勤清華大學任教,能否助力清華
    張亞勤12歲時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並成為班上最年輕的大學生。 18歲那年,他進入喬治華盛頓大學學習無線電通信。他在23歲時獲得了學校歷史上唯一獲得滿分的博士畢業論文。他在31歲時成為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的院士,並且成為一個世紀以來該學會最年輕的科學家。
  • 清華美女教授功成名就時歸美,為美立下奇功,助其攻克50年難題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作為清華最年輕的美女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功成名就之後,因為一次科學院院士的甄選未能選上,選擇了遠走他鄉,為美國立下奇功,攻克了困擾全球50年的難題,她這樣做真的對嗎?但目前國外僅存的優勢也逐漸被淡化了,很多人才也選擇了回國,但卻在2017年的時候,在國內已經功成名就的清華美女教授顏寧,卻做出了讓人難以理解的選擇,放棄了在國內的事業,選擇去美國從事科研工作,引起了全球學術界的不解。
  • 北大傳聞中的黃芊芊成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獎者,女神博導是如何煉成...
    去年,北大一位美女科學家博導就登上了熱搜。讓大家認識到了,開了掛的學霸也有生活,學霸的生活還過得很精緻。閒暇時,劉穎喜歡烘焙,喜歡玩旅行青蛙,還參與大眾馬拉松比賽,當然,身為一個母親,她也喜歡「曬娃」。讓大家看到了科學家「接地氣」的一面。今年,北大又有一位美女博導或將登上熱搜了。
  • 還記得清華最年輕博導顏寧嗎?41歲成美國院士,如今卻被謠言圍攻
    2017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當時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2017年5月7日,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她的人生堪稱一部現實版「學霸」小說,看客們給這位她的學霸「人設」添了無數標籤「天才女教授」「超級女博士」,「清華女神教授」。知性而美麗的她今年還未過43歲的生日。
  • 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這兩個極具分量的詞彙讓顏寧,這位研究成果在世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生物學家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這位清華女神有多牛?看看她所獲得的榮譽就知道了。  201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12年獲「霍華德?
  • 牛!17歲考入北大,28歲北大博導​,31歲成2020「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得者!
    當你為它傾盡全力、堅持付出時,它也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迸發出盎然的生機,帶給你驚喜。」對,你沒看錯,黃芊芊是31歲這麼年輕的美女竟有如此高的成就究竟有怎樣的傳奇故事?不僅每人獲得300萬獎金,還是超過800名中國兩院院士、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13位諾獎級別得主參與提名、推薦和評審,申報與獲獎比例約為25:1,是國內科技大獎中含金量最高之一的獎項。牛不牛?
  • 史上最牛偏科生:數學15分卻被清華破格錄取,後被譽為清華之龍!
    如果放在當下,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比如說今年的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雖然她的語數外成績是全省第一,可因為她的歷史選修課只有B+,最終與清華北大無緣,即使是南京大學她都上不了! 然而在歷史上這件事曾經真實發生過,時間往前推移81年,這個高考當中的幸運兒叫做錢鍾書!此時你是否覺得如雷貫耳?
  • 中國美女科學家,19歲考上清華,30歲成博導,卻為美再立大功
    人才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人才的儲備,那麼一個國家根本無法發展。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顏寧,她是清華的美女教授,可在2017年的時候,卻去美國成為了他們的終身教授。其實她在回國之後,立刻回到了清華大學,也就是她的母校,並且還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室,在當時她是最年輕的美女博士生導師以及教授
  • 高三男生痴迷物理 被提前保送清華最牛專業實驗班
    高三男生痴迷物理 被提前保送清華最牛專業實驗班 點擊圖片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