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擁有有高軌道通信衛星,中國為何要打造低軌道衛星?

2020-11-23 中華網軍事頻道

已經擁有有高軌道通信衛星,中國為何要打造低軌道衛星?

2018-12-24 00:01:09

相關焦點

  • 釋新聞|已有高軌道通信衛星,中國為何要打造低軌道衛星?
    12月22日7時51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1984年4月,我國首顆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發射成功。這顆試驗通信衛星的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由於低軌道衛星一般只有幾百公斤重,研發迭代周期短,成本低廉。衛星用小型火箭就能發射,這也為及時更換有故障的衛星提供了便利,對保證通信系統的質量和高可靠性有利。低軌道衛星通信的優點在於:一方面衛星的軌道高度低,使得傳輸延時短。
  • 低軌道通信衛星的復興與衛星網際網路的崛起(中)
    上篇回顧了第一次低軌道通信衛星浪潮的失敗不過也不能算完全失敗,像銥星這樣的系統還能提供語音和窄帶通信服務,就是打個電話,發個簡訊什麼的,指望靠他們上網是不行的。可是全球還有很多人(主要是亞非拉不發達地區)上不了網的,怎麼辦?當然可以繼續鋪光纜,但這也不便宜啊,很多地面也沒法鋪。衛星通信仍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 低軌道衛星產業
    為什麼老美不去搞5G而去搞低軌道衛星呢?我們給大家解釋一下分析一下啊。1、傳統衛星有什麼問題?從18世紀開始,全球的衛星發展經歷了從傳統航天、過渡期到新航天時代,衛星從大衛星到小衛星低軌道。比如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足球世界盃的電視轉播,國家間的基本都是衛星通訊。傳統的衛星通訊的高度是36000公裡。
  • 衛星物聯網行業深度研究:低軌道高頻衛星通信專題
    另外,隨著火箭發射成本的下降、 衛星製造能力的提升等技術發展,高頻低軌道衛星星座的建設具備條件,從而帶來了 高帶寬、低延時的衛星網絡連結,使得更多樣更高價值的衛星應用具備相應條件。另外,「銥星計劃」也驗證了近地軌道星座作為移 動通信的可行性,隨著發射成本的降低以及通信技術的進步,高帶寬、低延時的基於 低軌道的衛星通信成為可能,也激發了 Starlink、OneWeb 等衛星星座的建設計劃。
  • 【技術貼】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與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區別
    衛星在浩瀚的太空中運行,有其自己的軌道,但軌道形式有多種:1、 按軌道形狀分:有圓形軌道、準圓形軌道和橢圓形軌道;2、 按軌道面與地球赤道面的夾角大小分: a) 零傾角軌道(衛星在地球赤道上空運行); b) 傾角軌道極地軌道(衛星圍繞地球兩極運行,其軌道面與赤道面構成90°);
  • 中國低軌道衛星行業運行現狀,低軌道衛星系統將是未來6G技術基礎
    ,衛星通信(系統)可分為低軌道(LEO)衛星通信、中軌道(MEO)衛星通信和高軌道(GEO)同步衛星通信。低軌道衛星星座是指十幾顆至幾十顆低軌道運行的小型衛星,繞地球在經度上距離相等的若干個軌道面旋轉,作為移動通信中繼站,對地面形成無線蜂窩覆蓋,把整個地球表面都覆蓋在內,可提供電話、傳真、數據、尋呼及無線電定位等業務。 低軌道衛星一般距地面約1000km,空間傳輸損耗較小。衛星形成的覆蓋小區在地球表面很快移動,繞地球一周約需2小時。
  • 巨頭們虎視眈眈的「低軌道衛星」究竟有何魔力?
    其他諸如波音、加拿大運營商Telesat、Facebook、中國銀河航天等企業都在「搶著上天」,共同推動了「太空網際網路」這一風口的波瀾湧動。低軌道衛星通訊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商業密碼?又為何會在今時今日成為科技巨頭們爭搶的籌碼? 我們嘗試通過一篇文章來共同仰望星空,釐清其中的真相和未來。
  • 中國人造地球衛星有幾種運行軌道?
    所謂人造地球衛星軌道就是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運行的軌道。這是一條封閉的曲線。這條封閉曲線形成的平面叫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平面,軌道平面總是通過地心的。人造地球衛星軌道按離地面的高度可分為低軌道、中軌道和高軌道,一般把200千米~2000千米高的軌道稱之為低軌道,2000千米~20000千米高的軌道稱之為中軌道,20000千米以上的軌道稱之為高軌道。
  • 太空低軌道爭奪日趨激烈 衛星網際網路競爭一觸即發
