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Chemistry | 聚集誘導首次實現可見光催化芳基端烯[2+2]環加成

2020-12-04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CCSChemistry ,作者CCS Chemistry

CCS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由中國化學會創辦的高水平旗艦新刊,面向全球科學家,收錄化學各領域高質量原創科技論文。關注CCS Chemistry,即時獲取期刊相關資訊。

中科院理化所吳驪珠課題組首次證實分子聚集降低芳基端烯三重態能量,實現可見光催化分子間的[2+2]環加成反應,解決了具有高氧化還原電位和高三重激發態能量的端烯分子活化問題,為可見光催化轉化提供了新的反應機制和設計思路。

環丁烷骨架是眾多活性藥物分子和天然產物的基本構築單元。烯烴的[2+2]光環加成反應是構築四元環丁烷的有效方法。利用可見光照射,通過光催化劑與烯烴分子之間發生電子轉移或能量傳遞能夠極大提高了[2+2]光環加成反應的效率和選擇性。然而受制於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以及三重激發態能量,芳基端烯,尤其是貧電子端烯,很難通過可見光催化活化。

近日,中科院理化所吳驪珠課題組首次報導聚集誘導端烯分子發生高效的光催化[2+2]環加成反應。作者通過詳盡的對照實驗、動力學分析以及光譜數據揭示了芳基端烯分子在溶液中聚集,形成的聚集體擁有比單體更低的三重態能量。基於此,普通光催化劑Ir(ppy)3即可通過三重態-三重態能量傳遞,實現芳基端烯分子的[2+2]環加成反應,高效構築四元環丁烷產物。與傳統的反應模式不同,芳基端烯生成的分子聚集體與激發態光催化劑發生能量傳遞,生成[2+2]環加成產物,而不是單個底物分子接受光催化劑的能量到達激發態,隨後與另一個基態分子發生反應(圖1)。

圖1

作者發現這一獨特的反應路徑表現出良好的底物適用性。如圖2所示,在苯乙烯衍生物的自身二聚反應中不同位置取代的甲基、大位阻的叔丁基、給電子的甲氧基和氨基、吸電子的三氟甲基和氰基等均能很好的兼容,並以中等以上的產率得到環丁烷骨架。此外,苯乙烯衍生物之間的交叉[2+2]環加成反應也可高效地進行,對取代基團的空間位阻以及電子效應等均表現好的耐受性。

圖2

綜上所述,作者首次利用分子聚集實現了可見光催化芳基端烯的[2+2]環加成反應,為1,2-二芳基環丁烷骨架的合成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該方法不依賴於底物和光催化劑的電子和位阻效應,而是利用底物的聚集行為使反應高效進行。這不僅有助於拓展[2+2]光環加成反應的深度和廣度,而且為設計新型可見光催化化學轉換提供了新的思路。該工作以Communication的形式發表在CCS Chemistry 2020年第一期。

文章詳情:

Aggregation-Enabled Intermolecular Photo[2+2]cycloaddition of Aryl Terminal Olefins by Visible-Light Catalysis

Zan Liu , Chao Zhou , Tao Lei , Xiao-Lei Nan , Bin Chen, Chen-Ho Tung& Li-Zhu Wu

DOI: 10.31635/ccschem.019.201900049

Citation: CCS Chem. 2019, 1, 582–588

掃碼在線閱讀

掃描或長按左側二維碼,

在線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掃描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CCS Chemistry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CCS Chemistry發表的最新傑出研究成果。

CCS 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中國化學會獨立出版的旗艦新刊,所有作者讀者免費發表和閱讀(Diamond Open-Access)。

