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引擎:利用暗物質燃料實現星際旅行?

2020-11-23 騰訊網

背向黑洞的宇宙旅行(圖源:George Marks/Kauko Helavuo/Stone/Getty)

史聰一編譯

前不久,在位於南達科他州布萊克山下的桑福德地下研究機構中,科學家們正在操作一種設備,名為大型地下氙探測器(LUX),旨在尋找暗物質粒子。作為一種神秘的物質,暗物質(Dark Matter)被科學界認定為宇宙中大部分物質的緣起。

在這個巨大的設備內部,一個鈦容器中包含著液態氙,其質量達到了三分之一噸。在該裝置中,一組靈敏的光探測器正在伺機而動,等待暗物質粒子與氙原子碰撞並發出微弱閃光的瞬間。為了捕捉到微弱的信號,大型地下氙探測器被放置在厚度近一英裡的巖石層下方,因為這層巖石的厚度將幫助其屏蔽宇宙射線,以及其它任何可能干擾信號的輻射。

截至目前,大型地下氙探測器尚未發現任何暗物質的蹤跡。然而,通過一套全新的校準技術,探測器的靈敏度將會較以往有所提高,研究人員對於最終發現暗物質的奧秘充滿了信心並萬分期待。布朗大學物理學教授裡克·蓋茨凱爾(Rick Gaitskell)在一則新聞通告中宣稱:科學界對於探測器性能與容量的提升,將在暗物質的探尋過程中至關重要。

暗物質起源

如果科學家對暗物質粒子予以確認,此舉將成為自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的一次科研巔峰。瑞士天文學家弗裡茨·茲威基(Fritz Zwicky)確定了一個遙遠星系團旋轉所需的速度,這表明該星系團的質量,已遠遠超過了其所發出可見光的質量。

自此之後,科學家們便一直在尋覓暗物質的蹤跡,並試圖發現暗物質究竟為何物。近年來,研究人員開始使用並依靠各種先進的探測設備加以輔助,從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到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可謂是煞費苦心。

最終,假設研究人員能夠掌握暗物質的本質,那麼其他的問題也將應運而生:人類能否存在手段與技術能夠對其加以利用呢?這項研究究竟只是為了幫助科學界與公眾了解宇宙,還是用來幫助人類發展適用的科學技術呢?

暗物質能源

(圖源:backgrounds4k.net)

2009年,紐約大學物理學家劉佳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將利用暗物質視為一種能源,為執行超遠程任務的太空飛行器提供所需動力。

劉佳的理念是基於一個尚未得到證實的假設:即暗物質是由中性微子(Neutralino)所組成的,並且不攜帶任何電荷的粒子。無獨有偶,中性微子恰巧也是反粒子(antiparticle),這意味著當它們在適當的環境下發生碰撞時,便會相互發生湮滅(annihilation),並將其所有的質量轉化為能量。

如果上述理論得到證實,那麼將意味著:一磅暗物質所產生的能量,近乎是等量炸藥的50億倍。根據相關研究,這意味著暗物質反應堆將產生足夠的動力,能夠推動火箭飛船穿越宇宙,並且該反應堆有一個足夠大的「核心」,能夠使飛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不斷加速。

暗物質引擎

(圖源:naked-science.ru)

正如《新科學家》雜誌中一篇文章詳細描述的那樣,與傳統火箭的引擎相比,劉教授的暗物質引擎截然不同。從本質上講,該引擎將類似於一個有開口的盒子,開口方向沿著火箭運動的方向,將暗物質吸入。

當暗物質進入盒子時,開口關閉,盒子收縮,壓縮暗物質並增加暗物質湮滅(annihilation)的速度;一旦暗物質湮滅為能量,推動飛船前進,同時開口將再次打開。這樣的循環會在整個太空旅行中循環往復……