    儘管外界知曉的熱度不高,但是在風險投資圈裡,衛星網際網路已經算是新興的、較有熱度的投資領域。各種公司、項目繁多,水平參差不齊。用上述投資經理的話說,就是「不少項目一看就是騙子,就是那麼幾個PPT」。但是,他所要「好好研究」的ITU,卻是貨真價實的存在。近一年來,ITU被全球多家企業趨之若鶩,因為ITU掌握著低軌道衛星星座的位置、衛星頻段的註冊、備案權。
  • 常用衛星軌道劃分
    1.低軌道(LEO)LEO的典型軌道高度為500~2000 km,位於內層範●艾倫輻射帶之下。LEO衛星有著對地球終端的損耗低和採用小口徑天線等明顯優勢,因此對移動通信應用極其重要,全球移動衛星通信系統Iridium採用的便是此軌道。2.中軌道(MEO)MEO衛星一般的軌道高度為20 000 km左右,在外層範.艾倫輻射帶之上。
  • 中國要搶佔地球低軌道資源和衛星通信頻道資源
    一,地球低軌道資源只有5萬顆衛星數量級的寶貴資源目前馬斯克就計劃發射42000顆。這在五年內就完全能做到。現在他的重型獵鷹火箭馬上啟用,一箭就能發射數百顆衛星,比現在60顆大幾倍。現在他的衛星工廠的每天能夠生產6顆衛星,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產能。
  • 低軌道商業衛星的夢想與現實:中國民營商業衛星公司跟美國同行相差...
    要維護這樣龐大的衛星系統,無論從技術還是資金方面對一個國家都是很大的挑戰。這是以商業盈利為目的的私營公司所無法承擔的,但是最近幾年相繼出現多家商業衛星公司成功發射衛星的案例。由億萬富翁支持的美國商業衛星公司自不必說,就連中國也開始出現諸多民營航天公司。難道航空航天領域有足夠的潛力吸引商業公司和投資機構來冒險嗎?
  • 難怪要拼命打壓華為!美陸軍打算靠5G+低軌道衛星進行全球通信
    據簡氏防務網站8月21日報導,美國陸軍將把5G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和低軌道(LEO)衛星技術整合到由其主導的「綜合戰術網絡」(ITN)系統中去,預計這兩項技術將主導「綜合戰術網絡」系統的下一次迭代升級。據報導,美國陸軍對「綜合戰術網絡」系統的開發模式是大約每兩年交付一個功能集版本(Capability Set)。
  • 航天技術帶來的通信革命: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緣何誕生
    今天人類通信網絡在立足於地面光纜網之外,還有一大「高速公路」,就是衛星鏈路了,到了今天地球被各種大小通信衛星覆蓋,近地軌道的星座衛星也變得越來越熱門,但是論最為重要的當屬同步軌道通信衛星了,它如一盞盞相對於地表靜止的路燈,向下穩定覆蓋著信號。
  • 美軍擔心近地軌道出現「堵車」,轉變思路,打造低軌道飛彈防禦網
    特別是近年來,美國在軌道衛星網建設上不斷提速。根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8月28日報導,美國空軍AFWERX創新實驗室與 「超級地球觀測者」公司在8月份達成了協議。按照協議內容,該公司將按照美國空軍的要求重點研發小型超低軌道光學成像衛星。這也意味著,在近地軌道越來越「擁堵」的前提下,美軍已經轉變發展思路,開始重點打造超低軌道衛星網了。
  • 中高軌道衛星只靠慣性,為何會越來越遠離地球?
    上次的推文中,談到報廢后最終會墜落地面的基本是軌道高度在500公裡之內的各種太空飛行器,包括低軌道衛星。這主要是因為高層大氣的摩擦減速阻力造成。而軌道近地點和遠地點都比較高的中高軌道的衛星,其實絕大部分是永久性的不會墜落地面和海面,除非故意的將其捕獲或者用反衛星武器擊碎。
  • 為避讓美軍通信衛星,國際空間站將進行軌道調整
    據外媒報導,國際空間站將於北京時間9月14號早上5:00到6:00進行軌道調整,以避免與美國海軍2019年發射的軍用通信衛星相撞。這個還真有,這不是普通的一個衛星。為什麼美軍不讓自己的衛星調整軌道首先,美軍已經將這顆衛星歸類為「太空垃圾」。雖然衛星的一般壽命都能達到十年以上,但美軍還是將這顆去年才成功發射,也沒有運行故障新聞披露的軍用衛星稱為「太空垃圾」。按照國際慣例,太空垃圾都是指已經失去了人為有效控制的衛星或者碎片才能稱之為太空垃圾。
  • 衛星是如何進入軌道的?怎麼能在軌道上呆那麼久?
    每一顆人造衛星都有一個明確的用途。有些衛星是為了觀察某一地區的各種地理情況,有些衛星是作為間諜衛星使用的,還有更多的衛星是由私人組織發射的,目的是向全世界廣播通信信號。不論衛星的類型和用途如何,每顆衛星都必須進入一個特定的軌道,即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
  • 衛星運行軌道科普·地球篇
    LEO(近地軌道)近地軌道沒有公認的嚴格定義。一般軌道高度在2000km以下的近圓形軌道都可以稱之為近地軌道。由於近地軌道衛星離地面較近,大多數對地觀測衛星、測地衛星、空間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衛星系統都採用近地軌道。近地軌道上運行著的國土普查、氣象、資源、通信等各種用途的衛星,在人類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