CCS Chemistry網址:https://www.chinesechemsoc.org/journal/ccschem

Facebook:Chinese Chemical Society-CCS

Twitter: CCS Chemistry

中國化學會

Chemsoc

原標題:《CCS Chemistry | 聚集誘導首次實現可見光催化芳基端烯[2+2]環加成》

相關焦點

  • CCS Chemistry | 有機磷腈鹼/脲二元有機催化-亞甲基--丁內酯,實現...
    青島科技大學李志波團隊與北京大學呂華課題組合作,通過選擇具有合適pKa值的脲,並與該團隊自主開發的環狀有機磷腈超強鹼CTPB構成二元催化體系,首次實現了有機催化a-亞甲基-g-丁內酯(MBL)的選擇性開環聚合。該有機催化體系合成簡單,性質穩定,容易從聚合物中除去,利於聚酯產品的放大生產和在生物醫藥方面的應用。
  • CCS Chemistry | 環糊精修飾CdS量子點實現光催化醇的100%原子經濟...
    天津理工大學魯統部課題組設計合成了一種巰基環糊精修飾的硫化鎘量子點(CdS-CD),在可見光照射下,通過綠色化學途徑及100%的原子利用率,實現了在水溶液中高選擇性地將高濃度醇氧化偶聯生成二醇及氫氣,同時將低濃度醇氧化脫氫生成醛及氫氣。醇類化合物的選擇性氧化是精細化工和製藥領域非常關鍵的合成步驟。
  • CCS Chemistry | 解鎖酮醛反應新技能!只因這個[3+2]脫氧環化有點...
    不同於經典得aldol反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從洋課題組使用錳催化體系實現了基於惰性芳基C-H鍵活化的酮醛[3+2]脫氧環化反應,開啟了酮醛反應的新模式。酮和醛作為常見的羰基化合物在有機合成轉化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二者之間的反應通常發生在酮羰基或者羰基α位(圖1a),例如經典的pinacol偶聯或者aldol縮合反應。
  • CCS Chemistry | 夏海平團隊「碳龍化學」取得新進展,新型[3+1]環...
    廈門大學夏海平團隊首次實現氮雜金屬雜環丙烯與末端炔烴的[3+1]環加成反應,並通過此方法構築了一系列平面CCCCX(X = N, O ,S)型五齒碳龍配合物(含首例CCCCS型五齒螯合物)。小環擴環反應在有機合成中發揮著重要應用。不飽和三元環與炔烴通常發生[3+2]環加成反應,例如環丙烯與炔烴反應生成環戊二烯化合物;金屬雜環丙烯與炔烴反應生成金屬雜環戊二烯化合物;氮雜環丙烯與炔烴反應可以得到吡咯化合物。
  • CCS Chemistry | 新型自由基催化環化異構化反應
    >自由基催化是有機催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自由基物種具有獨特的反應活性,利用自由基作為催化劑有可能實現其他方法難以實現的轉化。然而,自由基催化領域在過去幾十年內的發展卻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自由基反應活性較高,很難構建高效的催化循環。迄今,自由基催化較為成功的實例是硫自由基或錫自由基催化的乙烯基環丙烷和烯烴的成環反應(J. Am. Chem. Soc. 1988, 110, 3300. Tetrahedron Lett. 1988, 29, 5135. 圖1a)。
  • 可見光碟機動「2+2」環加成反應合成氮雜環丁烷
    對於四元環分子的合成而言,現有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光碟機動的分子間[2+2]環加成反應,該反應可以快速合成環丁烷和氧雜環丁烷(噁丁環),但是要想合成氮雜環丁烷卻頗具挑戰(圖1a)。迄今為止,還未報導過利用光碟機動的分子間[2+2]環加成反應來製備氮雜環丁烷的通用策略,僅有的幾個例子底物範圍十分局限(圖1b),並且通常需要高能的紫外光,從而降低了反應的官能團兼容性。
  • 科學家提出可見光誘導溫和條件下醯亞胺脫羰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可見光誘導醯亞胺溫和條件下脫羰研究中取得進展,發展了一種「雙功能銠催化劑在可見光誘導下脫羰」的新策略,可實現醯胺類化合物在溫和(30-40℃)條件下的脫碳,以及與炔烴的加成反應。
  • 中山大學:分子籠催化特殊選擇性[2+2]光環化反應獲重要進展
    光誘導的烯烴[2+2]環加成反應是生成多種環丁烷最直接的方法。儘管選擇性[2+2]環加成反應的研究不斷取得進展,但對於特定區域選擇性和非對映異構體選擇性的烯烴分子間[2+2]環加成反應,發展還十分有限。例如順式的頭對頭(syn-HH)環丁烷衍生物的高選擇性合成,長期都沒有簡易普適的催化合成途徑。
  • 大連化物所提出可見光誘導溫和條件下醯亞胺脫羰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可見光誘導醯亞胺溫和條件下脫羰研究中取得進展,發展了一種「雙功能銠催化劑在可見光誘導下脫羰」的新策略,可實現醯胺類化合物在溫和(30-40℃)條件下的脫碳,以及與炔烴的加成反應。
