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化物所提出可見光誘導溫和條件下醯亞胺脫羰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可見光誘導醯亞胺溫和條件下脫羰研究中取得進展,發展了一種「雙功能銠催化劑在可見光誘導下脫羰」的新策略,可實現醯胺類化合物在溫和(30-40℃)條件下的脫碳,以及與炔烴的加成反應。
-
金屬硫化物光催化──可見光誘導的選擇性有機轉化反應
過渡金屬硫化物是一類重要的半導體光催化劑,在溫和的條件下可以光催化促進一系列富有意義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發生。
-
用於電致磷光變色和可見光誘導交叉脫氫偶聯的磷光生物原材料
用於電致磷光變色和可見光誘導交叉脫氫偶聯的磷光生物原材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17:28 西安交通大學何剛團隊研究開發了用於電致磷光變色和可見光誘導交叉脫氫偶聯的磷光生物原材料
-
【人物與科研】大連理工大學宋汪澤副教授課題組:新型無金屬可見光誘導的醯胺鍵形成反應
但是這種方法通常需要很高的溫度,並保持嚴格的無水條件,以利於脫去水分子來推動反應的進行。醯胺偶聯試劑,如DCC或EDC可以在溫和條件下促進醯胺鍵的形成,但是也會同時產生化學計量的廢棄物,並不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最近,硼催化或金屬催化醯胺鍵形成反應被陸續發展出來,雖然能夠部分解決上述問題,但是發展新型醯胺鍵形成的綠色化學方法仍然是非常緊迫並有廣泛應用前景。
-
科學家找到「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準確打擊
科學家們利用肝癌細胞的自身特點,如相關基因突變,先將肝癌細胞誘導進入細胞衰老狀態,再特異清除肝癌細胞,這樣的治療模式對人體正常生長細胞並無影響。這種組合拳式或分步式(「One-two punch」)治療,可避免患者接受化療,因嚴重毒副作用而受苦的現狀。
-
基於正交可見光化學反應的多重聚合物網絡凝膠快速高效構築策略
2003年,北海道大學龔劍萍教授以「Double‐Network Hydrogels with Extremely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為題首次提出以多重聚合物網絡設計策略來提高凝膠力學性能和韌性
-
科學家提出基因編輯領域發展新方向
然而,最近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的兩項研究表明,與傳統的Cas9相比,一種早期構建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可在小鼠胚胎和水稻的基因組中造成比Cas9更多的非特異性突變,且這些非特異突變的產生不依賴於sgRNA的特異性引導(Zuo et al., 2019, Science; Jin et al., 2019, Science);而相同條件下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卻並沒有產生這些脫靶效應(Zuo et
-
西北大學魏顥課題組:羰基轉化新進展—催化劑控制的多樣性合成
近期,在原有工作基礎上,該課題組提出了催化劑控制的羰基轉化策略,以期實現對兩種活性碳‒‒金屬鍵反應的選擇性控制。2為催化劑時,苯並環丁酮8位碳原子與吲哚偶聯,同時進一步發生脫羰12為催化劑時,苯並環丁酮8位碳原子與吲哚偶聯後未發生脫羰
-
西北大學科技創新動態(2020年第9期)|弘揚科學家精神,踐行使命與擔當
Soc. 2018, 140, 586; ACS Catal. 2020, 10, 1947),並應邀對過渡金屬催化的脫羰反應進行了綜述(Chem. Rev. 2020, 10.1021/acs.chemrev.0c00153)。
-
西北大學於遊課題組《自然·通訊》:基於正交可見光化學反應的多重聚合物網絡凝膠快速高效構築策略
2003年,北海道大學龔劍萍教授以「Double‐Network Hydrogels with Extremely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為題首次提出以多重聚合物網絡設計策略來提高凝膠力學性能和韌性(Advanced Materials, 2003, 15, 1155),為解決傳統凝膠力學和韌性兼容性問題提供了有效方案
-
我國科學家提出磷酸鹽玻璃作為可見光雷射材料的新方案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提出一種基於稀土離子Tb3+摻雜磷酸鹽作為綠光雷射材料的新方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陶瓷協會》(Journal of the 稀土離子Tb3+摻雜材料的可見光發光,在顯示技術、可見光通信和雷射醫療領域具有應用潛力。氟化物玻璃因其低聲子分布而被廣泛用作增益光纖的主體材料。
-
我校在可見光不對稱催化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可見光催化還原1,2-二酮於1990年即被報導。該課題組通過對該反應機理的分析,提出通過手性布朗斯特酸或鹼催化劑作為質子轉移中間站俘獲反應過程中的強鹼性羰自由基負離子,從而引入手性誘導因素控制最終的不對稱質子化過程。
-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科學家找到「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新華社上海10月4日電(記者仇逸)先誘導腫瘤細胞衰老,再進行精準清除,3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合作研究成果「誘導和利用腫瘤細胞弱點治療肝癌」在《自然》在線發表。
-
CCS Chemistry | 聚集誘導首次實現可見光催化芳基端烯[2+2]環加成
以下文章來源於CCSChemistry ,作者CCS Chemistry CCSChemistryCCS Chemistry是由中國化學會創辦的高水平旗艦新刊,面向全球科學家,收錄化學各領域高質量原創科技論文。
-
科學家提出調控異戊二烯矽氫化反應選擇性的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調控異戊二烯矽氫化選擇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展出一種「配體調控」策略,可以得到兩種區域選擇性。異戊二烯是常見的工業化學品,其矽氫化反應可以快速製備高價值的有機矽化合物。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出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新策略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出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新策略 2020-03-30 中國科學報 劉萬生 龍軍 李佳怡 語音播報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和鄧德會研究員團隊合作,提出將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中排放的一氧化氮電催化還原合成氨氣的新策略
-
【CBG人物】武漢大學雷愛文教授研究團隊:無外加氧化劑條件下,可見光促進氧化C(sp3)-H磷醯化合成α-氨基磷酸酯
近日,雷愛文教授研究團隊在含磷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面又取得了一些新進展。在此,CBG資訊第一時間關注並報導了「老朋友」的最新研究成果。課題組成立於2005年3月。無外加氧化劑條件下,可見光促進氧化C(sp3)-H磷醯化合成α-氨基磷酸酯一直以來,發展溫和可持續的含磷化合物的催化合成策略都是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
-
聚集誘導發光:昨天,今天與明天丨對話科學家
原創 Cell Press CellPress細胞科學 來自專輯Cell Press對話科學家物質科學Physical science聚集誘導發光(AIE)現象的出現挑戰了發光團的聚集不利於發光這一通識。
-
我國科學家研製新可見光雷射玻璃材料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面向可見光固體與光纖雷射器的發展需求,研究Tb3+/Dy3+共摻的磷酸鹽玻璃。利用稀土摻雜玻璃材料搭建的可見光固體/光纖雷射器,在材料加工、顯示技術、可見光通信和雷射醫療領域具有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