暗物質引擎的優點是飛船不需要攜帶太多的燃料,因為它能夠從暗物質含量高的部分宇宙空間中收集更多的燃料。火箭速度越快,引擎吸收暗物質的速度就越快,加速也越快。理論上一艘100噸的飛船,在幾天內就能夠加速至光速。

反過來說,這種新引擎把飛船飛往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所需的時間,從原先所需的數萬年縮短至僅5年左右。

(圖源:CEMAGRAPHICS/GETTY IMAGES)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也能夠從中得到啟示:對於許多技術與發明而言,在當前是未知的,甚至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例如交流電,以及潛艇等)。然而,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煥發著人類的探索意識與創新熱忱。

科學界對於暗物質的探索充滿期待,不僅可以增進公眾對宇宙的了解,而且能夠在實際應用中提供技術突破,最終造福大眾。

參考文獻:

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dictionary/astronomy-terms/what-technology-dark-matter-research.htm

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innovation/inventions/top-5-nasa-inventions.htm

http://k.sina.com.cn/article_6141586072_16e112a9800100cvi3.html

點「在看」送我一朵小花花

相關焦點

  • 利用這種物質或許可以達到亞光速,星際旅行將不再只是科幻片!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和速度問題,安全必須要更先進的探測設備和能夠承載住超高速帶來的壓力材質,而速度則是需要更高效率的動力以及能輔助太空旅行的超級燃料,而這其中,燃料是最難解決的。要知道,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直徑就已經達到2光年,人類目前的最快的飛行速度如果穿越太陽系需要上萬年,所以說,如果速度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我們連飛出太陽系都不可能,更別說像電影中那樣星際穿越了。
  • 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看到這樣的巨大差距,讓很多人們擔心人類真的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嗎?我們在地球用速度實現了走遍世界的夢想,同樣的道理在宇宙中要實現星際旅行依靠的仍然是速度,那麼要實現初步的星際旅行,需要的最小速度是多少?科學家稱,要實現星際旅行,最小的速度也要達到十分之一光速才行。只有這個速度,我們要到達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領星系也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 七種方式或實現星際旅行
    用雷射驅動光帆行進  不過,克羅弗德表示,我們最好還是將實現星際旅行的賭注壓在根本不使用火箭上。科學家們現在正在考慮使用光帆(使用光產生的壓力推動負載)來推動星際太空探測器行進。  不過,克羅弗德解釋稱,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幾個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其中包括一種所謂的「衝壓增強恆星火箭」,這種火箭使用收集到的物質作為反應物驅動太空艙向前。  反物質火箭和黑洞驅動  除了上面提到的光帆、大型雷射器和核聚變火箭,科學家們還提出了其他更新奇的實現星際旅行的方案。
  • 用「暗物質」作為燃料,人類有望實現「光速」飛行