  • JACS|量子化學計算揭示D-A環加成酶PyrI4的催化機制
    Houk教授研究對象D-A環加成酶:PyrI4計算方法量子力學計算(Quantum Mechanical Calculations)分子對接(Docking Calculations)分子動力學模擬(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結合能計算(MM/GBSA Calculations
  • 環己二烯胺[8+2]與[4+2]環加成反應的機理和選擇性
    環己二烯胺[8+2]與[4+2]環加成反應的機理和選擇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3 15:46:25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K. N.
  • 烯基二炔和苯乙烯發生的銅催化的[3+2]環加成反應,通過形成含銅全碳1,3-偶極子得到手性吡咯橋連[2.2.1]骨架
    含金屬的1,3-偶極子環加成是均相過渡金屬催化的重要過程之一。
  • CCS Chemistry | 一鍋兩步電化學脫氫增環,高效構築中環內醯胺
    然而這些方法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大多數增環反應需要多步額外的步驟來合成增環反應的原料,或者只適用於合成其中的幾種,不具備廣泛適用性。因此從廉價易得的原料出發,發展無額外化學氧化劑的增環反應,來實現更廣的底物適用性和持續性發展是亟需解決的。電化學陽極氧化由於電勢可調,能作為一種溫和、高效的化學氧化劑替代物。
  • 理化所吳驪珠院士課題組JACS: 可見光催化下獲得雜芳胺
    近期,該課題組在可見光催化下實現了胺、羥胺和肼與雜芳基腈的偶聯得到雜芳胺,其成果發表在J. Am. Chem. Soc.(DOI:10.1021/jacs.0c07600)上。早在1900年代,人們發現了以過渡金屬催化實現胺和芳基滷化物(或擬滷化物)的偶聯。
  • CCS Chemistry 2021年第1期來了,從現在開始我們每月見
    由於競爭性聚合,生物可再生的α-亞甲基-γ-丁內酯(MBL)的開環聚合非常具有挑戰性。青島科技大學李志波、北京大學呂華等首次報導了MBL的有機催化選擇性聚合反應以合成功能性不飽和聚酯:Chemoselective polymerization of fully bio-renewable α-methylene-γ-butyrolactone using organophosphazene/urea binary catalysts toward sustainable polyesters
  • 金屬硫化物光催化──可見光誘導的選擇性有機轉化反應
    相對於金屬氧化物來講,金屬硫化物的禁帶寬度較窄,這使得它們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可見光。關於金屬硫化物在光催化領域的研究,歷史悠久,從多相光催化興起之後便出現了。近些年來,由於材料新合成方法的出現、新機理的研究、以及新策略將金屬硫化物與金屬氧化物、金屬納米粒子或者其他新興材料結合的改進,關於金屬硫化物光催化的研究重新煥發了生機。
  • 疊氮-炔類單體環加成聚合製備具有AIE特性的聚三唑
    目前,Cu(I)催化的疊氮和炔類單體的點擊聚合(CuAACP)已發展成為一種製備功能化聚合物的強有力工具。
  • 通過給氫鍵配體實現鈀-氧雜烯丙基的手性逆電子需求(3+2)環加成反應
    通過給氫鍵配體實現鈀-氧雜烯丙基的手性逆電子需求(3+2)環加成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2 16:53:55 近日,南開大學的資偉偉課題組通過給氫鍵配體實現了鈀-氧雜烯丙基的手性逆電子需求
  • NSR觀點:「聚集誘導發光」促進聚集態化學發展
    聚集誘導發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開創了有機發光材料研究的新格局。近日,我校李振教授應《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簡稱NSR)邀請,撰寫展望(Perspective)文章《Approaching aggregated state chemistry accelerated by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介紹聚集誘導發光的發展歷史,AIE理念對發光分子設計的影響、需要解決的問題與對聚集態學科的引領作用
  • CCS Chemistry | CeCl3 光催化解聚木質素,低成本獲得高附加值化學品
    吉林大學張越濤課題組利用簡單,商業可得,廉價的CeCl3催化體系實現了室溫條件下可見光催化木質素Cα-Cβ鍵的選擇性裂解,該體系產率高、選擇性好,所用木質素不需要預處理,從而簡化了工序,節約了成本,為木質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潛在的一個高效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