    用「暗物質」作為燃料,人類有望實現「光速」飛行我們知道宇宙當中除了有組成幾千億顆星體的物質之外,還有一種叫做「暗物質」的東西存在。暗物質顧名思義。就是它即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科學家們卻能夠用其它我們能夠觀測的物質,和一些物理現象,來證明它的存在——就好比我們同樣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但是能夠根據黑洞對其他星體造成的引力影響,來證實黑洞的存在。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暗物質在宇宙當中,佔據了所有物質的95%以上,而組成幾千億顆星球的物質,還不到5%。而暗物質的許多物理性質,同樣是科學家們非常熱衷的一個話題。
  • 打破次元壁 EmDrive引擎或成真,星際旅行不是事兒
    《星際迷航》系列電影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影視系列之一,該系列中的曲速飛行可以實現超越光速的星際旅程。曲速飛行是一種通過在壓縮時空中航行的技術,其原理就是在運動物體周圍利用反物質驅動的曲速引擎製造一個人工的曲力場,從而使物體能在這個扭曲的時空氣泡中以幾十倍於光速的速度移動。電影中虛構的情節似乎離現實也並不太遙遠。近日一篇外洩的論文顯示,科學家正在研發EmDrive引擎原型機,引發了大量爭議。
  • 未來或許存在4種宇宙飛船,人類實現其中一種,星際航行不再是夢
    未來或許存在4種宇宙飛船,人類實現其中一種,星際航行不再是夢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越加深入,我們就會對宇宙廣袤無垠充滿敬畏。人類文明相比於整個宇宙而言真的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人類文明想要得到更大的發展,只有衝破地球的束縛,進入宇宙中才有可能。
  • 反物質推進器和曲速引擎可以實現嗎?
    一個反物質的世界漸漸被科學家描述出來。我們可以計算一下,1kg星際飛船發動機的燃料,可以帶來的效果。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E=mc^2,理想的化學反應可以產生1×10^7焦耳的能量,核裂變產生8×10^13焦耳,核聚變產生3×10^14焦耳,而反物質的湮滅能產生9×10^16焦耳,是氫氧化學反應的1百億倍,熱核反應的300倍。
  • 反物質推進器和曲速引擎可以實現嗎?
    一個反物質的世界漸漸被科學家描述出來。我們可以計算一下,1kg星際飛船發動機的燃料,可以帶來的效果。而且這個方式只需要反物質燃料,不需要推進劑,可以極大地減少飛船的負載。是一種超光速推進系統,和跳躍引擎、超光速引擎、星際傳送器等設備都是科幻作品中相似但理論不同的常見技術。曲速引擎的理論在設定上並不允許在兩點間進行瞬時旅行。曲速技術設想通過在宇宙飛船周圍出了一種正常時空的人工&34;,使得飛船可以安全的以快於光速的幾個數量級的速度航行,同時又迴避了時間膨脹的相對論性的問題。
  • 揭「星際迷航式」飛船:星際旅行走出「第一步」
    原標題:揭「星際迷航式」飛船:星際旅行走出「第一步」 飛船各部分,包括兩個圍繞中央飛船的巨環。  今日視點  記者張夢然綜合外電  「宇宙,人類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企業號的航程。當我們被《星際迷航》(Star Trek)中的經典臺詞鼓舞得情緒激昂時,心裡深刻的明白這只是科幻——現在絕不可能兼未來一定有可能的技術。  不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證明即使在今天,某些理念也並不只存在於科幻題材作品中,可以照進現實——他們日前揭示了一艘「星際迷航式」的飛船概念圖,理論上講,它能允許利用時空彎曲進行的遙遠星際旅行。
  • 超空間引擎、曲速和《三體》無工質核聚變引擎,哪個最容易實現?
    這三種都是在科幻大片和小說經常出現的引擎,無論是超空間引擎還是曲速引擎,以及獲得「星雲獎」的《三體》中無工質核聚變推進引擎,這些聽名字就是高大上的技術,哪種最容易實現?哪種的推進效率最高?而章北海所支持的引擎則是利用核聚變後的帶電粒子輻射的反作用力取得的前進動力!只要有核聚變燃料飛船就能繼續前進,這種飛船的原理是這樣的:核聚變高溫中比如氘氚聚變!了氦,它會釋放出一個中子!
  • 星際旅行的開端-離子發動機
    地球石油資源終將枯竭,人類也將進入全電時代,就目前的交通工具來說,汽車、輪船、高鐵……這些交通工具都比較容易實現全電推進的,但是飛機、太空飛船怎麼辦?答案或許是離子引擎。離子引擎的原理並不複雜,是把原子電離成一價正離子,再用高電壓將離子加速並排出引擎尾部形成離子束,由此產生推力。
  • 未來實現星際旅行的3種技術,或許就是那些UFO使用的技術?
    人們都知道光速每秒可跑30萬公裡的距離,我們的銀河系的直徑約有10萬光年,就是說以光速也需要十萬年才能橫穿銀河系,然而銀河系只不過是茫茫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個普通星系,如果人類未來想要探索銀河系以外的世界,顯然即便飛行的速度接近光速也是不現實的,不過科學家早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突破速度限制的幾種理論,或許能成為人類未來探索宇宙的方法。
  • 星際旅行可以實現嗎?科學家:可以從黑洞中「偷取」能量
    星際旅行最關鍵速度要快,那就必須攜帶足夠的燃料。但是,地球上現有的所有燃料都帶去,也無法滿足高速星際旅行的要求,因為能提供這麼多能量的燃料本身已經超重了。因此,許多天文學家提出,從地球帶去的燃料只需要提供一個初始速度,後續旅行所需的能量都可以從星際空間內補充。
  • 什麼是曲速引擎?有了它就可突破光速的極限,開啟星際旅行
    要知道宇宙中物質運動的上限——光速,每秒可以移動30萬公裡。此外宇宙飛船本身還得考慮能量限制的問題,因此要實現星際旅行就得突破光速極限,才有可能有。兩種方案可以實現超越光速。 第一種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就是利用蟲洞,當你通過奇異物質將時空撕裂在粘結在一起,你就擁有了一個蟲洞,它就像是通往異世界的大門,穿越它,就能身處百萬光年之外。
  • 星際旅行中宇宙飛船動力級別,人類文明使用的是最低級別!
    人類如果想走的更遠,去看看宇宙外面的世界,就需要更先進的科技和動力源才有可能實現。化學火箭也就是人類目前正在使用的航空火箭。早期人們使用的汽車、輪船、飛機等都是用油或然氣作為燃料來驅動的。後來科學家通過煤油、酒精、液態氫等發明的航空煤油,燃點在3000攝氏度以上,主要以化學形式產生動能。
  • NASA研究可扭曲空間的曲速引擎 10倍光速星際旅行
    雖然還存在許多不同的推進系統,比如離子推動器(ion drives),不過沒有一個能夠真正接近光速,並將星際旅行的時間縮短。去年下半年,NASA組建了一支致力於曲速引擎(warp drive,也有譯作翹曲引擎)技術研究的小型團隊(沒錯,這不是科幻片,NASA真的打算玩扭曲時空)。這種曲速引擎如果可以實現,就能夠真正令星際旅行的速度達到和超過光速,讓人們完成許多過去無法完成的太空探索。
  • 曲速引擎技術是什麼?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
    曲速引擎技術是什麼?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愛好科幻電影的朋友肯定知道曲速引擎技術,那麼擁有這項技術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曲速引擎是一種科學家假設的超光速推進系統,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尤其是電影《星際迷航》系列。裝有曲速引擎的宇宙飛船可以比光速快幾個數量級,同時避免了時間膨脹的相對論問題。
  • 如果大規模發現反物質,星際旅行將被實現
    在人們認識宇宙的過程中,尤其是大爆炸理論的提出,科學家們認為,大爆炸的能量來源一定會有相反的物質。也就是說,有我們看到的物質,呈穩定狀態之前,一定有與它相反的物質的存在。這樣反物質就形成了初步的概念。本文簡要從什麼是反物質?科學家們發現了反物質嗎?人類利用反物質會怎麼樣?來回答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共同討論。一.什麼是反物質?
  • 人類實現星際旅行,還遙遠嗎?科學家:造出這個就可以實現了
    提到星際旅行,大家都會想到美國的著名科幻電影《星際迷航》,電影中,有很多當時預言的先進的東西,最後都在現實中成為可能,比如:船長使用的可攜式電腦,就變成了今天幾乎人手一個的Ipad。當然,這些發展迅速的科技主要是在通信和顯示技術方面。然而,電影中提到的「時空傳送器」和「星際旅行」卻仍未實現,因此,人們感覺現實與電影中的那個科幻世界還是差距太遙遠。
  • 中國能首先實現星際旅行嗎?宇宙飛船可使用冷核聚變推進
    提到太空旅行,大家首先考慮的問題應該是飛船的動力系統吧。現在看來,人類還是以石油和天然氣作為主要能源。但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資源出現了危機,核能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有人說核能將代替石油開啟新的時代,或許這麼說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